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情境下乡土影像的情感传播与身份认同

2023-06-12 05:05郑海昊
关键词:乡土仪式情境

刘 韬,郑海昊

(1.西北工业大学 艺术教育中心,陕西 西安 710072; 2.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影像以视觉为基础,是一种真实存在的、介于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质料[1]122。视觉作为物质性力量,为影像的“自由性、创造性与超越性”[2]等特征的呈现提供了有效的传播途径。“影像作为一种媒介,具有叙事、表情和达意的功能。”[3]因此,影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尤其在自媒体时代,将文化以视觉影像的形式进行传播,已然被公众所接受与认可。正如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曾经断言:“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E.H.Gombrich)曾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视觉的时代。……视觉影像具有唤起各种情感的力量[4]。通过影像,以视觉为途径进行文化传播正在成为21世纪文化中的一种主导性力量,也是自媒体时代的典型媒介代表。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吉尔·路易·勒内·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从哲学的角度探索了影像在运动与时间的双维度中所释放出的美学力量。根据他的影像理论,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用户需要在碎片化的时间维度中不断透过影像的表层,发觉影像与时间、运动形成的全新关系。自媒体时代的影像在“纯视效情境(situation optique pure)”[5]435中超越了影像本身,以感知生成的多种层面对应情感能量的分层与传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互动仪式链,进而对用户产生了身份认同的召唤。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清晰描绘了乡村振兴的路线图,强调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乡村文化建设被称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谱写农村壮丽篇章不可或缺的一笔[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7]自媒体时代,以影像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对乡土文化进行传播,进而在互联网的虚拟情境下实现情感共振与身份认同,促进乡村振兴。

一、自媒体情境的生成

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于2003年出版了关于自媒体的研究报告,其中对自媒体给予了较为严谨的定义:自媒体(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过数字科技不断强化和全球知识体系之间建立联系以后,一种关于普通大众如何对自身的事实事件及新闻要素进行提供与分享的途径[8]。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媒体呈现出开放、互动、平等的传播特性,形成了特有的传播情境。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都成为用户抒发情感、精神共振的网络社交平台。因此,以自媒体为平台,以视觉影像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网络虚拟时空为互动通道的媒介隐喻空间即为“自媒体情境”。

基于互联网传播的乡土影像被放到自媒体的“说服语境”中,使用户更具有“在场”的感觉,因此其具有较强的情感说服力。自媒体情境具有鲜明的交互性与自主性,使用户在互动中形成“能动”,具体表现为用户主动参与网络社交的情感流动。用户作为网络社交的行动者,应自媒体情境的要求,在互联网的虚拟时空中进行着实时性、瞬间性、互动性的际遇,意识与情感就在际遇的链条上实现传递[9],而影像就是为互动加能的原动力。无论是短视频,抑或是直播,影像逐步将用户带入自媒体情境中,而用户则通过关注、弹幕、点赞、转发、评论、留言、打赏等行为给予回应。这种情感随着碎片化的信息植入(对于短视频而言)、时间的流逝(对于直播而言)会不断衰减,但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媒介,影像所激发出的情感会发酵延续至下一个际遇(新的影像),进而积累为情感能量——即共鸣。

二、自媒体情境下乡土影像互动仪式链的生成

在自媒体情境下,短视频与直播为影像表达的主要形式。乡土影像以“乡土”为表现对象,在自媒体平台中呈现出明显的互动性与仪式性,并由反复发生的仪式结成互动仪式链。

(一)乡土影像是一种互动式影像

首先,乡土影像强调影像的创作主体存在互动性。乡土影像的创作主体主要以草根群体为主。他们作为弱势群体在大众传播中难以发声,唯有通过自媒体平台以影像表达的方式,才能与社会的治理、决策进行互动[10]。其次,乡土影像的传播过程存在互动性。影像的创作主体与观众在自媒体情境中产生多维互动,交流思想、碰撞情感,形成用语、表情、影像等文化符号,并结为有共识的团体。最后,乡土影像的终极目标存在互动性。短视频中的乡土故事感人至深,直播中的乡土味道沁人肺腑,这些影像在现实社会中生发出热点,最终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反馈,为边远地区、弱势群体提供精神与物质力量的支持,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条低成本、高回报、深度体验、情感丰盈的全新路径。因此,乡土影像确实是一种专注于互动的影像。

