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兴雄
(连云港市急救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03)
灾难及突发事件的发生,短时间内事故现场极有可能产生大量伤病员。通过科学地检伤分类,可以将有限的医疗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得到高效的运用,使伤病患者能更恰当地、更快速地得到所需要的救治,是大型突发重大事件事故现场急救中,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极为高效的科学手段[1]。
重视生命、重视健康、重视安全,为生命赢得时间。在突发或者灾难事件中,120 院前急救原始化医疗数据的准确采集、及时上报,对安全、稳定、健康的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上具有巨大的正面积极作用。
信息数据实时化管理。可以实现突发事件中伤病员信息准确、快速、完备的上传处理,为应急医疗救援决策、后续院内抢救和治疗赢得时间,从而达到信息共享、宏观资源调配的目的。
2019 年3 月21 日,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我市参与应急医疗救援,事故现场伤病员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完备性的欠缺、人工统计的缺陷、灾难及突发事件中信息处理工作的不足等,启示我们对未来灾难及突发重大事件信息的科学管理及利用水平亟需完善和提高。
灾难或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是120 较早到达事故救治现场,第一手医疗救护数据就此产生。信息工作是决策的先导和依据。提高院前急救管理信息的质量和效率,及时掌握突发重大事件伤亡信息,对医疗救援和院内救治决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因此,针对突发重大事件现场检伤分类第一现场数据的采集上报、控制缩小事件影响面、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突发灾难事件现场短时间会产生大量的伤病员,包括危、急、重患者,甚至失去生命体征的遇难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着不少突发重大事件伤病员的信息管理问题。
(1)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应急管理人员得到的信息资料时效性差、准确性低,对卫生应急管理决策的及时性作用小;(2)现有的120 通讯调度指挥系统中的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系统无法从事件现场自动采集第一手资料,需要事后人工电话追询、补录,时效低、误差大;(3)出现各部门对事件医疗救治信息多头统计的情况,上报来源数据无科学依据、数据信息混乱,管理决策依据不准确。
医疗救援人员第一梯队到达事件现场后,按照检伤分类原则进行分类,按优先原则将带有二维码的红、黄、绿、黑伤情“标签”系上患者身体明显处,尽可能将患者分类、分区域集中放置。后续急救梯队按照“标签”优先等级抢救、转运伤病员[3],并利用手持移动终端设备(PDA 或手机App)第一时间扫描“标签”二维码,现场患者伤病信息上传至突发事件伤病员管理系统,形成突发事件伤病员第一手资料,调度指挥中心根据现场伤亡情况继续调度指挥其他救治资源是否增援、相关救治医院做好抢救、入院救治准备等。
系统设计的原则应根据管理者需求和目的来制定。有什么样的需求、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目标),应从以下5 个方面来考虑:(1)政府层面应急部门管理者需求:应具有统计分析功能、各种报表功能、查询和统计功能。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需求来讲,更多的是及时有效地查询、统计、分析来源于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的数据,从而科学决策、科学施治、舆情控制。这一层面的需求分析务必全面、精准,为软件设计打好基础。从软件设计层面来说,具备完整功能,综合实现用户想要的诸多管理功能,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和可扩展性。(2)直接使用者需求:操作界面友好、直观;设置灵活,满足不同终端种类数据传输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3)系统维护人员需求:对系统的不同用户统一进行授权管理。便于维护,模块开放、通用,可靠性高,数据字典的设计要考虑周到全面、可维护性较高。(4)系统安全性要求:具有高安全性、系统要能实现7×24 小时不间断持续运行;要求抗干扰能力强,当误操作时,有警告和修正措施,对于影响不大的错误能够自动消除。(5)数据要求:对于所采集数据应具有唯一性、不可重复性、排他性、可追溯性(通过终端ID 号),具有数据可靠性。
事件一旦发生,第一时间报告者,也就是第一呼救者,通过呼救120,生成事件的发起并生成突发事件条件判定。
120 调度调度指挥系统根据呼救者描述现场情况和伤病大致人数及体征状态,经报上级应急主管部门确定为突发重大事件。
确定为突发重大事件,启动突发事件系统启动开关,通过120 通讯调度指挥系统中的子系统之突发事件伤病员信息管理系统,开放系统接收现场伤病员信息端口,收集突发事件现场伤病员检伤分类救治情况。
出现场第一梯队手持具有检伤分类App(Application)智能手机或数据采集移动终端设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2],按分类检伤原则,规范戴好分类标签,迅速采集伤病员信息,提交上报至突发事件伤病员管理系统,为后续救援梯队救护、入院救治提供时效保障。
