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在岗学习的在线教育App发展路径探析

2023-06-16 09:26蒋泽姚煊道向艳辉刘佩彭诚文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4期
关键词:用户教育

蒋泽 姚煊道 向艳辉 刘佩 彭诚文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融合运用,以在线教育App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发展,成为在岗学习的主要手段。“军职在线”App是依托互联网组织军队人员开展在岗学习的平台,旨在提供精品在线课程一站式学习管理和优质知识服务聚合推荐。以“军职在线”App为例,分析了面向在岗学习的在线教育App的建设需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优化升级的相关建议。

[关    键   词]  在岗学习;在线教育;发展路径;“军职在线”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3)04-0173-04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发展迅速,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特征凸显,对教育行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诞生了“互联网+教育”新模式,也渐渐成为人们实现在岗学习的有效手段。在线教育App作为当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互联网+教育”方式,以其突破时空限制的独特优势,真正实现了“一人一机学遍天下”,帮助学习者开展高质量学习,提高岗位胜任能力。

一、面向在岗学习的在线教育App建设需求分析

在岗学习不同于院校集中授课式学习,也不同于企业、工厂以工代学模式,具有个性化、零碎化、自主化等基本特征,学习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自身能力和学习模式的贡献力。因此,面向在岗学习研发教育类App,应当适应学习环境和学习人员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等特点,重点关注功能定位、内容选择和后台运营等需求,提高软件的适用性和生存力。

(一)定位须精准

定位理论,是美国著名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强调“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所阐述的用户痛点定位、对标竞品定位、差异化分析、应用场景定位等,成为当前App研发的主要参考依据。App的研发初始,都应抓住“用户是谁、用户的需求是什么”这两个重点,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做内容设计和功能开发,并且持续不断进行迭代优化。面向在岗学习人员的在线教育App,需要抓住在岗学习和在线学习的双重特征,实现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学习的自由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更加精准地定位,即回答好谁来学、学什么、如何学、如何评价学习等核心问题,定位精准才能做到量体裁衣。

(二)内容须精优

在知识付费类App飞速发展的今天,“内容为王”的真理仍然存在。怎样依托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等科技手段,打造优质海量的精品课程体系,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信息时代的海量知识迭代更新速度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息过载、信息污染,有些在线教育App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匆忙上线,从而出现了课程内容优劣并存、良莠不齐的现象,如果教育资源的内容质量没有跟上去,那么在线教育App不可能长远持续发展。

(三)运营须精细

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数量级之后,粗放式管理模式就不可取,精细化运营成为必然。首先,用户分类分层是根本,用户行为分析是基础。面向在岗学习的教育App,应突出用户的主体地位,针对不同用户行为特性做好差异化分析,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满足不同岗位人员的学习需求。其次,优化界面设计,提升用户体验。界面设计经历了字线菜单、文图兼具、华丽装饰等不同阶段,又回归到了简洁模块,这秉持的正是设计大师凡德罗“少即是多”的理念。最后,加强教学服务,提高运维质量。针对在职人员学习节奏快、学习时间散、学习阅读浅的特点,采取直播、群聊、讨论、答疑等多种形式,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激发人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当前在线教育App(以“军职在线”App为例)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教育理念变革加上信息技术发展,使得在线教育地位愈发突出,不论是产业规模还是市场热度,都有着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与此同时,硬件设备、网络基础、教学资源、服务保障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本文以“军职在线”App为例,结合该软件上线以来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军职在线”App推广运用面临的机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8.5个小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9.7%,手机仍然是上网的最主要设备,即时通信等应用基本实现普及。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达到4858亿元,同比增长20.2%。截至2021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25亿,占网民整体数量的32.1%。

1.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军队积极倡导推广

“军职在线”作为支撑军事职业教育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一方面军事职业教育是党中央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构成“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法规制度从顶层上对其发展作了规划设计。另一方面国家连续几年加大了对教育行业的财政投入,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经费投入达到3683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14.26%,2021年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超过4000亿元(如图1所示)。同时,国家构建学习型军营的具体部署、倡导终身学习的政策引导也为“军职在线”App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创造了机会。

2.学习需求市场巨大,用户持续稳定增加

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除了政策制度支撑外,还必须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先进的学习手段。因此,对于军队这种特殊的在岗人员的聚集区,开展在岗教育学习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开展学历继续教育还是组织非学历继续教育,人员数量规模较大而且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趋势。截至2022年6月,“军职在线”App自上线以来,应用市场的下载量已经超过了920万次,用户数量已经突破591万。

