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双林
徐特立被毛泽东尊为“永远的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实践。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专栏“徐特立和他的教育故事”。让我们走近徐特立,感受先生的教育情怀。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长沙望麓园新办了一所宁乡师范学校,招收速成班学员。来自长沙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学生徐懋恂参加了考试。这一年,他已经28岁了。
徐懋恂9岁时开始上私塾,简单学了四书五经,诵了些许古文,写过几篇八股,因为交不起学费,只好辍学了。辍学后,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坚持自学。3年下来,成了农村里的“先生”,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一个小塘湾蒙学馆,当起了私塾老师。
12岁时的徐懋恂过继给没有后代的伯祖父做孙子,伯祖母去世后给他留下了一点微薄的田产。他制订了一个计划:薄田卖了买书,号称要“破产苦读十年”。如此这般坚持,没过10年,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徐懋恂来到长沙,为了检验自己的文化水平,当然更重要的是为前途计,他考进了宁乡师范学校。
毕业典礼大会上,校长周震鳞慷慨激昂的讲话,给徐懋恂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决定认真干一番事业,让家乡的幼童都能读书识字,懂得救国救民的道理。为了表示自己的志向不凡,怀有为民谋福的赤子之心,他便改懋恂的名字为“特立”,取意“独行特立,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最后,他以“徐特立”的名字,载入中华教育史册。
宁乡师范毕业后,徐特立走的是“特立”却非“独行”之路,他和朋友创办了第一所学校——梨江高小。第二年,进入长沙著名学府周南女校担任教员。直到后来,进了省教育司,担任一个科长——但体制内的官僚做派令他不满,于是继续回来做校长。
离开省教育司后,徐特立担任善化高小校长。与此同时,与他一起创办梨江高小的朋友姜济寰打算大力发展教育,在全县建立许多国民小学,师资是首要问题。要培养师资,得先有师范。于是徐特立参与筹建长沙师范学校,并担任校长,“历尽艰辛”之下,终于在1912年正式招收学员。
就在这年,一个叫田寿昌的学生考入师范,徐特立对他关爱有加。田寿昌非常喜欢文学,可惜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课外读物。徐特立知道后,就把自己买书用的一个折子交给他,并告诉他,以后可以去书店自由选购,就把账记在“徐特立”的名下,年底老师会去付钱。田寿昌得到老师的热心帮助,欢喜得不得了,后来便常去书店购书,他看的书越来越多,没有辜负恩师的培养,成为著名的戏剧家、词人,田寿昌笔名田汉,最著名的作品便是国人都熟悉的《义勇军进行曲》。
除了长沙师范,还有一所女子师范也是徐特立创办的。后来,徐特立创办了两所高级小学和一所初级小学,除了长沙师范和长沙女子师范两所专门培养小学教员的师范学校外,还有许多期限不等的教员训练班。那时候,长沙共有800所小学,两三千小学教员,几乎都是徐特立的学生。人们一提到“徐特立”,就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可是小学教育界的‘长沙王啊!”
徐特立不仅仅是教育界的长沙王,还是长沙教育界的“办学王”。后来,他还在中央苏区办“识字班”“训练班”,再办“列宁小学”“列宁师范”“农业学校”等。徐特立还担任中央苏区的教育委员,是名副其实的“教育一把手”。
徐特立一生都勤奋好学,始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课去影响学生。后来,毛泽东在给徐特立的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