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EA模型下的预见性护理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3-06-14 08:27:30梁钰英黄素珍吴红玉李冬妹卢明峰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肩袖预见性肩关节

梁钰英,黄素珍,吴红玉,李冬妹,卢明峰

(佛山市中医院 广东佛山528000)

肩袖损伤是临床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临床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具有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被临床证实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1]。目前,加强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护理配合,可以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术后康复[2]。预见性护理是一种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的护理模式,该模式可降低不良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3]。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模型是一种前瞻性风险分析方法,通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系统地分析及量化评估,同时为避免风险提供可行性护理干预措施,实现护理质量的可持续性改进[4]。FMEA模型已被应用于外科、手术室等学科中,均取得良好的效果[5]。2020年9月1日~2022年3月1日,我们对40例择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患者实施FMEA模型下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80例择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治疗方案为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治疗,满足手术指征者;②年龄34~75岁者;③意识清晰,精神系统检查正常者;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类疾病且无法正确表达者;②患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其他严重疾病者。采取奇偶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4~75(56.5±5.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5例,高中及以上25例;右肩损伤19例,左肩损伤21例;按照肌腱断裂深度分级[6]:2级11例,3级29例。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7~70(57.1±6.5)岁;受教育程度:高中以下18例,高中及以上22例;右肩损伤22例,左肩损伤18例;按照肌腱断裂深度分级:2级13例,3级2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手术当日:护士提前准备手术所用药品及器械,确保手术仪器可正常运行。②巡回护士配合:在患者进入手术前,病房护士双人核对患者信息,确保信息无误后带领患者进入手术间;协助医生摆放患者手术体位,并加强术中保温护理,减少术中暴露;将手术使用仪器放置在合理位置,调节合适参数;及时补充术中所需物品,密切观察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术后送患者至复苏室复苏,待复苏清醒后由复苏室护士转送至病房,并与病房护士交接,告知家属手术效果及术后注意事项。③器械护士配合:器械护士在术前完成自身消毒工作,并协助医生完成患者皮肤消毒工作;合理摆放术中所需手术器械,以便医生取用;术中准确传递器械,协助医生冲洗关节腔及缝合包扎;术前、术中、术后仔细清点手术用物,全程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FMEA模型下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准备:术前一天护士进行访视,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术前准备、手术麻醉方式及手术时间等,指导患者禁饮、禁食。②确定主题:FMEA模型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③组建FMEA护理团队:包括医生2名、病房护士3名、手术室护士5名、手术室护士长1名,对团队成员进行FMEA培训并定期考核,共12课时,使其熟练掌握FMEA理论知识。④制订流程:团队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对以往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风险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填写风险因素评价表,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⑤制作肩袖损伤手术潜在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团队成员应用头脑风暴法,总结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原因,并对各风险进行RPN分析评分,从风险严重度(S)、发生频率(O)、不易探测度(D)维度分析评价,各维度取值为1~10分,RPN取值=S×O×D,RPN取值>125分,则表明该风险需采取措施干预[7]。⑥制订改进措施:团队成员依据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得分最高的6项风险,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见表1。

表1 FMEA模型下的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患者护理干预

1.3 评价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②风险因素RPN评分:比较两组手术过程中缺乏突发状况应对策略、医护人员配合缺乏默契、仪器设备操作不当、与病房护士交接工作存在安全隐患、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术中感染预防措施不完善6项风险因素RPN评分,RPN评分越高则表示风险越大[7]。③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手术感染、体位相关并发症及持续发热并发症发生情况。④手术室护理质量:采用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表[8]评价两组护理质量,包括健康教育、专业技术、服务态度、护理流程、仪表行为、言语沟通6个维度,各维度采用百分制计分,得分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⑤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9]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该量表包括护理花费时间、提供帮助与信息、尊重关心程度等19个条目,采用百分制计算转换法,评分≤37分为非常不满意,38~56分为不满意,57~75分为一般满意,76~94分为满意,>94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例数+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RPN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RPN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4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2.5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 见表6。

表6 两组手术室护理质量比较(分,

3 讨论

肩袖损伤与年龄、退化及外伤有关,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无力、关节部位活动受限、关节肿胀。肩关节镜下手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中,其治疗效果与开放手术基本一致[10]。但由于肩关节处于肢端处,与重要血管、神经相毗邻,其手术操作与其他关节镜手术不同,因此,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配合至关重要[11]。FMEA模型的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通过对手术相关高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识别,确立需要整改的潜在风险,并制订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与预见性护理相结合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但目前临床对FMEA模型的预见性护理在手术中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干预后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中应用FMEA模型下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析原因:FMEA模型分析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术中与护理相关的所有风险因素,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多元化的培训与考核,可以有效克服个人能力、经验不足的缺点,促进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加强对高风险护理环节的监督力度,使其更有计划、更有效地推进护理工作的开展,加快手术进程、改善手术效果,进而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12]。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RPN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P<0.05),说明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中应用FMEA模型下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风险因素RPN评分,同时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FMEA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手术室护士及早发现潜在的危险,并有预见性地、主动地参与到保护患者安全的工作中,降低手术流程中的风险因素RPN评分,优化和整合护理过程中每个环节,使手术过程各项护理操作行为达到标准化,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发现,研究组手术室护理质量、NSN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中应用FMEA模型下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分析原因:FMEA模型中的风险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医疗流程,有利于揭示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过程中风险管理失效原因和结果,找出需解决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疗效和效率,确保手术流程的标准化,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水平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水平。

综上所述,在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手术中应用FMEA模型下的预见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降低RPN评分,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肩袖预见性肩关节
肩关节镜术后进行肩关节置换术感染风险高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运动精品(2022年1期)2022-04-29 08:58:08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3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MRI及三维超声对肩袖损伤诊断方法的比较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肩关节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