3.技术手段深度融合,教育革命全面启动

中国在线教育行业萌芽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13年在资本推动下开始蓬勃发展、快速成长,并于2017年借助直播形式实现规模化,并逐步走向成熟,其行业发展历程如图2所示。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引入教育行业,注入了视觉、触觉、听觉等新体验,产生了功能强大的互联网学习平台、虚拟学习社区、便捷学习App,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实现了全時空在线交流环境和全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化,使我们获取教育资源的成本降低、方式便捷、速度加快。

4.教学模式开放灵活,服务管理精细可控

在线教育涵盖了语言培训、学习辅导、兴趣培养、在职培训等内容,有易获取、灵活性、丰富性等诸多优点,其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互联网+教育”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了教育全方位、深层次、系统性变革,为全面推动建立网络化、开放式、全覆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军职在线”App长效发展面临的挑战

1.用户评价不高

在知识付费型App市场,“用户是上帝”被作为营销准则广泛使用,用户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软件的发展走向。“军职在线”App历经数年的使用和版本的更新,成为用户互联网开展在岗学习的主要平台。截至2022年6月,这款下载量超过920万次的教育App,在应用商店的评分数跌到了1.9(5分为满分),好评度不足17%。作为不需要面对流量、盈利压力的App,抛开学习意识不强烈、态度不端正等人员自身问题,平台客观上存在的问题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否则出现被动打卡、消极应付等情况,就背离了军事职业教育的初心和本意。

2.优质资源不多

目前平台的课程资源建设主要依靠自建和引进两种模式,从学堂在线、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等加盟合作的平台引进了海量慕课、音频课、电子书和文章等学习资源。但从市场反馈情况来看,评价却不尽如人意,依托军队院校、大单位和科研训练机构建设的课程多点开花、分布不均、不成体系的现象较为突出,顶层规划设计还需要加强。课程类型中偏理论讲解类居多,贴合岗位实际内容较少的问题有待改善,课程资源还不够系统丰富,在内容安排上精选优选的力度还需要加大。

3.功能配置不强

“军职在线”App在设计初始是以“零门槛”使用为原则,然而在常见问题反馈中仍有诸如如何操作、卡顿闪退、缓冲时间长等问题,这反映出软件在易用性、适用性方面还有待提高。从目前的版本来看,平台的学习管理功能还未实现对用户学习全过程的记录、监督与评测,特别是学习行为分析、学习状态监测、学习质量评估、在线交流互动等功能欠缺,计划管理、过程管理、绩效评估、档案管理等模块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软件反应迟钝、长时间缓冲、出现闪退等现象时有发生,整体性能不强,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4.运营管理不细

学习者与教育工作者以及学习自身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与学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必要的。“军职在线”暂时不支持直播教学、在线答疑、实时讨论交流等功能,而课程问题反馈机制也有一定的时延滞后,用户的学习疑惑得不到及时解答,降低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另外,“军职在线”的人群指向还不够清晰,未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不同学历等设计学习入口,学习者的学习路径不清晰,形成“吃大锅饭”现象,总体运营不够精细。

三、认清形势摸准脉搏,回溯本源把准方向,创新突破找准在线教育App优化升级路径

在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发展和普及下,教育的技术、内容、形式全方位发生改变,推进新时代在线教育平台取得新突破,既要认清当前教育发展形势任务,回归教育本源找寻思路,更要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融合先进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理念,实现在线教育App在高质量轨道上持续发展。

(一)树立“服务为先”理念,实现思维新升级

“互联网+”教育代表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必须不断深化对在线教育内在属性的认知和理解,要以技术变革引领教育改革,推动教育理念和思维创新发展。

1.提升在线教育服务认知力

在线教育服务,基础在获取数据,关键是有效数据,发展靠运用数据。在线教育服务状态与效果,主要是通过后台以数字的样式呈现,准确获取教学周期内服务团队和学生反馈的基础数据,作为教育服务工作核准、质量评估的有力支撑,并为改进和优化服务提供相关参照。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施教者,必须始终聚焦有效实用,在精准获取数据、深度分析数据、务实运用数据上做文章,才能更好支撑在线教育服务。

2.提升在线教育服务规范化

在线教育App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建设发展既遵循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又有其内在运行的独特机理。在遵循教育普遍性规律的基础上,服从国家和教育行业的法规制度,遵循国家制定的基本教育方针政策。同时,主要形式是线上教学、在线答疑,其服务对象、问题类型、提问时间等的不确定性、非组织性,是服务标准制订的最大特殊性。理解和把握这一特殊性,是服务监管、规则设计、规范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提升在线教育服务贡献率

