黄敏
[摘 要]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决定了其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有重要意义。初中英语教师可通过从英语核心素养中挖掘切入点、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分析语篇、立足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课堂活动和借助学习效果评价总结收获四个途径有效实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英语课堂;劳动教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09-0035-03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快速普及,部分视频博主过度“炫富”、宣扬致富的“捷径”,对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不良导向。一些家长挤压孩子的课余时间,让孩子参加校外补课,过于注重考试分数,不给孩 子参加劳动的机会,导致孩子双手“滴水不沾”。虽然大多数学校能坚持“五育并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一些教师只重视智育,忽视劳动教育,割裂了学科教育与劳动教育之间的关系。目前,在一些学生中出现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和不会劳动等现象,这迫使教师思考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1]。劳动教育与初中英语学科有效融合,有利于学生从多个途径接受劳动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加深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情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初中英语课堂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发挥劳动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能够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应该具备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劳动独特的育人价值——树德、培智、强体、育美,使其成为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可发挥劳动教育与英语教学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拓宽英语教学渠道,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劳动课程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2]3,这使英语课堂渗透劳动教育成为可能。学生学习的意义在于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劳动教育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真实的语境和丰富的生活语料,赋予英语课程更多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促使教师重视劳动教育,树立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劳动教育观;有助于教师挖掘英语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切入点,探索两者自然融合的方法,设计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研读语篇,在“学”与“做”中接受劳动教育;能够拓宽英语教学渠道,提升英语教师专业素养。
三、初中英语课堂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
(一)从英语核心素养中挖掘切入点
劳动课程的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2]1。渗透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劳动教育对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意识、自我成长塑造三个方面都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这顺应了新时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自主发展三大主题[3]。 恰到好处的切入点能使劳动教育的嵌入自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要对照劳动课程标准中的劳动素养要求和课程内容的任务群,挖掘初中英语教材当中的劳动教育切入点,促使学生灵活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发挥英语和劳动两门课程的育人功能。
表1为外研版初中英语教材中涉及劳动教育的部分模块展示。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分析语篇
语言学习就是通过在语境中学习有主题意义的语篇来实现的[4]。分析语篇即是对文本进行解读。文本解读的本质是找到文本的教学价值。因此,研读语篇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5]。 只有在主题引领下深入分析语篇,才能使学科学习成为触碰心灵的、有意义的、有深度的学习。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通过分析语篇和接受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思考劳动对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强化自理、自强的意识,增强劳动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外研版英语教材九年级上册Module 4 Home alone 属于“人与自我”主题范畴,涉及子主题“生活自理与卫生习惯”。模块话题为“描述个人独自在家的经历”,Unit 2的语篇讲述了郑晨宇独自在家的“完美假期”。笔者在执教时通过启发学生对“What”“How”“Why”三类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感受语篇的育人价值(见表2)。
(三)立足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课堂活动
学科活动的开展就是劳动教育落地的真抓实干阶段[6]。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真实语境,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加深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悟劳动的伟大、光荣和美好,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以外研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1为例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表3。
(四)借助学习效果评价总结收获
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和效果的重要媒介及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措施。在学习总结阶段,教师要善于借助学习效果评价表,鼓励学生根据评价结果反思学习表现、总结收获和改进学习方法,并根据学习效果评价表的结果反思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结合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劳动实践结果,还要评价学生的劳动认知、技能和情感等。学习效果评价结合学生英语语言学习情况和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指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蕴劳动教育于初中英语课堂中,实现多途径渗透,符合英语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在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劳动之乐,感悟劳动之美,提高综合素质,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2020-07-09)[2023-02-01].http://www.moe.gov.cn/jyb xwfb/gzdt gzdt/s5987/202007/t20200715 472808.html.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3] 张逸帆,刘柯言.劳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渗透研究:基于NVivo11.0的编码分析[J].海外英语,2021(19):184-185, 187.
[4] 程晓棠.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8(10):1-7.
[5] 王薔,钱小芳,周敏.英语教学中语篇研读的意义与方法[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2019(2):40-47,192.
[6] 张娟,甘紫萱.劳动教育融入初中英语课堂的路径探索:以人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Go for it》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 2021(8):45-47.
(责任编辑 黄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