根据事故现场采集上传伤病员数据,及时汇总所需现场伤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按照突发重大事件医疗紧急救援预案,根据院前院内一体化系统联网提供的医院专科特色、当下抢救力量和床位等要素情况,进而进行救治医院预分配等应急救治方案,上报至政府应急管理部门以便正确决策,指挥调度各级各类应急救援资源。
图1 系统实现途径功能关系图
发生突发重大事件时,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明确指示为“重大事件”后,120 急救中心赶赴现场救援时“启动突发事件”。系统软件应有的要素:事件名称、发生地点、事发时间、事件等级等。通过第一梯队急救医生的数据采集移动终端,完成检伤分类数据采集,发送至突发事件伤病员管理系统,从而实现突发事件现场分类检伤信息数据化。
智能手机拣伤分类App(Application)或数据采集终端设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应具有如下几种基本功能:(1)系统认证。通过120 系统认证的合法用户方能注册登记,获得突发事件伤病员管理系统应用软件登录账号,可以通过检伤分类标签二维码扫描进行检伤分类录入操作;(2)图像扫描功能。第一梯队进入事件现场进行检伤后,扫描检伤分类二维码标签,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进入系统录入伤病员分类信息;(3)新增伤病员信息录入登记。事故现场急救人员通过数据采集移动终端设备第一次扫描检伤分类标签时,设备应显示“添加伤病员”信息对话框,通过检伤初步判断事故伤病员病情等级:“轻、重、危重、死亡”等等级情况、填入“初步诊断”情况、“性别”等基本要素。信息录入应具有事故现场伤病人员基本信息完整性检查功能,未扫描录入的显示“第一次添加”等提示性消息,已录入过的显示“请完善病人信息”或“请勿重复添加”、界面灰化处理不可编辑录入等,防止重复添加或遗漏;(4)数据传送功能。支持现场采集数据即时上传到伤病员管理系统,系统应反馈接收到的上传信息。基本信息要素完整可提交上传至系统(不能提交,在终端应用软件上可回上级录入编辑界面进行完善)。上传成功后,若再上传,系统应有提示“数据已上传”,从而节省系统数据开支;(5)账号管理功能。账号密码管理权限归属至120 指挥调度系统,而不是伤病员管理系统,这样有利于120 指挥调度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的资源高效调配,以便伤病员管理系统更加灵敏、高时效、低损耗运行。
(1)启动突发重大事件:当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确定为突发重大事件后,需要急救中心出动院前急救资源时启动该系统。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流程指挥调派应急医疗救援第一梯队前往事故现场进行检伤分类,以便高效救治。事件一经启动,全市所有应急救援可调派医疗资源及其待命与否的状态,通过120 指挥调度系统的自动导入应能全部显示在突发重大事件伤病员管理系统中;(2)启动演练事件:突发事件不常有,重在平时演练。加强平时演练,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方能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系统设计应具有应急模拟演练模块,即可模拟实战演练,也可以进行桌面推演;(3)突发重大事件信息修改:事件信息可根据事件的发展进行客观修改,确定事件名称、事件等级等。事件信息的修改,应按内容设有一定系统权限等级、权限审批流程等;(4)重启/关闭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总是在动态发展,可根据事件实际发展情况和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对事件的评估决策,关闭或重新启动突发事件。关闭事件能存储已发生事件信息、重新启动后能自动关联同一突发重大事件内容与时间节点;(5)查看汇总信息:包括参加(演)人员分类、伤病员、车辆、车次、时间、医院收治等情况统计汇总信息;(6)查看上报信息:根据授权权限可查看上报分类信息;(7)伤病员信息:系统应具有在现场分类检伤、现场救治、送达医院等所有伤病员信息;(8)接收人信息管理:通过院前院内一体化系统管理院内急诊接收医生和接诊科室相关信息;(9)医院名单管理:可由院前院内一体化系统对接收医院名单进行管理;(10)急救医生管理:系统认证急救医生管理。
(1)通过与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对接,在运送指定疾病病例后,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或录入病例并将检测的传染病信息、自动促发上报到指定机构;(2)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不只限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网络联动直报系统,从而起到疫情预警的作用;(3)大数据分析功能:作为应急医疗救援、卫生保障部门的一部分,应具有针对本行业区域性大数据分析能力,有效调配区域医疗资源,为区域化医疗救治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120 调度指挥系统的突发事件伤病员管理系统,不仅仅在120 院前急救、卫生应急医疗救援中对突发灾难性事件伤病员的检伤分类具有普遍的实用意义,而且对于泛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决策管理都具有普遍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