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易时”思想研究综述

2023-06-16 21:31葛溜
今古文创 2023年20期
关键词:周易王安石

【摘要】 21世纪以来,关于王安石的史学研究成果斐然。其中,王安石的经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易学研究。不论是在相关论著、专题研究,还是在具体的学术论文中,学者们都能做到客观公正地审视作为“易学家”的王安石的易学成就。总体看,虽然王安石易学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较为细而微的概念性的研究上还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

【关键词】 王安石;“时”;《周易》

【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0-003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0.012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①宋代是古代文化发展的巅峰,也是传统易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据《宋史·艺文志》所载,宋代易学著作共有213部、1740卷,数量远超其他朝代。在内容方面,传统的“象数”和“义理”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所谓的“六宗”之中的“三宗”——“儒理宗”“史事宗”“造化宗”均成熟于此阶段。且就思辨性而言,“宋易”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不论是“宋学”之中的哪一派别——“新学”“蜀学”“关学”“理学”“心学”乃至于“功利学派”,其基本的理论体系在建构发展的历程中都曾受到过易学的沾槪。众所周知,《周易》从来就是“治世妙用”之书,其所蕴含的精深独特的思维方式与适时而变、积极救世的人生理想,为众多时代的政治经济变革提供了动力与源泉。而“宋易”又因长时间受到“常患法之不变”的历史环境与宋代士人“急乎国家之用”呼声的影响,相较于其他时期更具有实践意义。因此,如果不对“宋易”有充分的探究和细致入微的了解的话,就无法全面勾勒出“天水一朝”学术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王安石,字介甫,世称临川先生。作为“唐宋大八家”之一,其学术思想体系精深广大,包容万象,形成了极具有影响力的学术派别,史称荆公新学。王安石的一生,新学和变法都是后人在研究其學时无法回避的内容。变法的思想根源来自新学,而王安石在其新学中所宣扬的天人合一、革故鼎新、通经致用的精神都是建立在易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说荆公之易学是新学之核心也不为过。他在易学方面的论著也颇为丰富:《易解》以及单篇易学文章《卦名解》《易象论解》《河图洛书义》《易泛论》《大人论》《九卦论》等。关于对《周易》的理解,他说:“某尝学《易》矣,读而思之,自以为如此,则书之以待知《易》者质其义。” ②关于王氏的易学成就,易学名家程颐曾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易》有百余家,难为遍观,如素未读,不晓文义,且须看王弼、胡先生、荆公三家,理会得文义且要熟读,然后却有用心处。” ③具体而言,程颐之所以推崇荆公易学,是在于王安石摒弃了前人“以玄解《易》”的方法,且较少的涉及汉人“象数”的部分。与他们提倡“义理解《易》”的方法相吻合:“新安王炎晦尝问南轩曰:伊川令学者先看王辅嗣、胡冀之、王介甫三家,何也?”南轩曰:“三家不论互体,故云尔。然杂物撰德,具于中爻,互体未可废也。” ④朱熹也说:“《易》是荆公旧作,却自好。《三经义》是后来作底,却不好。” ⑤朱熹对于王氏易学称道的原因则是从治《易》“查缺补漏,网罗众家”的观点出发的:“今欲正之,莫若讨论诸经之说,各立家法,而皆以注疏为主。如《易》则兼取胡瑗、石介、欧阳修、王安石、邵雍、张载、吕大临、杨时。” ⑥这些评价无一不反映出荆公的治《易》水平之高。有程颐、朱熹对于王氏治《易》这样的学术关注点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后来的学者关注荆公易学的角度和视域。学者们关注的是较为大而化的层面,他们关注的方面仍集中于探究荆公易学渊源、易道阐释、组织架构、治易方法与原则等方面,较为缺少对于王安石易学的细致探究。

