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光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 210013)
如何向一位不了解藏书票的朋友介绍藏书票呢?笔者在一次藏书票个展的微信推送里写了这样几句话:“藏书票因书而生,此次展览挑选的书票在题材内容上也多与书籍和阅读有关,在云书坊与朋友们见面很适合。藏书票起源于15世纪欧洲,是一种微型版画,是一种藏书标识,票面通常会包含拉丁字母‘EX-LIBRIS’与票主的姓名,意为某人的藏书。他通常被贴在书籍的前环衬或扉页。藏书票逐渐成为一种创作、交流与收藏的艺术品。”这其实也是笔者对藏书票的基本理解。在十多年的藏书票创作实践中笔者始终将“书”与“阅读”作为出发点,并以此区别于普通小版画的创作,并由此有了一些个人的思考。
在书与阅读这个大的主题之下,在藏书票的画面内容中探讨书与人的关系问题,或者说书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记得看过马格南图片社的一张照片,照片记录的是二战伦敦遭遇轰炸后的一家图书馆,在一排排屹立不倒的书架前,有人依旧在专注的阅读。这似乎预示这文明终究会战胜野蛮,书籍在,人类的希望就在。作品《寂》便是受此启发创作的,也借此向那张伟大的摄影作品致敬。
作品《卖》(图1)中手提旧书的人神情多少有些恍惚踌躇,他也许在想,在这论斤卖堆积如山的旧书中,哪些会被旧书商贩发现重新流通,流入到下一个主人手里;哪些又会流向造纸厂重新化为纸浆。人们常把书籍比作人类精神的食粮,作品《食》(图2)的内容有些荒诞,想表达的是当人类置于一个极端的环境中,假如精神粮食和物质食粮发生矛盾时我们面临的选择问题。书籍除了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有时会关乎希望与梦想。笔者的作品中,有的想要表达书籍是文明之舟;有的则是反思书本是否会成为我们思维的一种禁锢,有时需要放下书本才能奔向更自由的远方;也有用调侃的方式呈现的是纸书阅读的当代境况。
图1
图2
有关阅读的童年记忆是藏书票创作内容的另一个来源。读小学时,家乡电影院门口的小广场上有一排租小人书的摊位。每次看电影去得早的话都会坐在长板凳上,花几分钱租些小人书看。那是我对阅读最初的深刻记忆。作品《租》(图3)就是记录的那段童年时光,只是读书小朋友不见了,出租小人书的老爷爷晒着暖暖的阳光,睡着了。《录像厅》(图4)是一位朋友定制的作品。这位朋友与笔者年龄相仿,成长中都曾经历录像厅繁盛的20世纪90年代,对当时的小孩子来说录像厅是那时一个充满好奇,并且是梦想与激情的所在。笔者把很大的精力用于描绘那个年代的独有的视觉质感,希望能唤起观者并不太遥远的年少记忆。
图3
此外,在描绘我们的阅读行为时可以将人文历史景观融入其中。无论是墓道石窟,还是山门古刹,置身其中物是人非,常会有时光穿越的感觉,那种沧桑厚重感让人痴迷。《顾建军之书》(图5)画面中的风景取材于南京灵谷寺,手持打开书籍中的插图正是眼前的景物,也是一种按图索“迹”。这一刻书本(历史)与现实相勾连。这一类型的书票还包括《马振犊之书》(图6)、《许结之书》以及《文其藏书》等。
图5
图6
“有意思”是笔者在藏书票创作中想要着力体现的趣味。这可能关乎幽默、细节、生活、生动等不同层次的诸多方面。在围绕某一主题构思一张作品的时候,不是将其简单化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而是思考各种可能性,以一种相对含蓄的方式进行表现。尝试用巧妙的方式将书与阅读这一主题转化为有意思的情节内容,强调平常之中的意味。同时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表现藏书票中的情节,带给大家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这种幽默除了能够让人会心一笑外,还能引发读者对于书籍与阅读更多的思考。另外在情节的表现同时,画面中刻画一些具有时代感的细节信息,来增加藏书票的内容信息含量,希望耐人品读。在作品《载》(图7)中,笔者一种幽默的方式表现书籍的命运的同时,也想把拖拉机和驾驶员的形象塑造的怀旧有趣。《拙斋藏书》中置身传统山水中的文人,应该是在空调房中用电脑写作才会更符合当下的情境。在作品《理》(图8)中,斑驳的墙面与涂鸦文字预示着某些东西即将逝去;《补书》中,我感兴趣的孩子的天真以及缝鞋机的结构细节之美。此外火炉、爆米花机等儿时记忆的承载物也都出现在了作品中。
