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政,李爱民,杨利杰,杨文荣,杨万春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云南 大理 671000)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0 年全球约有60 万例食管癌新发病例和54 万例食管癌死亡病例(分别居于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人数的第7 位和第6 位)。食管癌的发病率会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高发的区域主要在两个地理带,一个从中国中北部通过中亚共和国到伊朗北部;另一个是从非洲东部到南部。全世界的食管癌患者中,约有半数都在我国[1],高发省份为河北、河南、山西、福建等(以河南林州、河北磁县、河北涉县、四川盐亭尤甚),其中大部分省份位于中部地区。而云南是食管癌非高发地区,云南肿瘤医院的研究显示,该院新入院的恶性肿瘤患者中,食管癌患者的数量位居第十位[2],死亡构成中食管癌患者的占比位居第八位[3]。食管癌发生的病因各地区有所差异,调查及分析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对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理位于云南西部,是以白族为主的多民族的聚集地,为了解大理地区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相关调查。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2 年11 月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8 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1:1 匹配的原则,选取与上述病例同期就诊的非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78 例为对照组。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制的统一调查表向所有病例组及对照组患者本人进行详细询问后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吸烟[4](时间及日吸食量)、饮酒[5](时间及日饮用量)、烫食( 水)摄入(频率)、快速进食(频率)、摄入油炸食物(频率)、摄入腌制食物( 频率)、摄入豆类( 频率)、摄入水果( 频率)、摄入蔬菜( 频率)。
应用SPSS 22.0 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² 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计算各因素的OR 值及 95%可信区间,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病例组:男性占94.9%,女性占5.1%,平均年龄为(59.99±8.15) 岁;对照组:男性占96.6%,女性占3.4%,平均年龄为(59.08±7.62) 岁。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及生活地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抽烟持续时间及抽烟量分别为(30.45±12.66)年及(22.26±13.21)支/ 天,对照组的抽烟持续时间及抽烟量分别为(16.30±12.39)年及(10.59±8.32)支/ 天,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饮酒持续时间及饮酒量分别为(27.89±13.29)年及(285.39±184.91)mL/天,对照组的饮酒持续时间及饮酒量分别为(15.63±12.27)年及(115.73±108.95)mL/ 天,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基本特征的比较
两组在饮酒、抽烟、喝散装酒、快速进食、进食烫食(水)、食用油炸食物、腌制食物、豆类、蔬菜及水果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大理地区食管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对χ² 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10 个因素〔饮酒、抽烟、喝散装酒、快速进食、进食烫食(水)、食用油炸食物、腌制食物、豆类、蔬菜及水果〕构建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饮酒、抽烟、喝散装酒、快速进食、进食烫食(水)、食用油炸食物、腌制食物及豆类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食用蔬菜、水果是预防食管癌发生的保护因素,OR 值分别为3.961、2.816、0.206、2.304、2.240、1.784、3.673、3.007、0.255 和0.338。见表3。
表3 大理地区食管癌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食管癌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挑战,也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积极调查及分析本地区食管癌潜在的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居民食管癌一级预防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烟草大国,人均香烟消费最多;据估计,我国目前有45% 的男性和2% 的女性有吸烟习惯。吸烟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比从不吸烟者高出3 ~5 倍,其风险随着吸烟持续时间和吸烟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它们之间存在很强的剂量反应关系[6]。