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纹样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以缠枝纹为例

2023-06-12 05:00米琪尔李斯奇
西部皮革 2023年11期
关键词:藤蔓纹样服装

米琪尔,李斯奇

(吉林外国语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战略部署,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文化创新”“文化自信”“文化传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艺术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直接体现出“中华文化之美”。但是,一成不变的艺术并不具备持续吸引力,只有在传统的基础上不停地加入“新”的东西才能让其“永葆青春”。近年来,“国潮风”一直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因此,缠枝纹的创新与应用不仅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还能以文化拉动相关经济产业的发展。柔软的缠枝纹不仅与女性服饰是天然的绝配,更是推动服装设计的动力。

1 缠枝纹概述

1.1 缠枝纹的历史简述

缠枝纹的历史源远流长,它大致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与明清[1]。它的原始构思可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漆器之上,从当时漆器上的表现纹样中已经可以看出缠枝纹的基本特征。汉代之后,缠枝纹样逐渐成熟,在丝织、装饰绘画等工艺中均可以发现它的身影。除此之外,与缠枝纹关联最密切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青花瓷了。从元代起,青花瓷作为中国出口的大宗商品沿着丝绸之路远售西亚各国。伊斯兰缠枝纹早熟于中国缠枝纹,其形成发展受到了伊斯兰缠枝纹的影响,常见形式为“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缠枝葡萄”等,是青花瓷的主要装饰元素。缠枝纹也因青花瓷的火爆而定型,其枝叶形态延续至今日基本并无改变。

1.2 缠枝纹的美学特征

缠枝纹常常出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中,而工艺美术又与绘画不同,它主要不是表现眼睛所观察的形象,而是表现艺术思维的想象,表现生活的理想和美好的愿望[2]。我国工艺美术博大精深,其种类更是不胜枚举。以青花瓷瓶上的缠枝为例,重表意而轻表象,富有深意,重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轻的是花里胡哨的装饰感。这是美学中所谓的意象,即主体思想感情与客观具体事物的组合,从其蜿蜒的样式之中也可以大致感受到“野蛮生长”的美学。所谓“野蛮生长”即枝蔓的无限延伸、缠绕,这又具备一种重复之美。

1.3 缠枝纹的形态特征

缠枝纹样启蒙于原始几何图形,从其结构骨架中便可发现端倪。同时,在时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推动下,该纹样经历了缠枝、折枝、朵花等形态演变过程,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出了藤、花搭配的完美比例。缠枝纹是以藤蔓草茎提炼变化而成,以植物的枝干、藤蔓为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用数学符号中的“∞”来形容它再合适不过。它的形态婀娜多姿、缠绵不断、变化无穷,可以通过二方连续、四方连续进行无穷无尽的扩展。此外,缠枝纹看似错综复杂实则穿插自然,在律动中富有节奏,自由中具有规律,结构舒适且优美,看似满密实则“透气”。

宋元时期,青花瓷瓶大量出口至西亚各国,缠枝又开始呈现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卷曲风格,纹样的形态也最终确定。此时,藤蔓以花朵为主体中心进行放射状分布,整体呈现出满而不密的特点。这里所指的“定型”,是事物在发展到成熟状态后的停滞期。一般来说,是指形态上不再有大变动的概念。这一时期的缠枝纹突出花头,花大叶小、花中有花、叶内添花的结构,其构成形式相比隋唐卷草纹更富装饰性[3]。并且,它作为明代最为广泛流行的植物纹样,整体造型体现出强烈的文化交融的特征,工匠画师通过变形处理和元素替换等设计手段对花卉及藤蔓骨架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其花瓣和叶片的造型呈现出类似于伊斯兰风格的云勾曲线状的特点[4]。

或许,在古代缠枝纹的地位太过于“配角”,人们想起缠枝只会想到细腻的线条,而忽略了花与叶。但是,缠枝叶片在当代设计师的笔下却总体呈现出茎细而叶大的特点,更有甚者叶片大于花朵,这种看似“脚重头轻”的理念,让纤细的藤蔓极其弱化,仿佛满屏“开花”。这种过度夸张的艺术手法与当下年轻人追求自由奔放的理念相吻合,敢于摆脱固有概念的审美趋势有利于传统纹样的创新与发展。除此之外,另一种在当代比较流行方式是将缠枝花朵创作为极为醒目的彩色,打破人们对其青花色的固有认知,让其五彩斑斓。

2 缠枝纹运用在现代的意义与目的

2.1 理论意义(文化传承)