(二)乡土影像是一种互动仪式

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仪式拥有一种能够促使集体行动的力量,激发群体共有的情感,以达到集体兴奋[11]32,并集中关注同一个对象,即“神圣物”。短视频和直播符合仪式的特点,能够被认定为新形态的仪式。而根据欧文·戈夫曼的互动仪式模型,乡土影像又满足了其模型构建的五个要点,因此可以被认定为一种互动仪式。第一,乡土影像发生在自媒体情境之中,在互联网上通过虚拟身份实现线上的共同在场,比如在同一个直播间、观看同一个视频号。第二,用户在自媒体情境中进行专注性互动,进而形成了虚拟的全方位际遇。当用户关注一个视频号或直播号,与其他用户处于同一个虚拟世界和实在,就会形成一种“神秘的联合”[12]与网络社交的定势。第三,乡土影像传播的过程中,用户应保持社会团结。用户之间能够形成不同类型的团结,并在互动时使每个成员体验到明显的社会存在感,即存在于当下共同情境的感受。第四,乡土影像尊重具有社会价值的内容,等同于涂尔干所说的“神圣物”。比如在直播间,主持人的话术与个人风格都是吸引用户的关键。第五,当影像互动仪式的礼节被打破时,其他同情境的在场者将呈现出情感的变化,并可能视破坏礼节者为异类。

(三)乡土影像是一套互动仪式链

短视频或直播不仅属于互动仪式,更应被看作为互动仪式链。用户们与UP主或直播主播在自媒体情境中形成了互动,而用户之间则处于同一自媒体情境中。比如在同一视频号或直播间中,在排除局外人的干扰后,用户们互相分享了共时的情境实在,产生了共同关注的焦点。而此时,用户通过自身之前携带的情感能量和符号储备生成了点赞、留言、打赏、弹幕、评论、连麦等“行为”,进而实现一次互动仪式。用户通过此次互动仪式将会积累新的情感和习得新的符号,以促进下次同在情境中时能够产生新的仪式。从微观经验层面来看,短视频或直播的创作过程发生在前,并且是一个预期反复发生的过程。因此,它们不是孤立的仪式,而是形成了具有相似情境的仪式链条[13]。

三、自媒体情境下乡土影像互动仪式链情感能量的双维蓄力

柯林斯认为情感是互动仪式链运行的核心要素,也是主要结果[9]153。影像互动仪式链在自媒体情境下,使得用户们通过价值联结在一起,而价值的存在基于充满情感的认知[11]45。影像在“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双维度上的延展能够充分为互动仪式链的运行积攒情感能量,使得互动仪式更具共鸣性。

(一)情感能量在“运动-影像”维度上的蓄力

伯格森认为“影像=运动的世界”。直播影像是一种“流动-物质”,即它展现为符合现实世界运动的连续。直播影像中,呈现的是现实世界中剪裁出的某些封闭系统,如直播间的室内环境或者户外环境。与此同时,直播影像不是静态和瞬间分切,它是一种动态的无限切分,是一个时空的整体。直播影像更近似于“运动-影像”的原始体制,即“普适变化,整体的、客观的和模糊的知觉”[1]134。用户在观看或参与直播的互动仪式时,首先进入“知觉-影像”变型阶段,即在自媒体的虚拟情境中,用户感知着影像所呈现事物的同时,捕捉着影像对自身的“虚拟行为”,也捕捉着自身对影像的“可能动作”,以便在进行互动仪式时,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与空间间隔对自身的影响。在这个阶段,用户可能会产生各种复杂的情感要素。随后进入“动作-影像”变型阶段,即用户在不知不觉中由知觉转向动作,包括“虚拟行为”和“可能动作”。在这个阶段,“集体兴奋”充斥在直播间的用户中,进而引发用户的行为与动作。最后进入“情感-影像”变型阶段,即主体的情感产生,形成一种表达运动——“质”,实现了直播影像对情感能量的积累。在这个阶段,用户与影像产生了共鸣。因此,用户在自媒体情境中从情感要素的相伴到“集体兴奋”的产生,再到共鸣的引爆,其情感能量在互动仪式链中实现了不断的蓄力(见图1)。

