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玲 孙顺杰
安徽省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等为目的,为一门结合护理、抢救、管理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且急危重症的病种多、病情急,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其护理岗位要求有更高的专业素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主要培训护生在面对各种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够准确判断、快速反应,并实施有效救治的学科。传统教学方式中多侧重课堂的理论教学、校内的实训课堂、医院的见习,可以一定程度上锻炼护生的急救思维、急救技能,但传统教学模式中缺乏了对护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人文素养精神对护生的工作责任感、职业道德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一定不足[1]。人文素养即知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成的个人内在品质,为人文知识、方法、精神等多方面的总和水平。人文关怀多用于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2],也有相关报道将人文素养应用于医疗教育中[3-4],但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合进理论培训、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活动中,创新了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本科护理教学质量。
1.1 一般资料 以本校2018年级的30名护理本科生为教学组;以本校2019级的30名护理本科生为人文组。其中教学组男0例,女30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50±1.24)岁;人文组男3例,女27例,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1.69±1.15)岁;两组护生的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纳入标准:(1)护理本科三年级学生;(2)全程参与课程学习;(3)学生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缺课3次以上;(2)其间退学、休学或缓考等。
1.2 教学方法 教学组开展传统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由授课老师讲授危急重症护理学的相关章节,理论共34个学时,着重讲解理论知识;实训课8个学时,重点教学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实际操作;案例分析4个学时,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和学习,由教师进行点评与总结;见习课8个学时,组织学生前往教学医院或附属医院见习危急重症相关内容。
人文组开展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急危重症护理教学。教学的课时、重难点与教学组相同。(1)开课前准备内容:课程组先查阅人文素养教学的文献内容,提炼出人文素养本质内容,经由课程组讨论、征求外校及外院护理专家的建议,确定护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能力,并确定本课程的人文素养评价指标和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主要是将人文素养教学融合在授课全过程中,并将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结合、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使护生在全课程中学习人文的熏陶。(2)课前资源推送:利用雨课堂平台推送急危重症相关的人文故事案例、医学人文精神视频资源。在课程中预留5~10min时间,鼓励护生讨论关于课前推送资源的感受,引导护生进行人文关怀与共情思考。(3)传授心理知识与技能:结合护理心理学内容,重点且详细讲解急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心理学知识与技能应用的讲座,讲解心理急救、危机干预、缓解焦虑紧张情绪的技巧,并要求护生能提升自身的心理应激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4)情景模拟:理论课程教学完成后,进行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共4个学时。以真实案例为原型,以5人为1个小组单位,护生扮演患者与急救护士,模拟抢救过程,以此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与激情以及对生命的珍惜,同时引导护生将热爱延伸至国家、师长、家庭、朋友等。情景模拟教学完成后,在授课老师带领下进行讨论总结,鼓励护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5)实训课的人文教学:在共计8个学时的实训课中,实训课老师首先在技能展示过程中需展示沟通技巧、美德体现、伦理道德修养,以此向护生灌输爱心、同情心、责任感。护生实训中,教师除关注护生的护理技能外,还需灌注其理解、关怀患者的人文精神体现。(6)临床见习:前往医院进行一次见习,共8个学时。见习内容包括急诊科的设置管理、常用抢救仪器的使用、临床常见创伤与中毒病例特点、危急重症患者系统功能检测等。并由临床带教教师从临床的角度讲解临床护理工作中需注意的问题,并要求护生在见习结束后撰写见习心得体会,以文字叙述其心中的感悟。(7)社会实践:借助护士节、世界糖尿病日、世界急救日等主题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水平,针对性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服务,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水平。
1.3 评价指标 (1)考核成绩:成绩由理论成绩(70%)(教学组包括考勤、阶段测试、技能操作,人文组在教学组基础上还增加了网络课程自主学习情况、见习报告、心得感受)和操作成绩(20%)、平时成绩(10%)3个部分组成,计算总成绩,所有考试均采用闭卷形式进行,考试题目包括主观题、选择题等多种题型,由授课老师完成成绩的考核。(2)护生对课程的评价:对课程的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种评价。由每位护生在课程结束当日完成问卷调查,所有问卷在5min内填写完成,并由老师当场收回。问卷回收率为100%。(3)人文素养评价:依据《医护生人文素质评价指标》相关内容,结合急危重症护理教学课程内容和护生的学习情况,编制人文素养评价量表,内容包括评价护生的品德修养、同理心、交流沟通能力、急救意识培养等共计2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 Likert 4 级评分,1分表示没有提高,2分表示不确定,3分表示有点提高,4分表示明显提高[5]。
