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2023-06-16 04:59:59林珠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3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医学实训

林珠梅

[摘           要]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在医学教育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通过探索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方案,将知识点与思政要素相结合,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最终实现以课程为依托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目标。

[关    键   词]  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医学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04-0017-04

课程思政是指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元素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面对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如何在不影响课程教学的前提下,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兼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成为高校教学的重要挑战[2]。

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医教协同是推进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和重要保障[3]。医学心理学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医学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的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发展规律。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生从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课程中包含着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科学解释心理学、标准分析健康的人格,另外,还有从医患关系和医患沟通角度对病人心理的人文关怀及相应的心理咨询治疗技术指导,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专业教育内容和育人元素[4]。然而,医学内容专业性强,教学方式相对固化,医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难度较大[5]。医学心理学作为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传播人文精神、促进“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思维模式的建立和完善等任务,为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如何发挥好医学教学过程中的育人功能,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课程思政的实效性,是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中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工作节奏加快,人们的应激与压力加剧,由此导致的心理疾患、心身疾病、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也在增加,而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时有发生,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需求也成为重要的临床问题[4]。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负性情绪、消极的认知或思维方式、医患冲突等问题不断呈现,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的需要也成为重要的临床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强调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的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提高国民的心理和精神卫生水平。这就需要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在教学和实践方面有极大的发展,才能满足我国人民在心理健康领域中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专业自信,提升人文素养,从而确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6]。

本次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实践积累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思政的素材与经验,挖掘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内涵,从而达到以时事促教学的目的,实现人文精神与心理理论相结合,改变以往重理论讲授、轻情感培育的教学模式,以期为医学院校的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通过推动教学思政大纲内容的完善,促进教学思政课堂和实训混合教学方式的成熟,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增进医学生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认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医学院校是培养医护人才的摇篮,培养医学生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适应“医者仁心”的多元化社会需求。医学心理学作为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型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和育人元素,承担着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实际的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是每一位医学院校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次教学探索针对厦门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医学心理学课程,开展以每学年两个实验班为单位的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活动,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总结和调整。

一、目的

(一)树立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

近代医学教育主要以生物医学模式为导向,片面地强调人的生物属性,而忽视人的心理和社会属性,在医学实践上往往是“见病不见人”,使医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需要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通过了解医学模式转变的意义,了解人的心理活动和人性,树立对人的整体认识,从而转变学生的观念,树立人文关怀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二)掌握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通过学习心理因素在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中的作用,以及心理学常用的技术,并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临床工作中,促进学生改善临床思维,以及提升医患沟通能力。反过来,临床各科运用医学心理学方法所取得的成果,也将极大地丰富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体系。

二、完善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建设

(一)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政教学素养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为主要学习材料,邀请学校思政课教师定期参与心理教研室集体备课,将思政理念融入医学心理学教案。教学团队通过参加研修班等方式提高政治素养,增强课程思政能力。

(二)构建课程思政素材库

整合课程相关资源,根据课程特点,结合学生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鲜活素材,教师通过巧妙的方式融入合理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素材库,挖掘思政育人目标[7]。同时,教师之间互相借鉴经验,总结不同思政元素最有效的融入方式,将建立的思政元素完美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最终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构建“三全育人”的教育格局,见表1。

(三)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大纲编写

1.课程思政目标的制定

课程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本学科的知识特点挖掘其所蕴含的德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使得学生既能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能明白专业课程的价值取向,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在醫学心理学课程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树立思政焦点。

(1)通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介绍,促进学生转变观念,树立对人的整体认识和人文关怀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2)通过患者心理和医患关系的内容,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理解和关怀病人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3)医学心理学是理论与应用的交叉学科,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临床工作中,树立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鼓励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2.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基础才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前提下,需要充分挖掘和探索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把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不断地规划和设计医学心理学学科视角下的课程思政资源及其教学计划的结构和实施路径。

