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镇高校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研究

2023-06-12 16:01孟宇卿余红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通识中华人文

孟宇卿 余红艳

内容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的教学内容。当前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尽管较为丰富,但是课程设置相对自由,课程类型覆盖面不高,教学手段主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之间仍然存在衔接不够等问题。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建构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导向,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高校特色学科优势,打通课堂内外的时空限制,打通专业与通识之间的学科壁垒,打通中国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的限制,创新教学改革及考核模式。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识教育体系 地域文化 镇江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①(以下简称《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意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直接影响着当前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也必然会成为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重要导向。如何充分利用高校人文通识教育平台,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用,将是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研究的新趋势,这一趋势必然体现在人文通识教育的理念革新和实践性加强这两大方面。

一.高校人文通识教育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国外通识教育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始于哈佛大学的课程选修制。[1]20世纪40年代,哈佛第23任校长柯南特组织来自文学院、理学院和教育学院的13位专家教授组成委员会,专门研究并发表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1945),指出普通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不能相互取代。该计划在美国各高校掀起了进行普通教育改革的浪潮,实现了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1976年,哈佛大学进一步提出主张在本科生教育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之外,建立一套共同的基础课程即“核心课程”,加强学生人文、社科和科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此后,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模式在西方国家得到推广应用。

国内关于高校通识教育的研究总体数量不多,以“高校通识教育”为主题,在中国知网(2022-4 -1-9:44)检索,仅见论文1835条,这与国内近年来如火如荼地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相比,实显薄弱。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包含“高校通识教育”的各级课题数量却较为可观,有132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获批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高达20项。由此可见,高校通识教育研究已得到国家及各地社科、教育部门的热切关注,但目前尚处于课题研究阶段,发表或出版的科研成果数量有限。这一研究现状为当前高校通識教育体系的建构实践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同时也为围绕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建构的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具体到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两大方面。一是理论研究。1998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由此“通识教育”概念被普遍使用。具体到人文通识教育,主要是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中的人文科学课程和一部分社会科学课程。二是具体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对各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高校人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作为热点,此类研究是近年来各级教改项目指南的必选课题之一。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文通识教育的内涵研究[2]、人文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3]等方面。

二.驻镇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建设现状

本研究所涉及的驻镇高校主要包括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院校,其中又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为主要调研对象。为较为全面地了解相关驻镇高校在人文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设计理念、课程安排、教学情况等,课题组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半开放访谈等调研方法,通过对高校教务管理部门、一线任课教师、大学生群体的调查访问,尽可能地驻镇高校在人文通识教育体系建设方面的现状,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现状,并依据国内外基于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提出的相关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分析,以期为驻镇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建构提供数据支撑。

1.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较为丰富、学科分配较为合理。据调研,驻镇高校在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普遍较为丰富,涉及文学、语言学、文化、书画、音乐、艺术、历史、医学等多学科。以江苏大学为例,江苏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的校选课分为创新创业类(即创业课程)、艺术审美类(即美育课程)、经济管理类、大国三农类、人文科学类、自然工程类、综合教育类等七个类别。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选修4个类别4个学分,其中创新创业类(即创业课程)、艺术审美类(即美育课程)必须选修。选课时注意不要选修和本专业培养计划内课程相同或相似的课程。学校现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人文类校选课程共计83门,包括语言、文学、书法、绘画、音乐、历史、地域文化等学科领域,开设学院主要包括文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材料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土力学院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人文通识教育课程群,这为进一步探讨江苏大学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建构奠定了重要的课程基础。

2.公选课占比较大,开设新课程较难。在调研中,我们可以轻易发现,在驻镇高校现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中,人文通识教育类公选课占比较大。以2016年的江苏大学本科生公选课为例,校公选课共计306节,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为83节,占比27.1%。如果将人文通识教育类课程放置在全校本科生课程中分析,我们发现在2021-2022年度的本科生课表中,共有1586门课程,其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共83门,占比为5%。这在全校27个学院、97个本科专业的大范围中,还是相对较高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江苏大学对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高度重视。但是,通过数据比对,我们还是可以看出2016年与2021年江苏大学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在总体数量上没有实现增长,这与新课程的开设难度有关,难点在于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主要依据开课教师的学术兴趣和教学基础。因此,驻镇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建构需要依托相关高校、相关学院的统筹协调和政策引导。

