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敏 章佳妮 俞丽敏
(1.嘉兴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2.嘉兴南湖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高校设计类专业学生面对多元文化冲击和快速的社会发展,很难形成清晰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认知,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濡染作用,农民画作为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其绘画主题和色彩构图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精神思想育人价值,与课程思政教学具有育人目标的高度一致性[1]。将农民画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既能达到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育人目的,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有助于拓展传统文化融入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研究[2]。
因此,以农民画为载体,研究如何挖掘其内涵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具有较大的教学实践价值,通过农民画元素与设计类专业教育的融合,实现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为传统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方法路径参考。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多个政策以促进支持传统艺术文化在高校教学中的发展和传承。2017年1月,《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要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2018年5月,《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发布,推动了优秀传统艺术文化在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实施和融合。2020年6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要把优秀传统艺术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之中,发挥传统艺术文化的育人作用[3]。这为在高校专业教育中融入传统艺术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发挥传统艺术文化独特的育人作用,实现与高校专业教学的协同育人及优秀传统艺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超越时空的传承价值。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也明确了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4],提升思政教育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构建“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育”的文化育人新模式[5]。
传统文化的思想育人作用在很多国家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中都有体现。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通过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育特点,制定差异化的传统文化德育方案,实现国民价值观的教育[6]。
农民画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农民画色彩图案中蕴含的勤劳善美等文化内涵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已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对农民画色彩图案元素的简单提取应用,较少关注农民画元素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在关联性,不利于农民画传统文化在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应用[8]。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从宏观视角对传统艺术文化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论述,缺乏从微观视角剖析二者融合的实施路径研究,尤其是把农民画艺术文化元素应用于课程思政教育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首选,需要对传统艺术文化与高校课程教学实践的内涵逻辑研究,传统艺术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必要性已得到认可,但是,由于传统艺术与专业教学的学科区隔,需要通过思政元素挖掘,研究与课程思政教学相互融合过程中的内涵逻辑合理性。其次,还需要传统艺术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通过挖掘传统艺术文化中的思政元素,发挥传统艺术文化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育人作用研究较少,处理好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构建融合传统艺术文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实践路径。最后,结合具体专业的传统艺术文化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根据专业差异性,开展满足学科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更有利于促进传统艺术文化与课程思政教育的融合,彰显传统艺术文化的育人价值。
农民画与其他绘画形式不同,没有严格的绘画形式的约束,甚至其创作者就是没有受过专业艺术训练的农民按照个人的生活经验任意发挥个人想象力进行创作。尤其是色彩运用上更加大胆,整体色彩风格对比强烈、艳丽多彩,反映农民群体本身热情开朗的性格,整体色彩视觉冲击力强烈。这些丰富多变不受拘束的构图和色彩让农民画形成了独特的智趣风格。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不同地方的农民画在共性色彩风格的基础上,又往往展现出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例如在色彩意象上北方户县的农民画显得更加豪放,江南秀洲的农民画显得更加婉约,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凸显了农民画与创作者之间的紧密关联。
农民画的内容选取上大都通俗易懂,就是农民们日常的图景再现,创作者往往也都有丰富的劳作经验,以农民们田间日常劳作的场景为主要创作素材。这些主题不仅贴近人们的生活日常,大家看到这些绘画时会更加亲近。值得注意的,农民画主题内容不是纯粹风景人物的视觉表达,更重要的是以农民们熟悉和喜闻乐见的色彩图案语言来表达一定的含义内涵,当然,农民画一般不会是很抽象高深的象征含义,往往都是面向农民的风俗礼仪和道德规范等,某种意义具有显著的宣传作用。目的是通过这样类似于宣传画的形式让人们形成更好的社会良俗。当然,当下语境下,农民画的主题内容更加多元,展现农民新时代风貌的农民画越来越多,农民群体朴素练达、乐观开朗、勤劳善良等都能给当下的人们传递更多的正向激励。
对农民画图案内涵进行梳理,获取农民画图案的文化基因特征。农民画图案中蕴含的“社会习俗、伦理秩序、礼仪规约、吃苦耐劳”等文化元素与当地的社会生活及文化心理密切相关,具有丰富的象征内涵和育人价值,是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丰富资源。
对农民画色彩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构建农民画色彩风格课程思政资源库。农民画独特的色彩风格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提取农民画的色彩共性特征,构建农民画色彩课程思政资源库,拓展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思路。
农民画最初具有鲜明的思想教育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画中“勤善和美、仁爱守信、崇德向善”等传统美德对当下设计类专业大学生的设计价值观念塑造和设计伦理意识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体现了农民画的文化内涵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的一致性,印证了农民画融入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内涵逻辑合理性。
剖析农民画的图案内涵,发挥农民画图案的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剖析农民画主题图案中的文化寓意,结合当下的时代语境,形成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共识,在设计类专业教学中实现农民画传统文化的传承,彰显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和思想引领作用。
提升专业教师的传统文化修养,创新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模式。大学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方向引导作用,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结合设计实践教学特点,创新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模式。
发挥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获得感。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创新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具体的设计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运用农民画元素进行设计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获得感和学习主动意识,发挥农民画传统文化元素的育人作用。
紧紧围绕“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需求为导向,结合高校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以农民画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挖掘传统地域文化元素内涵,提炼农民画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农民画元素应用于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新方法,构建传统文化与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模式,发挥农民画的育人作用。
借鉴农民画的色彩风格,探索农民画色彩应用于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方法。色彩具有独特的情感特征,已经成为提升设计价值的重要设计策略。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把农民画色彩风格应用于设计实践教学,有助于加深大学生对农民画色彩的设计认知,见文末图1。
图1 教学实践路径
农民画色彩的淳朴感和生活产品的实用性具有一致性,农民画色彩也极具地域特色,具有独特的本土文化符号,设计教学实践选择农民画色彩在生活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赋予生活产品丰富的配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数据等方式了解有关农民画知识,将农民画按照地域进行分类,把握研究的基本情况,并进行了整理归纳。
利用相关软件对其颜色进行分类以及研究,利用获得的农民画色彩特征数据,结合当下生活中的产品需求进行设计,最终以农民画颜色库作为设计依托,对农民画文创产品进行设计研究。本案例是利用嘉兴秀洲农民画的色彩图案元素,应用到了杭白菊包装设计之中,通过设计实践教学,发挥设计专业优势,以农民画元素的实际应用为目的,让学生们在设计实践中通过对农民画色彩图案特征的提炼感悟其中蕴含勤劳朴实、热爱生活等课程思政内涵,实现农民画元素与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合,见图2。
图2 农民画元素包装设计应用
在高校全面课程思政建设的大背景下,针对农民画传统文化融入当下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论述传统文化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获得感中的独特育人价值和思想引领作用,同时也为农民画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准确把握设计类专业教育的认知规律,发挥民画传统文化的熏陶作用,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获得感和内生性的文化精神认同感,构建设计类专业大学生设计思想、价值观念和设计伦理培养的教育路径。重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把历时性的文化价值转化成当下的精神需求,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实现农民画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通过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深入论述农民画色彩图案元素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方法,为传统文化与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融合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农民画的研究和传承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发展路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