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勇,王宝爱,陈 刚,符文雄
(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南 海口 570216)
前庭性头痛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头痛,并伴有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眼震等前庭症状,病情呈反复发作特征,病程可持续数日,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1]。据临床统计,前庭性偏头痛是医院眩晕门诊科室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在人群中总患病率为1%~3%,而在偏头痛人群中患病率为10.3%~21.0%[2]。但因临床对本病整体认识的不足,导致其误诊率较高,据调查显示,仅有2%的患者在首诊时被确诊为前庭性偏头痛[3]。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前庭性偏头痛全面而规范的标准,治疗主要参考对偏头痛的管理原则。常规西药治疗难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如镇痛类药物长期服用易引起药物性头痛,钙通道阻滞剂长期服用易导致锥体外系症状,非甾体类药物长期使用易引起多种胃肠道反应等[4-6]。中医治疗具有无成瘾性、不良反应少、经济实惠等特点,易被患者接受[7]。刮痧是一种中医绿色疗法,具有简、便、廉、易等优势,其治疗原理是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变,辨证循经选穴,实施不同的刮拭方法,改善局部微循环、气滞血瘀的病理现象[8-9]。目前已有研究证实刮痧有助于改善头痛症状[10-11]。中药竹罐依据竹纤维内部特殊超细微结构遇水可瞬间吸水润涨的原理,将竹罐放置在中药中一同煮沸,促使竹罐能吸收足够的中药,再结合拔罐吸附作用,使病灶局部渗透入足量治疗药物,达到疏通气血、滋养通络的疗效[12]。笔者在前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刮痧联合中药竹罐治疗前庭性头痛效果较好,为明确该法是否具有确切疗效,本研究进行了分组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1纳入标准 ①参考Barany学会提出的有关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13]:中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5次及以上,持续时间约5 min~72 h;伴或不伴先兆头痛病史;50%的前庭发作时伴有以下头痛症状中1项或以上:a.头痛;b.畏光,畏声,伴视觉先兆,无法以ICHD其他诊断标准进行解释。②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4],辨证为痰浊中阻证:主症为眩晕;次症为脘腹痞满,头身困重,痰多而粘,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细缓或濡缓。③患者年龄18~70岁;头颅MRI或CT及前庭功能检查未见异常;具备完成试验的认知能力;均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合并癫痫、前庭神经炎、双侧前庭功能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者;合并高血压、颈椎病、颅内占位性疾病、脑卒中、脑外伤等能够引起眩晕的疾病者;有药物或酒精滥用或依赖史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期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3一般资料 参照上述标准入选2021年7月—2022年8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8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40例,男12例,女28例;年龄21~69(32.8±3.7)岁;病程3~15(6.6±1.1)个月。对照组40例,男13例,女27例;年龄22~68(33.1±3.5)岁;病程3~16(6.8±1.2)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HKSZYYYLL-2022(科)-19]。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30,规格:6 mg],6 mg/次,3次/d,连续1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刮痧联合中药竹罐治疗。刮痧方法:取一块虎符铜砭,先刮拭正中额,刮四神聪和百会穴,顺序先由前向后刮,再从前发际向后发际刮,分成几段刮,最后刮拭两侧胆经,顺序先左后右,由太阳穴刮至角孙穴,再刮向风池穴,随后对颈部两侧进行刮拭,重点刮拭肩井穴。刮痧手法采用徐而和方式,以痧出透为原则。中药竹罐治疗方法:将伸筋草25 g、陈皮20 g、白术20 g、茯苓20 g、王不留行20 g、三七20 g、当归20 g、天麻20 g装入袋中,加入25 g生姜薄片用水煮30 min,再将竹罐放入锅内煮沸10 min,温度保持在60~70 ℃,使用镊子将罐口朝下夹出来,将水甩干,将另外一只手中持有的毛巾快速透入竹罐内,将水甩干,快速紧扣在膀胱经足三里穴、背俞穴、神门穴(双侧)、内关穴、丰隆穴、三阴交穴及太溪穴中,竹罐上覆盖毛巾保暖,留罐10 min。起罐时一手持罐体,一手按压罐口皮肤,空气进入罐内后即能顺利起罐。隔日治疗1次,治疗1个月。
1.5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治疗7 d后和治疗1个月后分别进行中医证候、眩晕障碍程度、生活质量评定。中医证候包括眩晕、脘腹痞满、头身困重、痰多而黏、恶心呕吐,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4]中“中医证候量表”部分进行评分,按照症状“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眩晕障碍程度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评估,该量表共25个问题,总分为100分,0~30分代表有轻度障碍,31~60分代表有中度障碍,61~100分有严重障碍,分数越高表示眩晕会引起更高的自我感知障碍,患者因前庭和平衡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跌倒风险越大。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估,该量表共30个问题,涵盖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活力等8个维度,总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②眩晕发作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③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参照文献[14]评估临床疗效。治愈:中医证候消失,无眩晕发作,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5%及以上;显效:中医证候、眩晕障碍程度明显减轻,眩晕发作减少;有效:中医证候、眩晕障碍程度有所减轻,眩晕发作有减少;无效:中医证候、眩晕障碍程度、眩晕发作无变化。治愈+显效+有效=总有效。④安全性:观察2组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以及皮肤破溃、烫伤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表示,组间数据比较使用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眩晕、脘腹痞满、头身困重、痰多而黏、恶心呕吐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以上各项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2.22组DHI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 2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DHI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DH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DHI评分和SF-36评分比较分)
