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修订,加上新教材的使用和新的高考评价体系,意味着教的方式、学的方式、评的方式也要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材、引导教学”的价值追求,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育人方式,“以变应变”,聚焦“五新”:深刻领会新课标、认真研读新教材、了解课程新结构、科学设计教学新路径、全面分析新高考;“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评价体系,尤其需要教师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课堂教学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学情分析、文本研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环节。而学情分析又包含教学之前掌握的知识、教学之后能够掌握的知识、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学生的差异化水平等方面的元素。总之,课堂教学是一个涵盖教学评等要素的综合性的活动,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
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的落地,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也就是说新课堂教学必须基于“三新”视野进行转型与重塑。必须澄清的是课前、课中、课后的教与学不是不变的,变得是组织形式。接下来拟从学习目标的“聚焦度”、文本解读的“精準度”、任务设计的“融合度”和课堂活动的“参与度”等角度来深入论证“四度空间”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意义、路径和规制。
一、学习目标的“聚焦度”
所谓学习目标的“聚焦度”包含四个层面的聚焦:第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是教育的时代使命;第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这是语文学科的价值使命;第三,聚焦“大单元”教学主题,这是一个单元的学习目标;第四,聚焦一个核心活动任务,这是一个课时的学习目标。
“三新”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有单篇教学和群文教学两种授课形式,不管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指向“大单元”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大单元”中的单篇不具有独立性,它应当依附或从属于“大单元”的人文主题或写作任务。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沁园春》为例,从人文层面来说,它从属于青春主题;从写作层面来说,这篇教学要从意象选择、情感抒发、手法建构等角度为学生创作新诗服务。
此外,学习目标的“聚焦度”,主张课时教学应当聚焦一个核心活动任务,即主张“一课一得”,反对教学的面面俱到和多向性。学习目标的“聚焦度”是由文本的个性化、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当然,每个课时不是孤立的,它必须具备阅读经验建构、文体知识建构、微型化和序列化等特质。
我在教授小说篇目时的尝试就体现了学习目标“聚焦度”的课时理念,《祝福》的学习目标聚焦环境描写的手法及作用,《品质》的学习目标聚焦人物形象分析,《百合花》的学习目标聚焦叙述视角,《在乡下》的学习目标聚焦对比分析法在解读文本中的策略运用,《一件小事》的学习目标聚焦“变”与“不变”的矛盾分析,《哦,香雪》的学习目标聚焦“散文化”小说的审美特质……这些聚焦的“微专题”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和框架,便于建构语文学科知识的技能体系。
二、文本解读的“精准度”
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的概念,即文本、作者、读者、世界这四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事实上文本解读就是对话:读者与文本对话,读者与作者对话,读者与世界对话。作为文学欣赏主体的读者,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在填补空白点的过程中,同时也参与文本的创作。因此也可以说读者就是第二作者,尽管如此,但这并不意味着文本解读的不受约束。的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只能说明文本解读的相对自由,是“戴着镣铐跳舞”。
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文本解读的边界问题,否则有可能陷入过度解读的旋涡之中。此外,“三新”视域下,课堂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且动辄群文教学、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情境任务教学等。毋庸置疑,这些课堂教学设计在学习活动的体验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等方面有其优势。有些老师一味追求任务式教学、情境化教学、多文本教学,而忽视了最基本的单篇教学以及单篇的文本细读。
实际上,单篇教学与群文教学不但不冲突,反而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单篇教学是基础,是前提,单篇尚且读不懂,何谈群文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引领者,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语言文字的表达,还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和解构,寻找有意义的存在,这就是解读文本的方法论。
精准解读文本的方法很多,笔者比较推崇鞠九兵老师针对文本解读所提出的“悟点说”,他说:“所谓‘悟点,指文本中最能使学生领悟作者欲传达其‘道的充满智慧的关键性词语,是学生融入文本、感悟性灵的‘触点。”这种解读文本的方法既有操作性,又有指导性,既有“点”的观照,又有“线”“面”的联通。
通过对《湖心亭看雪》进行文本分析,笔者认为“痴”字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即“一字立骨”。于是以“痴”为核心设计了一条“问题链”:作者“痴”在何处?为何而“痴”?如何写“痴”?
同样在解读《登高》《归园田居》《短歌行》等古代诗歌时,笔者先紧紧抓住“悲”“归”“忧”等核心关键词,以此为抓手,再从字词句连篇等角度深入开展文本细读。
三、任务设计的“融合度”
“三新”背景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设计已成为教学设计领域的新趋势,这种教学设计范式的转变意味着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的活动”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的活动”。所谓“学的活动”,就是在学习目标引领下,精心设计的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任务方案,学习者在情境任务中体验、思考、建构知识,领会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并最终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既然任务设计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那么在设计情境任务时,就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这就涉及任务设计的“融合度”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任务设计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跨媒介融合。跨媒介融合指的是在设计活动任务时,将网络资源、视频、音频、微课等资源吸收进来,充实活动设计的形式。例如在进行古诗创作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查询韵脚和平仄,既提高了创作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古诗创作的兴趣。
第二,学科内部融合。学科内部融合指的是通过梳理文本相关材料、整合文本资源,达到拓展文本内容、深入解读文本的设计路径。在实际操作中又可以细化为横向融合与纵向融合两种形式,横向融合以与文本相关的、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的辅助知识作为操作要点,如在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搜集与此诗相关的诗篇、背景和书信,引领学生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更好地解读文本;而纵向融合以寻找与文本相似或相反、能够形成群文教学的文本作为操作要领,同样是《梦游天姥吟留别》,既可以整合李白的送别诗作为教学資源,形成类文共读,也可以整合杜甫的诗歌,引领学生分析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
第三,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指的是在任务设计时,整合生物、历史、政治等其他学科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设计“诗词中的杏花意象”教学任务时,引入生物学知识,在设计“议论文的思辨性”教学任务时,将政治的哲学理论纳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三新”背景下,新课堂是在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引领下,主动探索知识、建构知识、构建经验的舞台。因此,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主角,而作为设计者的教师,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互动激情。笔者听了很多公开课后发现,学生在小组讨论、踊跃展学等方面确实体现出“学生主体”的理念,学生在课堂上确实在参与活动,但更多呈现出来的是优秀学生的展示与表演,而更多的学生承担的是配角,他们的角色就是鼓掌,笔者将之定义为“假参与”。
为了解决“假参与”现象,需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高效学习、小组讨论、展示交流。高效学习指的是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全心全情全力投入的状态,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学情,设计有梯度、有差异的任务,引领不同学生积极投身到任务完成中来。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要确保“小组讨论”有效、全员参与,需要精心设计“小组”如何组建、“小组讨论”中的角色分工、究竟什么问题需要讨论等问题。这里重点探讨小组中的“角色分工”这一问题,因为分工明确,学生的参与度就高,反之“小组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一般情况下,将四人分成一个小组,一人担任组长,一个发言人,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板书。在讨论阶段,组长组织组员针对话题开展合作探究,同时要安排好交流顺序,确保每位小组成员具有同等的发言机会;在展学阶段,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并由负责板书的同学将本组核心观点写在黑板上。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角色不是固定的,一周一轮换,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体验其他角色的机会。
作为活动设计者的老师,在聚焦学习目标、精准解读文本、整合任务设计和引领学生高度参与课堂的基础上,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引领学生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最终达到让学生习得关键能力、建构学科认知和形成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