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襟宇
从初入高中到即将本科毕业,时间过得飞快。如今,思索起贯穿自己大学四年的法学学习,我有颇多想法,欲与诸位分享。
作为一名资深文科生,在高考结束填志愿选专业时,我确实感到有点艰难,选来选去,能选的就只有那么几个专业。
我更倾向于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但由于我爸学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他不想让我走他的老路,所以家人们都劝我选法学。
我就读的大学是位于山西省的太原理工大学,它是山西唯一一所211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的高等学府,学校的党委书记郑强教授是知名的“网红校长”。
现在,法学是太原理工大学的国家级一流专业,师资力量强大,比较遗憾的是,目前校内还没建起法学硕士点。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感到迷惑,为什么我要在理工院校学法学?这其实是一个小小的意外。我高考的分数有点尴尬,仅比当年文科一本线高了四十分,所以能去的211高校不多,太原理工大学是我的第七志愿,前面六所学校由于分数不够,都没被录上……
失落了一段时间后,我重拾了信心,在三晋大地開启了属于自己的青春逐梦之旅。我对法学其实不算了解,医学专业培养医生,法学专业难道培养会变魔法的法师吗?当然不是,是培养律师。影视剧中的律师都是西装革履、英俊优雅,辩论起来滔滔不绝,这让我对法学专业的学习也充满了期待。
我们的专业开设有刑法、民法、宪法学、法理学、行政法学、环境保护法等课程。几乎每种法律我们都要学,几乎每本专业教材都像砖头一样厚,很多专业术语又很难读懂,案例分析也千奇百怪。我在入学后不久,便深刻体会到了学习这门学科的艰辛。
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入门,在第一节课便向我们推荐了《西窗法雨》《西法肄言》等较为基础的书籍。平时多阅读,也有利于我们专业素养的提升。此外,老师还跟我们讲授法律理论、分析中外具体案例,定期开展法治论坛、主题辩论赛、法检系统专家讲座等活动,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扩展大家的专业眼界。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学习商法阶段。那是大二下学期,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随着项目的进一步推进,我们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经常草拟、审核合同,还和别的公司谈合作,这都离不开商法的指导。
在翻阅合同时,我对照商法的规定逐一审核,为了验证企业合作的可行性,我还去找类似的案例题库进行刷题。
当我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时,我感受到了法学的实用和魅力,这让我坚定了继续认真学习法学的信念。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们,相信你们当中也有不少人对法学感兴趣——可能是被前段时间在网络上走红的法学教授罗翔老师所吸引,也可能是源于长辈、朋友的介绍。
个人认为,对于广大文科学子而言,法学专业算是出路较宽的了。它比较适合思考理性、记忆力强、理想远大、对法律工作感兴趣且能沉下心钻研学术的中学生报考。
想要报考法学专业的同学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比如,观看与法律相关的影视剧或者罗翔老师的一些“案例段子”、翻阅《民法典》、注意新闻报道中一些社会事件的判决处理结果等。要先培养自己的法律兴趣,再慢慢塑造自己的法治思维,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在下定决心要报考法学专业后,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五院四系”(九所在中国法学教育界具有重要地位的高校)等院校的法学学科发展情况,确定自己可以报考的高校范围。
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除了当律师,还可以担任公检法系统公务员、公证员、高校教师、企业法律顾问等,属于典型的“先苦后甜”的学科。前期竞争激烈,但上岗后,随着工作经验积累、办案能力提高、业界名气扩大,工作待遇也会逐渐得到提升。
总体而言,法学是一门学起来较为艰辛的专业,想要报考法学专业的中学生朋友们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法学不会让你拥有像哈利·波特那样的魔法,也不会让你变成法力无边的孙悟空。法律人都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专业知识,从量变到质变,直到能够独当一面,用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素养去解决许多社会上的问题。
电视剧中,帅气律师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轻轻松松便能解决问题;而现实中,律师们更多是深夜加班,殚精竭虑地寻找受理案件的突破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老话来形容法学专业的学习,再适合不过了。
中学生朋友们,青春难免迷茫,但只要找准方向,就要坚持下去。如果你也对法学专业感兴趣,请务必稳扎稳打、踏实求学,切勿投机取巧,幻想一步登天。相信大家一定能奔赴自己热爱的领域,收获更多美好与幸福。
小知识
“五院”
原北京政法学院(现中国政法大学)
原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
原西北政法学院(现西北政法大学)
原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原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
“四系”
北京大学法律系(现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吉林大学法律系(现吉林大学法学院)
武汉大学法律系(现武汉大学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