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限度分析及纾解

2023-06-16 10:14任龙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产教院校融合

任龙静

[摘           要]  在我国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过程中,为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优化速度,需要为行业提供大量的人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应基于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要求,调整教育模式,关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从产教融合维度出发,研究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容,分析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教育经验不足、课程体系缺失、校企人才协同机制不完善、教师综合素养不达标等问题,给出纾解对策。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主要问题;纾解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11-0057-04

国务院与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为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支持。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过程中,产教融合已成为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和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合理地融入专业教学中,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质量,才能为社会输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除了教授学生创新创业相关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实践方面的操练,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深入相关企业开展真正的实践,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创新以及资本运作等内容,为学生以后更好地创新创业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一、应有之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价值剖析

(一)利于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

从国家层面或社会个体层面思考,开展创新活动有利于社会发展。基于知识结构、文化结构、技术结构等层面推进创新工作,能够加快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发展速度。实践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较为关键,高职院校需要面向市场,基于国家的人才培养需要,合理应用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积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建立开放的教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校、企业、行业与政府各方参与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针对性,落实国家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各类政策[1]。

(二)满足经济转型发展需求

在信息化时代,我國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变快,各行业为了适应市场环境,需要明确自身未来的发展诉求,在行业转型同时推进人才培养工作,为行业与社会提供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照顾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在产教融合模式下,围绕国家对现代人才的要求,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培养其创新创业的能力,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人才。在产教融合模式应用中,按照创新创业方面的政策要求,积极推进双创人才培养工作,促使当代大学生形成创新创业意识,可以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发展,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

(三)提升高校教育水平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明确产业结构优化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现过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应用需求的实际情况,在产教融合理念下,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加快教育改革速度,才可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和分工更加明确,教育模式得以调整,由此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3]。

(四)强化企业综合创新能力

企业为了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需要随着时代发展,关注内部结构的转型与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主要与自身专业人才持有量相关,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创新能力对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与生产力影响巨大,是企业能否扩大盈利空间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期间,应该根据需求,促使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形成创新思维。企业招收此类人才,可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加快企业创新成果转化速度,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高职院校推进人才培养工作时,依托产教融合模式与企业相互合作,基于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确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复合型应用人才,让企业的创新能力在人才的保障下得到提升[4]。

二、现实审视: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限度分析

(一)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足

国家提出产教融合要求,高职院校应该基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作。当下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没有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设置有效的教育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模式。大学生就业理念过于落后,学生不清楚当下市场形势,对就业与创业认知不足。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可借鉴的对象,按照国家给出的要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难免会因经验不足出现问题。当前,不少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刻认识,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未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在产教融合方面,不少学校认知不足,没有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给予足够的支持,在专业教学中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安排合理的课时[5]。

创新创业教育和产教融合模式在我国教育领域出现的时间较晚,高职院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进人才培养工作较晚,没有在教育活动中积累到足够的工作经验。受过往教育理念和教学制度的限制,高职院校领导没有基于创新创业需要,按照产教融合理念推进制度建设。不少学校没有勇气进行教学模式及管理制度创新,在创新创业教育经验不足,且政府没有提供具体指导的情况下,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提出创新创业教育的合理方案,难以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6]。

(二)载体: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缺失

在产教融合模式实施期间,学校应该按照国家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要求开展教育活动,基于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完善课程体系,建立课程教育平台,依托该体系开展活动。然而,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考量不足,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选修课或仅组织一次宣讲活动。大部分学校为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留出的时间较短,难以确保所有专业的学生均能学习并掌握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当下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没有基于学生能力培养需要,以学生就业作为该门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没有考虑到大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教学成效不理想。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中,面向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以理论为主,传授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但是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很多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是无法应用于实际。

(三)师资:教师综合素养不达标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未达到预期效果,这与教师有一定关系。当前,负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师资水平普遍不高,缺乏理论和实践的积累,难以从学生能力培养角度出发,给出可行的教育方案,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实践类活动。部分学校的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但是缺乏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无法根据理论课程内容设置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未能得到有效锻炼,严重影响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不牢固,高职院校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专家资源,没有建立能满足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无法将理论内容与实践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助力。当下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以理论教育为主,学生走马观花地学习,对创新创业的本质和意义缺乏认识,难以培养出创新创业精神。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不足、综合素质不达标的情况,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快速调整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7]。

(四)运行:校企人才协同机制不完善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当下高职院校需要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考量依据,考虑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的现实背景,为更好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在此过程中,应该设置人才协同培养机制,作为双方资源合理调度的保障,为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打下基础。高职院校在开展创新创业相关教育活动时,需要按照学生能力培养需求设置理论课程,建立可供学生锻炼自身能力的实践平台。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围绕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设置的协同培养机制,存在制度缺失的问题,难以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设置的合理性。高职院校在大学生能力培養期间,通过现有的教学模式以及制度推进教育工作,很难为企业培养出应用型人才。在校企合作中,发现很多企业与高职院校存在认知不足的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清晰。还有不少企业过度关注短期利益,不愿意切实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活动,使学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标[8]。

