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等教育与经济时空发展关系研究

2023-06-13 09:37赵文英谢威马良
关键词:熵值法

赵文英 谢威 马良

摘  要: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合理设计各系统权重,对黑龙江省2008-2020年中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2008-2020年中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由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发展到目前的良好协调关系.

关键词:中等教育;耦合协调模型;熵值法

[   中图分类号    ]X172 [    文献标志码   ]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Economic Space-Time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ZHAO Wenying1, XIE Wei1, Ma Liang2

(1.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Mudanjiang Normal College, Mudanjiang 157011,China;

Yimei District No. 2 middle school, Yichun 153000,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 the weights of each system are reasonably design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20 is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8 to 2020 has developed from mild imbalance, near imbalance, primary coordination, intermediate coordination to current good coordination.

Key words:secondary education;coupling coordination model;entropy method

教育是國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西方著名教育经济学家Theodore Schultz,Rober E Lucas利用投资增量分析法、新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的成因和动力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1-2]厉以宁在《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教育具有保障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要重视和加大教育方面的投资.[3]叶茂林在《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一文中详细论证了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4]张波等人员运用菲尔德模型,根据宏观数据论证了教育投资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5]中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地方政府应该如何积极引导实现两者之间的良性促进协调发展,是地方政府亟需考虑的问题.本文讨论黑龙江省中等教育与经济时空发展的关系,论证保持中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

1 中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综合指数的计算

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参考文献[3-7],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根据2008-2020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局的相关数据,形成评价经济发展的原始数据矩阵[X=X1,X2…,X9]和中等教育发展的原始数据矩阵[Y=Y1,Y2…,Y8].为了确保数据后期的可比性,对数据同进行趋势标准化处理:

正向指标:[xij=Xij-XminjXmaxj-Xminj].    逆向指标:[xij=Xmaxj-XijXmaxj-Xminj].   中间指标:[xij=1-a-XijM,Xijb].

其中,[xij],[yij]表示经济发展、中等教育发展中第[i]年第[j]项指标标准化后的值.[Y7]为中间指标,[a=13,b=16].[8] 经济发展系统和中等教育发展系统标准化后数据分别为[x=xijmn],[y=yijmk].

1.2 中等教育发展、经济发展系统综合指数测算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系统的综合指数.经济发展测算中,KMO检验值0.706,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值为441.441,伴随的概率值为0.000,说明经济发展的测算适用主成分分析法.中等教育发展测算中,KMO检验值为0.401,且大多数指标间相关系数值小于0.3,说明中等教育的测算不适用主成分分析法,本文采用熵值法.系统的综合指数公式为:

[F经济发展=0.120x1+0.119x2+0.093x3+0.106x4+0.131x5+0.129x6+0.093x7+0.115x8+0.092x9.]

[F中等教育=0.163y1+0.237y2+0.176y3+0.103y4+0.134y5+0.039y6+0.038y7+0.109y8.]

将经济发展与中等教育发展標准化后的数据带入[F经济发展与F中等教育]的式子中,得到经济系统和中等教育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见图1.

由图1可知, 2014年为转折点,2014年之前,经济呈现快速上升阶段,中等教育处于缓慢发展阶段,基本没有太大变化;2014年之后,经济发展增速减缓,中等教育呈现稳步上升趋势.

2 经济发展与中等教育发展的关系分析

耦合度可以用来描述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程度的强弱[9],但是不能区分这种影响是在高水平上的促进关系还是低水平上的抑制关系,因此,还需要计算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

2.1 经济发展与中等教育发展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

将经济发展指数[F经济发展]和中等教育发展指数[F中等教育]代入耦合度公式:[C=F经济发展×F中等教育(F经济发展+F中等教育)2212].

由[T=αF经济发展+βF中等教育]计算出T,将计算出的C与T代入耦合协调度模型:[D=C×T],得到黑龙江省中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值[8-9],确定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等级.[7,9]公式中,[α,β]表示两个系统的权重,为0到1的参数,且满足[α+β=1],所以[α,β]不同的取值,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本文在[α,β]取值时,利用熵值法计算出经济与中等教育两大系统的权重分别为0.553 7,0.446 3,考虑到社会要实现全面进步,因此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那些发展缓慢、水平较低的系统应该被赋予更多的重视,于是,本文[α=0.446  3],[β=0.553  7],以此来强调对中等教育发展的重视.结果见表2.

2.2 结果分析

2008-2020年中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度从快速上升变为平缓发展状态,后期一直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说明自2011年后期开始,两个系统之间就表现了很强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对中等教育的发展有很强的影响,中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很强的作用.

2008-2020年中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但提升速度不稳定.2008-2014年,黑龙江省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期,但中等教育发展却相对缓慢,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这使得前期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较低,说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前期,并没有兼顾中等教育的发展,中等教育为经济服务的能力也没有体现出来.2015-2020年,随着全国经济增速的放缓,黑龙江省的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这期间黑龙江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了对中等教育的投入,使得中等教育发展水平不断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也从0.6增加到了0.8以上,即二者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由初级协调、中度协调发展到了良好协调,二者之间的协调促进关系越来越好.综上,近些年,虽然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都比较缓慢,但是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发展越来越好.

3 结论

本文利用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和中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2008-2020年,黑龙江省中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从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度协调,发展到近两年的良好协调关系.保持黑龙江省经济和中等教育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需要制定更适合的经济与教育政策,以保持和促进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一方面仍然要在经济发展上下功夫,充分挖掘和发挥本省各方面特色,让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从而为中等教育发展提供充分的物力、财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人口质量,尽量减少本省年轻劳动力人口的流出,改善人才引进政策,建立适合本省的、比较宽松的人才引进政策,使得更多的年轻劳动力来黑龙江省工作和生活,从人口质量上加固经济、中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保持中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良好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Theodore Sehultz. Invest in human capital[J]. An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7.

[2]Rober E Lucas.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42.

[3]厉以宁.论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6):29-44.

[4]叶茂林.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3-105.

[5]张波,周志刚.教育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的计量分析[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6,25(1):78-80.

[6]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02):76-82.

[7]廖明岚.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北部湾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56-67.

[8]胡又农,赵锦红. 师生比问题研究[C].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教育部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6:64-67.

[9]王淑佳,孔伟,任亮,治丹丹,戴彬婷.国内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误区及修正[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03):793-810.

[10]王飞,赵文英,董莹.改进的Logistic模型在中国城镇化水平预测中的应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13-15

[11]赵文英,于良娟,谢威,等.基于PCA-FUZZY的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01):16-20.

编辑:琳莉

猜你喜欢
熵值法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结合的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
基于GRA—TOPSIS的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E—E—S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