古代典籍中,较早涉及《周易》的是《左传》和《国语》。这些古籍中的“时”更多的释义是天时、时刻之意。例如,“瓜时而往”(《左传·庄公八年》)即瓜熟的时节;“天反时为妖,地反物为妖” ⑦(《左传·宣公十五年》)即天违反时律就会发生灾难,地违反物律就会产生祸孽。深层次的意味是提醒人们要“知农时”,指导人民进行农业生产。这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刚进入到农耕文明这个阶段时,相对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正是在这种强调“时”的语境的氛围中,《周易》进一步将“时”意由“概念”上升到“范畴”,从而变得涵义丰富,有“时机、时势、时宜、时运”等意。据学者统计,《周易》之中的“时”字出现过五十八次。具体而言,《易经》中出现一处,在《归妹》九四爻:“归妹愆期,迟归有时”;《易传》出现五十七处。突出表现在《易传》之中汇集了大量对“时”的陈述和赞叹:“随时之义大矣哉!”类似的描述分别出现在《大过》《颐》《姤》《蹇》《遁》《旅》《睽》《革》《解》《坎》《豫》等卦中。这样的变化就反映了在《周易》经传的形成过程中,易学家们开始关注到“时”的背后的丰富思辨内核。后来的易学家们又在诠释经典的过程中把《易》“时”由一种哲学范畴提升为一个理论体系。汉代易学中的“时”多为季节、时令、物候,典型代表是孟喜和京房的“卦气说”中的“时”。以《周易》之六十四卦配以“四时”“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等:“故四象之变,皆兼六爻,而中节之应备矣。” ⑧这种把《易》“时”同阴阳灾异相结合的思路,是深受董仲舒“天人感应”之说影响的结果。当易学发展到魏晋王弼时,认识“时”的视角和方法又有所创新。一方面王弼等人继续将《周易》的“变易”的根本精神加以传承,另一方面又根据魏晋时代的思想发展的特色提出“适时而变”的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易学的内涵和体例。紧随其后,唐代关注“易时”的思想家主要是孔颖达、罗隐等人。孔颖达对“易时”理论的建设主要在“叹卦三体,时运四种”之中。他首先说“叹卦有三体,一直叹时;二叹时并用;三叹时并义”,随后又补充道:“时运虽多,大体不出四种者。一者治时,颐养之世是也;二者乱时,大过之世是也;三者离散之时,解缓之世;四者改易之时,变革之世是也。” ⑨孔氏不仅把古人所感叹的“易时”以区分的方法进行了一个回顾,又具体到以“治时”“乱时”“离散之时”“改易之时”对六十四卦进行划分。罗隐或受到孔颖达“易时”思想的启发,形成了其独特的以“时”为核心的历史哲学。他把“易时”思想赋予了丰富的含义。首先,世间万物、祸福荣辱都是“时”所限制的:“时也者,机也,在天为四气,在地为五行,在人为宠辱忧惧通阨之数,故穷不可以去道,文王拘也王于周。” ⑩再次,人可以通过“机”把握“时”:“天道之反,有水、旱、残、贼之事;人道之反,有诡、谲、权、诈之事。是八者谓之机也。” ?在罗氏之前,还没有那位易学家能对“时”的规律做出如此系统性的总结。这对后来的易学,尤其是对宋代易学的治学方法、治学思维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宋代是易学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易学家们纷纷涌现。一时间,学术景况蔚为大观。如“宋初三先生”、李觏、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司马光、苏轼、王安石、朱震、朱熹等人。值得注意的是,不论这些人的易学主张是“象”或者“义理”,他们的易学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关注到了“易时”。试举几例,邵雍之《伏羲先天八卦方位图》意在“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即用卦画的阴阳消长来展示春、夏、秋、冬之时的轮回变化周期。还有《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则更进一步,由八卦到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一分为二,以“逆数”“顺数”的方式,勾勒出卦画的阴阳消长再同十二月和二十四时相配,又联系日、月、年的变化。这种关注“易时”的方法类似于汉易的“卦气”,但根本上不同的是邵氏是为了说理,说明天地的终始,从而引出他的“元、会、运、世”说。另外,李觏他在《易论十三篇》中同样关注“易时”:“或曰: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请问动而无悔则奚由?曰:时乎时,智者弗能违矣。” ?“先时而动者,妄也,后时而不进者,怠也。妄者过之媒,怠者功之贼。” ?李觏认为“时”是客观存在的规律,拥有超人之智慧的圣人也不能凌驾于“时”之上。如果违背了“时”就会得到不利的后果,而且“时”之主体只可以通过“权变”来把握“时”:“或曰“常者,道之纪也。道不以权,弗能济矣。是故权者,反常者也。事变矣,势异矣,而一本于常,犹胶柱而鼓瑟也。” ?同时代的张载,同样看到“易时”思想的重要性,并有所阐释。他把“时”看作是和天理一样的存在:“‘在帝左右,察天理而左右也,天理者时义而已。君子教人,举天理以示之而已;其行己也,述天理而时措之也。” ?那么能做到顺“时”的人就是君子:“惟君子为能与时消息,顺性命、躬天德而诚行之也。” ?可见,宋初“易时”思想在汉唐学者学术的浸润、影响下有所发展,但就宋代整体的学术思想的现实需求性来说,用以指导变法的“易时”思想仿佛更具有代表性。其中,王安石的易学及“易时”思想就是一个典型。据笔者粗略估计,“时”在王氏易学著作《易解》中反复出现四十余次,而在其他的易学著作如《易泛论》《九卦论》中也有频繁出现。早年荆公已经深刻理解到《周易》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大体将其概括为“进退之当于义,出处之适其时”的含义,这是一种符合传统儒家局域的解释。到了《易解》创作的时代,他对于“时”的定义则更为丰富,王氏将其解释有三: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更是一种复杂情形下的条件;又或是一种有起有止的过程;更是一种不为外部条件所动的一般性的原则。荆公注解《周易》的目的是在于将书中蕴含的天人之学,更多的是将人与“时”的关系以政治行为的角度来解释,如果能从这些点中去把握王介甫易学的内涵,那么也就能理解其熙宁年间变法的种种行为。

