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对TRI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2023-06-19 07:00:54刘贤珍颜建娣黄淑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渐进性握力桡动脉

刘贤珍 颜建娣 黄淑娟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sr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是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疾病的常用方式,该方式能够有效开通闭塞血管以及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促进患者缺血心肌的血供得以恢复或缓解,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出现,尤其是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而随着TRI 术的广泛应用,由TRI 术引发的并发症也不断增多,不仅对手术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甚至会直接导致手术失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表明,TRI 术实施期间积极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加快术后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尤其是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握力球等目前在TRI 术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3]。为进一步分析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对TRI 术后患者疼痛及术肢出血的影响,本文选取针对临床TRI 手术患者开展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康复训练,探讨对TRI 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 年1 月—2022 年8 月医院治疗的80例TRI 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纳入条件:均接受TRI 手术治疗;在TRI 手术之前均没有操作侧桡动脉狭窄、闭塞;均为首次通过TRI手术手术治疗;Allen 试验结果表明均低于7 s,没有异常;在手术之前的各项检查辅助显示操作侧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均没有出现异常;患者无意识障碍,能够配合和完成随访。排除条件:存在其它因素导致的桡动脉闭塞;Allen 试验结果为7 s 以上,处于异常状态;TRI 术后桡动脉穿刺处3 d 内发生了反复出血、渗血;患者存在沟通障碍、交流障碍等无法配合完成随访的障碍者;在TRI 术前辅助检查显示操作侧血管内径及血流速度存在异常。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65.32±6.41 岁;左室射血分数58.48±5.34 分,学历:高中以下25例,高中以上15 例;使用术前低分子肝素钠36 例,术前未使用低分子肝素钠4 例。观察组中男25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65.24±6.35 岁;左室射血分数58.43±5.42 分;学历:高中以下24 例,高中以上16 例;使用术前低分子肝素钠35 例,术前未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 例。两组患者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康复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式开展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训练开展康复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如下。

(1)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①第一阶段,时间为术后当天,指导患者术肢操。右手(术肢)弯曲手指,先从小拇指开始,慢慢让小拇指伸直,逐渐过渡到5 根手指均保持,然后再弯曲大拇指,并逐步依次弯曲小拇指,重复以上的动作,保持15~20次。其次是用自己的左手大拇指对右手每根手指依次进行按压,每根手指按压的时间为20 s 左右,再将右手的手指依次伸直,并通过左手对右手掌和手背进行按摩,交替双手重复以上动作,重复20 次左右;再将右手保持空拳的状态,通过拇指对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甲依次进行按压,之后又逐一伸直,重复以上动作20 次左右;最后对后溪、合谷、外关、手三里穴位进行按压,每处按压次数为20 次左右,从术后10 min 后便可开始活动,一直到术后止血器解除为止,每次手指活动时间为1 h,解除止血器后每日可进行5 次;②第二阶段,时间为术后第1 天,这段时间的活动内容为收肩关节,以及对手指进行活动,前臂屈伸运动等,每日活动次数为4 ~ 5 次,每日活动时间为10 min;③第三阶段,时间为术后第2~3 天,这段时间的活动内容为肩运动,每日活动次数为4 ~ 5 次,每次肩关节向外抬高拉伸10 次。

(2)握力球训练:本次所用握力球为市面常规销售的TPE 材质制作的圆形握力球,握力球的尺寸为53 mm,具体的使用方法为:指导患者将握力球放在掌心,并尽自己的力量将其用力握紧,每次橡胶球挤压50.0% 为有效,之后将握力球放松,并进行交替锻炼,每小时训练5~6 组,每组时间为3 min,每次握拳持续10 s 一直到结束放气,在此训练期间需注意压迫止血器有无发生移位。护理人员在放气前后告知患者停止捏球,并在完成放气之后观察15 min 左右,如果未发生穿刺点无出血则可继续锻炼。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干预前后的桡动脉直径、血流速度:测量工具为超声检测仪,分别在患者TRI 手术之前及TRI 手术换药之后对患者实施桡动脉超声,检测期间患者保持坐位,将右手臂放置在与胸部同高的腕枕上,并保持松弛外展的状态,在患者的腕横纹上1~5 cm 动脉搏动最强处开展测试,分别沿着桡动脉纵向、横向进行测定[4]。

