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际中文教师文献综述可视化研究

2023-06-16 19:32:47苏菲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4期
关键词:师资跨文化汉语

苏菲

[摘           要]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国际中文教师的相关研究呈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日益丰富。尝试对其研究成果做出回顾与梳理,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对2003—2021年CNKI收录的有关国际中文教师的文献进行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研究热点聚焦在: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孔子学院相关的国际中文教师、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等方面。最后反思了该研究待完善的地方,并对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关    键   词]  国际中文教师;可视化分析;CiteSpace;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121-04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和我国对外开放总布局的不断优化,国际中文教育呈现多样化蓬勃发展趋势。据教育部统计,截至目前已同181个建交国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159个国家和地区合作举办孔子学院,与5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设23个鲁班工坊。①目前,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国际中文教师作为其重要支撑部分直接关系到国际中文教育的质量,是国际中文教育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中文的国际推广与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全球中文学习热潮的来袭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中文教师的研究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优秀成果不断涌现。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一梳理,以便更清晰地了解研究现状、热点主题并做出反思与展望。

二、研究工具与数据采集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知网文献计量与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作为研究工具,对国际中文教师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数据采集

基于CNKI数据库,通过高级检索,设置检索主题=国际中文教师或关键词=国际汉语教师,时间设为2003—2021年。检索后剔除无关文献,最终收录1072篇(期刊文献760篇、博硕论文312篇)。文獻检索后,综合运用CiteSpace和知网文献计量对采集的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并得出数据。

三、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分布情况

(一)年度分布统计

对每年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可以反映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我们通过CNKI将2003—2021年国际中文教师相关研究的年度发刊数量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看出在不同时期学界对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关注度有所差异,为了更好地分析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发展脉络,我们把该领域的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基础研究阶段(2003—2009年)如图所示2008年之前,学界对国际中文教师关注度一般,该阶段研究多以知识和能力的描述为主,总共发文72篇,年均发文量约10篇。(2)全面探索阶段(2010—2014年)该阶段发文量呈快速发展趋势,研究视角较丰富,研究方法逐渐多样化并引入实证分析,这期间发文量总共405篇,年均发文量约81篇。(3)新时期深入阶段(2015—2021年)如图可知发文量较之前时段呈现平缓且稳定的增长,总共发文595篇,年均发文约85篇,该阶段研究更加凸显时代性特征。

(二)文献期刊分布统计

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沿和发展空间往往通过期刊载文量的分布情况得以体现。笔者整理了国际中文教师研究领域载文量前10名的期刊,见表1。

如表1可知,该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国际汉语教育》等国内知名期刊。

(三)期刊被引频次分布

文献的被引频次与其学术价值呈正相关,高被引往往是用来衡量学者科研能力及其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因此,笔者对CNKI国际中文教师研究高被引文献进行统计,取被引量前20的文献,见表2。

如表2所示,20篇文章中有8篇以师资培养为主题进行研究,4篇聚焦孔子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还有8篇分别从国际中文教师标准、跨文化交际和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四、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热点主题

热点主题是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共同探讨的话题。关键词能起到直观表征文章主题内容的作用,是对文章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国际中文教师研究中关键词进行分析,梳理高频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可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将相关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对关键词进行整合,运行后生成国际中文教师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结果如图2所示。

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明各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关键词的节点与关键词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呈正相关。运行CiteSpace点击nodes进行运算,提取排名前20的高频关键词,数据如表3所示。

关键词中心性数值越大则说明该主题越处于研究的C位,关注度也相对越高。结合关键词频次和中心性的分析,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热点主题分为如下四个方面。

(一)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的相关研究

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培训一直是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学界对国际中文教师培养培训的研究主要为两个方面。

一是国际中文教师的培训。随着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国际中文教师培训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早期张和生(2006)回顾了汉语教师培训的历史,提出中文教师培训研究的迫切性,他认为应多采用量化分析等实证方式评估培训效果。江傲霜等(2011)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发现教师培训内容与实际教学不符,提出应依据当地的汉语教学现状进行国别化有针对性的培训。鲁承发等(2013)、郭凌云(2012)和王添淼(2021)分别介绍了反思性汉语教师培训模式、支架式速成培训模式和美国TESOL教师培训模式。

二是海外本土教师培养培训。随着国际中文教师的研究不断发展,汉语本土教师的培养培训成为该领域一大热点。朱华、曾昭聪(2010)运用实证方法对泰国本土中文教师培训现状、问题、形式进行了三方面的调查研究。针对国际中文师资短缺问题,李东伟(2014)通过历时考察并结合泰国个案研究,主张大力培养本土中文教师是解决各国中文师资短缺问题的重要战略。徐丽华(2014)则从非洲汉语师资现状入手,系统阐释了本土教师的培养培训情况,并结合四方面因素,提出在非洲建立汉语教师培养基地、独立或中非联合方式培养培训汉语教师的模式。这些研究无疑为日后国际中文教师本土化进程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价值。