图1 情感能量在“运动-影像”维度上的蓄力

主播“乡村阿翔”以直播的方式展现了贵州农村原生态的风土人情和优美景色。侗族人过侗年的热闹与喜庆、丰收季节梯田的壮丽与柔美、鼓藏节、婚礼等民风民俗中传递出的传统文化力量,都在直播影像中一览无余。当用户刷到主播“乡村阿翔”直播的“看望80岁奶奶”时,首先跟随影像看到去往奶奶家一路上的风光、奶奶慈祥的面孔、奶奶家充满侗族特色的房屋、丰盛味美的民族美食,随即产生各种类型的情感要素,如温馨、美好、喜悦、好奇等。进到奶奶家后,直播间中的用户们与主播互动,随即进入“集体兴奋”的状态。点赞、留言、送礼物,甚至购买直播间商品等行为都是对这个直播影像的认可与支持。直播影像的时间较长,基本是以真实物质的形态贴合时间的正常流动。因此,得到用户的长时关注与留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直播影像需要具有一定的“质”。当用户被“乡村阿翔”的直播影像引起兴趣,与主播和其他用户产生共鸣,便点击关注并成为其粉丝,进而期待追踪每天直播的发布,并在互动仪式链中完成了情感能量的蓄力,成为忠实粉丝,拥护该互动仪式的有序运行。

(二)情感能量在“时间-影像”维度上的蓄力

短视频是自媒体情境中时间较短、质量较高、共鸣较强的影像表达。“剪辑本身构成整体,即时间的影像。”[5]54短视频的创作、传播,以及情感的共振主要依靠剪辑这一行为。“时间-影像”决定了影像连续中力量的关系。首先,短视频影像在创作时通过剪辑将每一个“运动-影像”所产生的情感能量连接在一起,通过“交替、冲突、分解、共鸣”等活动,选择和协调“有意义的瞬间”。用户们观看同一影像内容,并且彼此意识到其他用户关注的焦点,从而产生了共同的关注焦点,并被彼此的感情所吸引。随后,镜头在时间流动的过程中,用户在多次互动中逐渐调整至统一的步调,为影像的传播提供了极佳的情境。用户观看短视频影像时,直接思考着当下影像的意指,并通过点赞、发弹幕、评论、留言等符号储备,融入整个传播情境。当用户多次在“镜头时间压力”下体验到情感共振,就会对该情境产生依恋感,继而“关注”该视频号,成为粉丝群体的一员。这种共鸣就是在互动仪式中建立的长期结果,也就是“情感能量”。这种能量随着时间经过“量”的积累,促使“运动-影像”发生变化,进而实现情感能量的蓄力(见图2)。

图2 情感能量在“时间-影像”维度上的蓄力

比如活跃在抖音平台上拥有130多万粉丝的视频账号“农村媳妇菲利丝”。她是一名远嫁到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非洲女人。她的身上既体现出非洲女人的坚韧与勇敢,也呈现出与中国农村妇女一样的热爱生活、勤劳智慧、充满活力等特点。透过菲利丝,还能清晰地看到中国农村的乡土特色与现代化生活的融合。菲利丝从其原生态情境中“脱域”出来,融入到中国乡土之中,这种差异与碰撞使得乡土影像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农村媳妇菲利丝”共发表了100多个短视频,自做草鞋、农妇互助等,每段影像都十分精心地对镜头进行了剪辑。流畅的镜头语言完成了简洁有趣的叙事,带有情绪的音乐呈现了故事情节的节奏性。这些朴实的、原创的、带有浓郁人文审美情怀的影像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大量用户,并成为用户们的共同关注焦点。通过数据整理,每个短视频的时长约为8—10分钟。在时间的流动中,用户们通过点赞、评论、发弹幕等符号储备参与到自媒体乡土影像的传播中。充实的内容、完整的故事叙述、浓浓的乡土情几乎能够抓住每一个用户的心,每段影像生成的共振从时间压力中被释放出来,刺激普通用户关注该视频号,成为粉丝。在连续的关注中,“情感能量”不断蓄力,用户与“农村媳妇菲利丝”、与其他用户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共鸣。继而,乡土影像在自媒体情境下实现了互动仪式链的构建,情感能量奔涌于链条之中,使互动仪式更加具有凝聚力与号召力。

四、自媒体情境下乡土影像的情感传播

在自媒体情境下,乡土影像通过互动仪式链将情感能量赋予用户,形成一条逻辑清晰的情感链条。威尔伯·L·施拉姆认为传播过程通常由信息源、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与反馈六个要素构成。对应来看,乡土影像作为传播的讯息,通过自媒体情境之媒介,借助主播或UP主等为代表的传播者,将乡土文化作为信息源传播给自媒体用户,用户间、用户与传播者间的互动形成传播的反馈。乡土影像遵循着乡土记忆的唤起、乡土特色的互动、乡土情怀的共鸣、乡土现代化的期待的逻辑完成了情感传播的过程。

