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分工理论及价值意蕴

2023-06-16 04:17方贵玉
今古文创 2023年20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

【摘要】 分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起源、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对于现实生活分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让发展的成果由全民共享,进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8264(2023)20-0062-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0.020

一、分工理论思想的来源

分工理论并非由马克思提出,早在马克思以前,许多思想家都对分工有了相当的认识。他认为,人不是完美无缺的,不可能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很好,就需要每个人分工合作完成,人与人可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进而扬长避短,分工合作,从而,个人的优势得以发挥,生产力得以提高。古希腊另一位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对分工理论做了一些表述,柏拉图认为,由于人民的需要,于是便有了分工,然后分工的细化推动城邦的存在,与此同时,城邦的存在也促进分工的发展。在17世纪,古典经济哲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对分工理论作了不一样的解释。亚当·斯密认为,在交换中产生了分工,在分工中促进了交换的发展,但分工导致人的片面化发展,忽视了自己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李嘉图认为,贸易学说对马克思的劳动分工有重大的影响,并为资本主义的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于空想社会学家来说,一方面,他们认为人是完美的,人生而自由,不应该受到各种限制来影响发展。另一方面,他们更加关注劳动者因分工所受的不平等待遇,并提出“消灭分工”的思想。

二、劳动分工理论的科学内涵

(一)劳动分工和生产力

生产力的发展使劳动分工的产生成为可能,劳动分工的发展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活中的各种物质活动形成某种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生产商品的根源。马克思认识到,在生产力发展的进程中,生产资料,特别是劳动工具,在原始时代,人们使用的是石器,而在封建社会,人们使用的是铁具农具,生产力比原始社会要高,而在现代,随着智能化、机械化的发展,生产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取决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如果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社会的分工就会变得很高,分工也会变得越来越精细。

(二)劳动分工和生产关系

人在自己的劳动中进行着自己的物质生产,但他们不能完全地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所以,当自身的劳动产品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他们就会把他们的剩余的东西用来换取他们的生活。马克思认为“分工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 ①马克思由此进一步详述了历史上的所有制形态。

第一种是部落所有制。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在自然条件基础下进行生产劳动的,这个阶段生产力发展程度较低,处在初级阶段。部族所有制是一种最原始、最简单的劳动形式,男人们耕种,女人们一起干活,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不管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占有,都是集体所有的,不会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被某个人占有的情况发生。

第二种是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相较于部落所有制有了较大进步,但并没有废除奴隶制,私人所有制的发展也仅仅局限于公社所有制,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很明显,这种原始的公社所有制已经不能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为了打破它,公社所有制是不可避免的。在此期间,市民和奴隶的阶级矛盾得以缓解。

第三种是封建或等级所有制。在这个阶段,城市和农村的矛盾还在继续,只是由于生产劳动的条件的差异,使社会形成了与直接生产者对立的社会的结合形态,但是,这种私人财产的性质,却还局限于狭窄的生产关系,因此,除了农村和城镇的工会,再也没有别的大的分工了。乡村的劳动局限于耕种的小块土地,而与此同时出现的家庭产业,也不存在劳动分工,但是在某些新的城市里,劳动分工才得以发展。

总之,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个体都是一个具体的个体,他们是真正的物质生产的个体,他们是从哲学的抽象的个体中分离出来的。这是马克思通过对劳动分工的深刻分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问题找到了一个答案。

(三)劳动分工和私有

马克思把劳动分工与私有看作是一种过程,而私有是一种成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角度对劳动分工进行了阐释。马克思指出,从一开始,劳动分工就具有一种相互矛盾的性质。马克思指出,从一开始,劳动分工就具有一种相互矛盾的性质。这种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分工不均衡,所以,只要有工作,就会有工作的矛盾,而最终原因是分工的不平等引起的,只要有人劳动着,就会有分工。马克思主张,“私有制只有在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消灭。” ②在这些社会中,总有一个阶层拥有大多数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而那些没有生产资料和工具的阶层,则必须靠出卖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他们的生活需要,这就导致了阶级的对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 ③因此,马克思对于“分工”和“私有”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很清楚,“分工”就是“私有”,区别在于,“分工”和“私有”是“生产”,“私有”是“生产”,“生产”是“生产”。

(四)劳动分工和交换

在国家经济中,接下来的一步就是分工。交换和劳动同样丰富了私有财产的结果,而劳动是私有财产的发源地,从一开始就从交换中受益。“因为分工是从交换的倾向产生的,所以分工依交换的大小,市场的大小而发展或受到限制。” ④此外,在生产、消费、分配、交换四个环节中,交换与分工关系也受到生产的制约。在四个主要环节中,生产是第一位的,而交易的深度和广度则取决于产品。分工与生产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资本和劳动的具体化和物化的产物。分工促进了交流的深入与发展。