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面向在岗学习的教育类App也必须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导向,坚持用户至上、服务至上的理念,适应人人交流向人机交流的转变,持续推动在线教学服务理念方法的革新。创新教育服务的方法、手段,综合运用直播教学、群聊互动、辅导答疑等多种形式,精确导学、精细助学、精心督学,通过一对一、心贴心、实打实的教学服务,逐步建立起师生互动桥梁,加强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效沟通,增强学习者在岗学习的体验感、收获感和成就感。

(二)坚持“内容为王”原则,驱动发展新引擎

在线教育App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质量是根本。只有真正把出发点、落脚点放在学习者的兴趣和利益上,让每个用户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服务,进一步降低用户学习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才能驱动平台持续快速发展。

1.打造优秀的教学设计团队

要在数量众多的教育类App脱颖而出,必须有优秀的教研团队,每个团队有各自清晰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教研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资深教员主要从在线课程建设的学科理论前沿性、学科交叉综合性寻求突破,在带头引领的过程中发挥头雁效应;中青年骨干教员主要从教学方法创新性、课程设计开发与资源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年轻教员教学经验相对缺乏,但对新兴技术或资源的学习和获取能力较强,应在课程开发前期资源收集、课程开发中期跟进、课程上线后续辅导支持工作方面发挥基础作用和支点功能,在全过程中不断学习夯实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2.构建科学的内容体系架构

从系统的视角来构建面向各类岗位能力培养的学习资源体系,应具备关联和整体两个基本特征,即不仅把握资源之间相互依赖支撑的关联性,而且要实现资源之和相互叠加释能的整体性,并以此作为指导具体学习资源建设的科学规范和基本依据。运用系统的科学思维来思考学习内容如何构建,明确资源建设方向。用学习资源体系为学习资源内容建设提供理论遵循、规定总体框架、厘清主线重点,有层次、有步骤地设计出岗位任职能力提升所必需的学习轨道和成长阶梯。

3.建立高效的供需对接机制

面向在岗学习的在线教育培养特点突出、目标对象单一、岗位属性鲜明、应用范围专项,要求教学一致、学用一致,其职业目的性、指向性更强,更需要把需求摸清把准。加强教学双方在教育领域的供需对接、信息互通和交流协作,把学习的时间、内容、进度、成绩等因素有机地衔接起来,多维度定期采集、归纳、分析数据,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比对,真正掌握学习者想学什么、爱学什么、看重什么,提出科学、有益的针对性措施建议,从而加以改进完善。

(三)瞄准“性能优化”路径,集聚功能新亮点

在线教育App的基本內容包含系统教材、课堂讲解、同伴环境、教学答疑、作业批改、教学实践、测评表彰等经典模块,其中每个模块下还有具体支撑功能。其研发应结合目标定位,扭住逻辑主线,认真研究实现方式,做到定位准确、层次清晰。

1.整体性能迭代升级

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革故鼎新下,信息交流互动提速拓宽,远程视频传送更加顺畅,现实与虚拟联系更为密切,为在线教育App优化提供更多选项。因此,准确把握用户可视化呈现、具象化学习、图片化解读、交互式体验的学习需求,根据其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表达方式的新变化,定期维护、及时更新,不断迭代升级平台新功能,才能有效回应用户的需求,真正将教育由被动向主动、由单一向多元、由枯燥向鲜活转变。

2.知识导学便捷精准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通过智能显示终端、电子信息展板、热点发布系统等媒介,跟踪记录学习历史、浏览喜好、工作状态等信息,精准定位用户学习兴趣点、关注兴奋点、成长疑惑点,对用户的学习行为进行“画像”分析,对用户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掌握其行为的特点规律,进而反向验证用户思想的真实状况,及时向用户实施个性化推荐、精准化干预、及时化提醒、贴心化引导,从而让在岗学习实现智能化备课、个性化教育,不断增强参与度、感染力。

3.功能操作简洁实用

用户对软件使用的满意度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和参考标准。因此,在把握用户整体需求的基础上,从特色功能、视觉风格、文案编写、呈现效果等方面入手,将基础人机交互元素组合模块化、组件化、可复用,App在界面设计上遵循绿色简洁风格,充分把握图形符号与用户学习思考模式、行为习惯之间的关联性和匹配度,遵循布局合理化、内容准确化、操作简洁化、响应快速化的基本原则,在视觉元素上做减法,在功能实现上做加法,不断增强用户的体验感,让软件的操作变得简单、舒适、自由,充分体现教育类App的定位和特点。

◎编辑 栗国花

猜你喜欢
用户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