(一)乡土记忆的唤起——信息源的原真性与地域性

乡土影像在进行情感传播时需要借助于信息内容来表达,而该信息内容的源头即为乡土文化的原真性与地域性。原真性是指原始性与真实性,它强调乡土影像应呈现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的原始与真实。地域性则是由生活方式和价值意义的差异性所导致,它强调乡土影像应实现地域性的“显性”与“隐性”。“显性”是指乡土影像的故事完全基于乡村,“隐性”是指乡土影像的叙事要能够连接城市与乡村。在自媒体情境的互动仪式中,用户的记忆就在互动中被逐渐唤起,回忆在彼此的思想碰撞中获得了不同强度的情感能量。比如抖音视频账号“乡村记录”一直关注着贵州大山深处传统古村落里的留守儿童。他用短视频记录了极富特色的贵州地貌、古建筑群落,以及生活艰苦的留守儿童形象。这些影像具有鲜明的原真性与地域性,在自媒体情境中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另外,“乡村记录”很好地诠释了乡土影像是一种互动式影像。在短视频创作的过程中,他本人常与留守儿童真实互动,深入地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善举中,同时通过短视频影像影响了大量的用户,带领众粉丝,尤其是带着同样一份乡土记忆的用户群体一同为乡村振兴出力。在国家大力整治“空心村”“留守村”现象的实践中,乡土影像切实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帮扶作用。故而,情感能量的传播源自乡土文化,弥漫至自媒体情境,最终又回馈至乡土间。

(二)乡土特色的互动——传播者的责任感与引导性

自媒体情境下,情感传播的效果对于传播者的依赖度很高。有别于大众传播,每一位自媒体用户都能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因此,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乡土影像的传播者是一群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生长于落后的乡村,迷恋过城市的繁荣,但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故土的热爱,用朴实无华的影像生动地诉说着他们的乡村生活。比如三农领域创作者“乡村食叔”,他将自己的视频号定义为“地道的西北农村美食汉子”。在他的视频中,用户始终能够看到西北农村汉子对美食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正向的引导实则与涂尔干所说的“道德情操”[9]162类似,即传播者引起用户的集体行动(包括自媒体情境下互动仪式链中的各种行为,如点赞、评论、留言等)呈现出一种“价值性”的特征[14]。再比如三农自媒体人“乡村永嫂”通过记录家中的大嫂、弟媳和婆婆三位农村妇女的幸福生活,呈现了河南农村的风土人情。这种组合式传播者的视角更加多元,能够吸引范围更广的粉丝。由于主要人物的数量多,因此影像中的叙事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传播者的表演能力要求也较高。传播者的一颦一笑之间,都肩负着社会的正义与价值,情感能量就在这样的氛围中蓄力待传。

(三)乡土情怀的共鸣——讯息的视听性与剪辑性

乡土影像的根本讯息即为影像的视听内容。相较于文字、图片等其他类型的内容,视听内容更容易引发受传者的情感共鸣。爱森斯坦认为,剪辑就是影像的整体,即思想。因此,剪辑对于影像情感能量的积累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些乡土影像强调故事的讲述,常用叙事性剪辑。比如入选“乡村守护人”计划的视频账号“石村小月”,用带有故事性的短视频展现了他们夫妻二人从城市回到农村的生活变化,把家乡的人、物和事都用二人之间平淡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来。视频账号“妞妞外甥在农村”是一位因工受伤的农村青年,在休养期间跟着他的小姨“妞妞”初试自媒体,现已拥有340多万粉丝。他主要聚焦于普通农村家庭的琐事,用一个个鲜活的小故事讲述乡土中的人情味儿。还有些乡土影像强调情感的表达,常用表现性剪辑。比如拥有2300多万粉丝的乡村守护人“康仔农人”,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石康镇的村民,曾经做过养殖业,也进城打过工,但是日子一直十分艰苦。后来回到家乡故土,开启了自己的种植金花茶之路。回到故乡,一路通过自媒体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对乡村美食的热爱以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田间的泥土味,屋顶的炊烟,柴火味的饭蔬,都是对故乡的留恋”,这是康仔对于乡土最为真实的情感表达。他的乡土影像曾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其拍摄的专业性、剪辑的流畅性、镜头的审美性,都使得这个系列的乡土影像充满了力量,引起大家的共鸣,推动着情感能量的有力传播。