三、建立基于课堂-实训的课程思政模式

(一)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习热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教研室团队尝试创新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方法,结合课程思政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是通过典型案例进行课程导入。在导入新的章节时,通过设置案例讨论的形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8]。后面设置有思考题,激发学生参与、探讨意识,调动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开拓思维,提高运用所学心理知识分析、解释实际案例的能力。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作为案例开展思政教学,是对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经典教学案例非常好的补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共情心理,吸引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和思政学习,更好地融入思政教学。二是运用视频、心理剧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心理剧、微电影等,提高学生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兴趣[8]。三是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及分工合作体验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将思政教育和心理知识做到自觉融合,融会贯通。

(二)开展个性化的实训课,实现思政促学习

在教学途径上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6课时的实训课开展教学活动,包括情绪与健康、访谈法的应用和医患关系调查三个主题。在实训课程中,采用情景剧和角色扮演等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我激励意识,将思政教育和德育相融合,提高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认同感,反过来增强了学习医学心理学理论的主动性。如在医患关系的主题实践教学活动中,以病人心理分析和现场演绎为切入点,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患者感受,从而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在以后的医学职业生涯中保持“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标杆,不仅是帮助学生自我成长,而且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有意识地引导他人的道德发展方向。通过介绍周围涌现的榜样力量,学生看到国家的未来和个人的使命,提高对课程重要性的认知,反过来增强学习医学心理学理论的主动性。

四、探索构建“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评估体系

当前对“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效果评价较为单一,注重专业知识,而较少涉及思政方面。教研室团队尝试探索构建“医学心理学”课程的评价体系,计划从思政融入情况、学生参与度和课程思政教育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突出对学生思政和心理能力的培养。

(一)推进思政融入情况的措施

通过集体备课、组织说课、互相听课等形式,在教师自评和互评中考察教师是否在课程中按照“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进行教学,或者大纲外的思政点融入是否自然、贴切,做到“润物细无声”。

(二)学生课堂+实训参与度的评价

医学心理学课程考核设定学生的参与度占期末总成绩的20%,由课堂参与度的10%和实训参与度的10%构成。课堂的参与度用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发言的次数衡量;学生实训操作的规范性、熟练程度和总结报告的质量可以用来衡量学生实训的参与度。每次实训操作后要求学生课堂上分享心得和收获并在超星学习通上提交总结报告,采用课上学生互评和课后教师批阅的方式,形成互相促进、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课程思政的效果评价

在本轮课程结束后,参考程琳等人的《教学评估问卷》及开放式问题的提问,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情感和态度体验、思政素养提升等方面了解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及思政育人效果状况,为后续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更多参考信息[9]。

五、总结

医学心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既是一门适应医学模式改革、改进医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学科,也是结合临床医学,将医学心理学研究成果用于疾病防治的应用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学科的发展,医学心理学是医务工作者以全新的理念看待和理解人类的健康和疾病相关问题,从而全面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及需要,提高医患沟通效率和质量,改进临床思维的重要基础。在课程思政育人的基础上,今后的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应更加突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着力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临床医生。

本次探索的创新点:结合思政理念,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训活动的形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医学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临床应用学科。传统的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通过设置实训活动课的形式,可以将理论内容与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思政教育和心理知识做到自觉融合,实现教学相长。本次探索的难点在于:为了进一步凝练、贴近学科前沿的课程思政元素,教师需要紧密关注有关医学动态的发展时事,做到与课堂思政的紧密结合和有效融入。另外,在实训活动课过程中,如何组织学生积极认真参与,任课教师需要把控好过程,并想方法调动起大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3]李梦华,张瓅方,郭延东.医教协同背景下深化医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2):35-37.

[4]姚树桥,杨艳杰.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5]饶玉良.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39-41.

[6]刘颖沙,刘昭彤.疫情背景下远程线上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食品快速检测技术课程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20(6):33-37.

[7]吕明华.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2):223-226.

[8]冯文珍.“医护心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为例[J].大学(思政教研),2021(7):118-121.

[9]程琳,张韡.“医学心理学”课程思政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電子版),2019,9(4):8-11.

The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Medical Psychology

Lin Zhu-mei

Abstract:Medical psychology is a discipline that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factors,health and disea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in medical education,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form pla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medical psychology course,combines knowledge points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highlights the shaping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and finally realizes the goal of training high-quality medical talents based on the curriculum.

Keywords:Medical psychology;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Medical education;The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心理学医学实训
医学的进步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