本研究中,大理地区食管癌患者吸烟的时间比对照组高出约14 年,且每天吸烟量比对照组高出约11 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吸烟的相关致病机制为烟草中的致癌物(包括芳香胺、亚硝胺、多环芳烃、醛和酚等)可通过食管黏膜表面渗入[7],引起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可引发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鳞状上皮细胞的非典型改变,从而导致食管癌的发生。而食管癌的发生风险会随着戒烟时间的增加呈线性下降趋势[8]。俗话说:“烟酒不分家”,饮酒是食管癌的另一个高危因素。与无饮酒史者相比,饮酒过量者患食管癌的风险要高出3 ~5 倍,大量饮用啤酒或白酒与食管癌发生风险的显著增加相关[9-10]。本研究中,大理地区食管癌患者同时吸烟及饮酒的比例占84.8%(151/178),食管癌患者饮酒的时间比对照组高出约12 年,且每天饮酒量比对照组高出约170 mL,说明长时间大量饮酒会增加患食管癌的风险。本研究中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食管癌患者更喜欢喝散装白酒,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喝散装白酒是食管癌发生的高危因素。钱梦凡等[11]的研究显示,林州市居民多饮用自酿酒,这种酿酒方法并不科学,成品中含有大量黄曲霉毒素等致癌物质,而黄曲霉毒素致癌性极强,可以诱发癌变。酒精会减少细胞内的代谢活动,导致解毒酶的活性降低,同时可促进氧化,这导致了对DNA 损害的增加以及对其他环境毒素敏感性的增加,从而可诱发食管癌[12]。有研究指出,有酗酒习惯的重度吸烟者其患食管癌的风险特别高。Steevens 等[10]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摄入>15 g/d 乙醇的吸烟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比摄入0 ~5 g/d 乙醇的从不吸烟者高8 倍(RR 8.05,95% CI 3.89 ~16.60);与摄入0 ~5 g/d 乙醇的从不吸烟者相比,摄入>15 g/d 乙醇的从不吸烟者其食管癌的发生风险高出4 倍(RR 3.74,95% CI 1.25 ~11.20)。在澳大利亚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平均每周饮酒420 g 的吸烟者患食管癌的风险比终身不饮酒的从不吸烟者高出20 倍以上(OR 21.87,95% CI 3.90 ~122.49)[9]。饮酒与吸烟可显著增加基因突变的数目,从而可影响食管癌的进展[13]。本研究中,73.5%(131/178)的食管癌患者来自大理各县的乡镇山区,呈散在分布,无明显聚集的特点;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具有经常快速进食、进食烫食(水)、食用油炸食物、腌制食物、豆类等特点,这与四川盐亭县居民的饮食特点较为相似[14]。常食用非常热的食物或饮料的人患食管癌的可能性是正常饮食人群的两倍,这一现象在亚洲和南美洲人群中尤为明显[15]。本研究中显示,进食烫食(水)与食管癌发生的风险呈正相关。有研究指出,因热刺激所致的食管癌可发生在食管全段[16]。有研究者在小鼠实验中发现,70 ℃的水会诱发食管上皮凝固性坏死,引起增生性癌前病变[17]。与单独的热饮相比,热饮结合饮酒或吸烟与患食管癌风险的关系更加密切[18]。经常进食烫食或热饮可导致黏膜损伤,形成慢性食管炎,食管黏膜的烫伤-修复- 烫伤反复发生,会使食管黏膜发生质的变化,成为食管癌发生的刺激因素,同时由慢性热刺激引起的食管黏膜炎症过程中所形成的N- 亚硝基化合物的释放可参与促进食管癌的发展[19]。大理地区食管癌患者大多数来自山区,这些地区土壤并不肥沃且干旱缺水,新鲜蔬菜较少,当地居民常食用腌制酸菜;同时山区居民有“杀年猪”、腌制食用腊肉的习惯。自制酸菜中含有亚硝酸盐,能够诱发食管癌;而食用腊肉会使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57%。肉用盐腌制后在阳光下晒干,其中的亚硝胺和亚硝酸盐可反应形成N-亚硝基化合物,其是人类致癌物;除此之外,尽管盐本身不是致癌物,但腊肉中高浓度的盐可以直接损害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炎,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陈伟霖等[20]的研究也表明,腌制食品的摄入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有研究发现,腌制食品摄入联合吸烟及饮酒会明显增加食管癌发病的风险[21]。大理地区食管癌患者较喜欢食用豆类,如蚕豆、红豆、绿豆等(因其可以常年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便于食用);但当大气潮湿或下雨时,储存的豆类可能会被霉菌污染,这种环境因素的组合被认为是导致食管癌的原因[22]。同时,豆类是含有蛋白酶抑制剂的食物,其已被证实与食管癌有关。被霉菌污染的豆类会产生黄曲霉毒素B1(AFB1),有研究已证实AFB1-DNA 加合物可导致p53 基因249 密码子的DNA 突变,导致人类和实验动物发生癌症。大理地区食管癌患者相较于对照组食用蔬菜和水果较少,进一步分析得出,进食蔬菜及水果与食管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说明其具有预防食管癌发生的作用。这与Tang L 等[23]的研究结果相同。每天食用160 g 非淀粉蔬菜和20 g 水果可为人体提供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来自水果和蔬菜的抗氧化性,有助于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在颜色丰富多彩的水果和蔬菜中含量较高的类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被代谢成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 都具有抗氧化特性,可以抑制细胞分化。有研究指出,常进食绿叶蔬菜的男性其患食管癌的概率较低。
综上所述,饮酒、抽烟、快速进食、进食烫食(水)、食用油炸食物、腌制食物及豆类是大理地区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促进了食管癌的发生;而食用蔬菜及水果是预防食管癌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相关工作人员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