缠枝纹曾伴随着青花瓷走遍了五洲四海,笔者曾出入全球各大博物馆,均能在各馆最醒目之处看到青花缠枝瓷器的身影。缠枝纹或许早已同青花一起超出了普通艺术元素的范畴,成为中华文化的代名词。一朵青花,一支藤蔓,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散发着中国文化之美,传递着中华文化之魂,用文化软实力发出“中华之声”。

如今,缠枝纹发展与创新却进行得不太顺利。因其曾长期作为搭配纹样而存在,造成独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并不多,国内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缠枝纹为何物,纹样的普及与推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笔者坚信,它可以经过现代设计的打磨焕发新的生机,从而带动一波新的“中国热”,助力国人提升文化自信,服务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2.2 现实意义(经济推动)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交流可以直接推动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为各国文化传播打开通道,为彼此加深了解提供契机。现实情况是,世界各国都在疯狂进行文化输出,或许从贸易战到文化战已经不可避免。如何设计出切实有效的且带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商品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的首要任务。如果说枪炮是“硬”的,那么文化就是“软”的,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可以提高海外友人对中国的向往,帮助中国商品抢占国际市场,在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展现出灿烂中华文化的魅力。这种结果带来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在外部刺激下增强我国民众对本土文化的熟悉和理解,这种理解会上升为一种好感和冲动,而这种积极情绪可以很好地调动大众产生直接的购买行为[5];二就是“国潮风”的兴起,运用传统纹样,展现文化底蕴,紧随潮流使之更为广泛地被受众所认知和接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容错空间。

2.3 缠枝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据资料显示,缠枝纹第一次与服装产生联系是在唐朝时期。唐代衣衫整体风格雄健豪迈,这或许与李唐天子所具有的胡人血统有关。这时期的缠枝纹多运用在贵族的男士长衫之上,整体造型多以枝条环绕花朵的圆形造型为主,花叶密集且花朵饱满。到了宋代,缠枝纹中枝叶穿插相比于唐代要自然生动了许多,更多的是以写实为主。而到了元代,呈现出的就是典型的异域风格,藤蔓围绕着主花进行分枝,花大而茎细。到了明清时期,缠枝纹的形态更加灵活生动,婀娜多姿,并开始大量运用到平民女性的服饰之上。

因为现代服装诞生于西方,所以要做到中西合璧就需要设计师拥有极高的综合素质。服装款式更新迭代慢限制了缠枝纹样应用的难度,设计中的“生搬硬套”比比皆是,比如将存在百年的古典缠枝图案直接印于服装之上。在这个以追求效率为第一目标的时代,商家考虑的首要目标就是快,款式创新、纹样创新者寥寥无几。打开网络购物软件进行搜索就会发现有关于缠枝纹的服饰仅有寥寥数款,且销量均十分低迷。或许是思维的禁锢,亦或是纹样的单调性,缠枝纹在现代服装设计中几乎没有成功的代表作。

同时,款式设计直接影响服装的销量,人们在生活中很少见到印有缠枝纹样的现代服装。这说明大多数消费群体对缺乏文化创新的该纹样服饰并不买账。目前,市面上可以见到印有缠枝纹样式的服装较为单一,常见于古装剧中的戏服、中老年群体的文化衫,很难作为常服出现在20 世纪以后出生的新一代消费者身上。这样就会进入一个死循环,创新缺乏导致产品趋同、单一且毫无新奇感,销量不好又加剧了商家的不重视。这种很难引起消费者兴趣的商品看多了干脆会让人感到厌烦,不足以满足现代人群求新易变的审美品位和心理需求。

从纹样本身来看,其柔软、灵动的造型适用于女性裙摆,不太适合较为保守的男士衣衫。并且,密度较高的缠枝图案用色彩则不应太过鲜艳,避免颜色的跳跃造成纹样内核的缺失,以保留典雅古朴实质。有的服装款式大胆夸张,图案颜色的使用又过于暗淡,缺乏朝气,与整体的风格不和谐[6]。

3 缠枝纹样应用于裙装的创新案例

3.1 缠枝图案的创新

缠枝纹应用形式有二方、四方连续纹样,或单独纹样等;其在服装上的应用法则主要有三项:一是注意取舍,繁简适宜,二是灵活按需改变骨骼和色彩,三是多样化的表现手法[7]。缠枝纹传统表现方式有织锦、印染等,而随加工技术和审美等发展,缠枝纹除平面表达外,还有立体和半立体的装饰表现手法,如贴布绣等[7]。装饰纹样的应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不同的表现方式直接应用原始纹样,二是打散重构,创新原有纹样间接应用,如以分割、增加、删减等方式重构纹样再应用[1]。