(2)护理前后疼痛程度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判定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最高分10 分,表示最为剧烈的疼痛,最低分0 分,表示没有疼痛[5]。

(3)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判定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ic scale,FACT-G), 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范围为 0~108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6]。

(4)护理干预前后前后两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判定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按照检测操作规范进行,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7]。

(5)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包括术肢出血、血肿、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无复流、冠状动脉痉挛、血管迷走反射[8]。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 SPSS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 “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 验 水 准α=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为22.50%,观察组术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比较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比较

2.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三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水平改善比较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比较

3 讨论

TRI 术在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研究表明,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能够开通闭塞血管以及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促进患者的缺血心肌的血供得以恢复或缓解,进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致死率[9-10]。而由于手术的特殊性及病情的复杂性,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尤其是术后疼痛和出血,对患者术后恢复以及TRI 术的效果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加强TRI 术患者护理干预尤其是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大量的研究案例表明,单纯的采用传统的一般性护理无法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了解TRI 术的特性、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术后出血和疼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12]。

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凝血功能水平均明显改善,与护理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能有效减轻TRI 术后患者疼痛,降低术肢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凝血功能。分析其原因,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能有效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由于术后卧床休息较长时间可能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尽早进行运动,促进上肢肌肉收缩,从而增加上肢肌肉泵的效果,提高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肩关节内收外展活动、前臂屈伸运动等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其次,TRI 术后患者可能会因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受限而影响生活质量,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运动范围[13-14]。例如,护士或康复医师协助患者进行一些关节活动的幅度逐渐增加的练习,如屈曲、伸展、外旋、内旋等,能有效帮助恢复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而握力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器械,可以用于锻炼手部肌肉。对于TRI 术后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手部肌肉力量减弱的情况,影响日常生活中的手部功能。通过早期渐进性握力球锻炼,可以帮助患者逐渐增加握力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例如,可以使用不同强度的握力球进行握持和挤压练习,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从而促进手部肌肉的恢复和改善握力。最后,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可以帮助术后患者加速康复进程,提高术后的功能恢复效果[15-16]。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增加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日常生活中的独立性和生活质量。而握力球锻炼可以增加手部肌肉的力量和功能,有助于患者在术后进行更好的手部活动,从而提高其自我照顾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关研究表明,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对TRI 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可能还包括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例如,降低术后感染的概率,锻炼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活跃,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减少感染的风险。此外,锻炼还可以提高患者的心肺健康,促进术后的愈合和修复过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韩霞萍等[17],握力球锻炼对于降低TRI 术后患者疼痛效果明显,主要是由于TRI 术后患者容易因为缺血缺氧皮肤张力增加、水疤等,从而导致了神经组织敏感性增强,并引发疼痛。通过对患者应用握力球锻炼则可以明显提升血液和淋巴循环及局部代谢速度,从而使肿胀反应减轻,并降低局部受压,实现对疼痛改善的目的。同时,握力球锻炼还能够促进血管切应力改善,以对血管和组织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减少术肢出血概率,并提升术后康复速度,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术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术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术肢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以上结论相符,同时,这一结果也与蒋慧等[18]所报道的结论相符,进一步证实了早期渐进性功能锻炼结合握力球能有效减轻TRI 术后患者疼痛,降低术肢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桡动脉直径、疼痛程度、血流速度、凝血功能。但本研究存在观察时间短,样本量较少等不足,此后仍应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以做进一步观察研究。

猜你喜欢
渐进性握力桡动脉
握力测量方案的研究进展
巧练握力益康寿
养生月刊(2022年5期)2022-11-26 18:49:33
两种握力计测量社区中老年人握力值的一致性评价
英语深层阅读的渐进性教学策略
能锻炼握力的伞
猪渐进性萎缩性鼻炎——猪场不容无视的问题
兽医导刊(2015年7期)2016-01-04 11:59:56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6期)2016-01-04 06:51:46
不同围压下茅口灰岩渐进性破坏的试验研究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5:05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穿刺点渗血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