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送礼现象

2023-06-12 01:40顾素琴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等级制度儒林外史人情

顾素琴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儒林外史》中赠答礼仪的分析,从礼品的种类、送礼的原因等方面展开论述,探究送礼现象背后深层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因素,并给予现在以启示。

关键词:人情 面子 礼尚往来 等级制度

《儒林外史》一书反映了明朝广阔的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由于各种原因采取的送礼行为。在中国,送礼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人们所接受,从古至今延续数千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一.礼物的种类

《儒林外史》中描写的礼品种类繁多,不一而足。礼品的选择与送礼之人所处的社会地位、掌握的社会财富紧密相关,地位财富的差异往往导致送礼之人在礼品偏好上的不同。因此,本文将《儒林外史》中的礼品按照送礼之人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即土地的标准进行分类,分为农民阶层和地主阶级,探究二者送礼行为的相似之处。

1.农民阶层。第二回中申祥甫说:“这就是周先生看见我这一集上只有荀家有几个钱,捏造出这话来奉承他,图他个逢时遇节,他家多送两个盒子。俺前日听说,荀家炒了些面筋、豆腐干,送在庵里;又送了几回馒头、火烧,就是这些缘故了。”[1]12荀家送给私塾先生周进的“面筋、豆腐干”等都是些老百姓饭桌上寻常可见的食物,当时周进寄住在庙里,饭食极其粗劣,荀家所送的吃食恰好迎合了他改善伙食的需要,荀家送的礼品虽不贵重,但体现了“礼轻情意重”的中国社会的礼品价值观。而且,只有荀家好心送了吃食给周进,这也为后来周进让范进在科举考场上提携荀玫埋下了伏笔,体现了“善恶果报”的思想。

受战乱天灾、生产技术落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农业生产力低下,饥馁频仍,食物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需求量最高的东西。在正式功能方面,对于文化层次普遍不高的农民阶层来说,语言只能传达一般的情感,而承载了深情厚谊与朴素感情的食物,则能传达重要的社会关系。因此人们常常利用食物来满足其对多样化、信息交换和社交联系的需要。

食物的这种功能被国人充分利用,《儒林外史》中有多处描写体现了这一点。如范进中举之后,邻舍们“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也有背了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1]8农民阶层不掌握生产资料,即使掌握,也是极少且有限的,他们大多生活贫困,所送的礼品也都普遍价值不高。因此,礼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食物与其身份地位、经济实力是相符合的。

2.地主阶级。地主阶级主要包括具有较高社会地位、享有政治特权的世族地主、缙绅地主;社会地位较低、没有政治特权的庶民地主;以及拥有大量财富的粮商盐商等。

范进中举之后,初次见面张乡绅对范进既赠银又送房,礼品不可谓不贵重。张乡绅送如此厚礼给范进,是出于笼络范进的目的,好让范进在做官之后为自己鱼肉百姓、称霸一方提供政治保护伞。这里的送礼实际上其实是打着“礼”的旗号,以“礼”作伪装,使受贿者明知是在受贿却能像接受其他礼物一样坦然接受、领“敬意”而纳之。

第一回中,县老爷让王冕画了二十四幅花卉册作为候问之礼送给上司,“花卉册”虽不如张乡绅所送的礼品贵重,但与之相比,明显少了几分俗气。在明朝,官员都必须经过科举考试的层层选拔才能获得做官的资格,他们普遍都有着丰厚的知识文化积淀,在送礼上也追求风雅。此处县老爷选择书画作为礼品正体现了其文人雅趣,反映出其高雅的兴趣爱好。

3.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送礼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农民阶级还是地主阶级,二者在挑选礼物时都是在其经济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地选择更贵重的礼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面子”文化在国人社会交往中的浓厚色彩。

“面子”是中国人的显性社会心理现象。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曾说:“面子是统治中国人的三位女神(即面、命、恩)中最有力量的一个,它是中国人社会交往中最细腻的标准。”“面子的意义,不可翻译,亦无从予以定义。它好像是荣誉而不是荣誉,它不能用金钱购买却给予男男女女一种实质的光辉。”[2]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中也谈到:“面子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3]送礼者唯恐送的礼太轻使他人觉得自己轻慢了对方,好似礼物越贵重,就越能显得尊重对方,越能使其感受到自己的满满诚意。

另外,农民阶级和地主階级选择礼品时,虽偏向有所不同,但二者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一是送礼时都注重投其所好。如第二回中考虑到周进在庙里饭食恶劣,荀家就送饭团等吃食帮助其改善伙食;范进“家里住着一间草屋,一厦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于是张乡绅就送了其一间三进三出的大房子。

二是送礼时刻意避免将礼物货币化,很少直接送钱,而是更多地选择赠送实物。这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基于亲缘和地缘纽带,中国传统熟人之间存在复杂且微妙的契约关系,相互之间来往频繁,有大量的劳务和经济互助,因此送礼无需贵重,也极少使用货币,因为货币体现的是冰冷直接、赤裸裸的买卖关系,缺少人情味,而人情的维系则要尽量避免物化痕迹。另外,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委婉含蓄,注重心灵感悟,讲求不多言语却能达到心照不宣的默契,并不适应直接送钱如此简单直白的表达方式。