图7
图8
或明或暗的冲突感可以让平淡的画面变得生动有趣和引人遐想。《牵》(图9)表现了看书人既被狗牵引,同时又被书摊上的书籍牵引,是一个戏剧化的矛盾瞬间。《坐隐图》是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刊《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的卷首版画插图,明汪耕绘,黄应祖镌。内容描绘的是明末富商汪廷讷在坐隐园中与好友雅客们对弈的场景。藏书票作品《坐隐图》系列是向这组经典古版画的致敬之作。将《坐隐图》作为屏风置于阅读者的背景之中,期望在阅读中我们可以进入一种与古人相通的意境中,也是对于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一种向往。在之一(图10)里面,坐隐图屏风这一古典生活意象和帐篷自行车这些现代生活意象成为一种冲突反差,而帐篷中人物的阅读行为使得我们可以进入一种与古人相通的意境中——诗意地栖居。之二的冲突则表现在安静的读书人与天上的飞机,一个是阅读种的平静世界一个是喧闹的现实世界。太湖石上的猫专注于水里的鱼则是另一隐藏的冲突。
图9
图10
委托创作是藏书票创作中非常独特的一种方式。藏书通常是个人化的行为,作为藏书票票主的个人性格喜好同样也是各式各样,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接受委托定制书票的创作时,和票主的沟通交流是很重要的,特别是有比较个性化需求的票主,在满足他们的愿望要求同时还要考虑画面表达的艺术性。这样一来为完成创作,在草图阶段往往需要反复沟通修改。《青山一梦藏书》(图11)是一款定制藏书票,票主对书票的主题内容有很具体的要求,算是限定性很强的命题创作。具体包括:一只叼着烟斗看书的睿智的兔子;带罩子的煤油灯以及布满书的书架。开始的设计草图票主并不满意,在随后的沟通和修改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令票主印象深刻的一部美国电影《势不两立》,“兔子为什么不害怕?因为它比黑豹聪明。”是影片里充满寓意的一句话,也成了这位朋友选定书票内容的出发点。最终笔者将这只兔子塑造成有过故事的、睿智的隐士。票主也认可了修改后的草图。
图11
好的藏书票设计是应该建立在尊重票主的个人喜好基础上的。在为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朋友设计一张书房读书的藏书票时(图12),女主人被刻画成更加闲适的光脚躺在沙发里阅读的状态,绿植和咖啡杯突出了此刻的宁静与悠闲。女主人有一只可爱的小狗,特别希望能出现在画面中,笔者设计时让它安静地趴在了沙发脚下,显然它有些无聊,对书籍也不敢感兴趣。在为藏书票研究者子安先生定制的书票中,开始的草图画面中除了被书籍和印刷品包围的票主在痴迷中安睡外,还有一只即将闯祸的不安分的猫,安睡者将被惊醒,从而形成一静一动的戏剧性冲突画面。后来得知子安先生不喜欢猫,也只得将猫去掉作罢。
图12
藏书票的画面小,刻起来压力小,在笔者十年的藏书票创作中,技法版种上主要为凸版,版材包括木刻版(梨木)、木口木刻(黄杨木)和麻胶版。这些作品所采用的语言技法也有比较大的差异,根据不同的主题内容会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有时借鉴中国传统线描造型方式,特别是涉及画面有传统元素的时候;有时候借鉴光影的明暗表现方法。无论哪种手法,具体雕刻的时候我都希望尽可能地保留木刻的“刀味儿”,线造型与黑白相结合,力求画面构图与疏密经得起推敲。此外有些作品的表现语言关注灰层次的表达,希望在对灰层次的表现中做到有序而富于变化。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在草图阶段会多花些时间,除了作品的立意构思多推敲外,在内容的细节描绘上也尽可能地翔实充分。这样在后面的刻制阶段就比较明确肯定,也会比较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