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定眩针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6-15 07:49:00瑶,杨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氟桂利嗪针法通络

吕 瑶,杨 阳

1.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陕西铜川 727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针灸科,陕西铜川 727000

后循环即椎-基底动脉(BA)系统,包括椎动脉、BA、大脑后动脉等,主要给小脑、丘脑、脑干、大脑半球后部供血[1]。当后循环动脉粥样硬化、栓塞及动脉病变时可引发供血脑组织短暂性缺血,进而出现眩晕等症状,也称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2]。PCIV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脑梗死,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故需采取有效治疗措施。目前,多采用扩血管(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类药物对PCIV患者进行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3]。通络定眩针法是一种中医诊疗方法,可疏通气血,调理经络,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积极疗效[4]。本研究探讨了通络定眩针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阿司匹林对PCIV患者后循环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收治的PCIV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46~69岁,平均 (57.36±11.34)岁;病程1~5年,平均 (3.23±0.36)年。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45~68岁,平均(56.96±11.55)岁;病程1~6年,平均(3.35±0.37) 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5]中PCIV的诊断标准:(1)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见后循环血管狭窄;(2)磁共振成像检查见脑组织点片状高信号;(3)主要表现为眩晕,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无力、头痛、恶心、视觉障碍、行走不稳等。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中“眩晕”的诊断标准:(1)主症为头晕目眩,老则加剧;(2)次症为面目发麻,神疲乏力,纳差少食;(3)舌脉为苔薄白,脉细弱。纳入标准:(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2)处于缓解期;(3)年龄<70岁。排除标准:(1)伴有脑梗死;(2)伴有其他恶性疾病;(3)伴有脏器功能不全;(4)近1个月接受过治疗;(5)伴有精神异常及严重血管类疾病。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降脂、降压等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03,5 mg×20粒/盒)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大同市利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4022744,50 mg×25片)口服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65岁以下患者每晚2粒,≥65岁患者每晚1粒,连续治疗2个月; 阿司匹林肠溶片2片/次,1次/天,共治疗2个月。观察组在盐酸氟桂利嗪及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采用通络定眩针法治疗。取额中、上星、足三里、风府、丰隆、大椎穴等。嘱患者取坐位,暴露针刺部位,常规消毒,采用0.3 mm×40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上海康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垂直刺入,得气后停止进针,足三里施以徐疾提插补法,丰隆施以徐疾提插泻法,余穴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1次/天,连续治疗6 d后停1 d,共治疗2个月。

1.3疗效判断标准 (1)痊愈:眩晕症状再无发作;(2)显效:眩晕症状明显改善;(3)有效:眩晕症状有所好转,但改善并不显著;(4)无效:眩晕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1.4观察指标 (1)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科进,型号:KJ-2V4M)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BA系统血流速度,包括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BA等。(2)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恒拓,型号:HT-100)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包括高切变率全血黏度(Hηb)、低切变率全血黏度(Lηb)、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3)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静脉血3 mL,2 500 r/min离心10 min,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实验室指标水平,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前列环素(PGI2)等。(4)采用眩晕障碍量表(DHI)[8]、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9]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分值均为0~100分,DHI分值越高表示眩晕障碍越严重,SF-36量表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3,P=0.006)。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BA系统血流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RVA、LVA、BA血流速度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BA系统血流速度比较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ACTH、ET、TXB2、PGI2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水平比较

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DHI、SF-36量表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PCIV是指后循环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缺氧所致的眩晕,多因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穿支小动脉病变所致,除眩晕外常伴有面部麻木、肢体无力、恶心等[10]。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是治疗PCIV的常规药物,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一种促进脑血液循环的药物,可阻碍过量钙离子进入细胞,缓解脑血管痉挛,提高脑血流速度,改善脑组织血供,改善患者的头晕症状[11];阿司匹林肠溶片则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12]。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虽可改善机体的血液流变学、降低患者的眩晕症状,但疗效并不显著。

PCIV属中医“眩晕”范畴,多因气血不调、脉络不通、清窍失养所致,治疗应以通经理气、活血化瘀为主[13]。通络定眩针法是一种中医治疗方式,在通经活络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缓解血管痉挛,改善血供[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 DHI、SF-36量表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络定眩针法可改善PCIV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其原因为通络定眩针法取额中、上星、足三里、风府、丰隆、大椎穴等。额中穴位于额部正中,具有调补肾阴、清脑开窍之功;上星穴归属督脉,具有安神醒脑、明目通窍之功;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具有通经活络、扶正祛邪之功;风府穴归属督脉,具有醒脑开窍、散风熄风之功;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具有祛湿化痰、抑制风痰上饶之功;大椎穴归属督脉,具有镇静调气、解表退热之功[15]。针刺上述穴位可通经活络、醒脑开窍、安神镇静,可改善患者头晕、头痛等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16]。

血液流变学异常与PCIV的发生息息相关,Hηb、Lηb、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是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其可升高机体血黏度,提高循环阻力,降低血流速度,导致组织血流灌注降低而发生缺血、缺氧[17]。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RVA、LVA、BA血流速度均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络定眩针法可提高PCIV患者椎-BA系统血流速度,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其原因为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刺额中、上星穴等可兴奋大脑皮层,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增加血流量;且针灸可改善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及红细胞的聚集,进而达到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增加脑血流量的目的[18]。

ACTH是由脑垂前叶分泌的激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ET是长效血管收缩因子,可促进血管的收缩,加重PCIV的进展;TXB2是一种前列腺素,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及收缩血管的作用;而 PGI2则是TXB2的对抗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的作用[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CTH、ET、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GI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通络定眩针法可改善机体血管收缩/舒张因子水平,促进血管扩张。其原因为针灸具有抑制交感神经兴奋的作用,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调节机体血管收缩/舒张机制,改善患者血管收缩/舒张因子水平,进而达到促进血管扩张的作用[20]。

综上所述,通络定眩针法在PCIV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椎-BA系统血流速度及生活质量,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实验室指标水平,改善患者眩晕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氟桂利嗪针法通络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浅议无极针法之九元气血针法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6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成人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及其对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初探皮部针法治疗腰肌劳损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
中医研究(2013年9期)2013-03-11 20:2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