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杰 图/刘睿
说到外出旅行,同学们一定兴高采烈,尤其是看到用相机拍下的一张张“到此一游”的照片。然而,相机可以留住迷人的风光,却留不下你深切的感受与丰富的想象。因此,我们需要借助手中的笔来“拍摄”。
【作文秘方】
1.用笔“拍摄”游览顺序
我们在游览美景时,除了按照时间、移步换景的顺序外,还可以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或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记录。
2.用笔“拍摄”景物特点
每一处景物都有特点。只有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加以描绘,才能让人身临其境,留下深刻印象。
3.用笔“拍摄”精彩瞬间
游览途中,常会有精彩的瞬间,比如突然出现又消失的彩虹。这些相机无法捕捉的突发现象,只能用笔记录。
4.用笔“拍摄”独特感受
写景要注意“情景交融”——将美丽的风景与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引领读者走进你描绘的美好情景中。用笔留下自己的真实体验和独特感受,才是旅途中最大的收获。
【写作热身】
你的“拍摄”技术怎么样?快乐闯关,“小摄影师”就是你啦!
● A关——我会选
走进石林,啊,真是名不虚传呀!一座座巨大的黑色石峰直刺青天,一根根石柱拔地而起……远远望去,犹如莽(mǎnɡ)莽森林,真壮丽呀!近一些,这峰像一头大象,长鼻子插到水里,好像在有滋有味地喝水呢!看,这峰像一位渔翁,头戴草帽,翘着山羊胡,悠闲地坐在一块石头上,等鱼儿上钩呢……
1.这段话是按照( )的“拍摄”游览顺序。
A从近到远B从远到近C从大到小
2.这段话运用( )修辞手法“拍摄”景物特点。
A比喻B拟人C排比
● B关——我会填
1.一只蜻蜓飞累了,歇在荷叶上,它像是把荷叶当成它的“停机场”。令我不禁吟诵起“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
2.自古以来,西湖就以她那绝世秀美的丰姿,征服了无数文人墨客,苏轼就曾留下“______________”的名句。
3.登上这座有十八层的高塔,我才真正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这句诗的含义。
● C关——我会说
从雪域到海濱,从草原到水乡,祖国处处风光旖旎(yǐ nǐ)。
根据上文提示,不论是写山,还是写水,你会表达怎样的情感?
【优秀范文】
游黄山
自从学了《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我很希望能到黄山去游览——看看高耸的山,欣赏多变的云雾,领略千奇百怪的松树……没想到今年暑假,妈妈竟然带我去了黄山,那是多么难忘的一次旅行啊!
进了黄山,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飞流直下的瀑布,不由得让我想起李白气势磅礴(pánɡ bó)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啊,那瀑布像一条银色绸(chóu)带,从云里抖落出来,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终于一睹黄山的风采。黄山真高啊!一个个山峰直插云霄。腾起的白色云雾,弥漫在山峰尖端,好像给山峰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黄山真奇啊!有的像仙人背篓(lǒu),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猪八戒吃西瓜,有的像武松打虎……奇峰罗列,形态万千。黄山真险啊!上“天都峰”的山路,简直就是从天上垂下来的,几乎是直上直下。要是两旁没有铁索,谁敢爬上去呢?再看两个山峰间架起的天桥,高达1800多米,看了都让人心惊胆寒。
黄山的云海更是别有一番景致:近看,它像层层浓雾,把奇峰异景遮得不见踪影。大风吹过,雾气飘散,种种奇妙景象忽然展现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峰翩(piān)翩起舞;从高处看,就像波浪滚滚的大海,一座座险峻的山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让人感到如入仙境……
黄山,你雄伟壮观;黄山,你变幻莫测。黄山,我爱你,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也永远无法将你忘怀!(文/杨宇)
【写作热身】参考答案:
A关:1.B 2.A
B关: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习作任务】
提笔就写,见好就收!5分钟迷你日记,爱上写作很简单!
5分钟 迷你日记
_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 天气______ 心情______
今天,我们全家人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家乡的一处风景区。虽然,以前来过这儿,但我还真没有仔细观赏、了解过这座山呢。
“用心去看,你才会发现与众不同的美!”爸爸的话响在耳边。
1.下了车,远远看去,___________________。
2.越走越近,___________________ 。
3.来到近前,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著名诗人__________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美丽的风景无处不在,关键是你有没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当我把这句话告诉爸爸的时候,他笑了。
4.我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感悟或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