3.课程开设随意性较大,尚未形成人文通识教育体系。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因此,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建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息息相关,二者互为载体,共同承担传承中华文化与培养中华人才的文化使命和教育使命。当前驻镇高校人文通识教育在课程设置上,仍然主要以教师个人学术兴趣为主要课程设置依据,尚未形成以传统人文学科为基础,优势学科如农业文化、中医药文化、饮食文化等为亮点,镇江地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集中采用多媒体授课的较为单一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法,尚未形成课堂知识传授与文化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在课程制度上,主要体现为校选课,尚未形成专业课与校选课相结合,打通专业课和通识课的制度创新。更为突出的是,尽管已经初步尝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理念引入师资培训项目,但尚未形成较为系统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导向的江苏大学特色人文通识教育体系。

三.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议

1.构建和完善高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管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是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历史文化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是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构建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紧紧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国家战略,依托相关专业课程、人文通识课程、专题讲座、文化体验等多种教学模式,建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为核心,深度融合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此外,人文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人文学科的责任,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学科,充分挖掘非人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开设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人文通识课程,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人文通识教育体系,通过人文通识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高校人文通识教育的建设与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这就需要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及相关专业学院统筹协调,合理設计,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各高校可设立专门的虚拟人文通识教育教研室,由教务处指定人员专门负责协调各院相关课程,拟定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大纲和培养目标,真正发挥教务管理对人文通识课程的统筹和设计。

2.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镇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它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董永与七仙女”等知名传说的发源地;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的中国故乡;更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文学、科学巨著的诞生地。镇江还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现有人类口头遗产项目1项,国家级非遗项目9项,省级非遗项目31项,市级非遗项目55项,以及县级非遗项目208项,很多高层次的非遗文化在全国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是镇江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更是镇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代表性载体,是驻镇高校共享的人文通识教育资源。因此,在构建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过程中,驻镇高校应充分发挥镇江地域文化优势,鼓励学院、教师开设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人文通识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在镇江,让大学生在可知、可感、可触、可摸的地域文化中,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

3.深入挖掘驻镇高校优势学科和特色资源,构建具有学校学科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高校人文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在以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高校特色资源,开设独具镇江地域文化特色、驻镇高校学科魅力的人文通识课程。驻镇高校均有着各自的优势学科和优良传统。以江苏大学为例,农业机械是学校优势学科,其蕴含的深厚丰富的中华农耕文化、农业发展等具有很强人文性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学校人文通识教育的亮点课程之一;此外,医学院、药学院所承载的中国悠久的中医药文化,食品学院的饮食文化,教师教育学院的中国教育文化等,都应开设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通识课程,让青年大学生在跨学科、跨领域的课程选修和交流中,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并能结合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一定程度上打通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思维的综合人才培养。

4.打通课堂内外的限制、打通专业选修与公共选修的限制,构建具有学科融合性、技术参与性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传统的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这一方面受限于选修课程人数较多,活动相对难以组织开展的客观因素,但更多的仍然体现的是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局限。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应充分体现“新文科”教育理念所强调的实践性、应用性等原则,从课程大纲的安排、教学内容的设置等方面,鼓励教师打通课堂内外的限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希望的田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课程设置在广阔的文化土壤中,通过田野调查、文化考察、田间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文化实地中感知、理解并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还应打通专业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之间的壁垒,实现从专业到通识再回到专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系统,将专业学习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相结合,将培养了解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的当代大学生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要求之一,才能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5.重视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教学能力。2018年,教育部颁发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明确规定“来华留学生应当熟悉中国历史、地理、社会、经济等中国国情和文化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理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和公共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法治观念和道德意识”,这对高校国际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要求。驻镇高校特别是江苏大学,近年来坚持以国际化为学校发展战略,十分重视学历留学生招生和人才培养工作,留学生数量居江苏省前列,大约有2400余人,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此外,江苏大学每年还会承办语合中心、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侨联等组织的来华留学生短期文化交流项目、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项目、“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等项目,是驻镇高校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单位。尽管江苏大学目前面向来华留学生开设了部分人文通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汉语、跨文化交际、法学、中国历史等必修和选修课程。但是,尚未将来华留学生群体纳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之中,留学生可以修学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相对较少。基于驻镇高校较多的来华留学生群体,我们认为高校应充分重视面向来华留学生进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教育,针对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及专业特点,专门设置来华留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建构一个适用于留学生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系统的课程学习有助于依托留学生群体,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当代中国多次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学生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人和传播者,面向其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需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应用性与服务性,充分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和高校特色学科优势,真正使文化遗产“活起来”,真正让高校人文通识教育课程中“活起来”,因地制宜地建构一个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导向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洪艺敏.对我国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9):58-60.

[2]左岩.人文通识教育转变的一个维度: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5):21-24.

[3]李加林,徐谅慧.高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80-85.

项目基金:江苏大学教改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7JGZD027

注 释

①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7/0126/c1001-29049653.html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通识中华人文
人文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人文绍兴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