(四)乡土现代化的期待——受传者的期待性与距离性

尧斯的“美学距离”强调了影像的创作与观者的期待之间应当存在一定的张力,即不一定完全满足观者的审美期待。G.格林更将“美学距离”描绘为一条抛物线,只有适当的距离才能产生最大化的作用,太近或太远都不利于作用的发挥。自媒体时代,传播者与受传者间的互动始于影像创作之初,在影像制作的过程中,传播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受传者的存在与隐含期待。两者之间应呈现一种平等的状态,尤其在自媒体情境中,互动的平等性高于其他任何一种媒介。近几年,对于乡土影像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原因之一就是其“美学距离”刚好处于较佳位置。城市的网络用户既对乡村的传统生活充满了好奇,同时又对乡村振兴后的美好生活充满想象。差异性是受传者审美的主要期待。乡村的现代化无疑是差异性期待中最为亮眼的一部分。比如视频账号“山村小飞(生活日记)”用直播记录了他与86岁外公、85岁外婆同舟共济、相濡以沫的农村山中平淡生活。老人们的乐观、家人们的团结,都让每一次直播烹饪乡村美食时洋溢出幸福的味道。从直播影像中,用户发觉农村山中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有滋有味,青山绿水、景色独好,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微观体现。再比如主播“蚂蚁”,她是出生在福建一个小乡村的建筑师。她在家里老房子的土地上自建了一套717平方米的别墅,并用短视频影像记录下了一段段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这是对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国式现代化的亲身说法。面对这样的差异性冲击,受传者的内心被极大地满足,从而生发出大量的情感能量,随后通过互动将能量传播出去。

五、自媒体情境下乡土影像的三重身份认同

互动仪式链产生的情感共鸣能够引发用户的身份认同。传统的身份认同包括个体对自我身份的确认、对所归属群体的认知以及对所伴随的情感体验及行为模式进行整合的心理历程。而自媒体情境下乡土影像不仅能够为用户们提供互动的环境与共同关注的焦点,还能在情感能量产生的过程中呈现符号储备,并通过互动仪式链让用户们收获虚拟身份认同。

(一)第一重认同——自我身份认同

哈布瓦赫认为“记忆是身份认知的核心”[15]。记忆由回忆构成,回忆是明确“我是谁”的信息源头,即记忆能够识别自我认同。乡土影像能够激起用户的回忆,进而完成其原始自我身份的认同。随着影像的持续输入,用户的自我状态由于情感要素的介入而变化,自我身份逐步发展,用户也随之完成了对自我发展的认同。在自媒体的虚拟情境中,用户在真实世界中拥有的自我认知将被打破。游走于乡土影像的互动仪式链中,用户将呈现出网络化生存的状态,与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差异性较大,甚至有可能派生出一个全新的自我。因此,由角色异化所产生的价值冲突与人性二重化的现象常在自媒体情境中发生。为了能够客观地认知原始自我身份,较好地接纳自我发展的阶段式身份,除了用户自身的调节与思考外,更需要所处环境的及时反馈、与其他用户的多维互动,即需要用户实现社会身份的认同。

(二)第二重认同——社会身份认同

根据哈姆斯(Harms)等人对社会存在感的维度划分,用户在乡土影像互动仪式链中积累了情感能量,在自媒体的虚拟情境中激发出“行为依赖感、共同存在感、参与关注感、情绪蔓延感、理解交流感”[16],进而构成“主动的我、有归属的我、有价值的我、积极的我、有自信的我”[17],逐步实现了从行为到属性,从情绪到价值,再到认知多层面的社会身份认同。

