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爽
〔摘 要〕 在教育事业整体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生数学素养培养问题受到各教育单位的高度重视。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但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并无实质性帮助。基于此,数学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利用整体逻辑整合数学思维,通过数学知识点之间的结构联系确定教学重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时设计,使大单元教学能够在数学教学中发挥实际教育意义,在提升教学品质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研讨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3-0028-03
大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宏观认知,简言之,即让学生在学习中重点关注一片林,而非一棵树。一节课时长有限,某一单元的知识无法完全涵盖在同一节课程当中,所以数学教师应具有整合意识,在教学中透彻表达数学知识内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简入繁地引导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相关数学知识。此外,数学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时,还需要注意细节性知识,大单元教学并非一味强调整体性,而是在夯实细节性知识的基础上加以整合,实现小学数学教学品质的提升。
一、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涉及数学思想、解决策略、解决方式,并不是单纯地寻找结果,而是过程的积累。数学思想指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针对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及有效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解决策略指的是,学生在解题中对解决方案进行优化与对比,通过思考,选择最为适用的解决方向。它也是数学思想的基础与支持。解决方式,则是学生最终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该方法落到实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教材知识内容并不复杂,大多知识都划分明确,数学教师可以单元形式对知识进行系统化整理,将相关知识进行串联,提升模块化教学的实际作用。
例如,在进行加减乘除与四则混合运算时,其中计算法包含整数、分数、小数,又包含10,20,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数学教师要进行教学模块的划分,引导学生一步步掌握计算法则,之后按照计划单元进行系统性问题的设置。通过知识的系统化整理,让学生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效率能够得到全面提升,从而推动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对数学知识进行关联与组建,还能够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对今后要学习的知识有一定了解。这不仅能够起到丰富教学内容的实际作用,还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视野,并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衔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习表示类的相关知识时,不仅可以进行单元形式的教学,还能够进行代数知识的相关拓展,让学生对代数知识有系统化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以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数学知识的过渡,适当进行各个年级数学知识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衔接中小学数学知识。算术运算是重点内容,利用算术法解应用题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但小学应用题算术法解题大多是逆向思维求解。
例如,在进行“四则运算”这一单元的教学时,教师会提问:比一个数的2倍多3的数是15,求这个数。这道习题的算术法算式是(15-3)÷2,而初中代数法算式是2x+3=15。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代数法顺向推导的思维方法,做好小学算术法向初中代数法的简单过渡,提前渗透顺向推导思维,做好中小学数学知识衔接工作。大单元教学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解题教学的整体品质,并且使学生不受知识领域的限制,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知识贯穿于各个年级,全面实现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学生在繁杂的知识中能够及时寻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从而极大地提升解题的整体效率,让解决问题不再是学生的“噩梦”,使学生在解题中意识到大单元教学对于自身的积极影响,促进教学品质的全面提升。
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课标明确指出,数学课堂的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相连接,使学生不但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还要学会在生活中合理运用数学知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的更新周期较长,其中的内容与现阶段实际生活脱离,导致生活化教学素材无法在教材中直接获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时,应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教学素材,搭建数学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理解、在生活中运用,实现大单元教学的高效开展。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对于大单元教学的兴趣。科学与数学之间存在着互相依赖的关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技的进步,数学在其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而数学的发展则从侧面反映了科技的进步。所以在大单元教学中,数学教师需要掌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让数学与科学实现教学互通。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课前需要对网上的教学素材严格地甄别和筛选,寻找合适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教学,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例如,进行《公顷和平方千米》一课教学时,由于这两个单位对于小学生而言比较陌生,数学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具体展示“公顷”这一单位的概念。之后数学教师可组织学生站在操场上感受一公顷的实际大小,并聯想一下自己家小区的面积,或者自家农田的面积有多少公顷。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再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大单元教学有效融合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通过信息手段在网上搜索与课程相关的教学素材。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年龄限制,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若没有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导,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甚至出现新旧知识无法同时掌握的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会失去原有的兴趣,致使整体学习效率受到影响。调查显示,在现阶段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整体普及程度较低,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认为,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与品质的提升受到阻碍。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首先对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来提升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教师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设计,提升学生对单元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整体水平。
三、通过创新教学设计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大单元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教学重点的学习方式,其优势在于策略的结构性与系统性。它的存在使数学知识之间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存在关联的具体架构。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挖掘问题的实际内涵,利用大单元教学建立起知识关联,通过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实现自身能力的有效提高,符合新课标的教学创新性发展要求。情境教学法是数学教學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也是创新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互动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课堂参与感,是落实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教学手段。数学教师在进行特定内容教学时,应该以大单元内容为教学主题,对教学情境进行创新优化设计,切实做到由简入繁,通过别开生面的趣味学习,增加课堂互动性,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从情境模拟进而转化到知识教学。就现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仍然有部分数学教师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导致数学课堂无趣又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大单元教学的品质得不到保障,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数学成绩以及对于数学的热情。小学生本就对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充满兴趣,而情境教学法的使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教师应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通过情境教学法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模式,促进大单元教学的高效开展,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折线统计图》一课的教学时,数学教师可在网络上搜集相关资料,在授课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条形统计图的实际作用,并让学生统计班级中不同颜色着装的学生人数。回家后,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利用电脑自己动手画一画,完成统计图作业。在授课结束后,教师对条形统计图绘制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了解条形统计图,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式,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还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选择绘制统计图的主题,加深小学生对于单元学习的认识,提升大单元教学的实际作用,培养小学生思维,提升小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数学之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这种线上教学创新是推动数学教学品质提升的不竭动力。情境教学法与合作探究课堂模式的应用能促进大单元教学的深度发展,也能提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符合新课标要求。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大单元教学,对于教学品质提升以及学生素养培养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与影响。为实现大单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开展,数学教师应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等先进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举一反三;创新整体教学形式,通过生活化、趣味性的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此满足新课标对于现阶段数学教学的实际要求,促使小学生数学素养得到全面培养与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永立.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J].江西教育,2022(34):35-39.
[2]黄杰青.基于生态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互动软件,2021(6):947-948.
[3]李丹.探析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策略[J].互动软件,2021(11):4547-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