二.送礼行为产生的原因

送礼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常见方式,其背后往往充斥着利益的博弈,送礼之人多数情况下受到利益的驱使,那种真诚的、不计回报的送礼是极少的。送礼行为的产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人情的需要、儒家重礼文化、封建社会政治范式的影响等。

1.人情的需要。第五十回中“秦中书忙进去。一刻,叫管家捧出十二封银子,每封足纹一百两,交与高翰林道:”而今一半人情,一半礼物。这原是我垫出来的。我也晓得阁里还有些使费,一总费亲家的心,奉托施老先生包办了罢。””[1]280由此可见礼物的赠答与中国社会的“人情”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在礼物往来的过程中,会较多地考虑到“人情”。中国人在收到礼物的时候,会感到一种“负担”。对于“功利性”的送礼,为了还清这种所谓的“人情”,就不得不为赠送礼物的人办事,满足赠送一方的“求”;对于“非功利性”的赠答,中国自古以来有“礼尚往来”的说法,通过不断的礼物的“赠送”与“返还”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动,以此来拉近、建立、维持社会网中的各种纽带关系。礼物的往来实质上也是人情的往来。

礼物赠答所承载的人情往来体现了一种互助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合作关系。人际交往的本质,即是资源交换的法则。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中,个人被局限在固定的生活空间之中,個人的力量是弱小的,掌握的资源也是极其有限的,为了维持生存势必需要向外界索取资源,这时就必须要依赖其利用人情搭建和维持的人际关系网。在这种意义上,送礼也可以看做是一种金融手段,以送礼的形式给他人利益换取人情,再靠换取的人情实现资源互换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各取所需,互惠互利。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都讲究人情,社会大环境催生了“人情世理”的“圆通学”,这与古代社会的社会特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代封建社会不是公开、公正、透明、法治的社会,人们的法制观念普遍淡薄,人情往往凌驾于法律、规则之上,所以利用人情处理事情的色彩相对浓郁。“人情”早已成为隐形社会契约,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不约而同默认了它的存在,并将之作为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在进行社会交往谋求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时都会不自觉地利用这一套处事哲学。

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情不纯粹,礼物的赠与答往往都裹挟着利益的计较,送礼者多数存在被动送礼的心理,即使是主动地,也是被利益驱使,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的目的。如在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中,严监生的妾侍赵氏给王家两位舅爷又是送米送菜,又是出钱给二人作赶考的盘缠。这是因为封建社会妾的身份低下,赵氏出于巩固自己在严家地位的考虑,不得不通过送礼的方式巴结讨好两位舅爷。王家两位舅爷收了赵氏的礼,欠了赵氏的人情,就要承认赵氏的正妻地位。

2.儒家重礼文化的影响。中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格外注重“来而必往”,其爱送礼的表现也被认为是儒家“重礼文化”的延续。

《礼记·曲礼上》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儒礼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非常重视,所以“礼尚往来”才会成为中国古往今来几千年来被人们所尊奉的至理名言,而《诗经》中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又成为了“礼尚往来”的最好注解。在中国社会,儒家文化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仪道德化,如果不懂得礼仪就会被贴上道德的标签。儒学映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将繁琐的儒礼简化以规范中国人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儒礼更倾向于人们思想上的自觉,这有利于减少人与人之间的日常冲突,缔造良好的社会秩序。

3.封建社会政治范式的影响。第三回中胡屠户训斥范进时说:“老人家每日小菜饭,想也难过。我女孩儿也吃些。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1]16第四回中何美之和僧官慧敏谈论起范进的夫人时说:“一双红镶边的眼睛,一窝子黄头发,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靸个蒲窝子,歪腿烂脚的。”[1]22可见范进中举之前生活极其穷困潦倒。此时没有利益捆绑和人情需要的乡邻们对范进的态度极其冷漠,对他生活上的困难视若无睹,谁也不愿意帮助他。然而在其中举之后,村里人突然变得格外热情,主动上门送这送那,使得范进很快摆脱了穷困的生活。

《儒林外史》中“看人下菜碟”的乡邻众人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鲜明对比极具辛辣的讽刺意味。范进中举之后众人之所以争先恐后地通过送礼的方式谄媚讨好范进,究其原因,一是面对政治权威时的奴性心理使然,二是出于对自己生存空间的考虑。

封建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性范式,其核心之一便是严格分明的等级制。“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大夫”与“庶人”之间关系不平等,权利与义务不对等,这种范式反映到社会生活中,便是民主意识、平等观念薄弱而等级观念深入人心,民众普遍养成官尊民卑、官本位的思想意识。“学而优则仕”,读书人都希望通过科举步入仕林从此平步青云。明朝封建社会的国人在面对封建官吏政治强权时缺乏个人自信心,习惯于屈服顺从,严重缺乏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按照当时的选官制度,中了举人的范进即使中不了进士,如果县里有缺,也可以直接接任县令。范进通过科举成功迈入了“士”的阶层,有了做官的“正途出身”,实现了从庶民到士大夫的阶级跨越,在庶民阶层的乡邻众人眼中,他的形象瞬时高大了起来,谁也不敢再欺辱他。范进发疯后,众人建议胡屠户打范进一个嘴巴时他连连推辞说道:“虽然是我女婿,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打了天上的星宿,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1]18,可见此时的范进在人民群众的基层眼中,有着无比强烈的、不可亵渎的神圣光环。