2.32组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2组治疗1个月后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
减少或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
2.4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1个月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52组治疗安全性比较 2组治疗后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心电图均未见异常,亦未见皮肤瘙痒、胃肠道反应、皮肤破溃、皮肤烫伤等情况。
前庭性偏头痛是导致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病因,仅次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本病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头晕或眩晕、恶心、步态不稳、呕吐等,可伴随偏头痛症状,眩晕可出现在头痛发作之前、发作期间以及发作之后,部分患者会伴随畏声、畏光、视觉先兆、听力下降等症状。临床研究显示,前庭性偏头痛与偏头痛有着近乎相同的诱发因素,如月经、压力、作息不规律、饮食、感官刺激等,患者大多会经历反复剧烈以及不可预测的眩晕发作,故恐慌、焦虑等情绪会激发患者回避行为[15]。因前庭性偏头痛目前尚无客观诊断性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主要取决于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以及逐一排除其他疾病,加上其病因和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故临床对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方法十分有限。倍他司汀是一类组胺类药物,可促进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松弛,提高耳蜗、前庭的血流量,改善局部微循环,有助于减轻耳鸣症状,减少眩晕发作次数,但单一用药整体疗效欠佳,常需结合其他药物提高临床疗效[16]。
前庭性偏头痛归属中医“眩晕”疾病范畴,结合历代诸位医学家对本病的认识,本病病因大致归纳为虚、瘀、火、痰、风等方面,以肝肾阴虚为本,瘀、风、火、痰标[17]。头为诸阳之会,汇聚全身各脏腑气血,若遭遇外邪侵犯,则会造成瘀血痰邪内阻,或因肝阳偏亢、风阳上逆,导致清阳不运,头窍郁闭,引发头痛、头晕[18]。痰浊中阻证是前庭性偏头痛常见的中医证型之一,发病原因主要为饮食不节,喜食厚腻甘肥之物,损伤脾胃功能,水谷精微不得运化,久而聚湿成痰,痰邪内阻,耗损阴液,阴虚生风,循经侵扰头窍,发为头晕。中医治疗眩晕症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所记载。中医外治学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眩晕症,针刺、穴位贴敷、艾灸、耳针、皮内针、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均能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在眩晕急性发作期给予外治法治疗能够起到快速止晕效果[19]。刮痧是一项传统的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其应用历史最早能追溯至旧石器时代,该方法以经络理论为依据,使用刮痧工具在患者体表上刮拭,通过刺激十二经脉气血,发挥调理脏腑气机的作用。《痧胀玉衡》中记载:“痧气壅阻,恶毒逆攻心膂,立即发为眩晕。”可见,痧是导致眩晕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除痧有利于缓解眩晕。眩晕病位主要在脑,而头为诸阳之会,全身气血汇聚于此,因此本研究采用刮痧治疗时按照督脉和足少阳胆经在头部的循行处进行刮痧,并对相关穴位重点刮拭,以发挥相关腧穴的治疗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其循行上至巅顶,与头部上交于百会穴,刺激该穴位能发挥醒脑开窍、通络止痛、宁心安神等功效;四神聪位于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为安神定志之要穴,刺激该穴位能发挥清利头目、镇静安神之功。足少阳胆经循行头部和身体侧面,治疗范围涉及头面、五官、肢体、筋骨及脏腑等多种疾病,循行穴位颇多。太阳穴位于足少阳胆经循行的区域,为经外奇穴,是治疗眩晕的有效穴位;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腧穴,有祛痰、祛风之功效,是临床治疗眩晕症的常用穴位;肩井穴是足少阳胆经、阳维脉以及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刮拭该穴位有助于放松肩部肌肉,促进肩部血液循环,并能通过调理少阳经气缓解眩晕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循经刮痧能够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扩张局部血管,提高肌肤温度,促进血液循环,通则不痛,疼痛止,则疾病愈[20]。中药竹罐是将中药与竹罐同煮一段时间,使用闪火法将竹罐吸附在特定穴位上,利用中药液渗透和竹罐负压原理,使中药作用更好地渗透进穴位内,直达病患处。本研究使用的中药处方中,伸筋草有舒筋活血、祛风除湿之功;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白术健脾补气、燥湿利水;茯苓健脾宁心、渗湿利水;王不留行活血化瘀;三七散瘀止痛;当归活血补血;天麻祛风通络、平抑肝阳、息风止痉。全方共奏祛风通络、活血止痉之功,通过皮肤-穴位-脏腑治疗途径,有助于缓解患者头晕、头痛症状。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7 d及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和DH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眩晕发作次数及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减少或缩短,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2组均未见明显与治疗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提示刮痧联合中药竹罐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疗效确切,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眩晕症状,减少眩晕发作次数,缩短眩晕发作持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