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娜
(山东颐养健康集团新汶中心医院,山东 泰安 271200)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多次爆发与流行史,流行季感染人数高达10 亿人次,其中成人占比5% ~10%,儿童占比则高达20% ~30%,重症病例人数在300 万~500 万左右,死亡人数高达29 万~65 万。而并发细菌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阳性(G+)细菌感染,正是流感患者极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多发生于发病后的7 d 之内,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增加疾病死亡率[1-2]。在革兰阳性菌分型中,最常见的是A 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3种,虽然目前临床已经研究出有效的流感疫苗、抗病毒以及抗菌药物,但在流感季,仍有很大一部分住院患者因为合并细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特别是儿科患者,因此全面分析流感病毒合并G+ 的临床特征,为儿科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对于患者的预后转归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4]。基于此,本文就儿科住院患者流感病毒合并革兰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归纳其治疗与转归情况,现报告如下:
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回顾性选取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期间,于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流感病毒未合并革兰阳性菌(G+) 感染患者59 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有男30 例,女29 例;年龄2 ~10 岁,年龄均值(5.13±0.39)岁;有33 例甲流感染,26例乙流感染;4 例合并基础疾病,9 例有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史。取同期收入的流感病毒合并G+ 感染患者59 例作为研究组。其中有男32 例,女27 例;年龄2 ~6岁,年龄均值(2.51±0.26)岁;有37 例甲流感染,22 例乙流感染;13 例合并基础疾病,2 例有肺炎球菌疫苗接种史。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介于1 个月~10岁;(2)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以及喘息等流感症状,且经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3)高热持续时间>48 h,精神状态较差或有脱水表现,需要住院治疗;(4)研究组患者C- 反应蛋白、白细胞以及降钙素原水平上升,出现不符合流感的病毒征象;(5)研究组肺炎及A 群链球菌抗菌结果检验为阳性。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全者;(2)样本受到污染或有定植菌者;(3)临床、彩超或感染检查指标缺失者。
于院内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纳入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基础性疾病、病原菌感染情况、接种疫苗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以及最终的治疗和转归情况等资料进行总结与归纳。病原学检验:以厦门英特科创胶体金法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检验,采用流感病毒通用型核酸检测试剂盒(达安基因)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采用荧光定量PCR 法进行检验);以Vitek2-Compact(法国)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以及奥普托欣纸鉴定细菌菌株。药敏试验:采用Vitek2-Compact(法国)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及GP68、GP67 配套药敏卡片开展药敏检验,其中的肺炎链球菌青霉素药物敏感试验,采用E-test 检验补充,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给出的标准判定药敏试验结果。
(1)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病型患者的临床特征。(2)分析研究组的细菌培养与药敏结果。采集研究组患者59 例样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结果。(3)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与转归情况。
研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析两组的临床特征发现,研究组的1 年内流感疫苗接种率、年龄、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 ;研究组的基础疾病率、高热时间、使用抗菌药占比、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首次使用时间>48 h 占比以及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
研究组共分离出肺炎链球菌46 株,均对克林霉素、红霉素有耐药性;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13 株,主要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有耐药性,但2 种菌株均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
研究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生素联合治疗,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持续用药10 d,46例服用或鼻饲奥司他韦,13 例予帕拉米韦静脉注入给药;43 例患者于住院48 h 之后首次给予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全部患者均给予抗生素用药,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或并发症,无患者死亡,治疗有效率100%(59/59),预后转归良好。
流感病毒同时合并细菌感染是儿科住院患者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以A 群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最为常见,并发G+ 则会导致流感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5-6]。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儿科住院流感患者中合并细菌感染占比超过了15%,其中G+ 感染占比超过了60%[7]。而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在59 例流感病毒合并G+的患者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多数来自呼吸道标本,其中46 例为肺炎链球菌感染,占比77.97% ;≤5 岁患者共有54 例,占比91.53%,而合并G+感染者共33 例,占比61.11%,表明小于5 岁的儿童受到流感病毒感染的风险更高,同时其也是G+ 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不满5 岁的儿童其脏器功能还未发育完全,机体免疫功能更低,流感病毒、G+ 会通过改变其机体内部固有的免疫功能和适应性免疫等相关途径,同时发挥出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加病毒与细菌的易感性、致病性[8-9]。此外,流感病毒感染后会对儿童的呼吸道屏障造成破坏,为细菌黏附、定植提供有利条件,导致机体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等发生失调,对中性粒、巨噬以及自然杀伤等免疫细胞的清除能力进行抑制,增加细菌感染风险,而细菌感染又会增加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形成恶性循环[10-11]。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1 年内流感疫苗接种率、年龄、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 ;研究组的基础疾病率、高热时间、使用抗菌药占比、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首次使用时间>48 h占比以及住院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流感病毒合并G+ 感染儿科住院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年龄更小、合并基础疾病、发热时间更长等,且此类患者的1 年内肺炎球菌疫苗、流感病毒疫苗接种率明显更低,病情也更为严重。目前临床对于流感病毒与细菌感染的预防均还是以疫苗接种为主,疫苗接种不仅能降低儿童的发病风险,还能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12]。而研究组中仅有1 例患者接种了流感疫苗,2 例接种过肺炎链球菌疫苗,进一步反映出让儿童接种疫苗的重要性。本次药敏试验结果与疾病转归情况显示,研究组46 份阳性样本中,肺炎链球菌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均有耐药性,而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则对青霉素、头孢曲松均有一定耐药性,2 种菌株均对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有良好的敏感性。因此,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生素联合治疗,最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未出现死亡病例,预后转归良好。表明对于流感病毒合并G+ 感染的儿科住院患者,需要谨慎选择抗生素,建议以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类药物为主,而A 群链球菌感染则建议使用青霉素治疗,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使用则建议选择在发病后的48 h 以内,以强化药物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效果。该药可对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进行有效转化,强效抑制病毒活性,从而降低感染之后的细菌黏附风险,有效控制病情[13-15]。
综上所述,流感病毒合并G+ 感染会增加儿科住院患者重症与死亡风险,而此类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为不满5 岁、合并基础疾病、未进行疫苗接种等,临床上可依据上述特征进行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以促进患者的预后转归,降低疾病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