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落实立德树人职责的策略

2023-06-15 05:28李巧芳
西部学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立德树人

摘要:研究生导师实施立德树人职责是培养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契合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需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实施立德树人职责存在重专业轻思政、对研究生心理关怀不足、师生缺乏良好互动机制等问题。为此,建议从强化“三全育人”协同合力、健全导师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导学思政等方面促进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实施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

关键词: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7-0101-04

医学研究生教育肩负培养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质量将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强化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将思想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有机统一,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医术精湛的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时代需求

(一)新时代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需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报告都明确提出的教育理念。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质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和后备力量。当前,全球医疗卫生环境变化复杂,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其立德树人效果直接关乎我国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层次,也决定着国家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方向和速度[1]。因此,为增强新时代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全民健康、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医学院校迫切需要落实导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高质量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二)新时代适应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2020年,全国研究生会议强调:“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2]《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强调:“研究生教育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3]可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已成为新时代推动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因此,研究生导师履行好立德树人职责,是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促进研究生教育改革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时代内涵

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社会环境和育人因素的复杂变化,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求逐步丰富和深化。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后,强调的是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和德育工作的核心力量。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4]。2018年,《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感培育、规范学术诚信道德、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提供培养条件和人文关怀[5]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具体职责。

医学院校研究生导师实施“立德树人”职责的内涵,需要从为健康中国建设培养时代新人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将《意见》中的七个方面融入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一,思想政治素质方面。要求导师自身要政治素质过硬,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引导研究生勇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第二,创新能力方面。要求导师强化科研实践指导,营造协作、沟通、交流的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实践潜能。第三,社会责任感方面。鼓励研究生发挥医学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从而丰富和实现人生价值。第四,学术道德方面。加强研究生学术诚信和职业伦理教育,提高研究生尊重原创、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第五,培养条件方面。要求导师发挥自身优势,为研究生开展科研、临床实践提供充足的平台和经费等保障条件。第六,人文关怀方面。强化导师对研究生学习、科研、就业等方面的关心,及时做好研究生的疏导、安抚和教育工作。

三、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现状分析

本文以某医学院为例,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形式,就研究生导师实施立德树人职责的相关情况进行调研,其结果如下:

(一)有的研究生导师存在重专业轻思政倾向

关于调研导师在哪方面对研究生的教育和影响最深,图1显示,84.72%的研究生选择“学习、科研方面”,38.54%的研究生选择“心理、情感、人际交往方面”。图2显示,当问及研究生最希望导师在哪些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时,94.4%的研究生希望导师给予学习和科研方面的指导,73.85%的研究生希望导师给予职业规划和就业发展方面的指导,45.84%的研究生选择“心理、情感、人际交往方面”。这表明有的研究生导师对“立德树人”职责的认识比较片面,在履行“立德树人”职责中存在“重专业轻思政”的现象。大部分导师将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放在第一位,对研究生心理、情感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不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导师功利化的导学思想。研究生和导师有相似的认知,同样将重心放在专业学习和科研实验,随着就业形势的发展,研究生希望导师能够给予就业方面的指导。

(二)导师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不足

关于调查研究生会采取何种方式排解不良或忧虑情绪,图3显示,85.06%的研究生选择“听音乐放松或运动方式释放压力”,83.02%的研究生选择“向亲人、朋友、同学寻求帮助”,27.67%的研究生選择“向导师、辅导员寻求帮助”,22.75%的研究生选择“用玩游戏、喝酒、抽烟的方式麻痹自己”。这表明在遇到心理困扰时,研究生喜欢采用积极健康的排解方式,更喜欢求助于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伴,寻求导师帮助的相对较少。这表明导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有所忽视,对他们的心理困惑、心理隐患难以把握与辨别,不能给予疏导和帮助。

(三)研究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机制

图4显示,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主动有效地和导师沟通,占67.23%,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49.58%的研究生选择“导师除了安排科研任务,根本不怎么关心学生”。可见,导学关系产生矛盾的原因是研究生和导师双方引起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双方的沟通存在障碍。