三、纾解之策:产教融合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议

针对上述不足,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专业自2019年开始,以工程教育专业1+X认证为载体,利用产教融合,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快速发展,参考给排水工程技术大学生的创新素养,以及建筑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经验,顺应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和人才成长的发展规律,以积累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水平、完善校企人才协同培养机制推进个性化教育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一)融合创新:积累创新创业教育经验

产教融合理念提出的时间不长,学校在产教融合理念下推进教学转型工作,没有可借鉴教学经验,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当下高职院校需要学习并掌握产教融合理念,按照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要求,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明确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要点,按照国家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出的指示,推进该项教育活动并记录教育工作的实施信息。相关教师要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指出阶段教育的得与失,作为下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参考元素。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期间,学校要基于开放、创新、共享的理念设计教学方案,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将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中,扩大该门课程的应用范围,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的参与中,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与技能。当下高职院校应该在产教融合视域下,关注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固有看法,创新教学模式,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需要基于专业性、全面性、系统性等原则,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培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强化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企业与高职院校需要宣传此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并在适当的激励措施下,确保创新创业的活动良性开展。在相关举措下,创新创业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快,可以营造良好的环境,利于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9]。

(二)完善载体: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该与企业良性合作,把握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情况,将其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量指标。教师应根据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为取得良好效果,应基于学生学习能力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方案,健全课程体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不同专业建设对应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下阶段活动的开展提供条件,使学生在相关活动下学习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内容,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10]。应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借助大数据平台、互联网等研究教育内容,分析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资源。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基于实践活动需要,合理应用现代教学设备,使创新创业教育按照规划开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适当地提高实践活动的比重,让学生可以及时通过实践类活动,应用理论知识,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此外,通过相关活动,可以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双创教育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能力培养离不开实践,因此,高校应加强双创实践平台的建设,结合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构建适合专业课程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平台,以满足教学实践需求。对于实践教学体系来说,应打破传统以学科和专业所设置的实践教学体系,如采用“阶层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该体系中每一层级均对应了一个实践教学模块,每个模块结合教学内容会开展多项实践活动或专业化训练内容,不同层级的学生通过不同的训练内容均能获得较好的实践体验感,提升实践能力。而对于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学校可以以政府投入为主,企业帮扶为辅,整合社会多方力量,如利用学校建筑工程实训中心的设备、VR虚拟技术、BIM技术等构建新型的科技园区、实验室以及实践基地,并组织专业化人员落实相关配套服务和设施。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大力推行互联网实践平台,学生可以通过VR虚拟技术、BIM技术实现立体化的实训操作体验,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操作流程的了解,熟练掌握各项技能。除加强基础性实践平台的建设,高校还可以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对接,做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如结合不同学校的双创教育成果和相关经验,运用成果转化的一站式实施,通过采用融资、咨询和引企入园的方式,加速引入项目的孵化与发展,实现对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应在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实践性,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如开展IBM技术应用大赛、CAD识图技能大赛、测量技能大赛等,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做中学”“学中做”达到双创教育目标[11]。

(三)优化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水平

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学校应组建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并不断优化师资结构,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此外,学校应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教学活动不能流于形式,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培训活动,学习创新创业前沿知识,掌握人才培养与教学工作的方法。通过实践和理论结合的方式,让教师拥有较强的执教能力,可以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开展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应该基于创新创业理论,给予学生指导,让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利用所学的内容处理问题。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需要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在学校教师与外部人才相互协作下,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求,给出教育方案并组织实践类活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在教师的引领下,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期间,需要做好资源供给工作,确保工作人员愿意参与宣传活动,从而保证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协同育人:完善校企人才协同培养机制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校应该与企业围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完善机制内容,由使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良好开展。学校应该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平台,与企业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估,并作为教育工作的考量依据。在校企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共创合作平台,加快教育成果转化速度,以提高教育资源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水平。在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并建立协同培养机制的过程中,应该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出发,通过实践平台使理论内容与实践活动良性配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内化理论知识,形成较强的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与企业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基于国家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调整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快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速度。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基于大学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需要,设计具体可行的教育方案,合理安排教育资源,增加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按照规划进行。

参考文献:

[1]侯振鞠.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8):148-149.

[2]王淑妍.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16):185-186.

[3]田福忠,王德信,尚宏芹.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论,2020(20):193-194.

[4]陈振兴.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4(4):75-79.

[5]刘颖沙,郑爱泉,左文革,等.产教融合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育人共同体路径[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1):45-47.

[6]張爱芳,王冰,张甲立.高职“课程思政”与“课程双创”融合路径研究[J].教育研究,2022,5(1):35-37.

[7]杨晓芳,杜梅,徐帅.“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2,8(8):94-96.

[8]印鹏.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4):114-115.

[9]沙德春.产教融合视域下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22(3):8-10.

[10]贺千芊.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J].新丝路(中旬),2022(1):177-179.

[11]陈可坚,方亮.“双创”教育新形势下独立学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1):97-99.

◎编辑 马花萍

猜你喜欢
产教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