如图1 所示,笔者设计出名为《缠》的系列纹样作品以探索应用于女性服装之上的可能。图1 中,左中两幅图主打新中式风格,一方一圆以体现“天圆地方”的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该思想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两者的结合则是阴阳平衡、动静互补。“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例如天坛与地坛、四合院、方孔圆钱等这些“天圆地方”的图案与结构。

图1 米琪尔作品《缠》

左图样式为较为基础的缠枝纹走势,藤蔓以中心为基础向四面八方无限延伸,可用作二方连续、单独纹样的方式出现在服装中,也可作四方连续出现在墙纸之中。在设计中,以蜿蜒曲折的藤蔓作为骨架,运用到了不同颜色、造型作为视觉主体,散落画面各处的花朵不仅丰富了图案,而且与嫩绿色的藤蔓搭配得相得益彰,丰富了视觉的层次。在服装中,它能以刺绣、印花等形式运用于袖口、衣领、裙摆等处,以作画龙点睛之笔。本土组合灵活,拆分后二次创作简单,增加了自己动手改造服装乐趣。因此,本图案兼顾了艺术的趣味性与植物本身的轮廓感。

由于藤蔓本身具有的蜿蜒特点,使缠枝纹向来缺乏“规则感”,因此在中图创作中运用了圆盘状整体轮廓以塑性。缠枝纹普遍向上下或左右延伸,将缠枝围做圆环形状,以其为框架,巧妙地赋予了其“规则感”。在服装中可以以立体、扎染的形式运用于纽扣、印花等地方,增加服装的丰富程度。此外,从配色来看,黄、绿相搭给人以自然清新之感。黄花被绿藤所环绕,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

右图设计以能打入海外市场为主要目的。缠枝纹本身是循环往复的藤蔓,设计元素有昙花、藤蔓以及通过变形缠枝作为图案的边角框架,以缠枝纹的创新为主题将藤蔓与昙花相结合,以民族风的设计风格为主调,在总体布局方面满足单独纹样与四方连续的需求,以婀娜多姿,蜿蜒的线条装饰及昙花的表现形状,更能体现出缠枝图案的丰富,创造出神秘而又绚丽的环境。昙花的花语是霎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昙花开花较为少见,并且只会在夜晚的时候绽放。正因如此在底色背景的选择上大胆地运用黑色为底色,亮黄色为边角色显得画面不那么沉闷。昙花象征着生活中为自己梦想目标奋斗的人,也警示人们要抓住机遇。在服装中可以以刺绣、立体的形式运用于袖口、纽扣等细节的地方,利用小面积的形式增加服装的亮点。

3.2 衣裙款式的创新

缠枝纹线条优美,柔软,妖娆相对而言更适用于女性服装。女性服装中连衣裙又是重中之重,可作为常服、礼服等,所以连衣裙也被称为“时尚皇后”。连衣裙,风格多变,曲线感强,款式和结构线相对简洁,廓形自然,着装场合较为广泛[8]。

以创新纹样在连衣裙上的应用为例:衣边装饰主要指领部、肩部、下摆、袖口、门襟、四肢以及体侧部位的装饰[9]。图案样式以单独纹样和连续纹样为主。以设计角度来讲在边角装饰纹样可以使纹样作为点缀装饰,使服装产生视觉反差感,与服装骨架相呼应从而增加服装的曲线性。也可以达到修饰身材曲线的目的。缠枝纹样较为柔美,内敛。大胆将服装设计为不对称的版型,使得缠枝纹样在起到点缀作用的同时也起到一个反差感,使得一条裙子可以穿出两种风格,柔美中带一点儿新意,达到使人眼前一亮的效果,如图2。

图2 米琪尔作品《缠枝服饰》

4 结语

中国传统纹样在历史长河之中渊源流长。缠枝纹组合多样,搭配灵活,堪称“百搭元素”。因其结构连绵不断,循环往复,故具有“生生不息”之意,赋有万代绵延的美好愿望。在缠枝纹经过打散重构后,搭配创新后的服装款式,使其紧随潮流。中国传统纹样的发展与创新不仅可以增强人们文化自信,还能满足绝大多数年轻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和文化需求。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在传承缠枝纹的基础上更要让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只有先让更多人了解缠枝纹才有喜爱它的可能,愿中华文化的传播如缠枝的藤蔓般绵延不绝。

猜你喜欢
藤蔓纹样服装
让人心碎的服装
藤蔓秋千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漫游藤蔓幻境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天际藤蔓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