三、马克思关于劳动关系的演进过程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阶段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分工思想,他首次将劳动与哲学中的异化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不仅是劳动者的异化,也是劳动产品的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亚当·斯密和其他国家经济学家关于劳动分工的理论进行了概括,并进一步深入地研究了劳动分工,从一个整体的角度来审视劳动分工。资本力量的出现,私有财产导致了异化,分工也出现了多样化。由于资本的积累,机器大规模运用,人工被剥削得越发厉害,资产阶级和资本家的两极分化愈发严重。马克思对劳动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并把它看作是一种自由、自觉地劳动。马克思从“异化”的角度来审视劳动分工,却没有从劳动与社会法则之间的联系来审视。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把目光投向了现实。马克思把分工看作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进行的,这种分工造成了不公平,而这种分工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分工是思想转化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社会意识的形成也促使了社会中的分工,由此形成了以体力劳动为基础的分工和以智力为基础的分工。

(三)《资本论》阶段

《资本论》此时已进入马克思劳动分工理论的成熟期。马克思把商品看作是劳动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马克思对“社会分工”“工厂内部的劳动分工”作了更深入地阐释,并指出这两种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表现。至于怎样消除这种异化,消除私有财产,也许只有在所有的主体都是公有制的情况下才能消除。

四、马克思主义劳动分工理论的价值意蕴

(一)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我们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这个时期,要把重点放在发展生产力上。2022年,经济发展中要追求速度和数量的发展同时也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地发展。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社会分工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社会分工越细致与公平,生产力效率在一定程度也会提高,从而市场交换频率增加,经济相应则增长。与此同时,没有社会分工,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自身使用,生产力效率低下,没有了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也就不成商品,经济就会低迷。分工与生产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它是资本和劳动的具体化和物化的产物。因此,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可以赋予现实价值,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认为分工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必然联系的,在此,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与社会结构是相互制约的。当前,中国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我国的劳动分工与世界各国有很大的区别。我国经济结构依然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机械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市场经济日益兴盛,各行各业都在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确。国家对就业进行多种政策扶持,如此看来,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中等收入群体数量也在增长。2022年当前在这关键时期,要充分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分工思想,要站在马克思分工理论立场上理性看待社会主要矛盾问题。根据中国国情,抓住机会,开创新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强化分工形式,调整生产关系,进而缩小矛盾,缓解社会矛盾。同时继续深化改革,由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创造出更多属于自己的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在国际分工的地位,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共产主义社会,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在保持社会安定的前提下,以和谐发展为目标,以物质条件的富裕为共产主义打下了牢固的基石,同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断地进行改革,使所有人都能享有这一成果。

(三)有利于解析当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新地位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劳动分工必然会带来全球性的“全球化”。在分工这件事情上,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要么是主动的、要么是被动的、要么有意识的、要么是非自觉地加入这一国际分工体系。国际分工制度的建立,既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也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我们国家不仅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了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而且带来了可供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科学技术和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当今处在世界近百年来又一次动荡的大变局,使当今经济全球局势更加紧张并且加剧变化。

在此情况下,应当关注劳动分工的双重性质:一方面,劳动分工必然会带来全球化;另一方面,劳动分工会使世界的两极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造成世界的分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分工的发展的确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不同利益集团的选择,无论是在国家之间还是在国家内部,这些都是受其影响和制约的结果,其结果是,国际政治与经济形势更为复杂和变化。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新的国际分工格局、新特点、新发展趋势,如何正确解读新秩序、新情况,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的新情况、新变化,如何准确把握国际分工不平衡的新形势。在这个新的、错综复杂的新的世界格局中,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正确处理自己的弱势,从而为国家、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四)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共产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只有在生产力高速发展和世界普遍交往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马克思恩格斯当初的共产主义社会设想也将变成现实。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恩格斯分工思想的一种创新。要使分工理论在当代社会中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就必须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走在世界的前沿。在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要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一个稳定的国际秩序,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促进全人类的自由与发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4页。

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参考文献:

[1]杨冬梅.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21.

[2]高铭泽.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20.

[3]卢彩娜.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 2019.

[4]陶虹旭.马克思主义中的分工理论[J].经济研究导刊,2021,(22):1-3.

[5]罗楚兰,何燕.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及其现实启示[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1,19(03):6-10.

[6]王佳,董孟.人工智能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于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J].理论界,2021,(02):9-14.

[7]陈光林,张云霞.从三个维度谈马克思分工理论[J].社科纵横,2020,35(11):30-36.

[8]邓永波.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产业重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9,(06):92-99.

[9]赵志娜.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J].现代交际,2019, (19):219-220.

[10]刘旭雯.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19, (04):25-31.

[11]李亞楠.马克思分工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探析[J].学理论,2021,(09):31-33.

[12]郭东奇.浅谈《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分工思想[J].西部学刊,2021,(14):29-31.

[13]易淼.新时代区域经济布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马克思主义城市分工理论的视角[J].经济纵横,2021,(04):25-32.

作者简介:

方贵玉,女,广东惠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意蕴
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先进典型培育的价值意蕴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