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平 马红炜 顾常庆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软组织的退行性病变,关节囊与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范围较广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引起肩周软组织的广泛性粘连,导致肩部疼痛、功能活动障碍的一种疾病。该病起初以肩部疼痛为主,逐渐发展为肩活动受限、关节僵硬,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学习、生活与工作[1]。无论是在基层医院还是在拥有先进设备的三甲医院,在治疗肩周炎时,最常见的治疗手段通常都会包括热敷和推拿,热敷疗法在即时镇痛效果明显[2],推拿对改善关节活动度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大部分医院的推拿科、康复科或疼痛专科通常患者多治疗床位少,治疗资源比较紧张,正由于此,医者和患者都不会在意治疗先后顺序关系,通常是“哪个有空缺做哪个”。本研究对78例肩周炎患者进行热敷和推拿2种治疗,分为2组,一组先推拿再热敷,另一组先热敷再推拿,现将2种治疗的具体临床疗效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符合诊断标准的78例肩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拿先组和热敷先组,每组39例。热敷先组中男17例,女22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1.62±3.57)岁;病程0.5~2年,平均病程(1.23±0.47)年。推拿先组中男19例,女20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70.35±3.29)岁;病程0.6~3年,平均病程(1.36±0.73)年。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及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3]:以肩关节疼痛、胀痛、麻木活动受限为主;年龄≥18岁;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合并心功能不全者;合并血液系统疾 病者;患有肿瘤疾病者;治疗部位皮肤有破溃、出血者;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成分过敏者;治疗依从性差者。
1.4 治疗方法肩周炎患者每次治疗都同时接受推拿手法和热敷2种治疗。推拿先组患者先接受推拿治疗后接受热敷治疗;热敷先组先接受热敷再进行推拿手法治疗。
1.4.1 推拿方法首先用双手拿揉患者患侧上臂、肩部和肩胛部位;大拇指点揉肩内陵、肩贞、肩井、阿是穴、天宗、阳池、肩髃等腧穴,每个穴位操作30 s;其次拿揉肩部、极泉和上臂部肌肉2 min左右;再次对肩关节使用大幅度摇肩法,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分别摇晃10次,后伸、外展、前屈不同方向分别扳动5~8次;最后用搓法对肩部和上臂搓动,上下往返搓动5次,抖动上肢1 min,重复上述治疗5次,治疗时间共计20 min。
1.4.2 热敷方法热敷中药组成:刘寄奴、独活、秦艽、川断续各15 g,川乌、草乌、大黄、花椒、白附片、干姜、红花、樟脑各10 g,冰片3 g,铅丹、伸筋草各30 g,艾叶、当归、桑寄生、牛膝各20 g。方法:每剂药加入葱白小段30 g,用食用醋400 ml拌匀,用2个纱布袋包好,放入加满水的电饭锅内煎煮30 min,然后将消毒后的10条毛巾放入锅中继续煮30 min。取1条已经消毒的毛巾,放入锅内3 s后迅速取出,拧干,放于患侧肩关节周围表面热敷,再把已煮30 min的毛巾拧干放于消毒毛巾之上,每当患者自觉毛巾温度降低时把锅内的2条毛巾拧干置于第1条毛巾之上,每次30 min。以上治疗,推拿先组和热敷先组每天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共计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1.5.1 疼痛积分采用VAS疼痛计分量表[4]进行2组间治疗前与治疗后的疼痛计分比较以及治疗前、治疗后自身的疼痛计分之间比较。
1.5.2 肩关节活动度积分对肩关节的外展、前屈、外旋、内旋、后伸活动用活动幅度分级积分法进行统计分析。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共测以下4项指标[5]。 所用测量器械为卷尺和旋转测量盘。后者上有双向360°刻度, 金属指针圆端粗大,尖端垂直向上。①内旋:仰卧位、肩外展90°(达不到者采用最大可能范围)、肘屈90°、前臂旋后,将旋转测量盘置前臂背面正中固定。将前臂被动旋向床脚,读出肩内旋度数(注意避免测量时患肩向体前耸起,可将肱骨头下压再测)。②外旋:准备同内旋。将前臂被动旋向床头,读出肩外旋度数。③反手摸背:凳坐位,反手用拇指端背面触及背中线,尽量向上移动,用卷尺测量出指端至第7颈椎棘突之间最近距离(cm)。④摸耳:凳坐位,举手屈肘,用手经头顶上摸对侧耳(头须保持正直),记录完成情况。肩部活动功能评分分级方法:首先将4项指标测定结果按表1标准换算,每项满分为90分,将评分相加成总分,然后按表2所拟标准评定功能等级。
表1 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 (分,
表2 肩功能等级 (分,
1.6 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疗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中肩周炎的疗效评定。治愈: 经过治疗后肩部疼痛是否消失,肩关节活动度完全恢复或者显著改善; 好转:经过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肩部疼痛有所减轻;未愈;肩关节活动度未见改善,肩关节疼痛感未得到缓解。
2.1 2组患者VAS疼痛计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采用VAS疼痛计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进行对比,经过t检验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终2组治疗前的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资料之间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治疗后VAS疼痛计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均有显著提高,经过2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敷先组的VAS 疼痛计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评分比推拿先组提高更加明显,说明治疗后热敷先组对患者疼痛的改善及改善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优于推拿先组。治疗后,热敷先组的VAS 疼痛计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经过配对t检验,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热敷先组的各项分数较治疗前提高更加明显,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推拿先组治疗后的VAS 疼痛计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较治疗前也有明显的提高,经过统计学检验,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先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功能活动度均有改善。见表3。
表3 2组患者VAS疼痛计分及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比较 (分,
2.2 2组患者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种疗法对肩周炎均有疗效。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中医将肩周炎归属于“肩凝症、痹证”的范畴,其发病原因与风寒湿有关,是由外邪侵袭人体肩部筋腱经络所致[6]。中老年人营卫虚弱,复因久居湿地,夜寐露肩当风,而致风寒湿邪客于血脉筋肉,血行不畅而肩部脉络拘急疼痛,屈伸不利。现代医学认为,肩关节局部受长时间寒冷劳累刺激,可能会发生损伤。一旦损伤后,容易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如充血、水肿、渗出等不良反应,部分肌纤维可能会发生断裂、出血、移位、肌痉挛、肿胀等病理变化。这些病理改变会刺激、压迫周围的神经、血管,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若这些症状、体征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起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代谢障碍,导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神经、血管发生无菌性炎症和组织粘连[7]。
临床中常将中药热敷于病变组织部位,使得中药效力直达病变部位,产生显著的局部治疗效果,通过药力与热力的相互协同作用病变部位,从而改善局部营养失衡、紊乱状态,进而缓解局部肌肉软组织疼痛和肌肉痉挛等病变,同时局部毛细血管会扩张,药效使得血流增多增快,增强局部或全身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8],从而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和敏感性,改善损伤部位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和组织缺氧不良状态,加速致痛物质的排除。众所周知,中医推拿手法具有消炎退肿、解除粘连、解痉镇痛、改善微循环、纠正小关节紊乱等作用。临床中对2种治疗方法前后顺序并无明显固定,而是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9]。本研究正是对其中的一点进行研究,选择治疗肩周炎最普遍的2种治疗方法——推拿手法和热敷治疗,研究其前后顺序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热敷在前的治疗效果和推拿在先的治疗效果对比,无论是在缓解疼痛方面还是在改善关节活动度方面,热敷先组都明显优于推拿先组。提示临床医者在治疗疼痛相关时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和顺序,在选择推拿和热敷治疗肩周炎时应注意前后顺序对临床疗效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