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八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中国贸促会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境内共举办经贸类展览1807个,展览总面积5576万平方米。其中,华东和华南地区继续领跑全国展览业发展,其办展数量分别占全国的41.9%和20.6%。从城市分布看,南京、广州和深圳办展数量排名全国前三,深圳、广州和南京办展面积排名全国前三,成都、郑州、武汉、重庆等中西部地区城市展览业也在快速崛起。
中国贸促会展览管理部副部长邬胜荣介绍,从行业分布看,轻工业类展览依然占据行业主导地位。展览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轻工业类展览、重工業类展览、服务业类展览和农业类展览,办展数量分别为755个、467个、400个和106个,全国占比分别为47.3%、29.3%、25.1%和6.6%。他表示,食品饮料烟酒、家具木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等轻工业类展览在办展数量和办展面积上居各行业之首,重工业类展览数量和面积升至第二位,凸显了中国实体经济较强的发展韧性。
报告指出,受疫情影响,2022年实际投入运营的展馆数量为126个,同比下降16.6%;室内可租用总面积约9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9%。与此同时,2022年,全国展馆建设并未停下脚步,一大批省级重点展馆项目顺利落成,大型展馆项目合计新增可用面积50余万平方米。此外,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二期、北京新国展二期、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杭州大会展中心、厦门新会展中心等重点展览设施在建或拟建,展馆总供应量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22年,受疫情影响,中国企业主要通过“代参展”等创新形式走出国门拓展市场,确保了企业不缺席国际大型展会。2022年11月,企业出国线下参展逐步恢复,组展单位出国参展办展热情高涨,有效促进了外贸保稳提质。2022年,中国贸促会在持续举办国际贸易数字展的基础上,抢抓疫情窗口期,成功举办疫情后首个境外线下展览会——中国(澳门)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2022年3月31日,迪拜世博会落下帷幕,中国贸促会克服疫情困难,代表中国政府组织中国馆参展并获得大型和超大型自建馆建筑类“世博会奖”铜奖,期间组织各省区市经贸文化交流活动24场,促成中国企业签署合作协议100多项,金额87亿元。
邬胜荣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在此背景下,中国展览业发展将呈现五大趋势。
一是线下展览全面复苏。经济回暖给展览业和展览企业注入新的活力,诸多政策利好让展览界持续看好展览业发展前景,第133届广交会和第三届消博会等展会相继回归线下,让展览业看到了全国展览活动恢复的确定性和发展机遇。
二是展览题材更加丰富。未来中国展览业发展将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拓宽展览新题材;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向暖,以提升传统消费、发展服务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等为题材的展览也将实现快速增长。
三是展览方式创新多元。数字经济与展览经济的交汇融合正成为趋势,大数据和智能化将有力推动业态模式和管理服务创新,AI等新技术将增强数字展览的沉浸式体验,展馆管理的数字化将推动客商有效对接。
四是出国办展迎来新机遇。中国将着眼于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推动在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战略性新兴领域参展办展,同时兼顾发达国家标志性强、含金量高的行业知名展会,助力企业出海拓市场。截至目前,中国贸促会已受理全国组展单位组织中国企业赴德国、美国、俄罗斯、日本、越南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办展申请930项,计划参展办展面积超过56万平方米。
五是开放合作进一步加深。面向东盟、东北亚、南亚、中东欧、西亚非洲等区域的多双边、区域性展会将会越办越好。国内展览机构将与国际知名的展览业组织、行业协会、展览企业等进行深度合作,在充分引进国际重要展会、著名展览企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将中国展览公司、展览品牌植入国际市场。
据悉,中国贸促会从2005年起,每年编发《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以中英文双语,全面客观呈现中国展览业发展状况,是了解中国展览业的重要窗口,具有较强的行业发展导向作用。2022年《报告》采集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120个城市的1807个展览信息,通过对采集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2022年中国国内展览地区分布、规模分布和行业分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