(二)孔子学院相关的国际中文教师研究

国际中文教师是孔子学院组成的核心部分,随着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对孔子学院相关的国际中文教师研究展开论述。宛新政(2009)论述了加强海外汉语师资本土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作为国际中文传播平台的孔子学院应该积极发挥其桥梁作用,对所在国汉语教师提供多模式、多层次的培训,加强与当地教育资源的沟通和合作,以促进汉语师资本土化建设。孙丹妮(2013)在以瑞典为个案对孔子学院的师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孔子学院的需求出发对国际中文教师的供给提出建议与思考。面对孔子学院日益突出的师资供给矛盾,徐丽华(2019)分析了孔子学院师资供给现状与困境、师资失衡的原因,并从孔子学院总部和孔子学院中方合作院校两大师资供给主体提出了变革方案和策略建议。

(三)国际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的专业发展源于内部自我需求。因此,有学者尝试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论述,如孙德坤(2014)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两位国际中文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位教师的个性、成长过程、文化背景、学习经历以及她们对自己身份的意识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核心理念的形成,且她们都用各自的核心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作者认为该研究对教师培养有其参考價值。亦有学者就如何通过反思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借鉴性的研究:如盛双霞(2015)提出互助反思的课堂观察方法有助于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她认为该方法是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实施过程由课前集体备课、课堂各自观察、课后分享反思三个环节构成。王添淼(2020)结合教师隐喻的研究方法对个案进行分析,提出了教师隐喻对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三条启示式意义。

(四)国际中文教师跨文化意识的研究

作为中国好声音的传播者和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助力者,国际中文教师不仅要有文化自知,还要具备跨文化意识。聂学慧(2012)指出汉语教师跨文化的教学能力应由汉语教师的知识储备、课堂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者共同作用,合力形成。孙琴等(2012)以国家公派到南非的教师为例,通过阐释跨文化适应的内涵和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南非中文教师在跨文化层面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应对策略。范慧琴(2013)、彭军(2013)都以国际汉语教师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不同的是前者根据《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以实践为基础,提出提升汉语教师传播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后者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阐明汉语教师应具备四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体措施。

五、国际中文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国际中文教师的相关研究进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了国际中文教师领域,发现其研究价值,但该领域仍存在一些待完善的地方。

(一)从研究内容来看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科技赋能催生教师培训新生态。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国际中文教育的新格局,在“互联网+”时代,国际中文教师如何创新培训模式,设置远程培训课程,提升国际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线上教学能力,变革教师培养的新体系,是我们亟须研究的课题。

二是新时代下本土及“双师型”师资的建设。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重视本土教师的培养已成为学界共识,相关研究已经问世,但仍处于探索阶段。新时代下基于区域国别视角下的本土师资建设、数字时代如何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本土教师以助力“中文+职业教育”等话题仍常问常新,应给予持续的关注与探索。

(二)研究方法多样,仍有提升空间

从研究方法上看,实证研究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然较少。我们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计量法等使研究走出过于片面和宏观的方法局限,以探求更多的研究发现。

(三)从研究视角来看,应建立跨学科研究意识

从单一的中文教师研究转向多学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发挥各学科专业优势,运用大数据、多媒体等线上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入研究,寻找新的切入点,有助于研究议题的多元拓展。

(四)研究数据有待完善和更新

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仅从CNKI数据库中检索,可能忽略了其他数据库中包含的相关文献。此外,由于现有研究相对分散,因此本研究没有涉及研究主题突现词排序和作者共引网络。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考虑其他类型的数据库来扩展这项研究的边界,从而为国际中文教师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数据图谱。

参考文献:

[1]范慧琴.国际汉语教师传播能力的构成及培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5).

[2]郭凌云.面向国际汉语教师的支架式速成培训模式研究[J].语文建设,2013(23).

[3]江傲霜,吴应辉.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教学适应能力探析[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1).

[4]李东伟.大力培养本土汉语教师是解决世界各国汉语师资短缺问题的重要战略[J].民族教育研究,2014(5).

[5]鲁承发,李艳丽.反思性教学理论视野下的国际汉语教师培养模式解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6]聂学慧.汉语国际推广形势下教师的跨文化教学能力[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5).

[7]彭军.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6(5).

[8]孙琴,李艳.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适应策略分析:以国家公派到南非的教师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2(1).

[9]孙丹妮.从孔子学院教师需求的视角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D].西安:西北大学,2013.

[10]孙德坤.国际汉语教师个人实践性知识个案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14,28(1).

[11]盛双霞.从传统的听评课到互助反思的课堂观察:基于对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5,13(3).

[12]宛新政.孔子学院与海外汉语师资的本土化建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1).

[13]王添淼.国际中文师资培训模式的构建:基于美国TESOL项目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2).

[14]王添淼.教师隐喻与国际中文教师专业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20, 18(5).

[15]徐丽华.论非洲本土汉语教师培养模式[J].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4(00).

[16]徐麗华,包亮.孔子学院师资供给:现状、困境与变革[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3).

[17]朱华,曾昭聪.泰国汉语本土教师培训实证研究:以曼谷市教育局汉语教师培训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8(3).

[18]张和生.对外汉语教师素质与培训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师资跨文化汉语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中国火炬(2015年8期)2015-07-25 10:45:50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