图5显示,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沟通交流方式主要通过QQ和微信交流,占57.72%,这排在所有选项的第一位,选择“面对面交流”的仅占37.52%,表明导师和研究生更喜欢选择交互式的网络工具进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和导师的情感交流和沟通效果。原因可能在于:研究生导师身兼教学、临床、科研等多方面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面对面开展研究生教育和指导。部分导师与研究生不在同一培养单位,导师和研究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甚少,多数借助QQ、微信等网络工具,没有形成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

四、研究生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策略

(一)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强化协同育人合力

研究生立德树人效果的提升需要导师、辅导员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全面参与和配合,以及良好校园环境和氛围的滋养与熏陶[6]。因此,医学院校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同育人制度,将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纳入学校“三全育人”格局,统筹“学校+医院+社会”的多方资源,建立沟通平台和保障激励机制,确保育人主体发挥岗位优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共同发力。尤其要重点发挥辅导员和导师的互补优势,借助QQ、微信、公众号等网络互动平台,定期组织辅导员和导师开展见面交流会,针对研究生立德树人工作的疑难困惑开展深入探讨[7],形成协同育人合力,提升研究生立德树人效果。

(二)健全机制,强化导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

为全面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效果,要“健全评价督导奖惩机制,从利益上保障导师乐于、勤于、善于指导研究生”[8]。第一,通过常态化的培训机制唤醒导师立德树人的自我意识及其对立德树人内涵的全面理解和落实,加深对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考,加强对医学、心理学、美学和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的掌握,转变导师偏重学习、科研的单一育人思维,培养又红又专的智慧型研究生导师。第二,改革导师选聘办法,建立导师多元评价体系。依据医学专业特点、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特点,细化研究生导师遴选标准,将师德师风、学术水平、带生质量、研究生综合素质等纳入导师资格评定范围。设立校院两级育人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导师自评、研究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立德树人职责落实不达标或出现问题的导师,采取“一票否决”的处理措施。第三,定期评选优秀导师和优秀导师团队,大力宣传导师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强化“导学思政”,提升导师立德树人效果

“导学思政是导师实施立德树人职责的有效途径”[9],应在研究生培养的各类导学活动中灵活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升导师立德树人成效。一是建立和谐导学关系。导师要及时与研究生商讨制定学习、科研计划,定期开展组会、专题汇报、临床实践等活动,搭建师生共建共享平台,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二是强化课程思政效果。导师要主动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在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时,融入学术诚信、科研规范教育,注重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传递给学生。在指导临床实践中,注重强化医学伦理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引领,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不断激发研究生的医患沟通、医学伦理决策能力,涵养研究生的医学人文情怀。三是加强研究生人文关怀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师要主动识别和判断研究生在各培养环节的心理状态,了解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人际情感方面的压力和问题,配合辅导员做好疏导工作。将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各培养环节中统筹推进,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专业特长,给予恰当的职业规划和择业建议,努力给学生创造就业机会,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参考文献:

[1]赵立莹,刘晓君.研究生教育立德树人:目标体系、实施路径、问责改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8).

[2]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 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N].人民日报,2020-07-30.

[3]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4).

[4]刘志,韩雪娇.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需要突破的三重瓶颈[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8(5).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Z1).

[6]张超,李志轩.新时代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任务实现途径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1).

[7]樊璐,朱小平.“立德树人”视域下研究生导师育人模式探究[J].科技视界,2022(7).

[8]徐国斌,马君雅,单珏慧.“立德树人”视野下研究生导师育人作用发挥机制的探索——以浙江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

[9]刘志,张佳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建设“导学思政”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22(2).

[10]刘林.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与实现途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5).

作者简介:李巧芳(1983—),女,汉族,广西陆川人,桂林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冯小卫)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立德树人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促进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高等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浅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