另外在社会生活中,由于封建专制制度,官方掌握着绝对的话语霸权,百姓生民普遍缺乏生存空间,不能享受基本的人权(如言论自由),社会上的多数人都是很少受到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支持的弱势群体,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有残酷的生存困境。因此,从这一点来看,百姓争相送礼巴结官员也有出于对自己生存空间的考虑。

4.为了表达真挚的情感。人类关于真善美的诉求是千古不变的,《儒林外史》中也不乏体现浓浓温情的送礼行为。如第一回中秦老帮助王冕家,经常送这送那,不一定是想着他回报自己什么,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善良的品质。秦老在王冕离家期间一直对他年迈的母亲多加照顾,而王冕返乡之后也给秦老送去茧绸和耿饼,对其表达感激之情,这一行为也体现了王冕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

再如在其他人都瞧不上一把年纪还在当私塾老师的周进时,荀家却格外尊重周进,就连拜师送的贽也是几家中给的最多的,除此之外,荀家人还体谅周进寄住在寺庙里饭食粗劣,经常送去吃食帮助其改善伙食。再如在二十一回中,卜家与牛家结亲,双方都是贫寒人家,卜老爹对牛老儿说:“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妆奁,只要做几件布草衣服。况且一墙之隔,打开一个门就搀了过来,行人钱都可以省得的。”[1]120但牛老儿还是卖了几石粮食,给新娘子置办了新衣服和首饰,早早地给卜家送过去,权当是聘礼。即使牛家家境贫寒,拿不出贵重的聘礼,但还是竭尽最大的努力尽量使婚礼办得体面。这场婚礼虽然简朴,但充满了浓浓温情,体现了穷苦人民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相濡以沫的情感。

在这些情况下,“送礼”更多的表达了一种友好和善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純朴真挚的情感,更接近“礼”的本质。

三.特殊的“送礼”现象

《儒林外史》第三回中写到范进中举之后“有送田产的,有送店房的,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蔽的”,其中“送田产”这一送礼行为不禁让人疑惑,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田地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根本,他们对土地有着一种格外的眷恋,即使是地主也格外热衷于兼并土地,怎么会有人将田地作为礼物送给范进呢?

这种特殊的“送礼”现象是当时田税制度催生的特定产物。在明朝,一旦中举便意味拥有了做官的资格,而官员在赋税上享有特权和优待,这意味着从中举的那一刻起范进就再也不必为其名下的产业交任何赋税,不管是人头税、田税还是商业税都一律被免除了。正是如此,从而催生了百姓争相将田产“送”给范进的这一特殊的送礼现象。表面上看似是百姓们将田地作为礼物送给举人老爷范进,但并不是真正送给他,只是以“礼”作伪装,假借“送田产”的名义,将田地挂靠在其名下,以此来逃避田税,作为“礼物”的田产仍旧属于送礼者所有,范进同时向挂靠之人收取“好处费”。

地方官员与当地百姓彼此之间心照不宣,枉顾法纪将赋税制度的不完善之处视为可钻的空子,以此来获取经济上的好处。明朝官俸微薄,官员在现实工资水平无法满足心理需求的情况下,这种特殊的送“礼”行为就有它赖以生长的“沃土”。百姓将田产挂靠在范进的名下免交了田赋,范进利用职业权力获取补充收入,毫无疑问这是一件两相共赢的事情,于官于民都有益。将田产挂靠在官员名下以此来逃避田赋这一官民勾结的行为并不是只有范进做了,在明朝,还有数不尽的官员也采取了同样的做法,范进只是他们的一个缩影。

这种以“礼”作伪装的特殊送礼行为其实是封建时代政治高压下,身处险恶生存环境的封建社会老百姓危机意识下的一种自保行为。

中国社会重人情,重关系,为送礼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尽管现世社会等级制度消失,民主平等法制的观念深入人心,但送礼风气依旧盛行。送礼在国人的思想观念中早已根深蒂固,尽管我们个人无法改变中国人情社会的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应该尽量以客观理性的心态来看待日常生活中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行为,面对送礼这一中国社会中的集体性行为,多质疑,多拷问,多反思,在群体无意识之中保持个体思想的独立性。

参考文献

[1]吴敬梓.儒林外史[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8.

[2]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5.

[3]鲁迅.且介亭杂文[M].沈阳:辽宁电子图书有限责任公司,2003:65.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猜你喜欢
等级制度儒林外史人情
永远不要透支人情
“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出台 打破技术工人成长“天花板”
不近人情是近人情
《儒林外史》的吃播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不要透支人情
人情之美
【第一部】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