首先,用户借助于自媒体情境,在乡土影像的直播间或视频帐号中欣赏影像、分享感受,并对当下自媒体情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依赖感,继而建立了认同自我行为的情感。这种认同自我行为的情感能够成为再次进入该情境的原动力,激发用户主动寻求参与互动仪式。随后,用户在自媒体的虚拟情境中彼此产生了存在意识,即建立了共同存在感,对于自身所处情境建立了时空关系的认知。当时空关系能够标记或以他人形成对照时,用户就实现了认同自我属性的情感。这种认同自我属性的情感能够将自己主动归属于当下自媒体情境,继而肯定此次互动的可行性。同时,用户会关注乡土影像的传播者,与其他用户彼此感知关注程度,即形成参与关注度。较高的参与关注度能够促使用户参与到互动之中或被其他用户所关注,进而产生认同自我价值的情感。在乡土影像的互动仪式中,用户之间的互动热情与效果都属于情绪蔓延。情绪蔓延感能够帮助用户认同自我情绪。当然,当积极的情绪产生时,会有效地激发情感能量,进而促进交互仪式的有效运行。但是,当消极的情绪产生时,则会降低情感能量,使用户逐渐失去对当下自媒体情境的依赖感,继而离开此互动仪式。最后,当互动仪式链正式形成时,传播者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以符号储备的方式传递,彼此建立了良好的理解交流感。理解交流感提升了用户对仪式的认知与理解,把自己看做是当下自媒体情境的主人翁,建立自信的情绪,主动成为乡土影像互动仪式链的“道德”守护者。

(三)第三重认同——虚拟身份认同

自媒体时代的影像信息传播速度极快,正如卡斯特描绘的“流动空间”,用户群体会在流动的虚拟空间中以极高的频率聚集与离散。因此,用户的身份认同也同样存在着冲突与分化,继而转变为对虚拟身份的认同。

传统社会中,由于时空的相对稳定性,人们在互动中获得的社会身份认同相对稳定,且整合度高。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与状态基本保持稳定,有时甚至需要通过大量的努力才能改变原有的社会身份认同。但在自媒体的虚拟情境下,用户处于信息洪流中,时间与空间瞬息万变,呈现出液态的流动状态。这就使得原本通过稳定时空状态获得社会身份认同的基础条件崩塌了。在“流动空间”中,用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更个人信息、调整属性状态,主动地构建虚拟世界中全新的数字分身。用户作为虚拟主体在不同的自媒体情境中可以使用多个身份表达思想,甚至在同一情境下都可以通过近乎表演的方式呈现出动态的变化,且变化的次数没有上限。基于虚拟主体的以上特点,对其产生的社会认同也难以统一,分化与冲突随之而来。故而,从反馈的角度而言,用户主体通过每个虚拟身份获得的情感能量都会有差异,参与互动仪式的动力也呈现出分散化的状态。唯有在虚拟身份获得高度认同的情况下,情感能量才会蓄力促使用户再次进入互动仪式,进而构成互动仪式链。在未来元宇宙世界中,虚拟身份的分化与冲突问题或可逐步得到解决。

六、结语

自媒体时代,乡土影像所激发的共鸣链接了城乡思想分化引发的情感冲突,填平了城乡文化差异构筑的认知鸿沟。通过本文的梳理与探索,首先将自媒体的传播场域定义为情境,为用户提供了实时且瞬间的互动际遇,为传递意识与情感提供了“说服语境”。自媒体情景下的影像表达形式多为短视频与直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逻辑梳理,论证出乡土影像是一种“互动式影像”、一种“互动仪式”,进而成为一套“互动仪式链”。因此,自媒体情境下的乡土影像作为完整的互动仪式链,可以从“运动-影像”与“时间-影像”双维度积累影像带给人们情感能量。在“运动-影像”维度中,通过三级变型阶段,从生成情感要素的“知觉-影像”,到产生集体兴奋的“动作-影像”,最后到激发情感共鸣的“情感-影像”,将互动仪式链与“运动-影像”进行了密切的关联,并挖掘出第一条情感能量的蓄力路径。在“时间-影像”维度中,以时间晶体为原型,探索通过创作产生共同关注焦点,通过传播生成符号储备,再由共振激发情感能量,以此在互动仪式链与“时间-影像”维度间构建对应关系,并形成情感能量的第二条蓄力路径。

由此,乡土影像作为自媒体情景的传播讯息,可以在用户间、用户与传播者间形成互动传播。根据B站、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中的优质乡土影像案例,梳理出乡土影像的情感传播逻辑,即从乡土记忆的唤起到乡土特色的互动,从乡土情怀的共鸣到乡土现代化的期待,再通过剪辑叙述乡村故事、表现乡土情怀,实现了有效的情感传播,带动用户对“自我身份”“社会身份”“虚拟身份”三重身份的认同。在传播乡土文化的实践中、在振兴乡村的创新中,每一位身处自媒体情境的传播者都有表现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如何更好地呈现乡土文化的传承、讲好扶贫故事、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每一位赓续中国式现代化的自媒体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乡土仪式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十岁成长仪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乡土中国
仪式感重要吗?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芬芳乡土行
Talking strateg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