注释:

①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77页。

②王水照:《临川先生文集》卷七二《答韩求仁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61页。

③(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遺书》卷十九,《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页。

④(宋)陈振孙撰,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周易口义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⑤(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七十八《尚书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87页。

⑥(宋)朱熹:《朱熹集》,卷六十九,第六册,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638页。

⑦(唐)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⑧(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十七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9页。

⑨(唐)孔颖达:《周易正义·豫》卷四,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⑩(唐)罗隐:《谗书》卷三《道不在人》,《罗隐集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87页。

?(唐)罗隐:《谗书》卷三《天机》,第395页。

?(宋)邵雍:《皇极经世书》卷十三《观物外篇上》,文渊阁四库全书版。

???(宋)李觏:《李觏集》卷第三《易论十三篇》,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页,第37页,第41页。

?(宋)张载:《张载集》,《正蒙·诚明篇》,第23-24页。

?(宋)张载:《横渠易说·上经·乾》,《张载集》,第70页。

参考文献:

[1](唐)孔颖达.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M].北京:中华书局, 1994.

[3](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4](清)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点校版,1973.

[5](魏)王弼注,楼宇烈释.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6](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7](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 2001.

[8](宋)程颢,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9](宋)李衡.周易义海撮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七册《王荆公》)[M].北京:中华书局,1989.

[11]漆侠.王安石变法[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

[12]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13]王水照.王安石全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

[14]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朱伯昆.易学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16]张涛.秦汉易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005.

[17]余敦康.内圣外王的贯通——北宋易学的现代阐释[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18]余敦康.汉宋易学解读[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

[19]高克勤.王安石著述考[J].复旦学刊,1988,(1).

[20]耿亮之.王安石易学与其新学及洛学[J].周易研究, 1997,(4).

[21]金生杨.王荆公《易解》考略[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3).

[22]刘成国,宫云维.王安石《易解》发微[J].周易研究,2005,(04).

[23]俞菁惠.《周礼·泉府》与熙宁市易法——《泉府》职细读与王安石的经世理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24]姜海军.王安石与程颐易学诠释及思想之比较[J].周易文化研究,2015,(00).

[25]刘炳良.王安石的易学与新学[J].周易文化研究,2015,(00).

[26]俞菁惠.北宋熙宁青苗借贷及其经义辩论——以王安石《周礼》学为线索[J].历史研究,2016,(2).

作者简介:

葛溜,女,汉族,河南信阳人,青岛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及宋代易学。

猜你喜欢
周易王安石
《周易》古经“幽人”诂正
从周易中学习治家智慧
北陂杏花
新化山歌
梅花
王安石修改过王籍的诗吗?
王安石的坏习惯
甜甜的“蝴蝶茧”
《周易》与《孙子兵法》
王安石妙语拒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