2.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 人文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总成绩得分均高于教学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考核成绩对比分)
2.2 两组护生对课程的评价对比 人文组护生对课程的满意度优于教学组(Z=2.154,P=0.031<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对课程的评价对比[n(%)]
2.3 两组人文素养评价对比 除文字表达能力、肢体表达、自主学习能力、相信每个人的价值、尊重个人隐私、急救应变能力6个条目,人文组护生的人文素养评价量表其余1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教学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人文素养评价对比分)
目前多数院校在对急危重症护理学生的培养是重专业、轻素养,即着重于系统理论知识、抢救技能的培养[6],往往忽略了“以患者为中心”、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人文能力培养,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情感体验,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会存在与患者缺乏情感交流、无法灵活实践人文照护行为等情况[7-9]。而急危重症护理学有独特的逻辑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工作方式,对护士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人文关怀、护理水平等综合能力均有较高要求。因此探寻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非常有必要。
方蕾等[10]学者率先将人文素养教育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各个环节中,其发现多种形式的考核更能激发护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改善护生的人文素养。本研究将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后发现,人文组的各考核成绩得分均较教学组高,且能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和对教学的满意度,说明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护理教学效果较传统教学效果更佳,这一发现与既往报道相符。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文素养教育用于护生教学的有效性和价值,表明人文素养教育值得在护理教学中推广应用。
笔者分析,人文素养教育融合进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的全过程,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教师在护理教学过程中有意、有机、有效地对护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把人的素养教育放在核心位置,与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提炼出专业课程中的文化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人文教育,并具体化、生动化,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能培养护生对生命的敬畏和正确的职业观,并提升护生对人、患者的理性认知,促使护生对学习内涵、人文价值的反思,有利于沟通和协调医患关系。首先,在正式理论课程开始前,利用雨课堂推送人文故事案例和视频,网络化信息教学手段可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的视听材料可将事件、现象直观地呈现,拓展护生的感官认知,能激发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开拓护生知识面[11];并在理论课预留一定的时间鼓励和引导护生进行人文关怀与共情思考,能激发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注重心理知识的传授,通过课余时间开展心理知识和技能的相关讲座,促使护生掌握心理学理论和技能,便于在今后急救现场为患者进行心理救援;在此同时也可提高护生自身的心理应激水平和心理调适能力,也可树立积极健康的工作心态[12],以及情景模拟教学通过要求护生扮演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护生的综合素质、快速反应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同时,还可树立对生命的敬意和珍惜意识,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实训课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精神,要求护生注重护患沟通与团队配合能力,护生可在掌握急救护理技术基础上增强沟通技巧、伦理道德修养[13]。此外,临床见习区别于呆板的课堂理论讲解,其使学习变得更为真实、生动,更易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有利于护生们掌握危急症患者的特点和护理程序、急救技能等,以及近距离与患者接触,体会危急重症科室的工作特点,能加深护生对课堂知识的内化与理解,强化其对人文关怀的感知和人文关怀能力。另外,社会实践活动还可提升护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专业自豪感和职业价值感,使得护生的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4-15]。以人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为主线,以提高人文素养为主导,实施文素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将人文内涵与专业知识有效融合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护生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基于人文素养教育开展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可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并能改善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较传统教学模式更佳,值得在高效护理教学中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