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科学认识进展及未来展望

2023-06-12 14:52巢清尘李柔珂崔童魏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年1期
关键词:未来展望气候变化

巢清尘 李柔珂 崔童 魏超

摘要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部分反映了自2015年以来,基于气候系统观测、古气候档案、理论研究和气候模拟等科学分析,取得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新证据、新认识,总结了中国大气、海洋、冰冻圈、生物圈等气候基本变量以及极端事件、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气候变化的自然、人类活动驱动因子的变化,预估了中国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此次评估报告与《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在框架结构、结论认识等方面的新特点,指出中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体系性不断丰富、科学基础的认识不断深化。文章最后通过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第一工作组报告的初步比较,提出了未来我国在气候变化监测诊断、检測归因、模拟预估,以及工具方法等方面应加强的内容。

关键词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科学进展;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3)01-0074-06 DOI:10. 12062/cpre. 20221101

气候变化科学评估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基础,也是一种政策“支撑工具”。通过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科学家或科学团体、机构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国际社会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近十来年,随着中国生态文明理论提升到新的高度,应对气候变化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同时科学认识极端气候变化规律和风险既是适应气候变化,也是积极推动“双碳”工作落实的重要基础。在此新形势下,2018年中国启动了《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制。《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部分由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的近20家研究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参与编写。报告包括十二章,着重反映了自2015年以来,基于气候系统观测、古气候档案、理论研究和气候模拟等科学分析,取得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新证据、新认识。报告从大纲确定,到启动编写、专家和部门评审,再到多轮的修改并最终发布,历经四年时间,凝聚了所有编写专家的大量心血。

1 报告主要结论[1]

1. 1 中国气候的变化事实

1900—2019年全球、北半球、南半球平均表面温度的变暖趋势分别为每10年升高(0. 09±0. 01) ℃、(0. 09±0. 01) ℃和(0. 08±0. 01) ℃ ,1979—2019 年全球达每10 年升高(0. 17±0. 03) ℃。1998年以来全球变暖不仅没有停滞,反而略有加速。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约(1. 11±0. 13) ℃[2]。1900—2018年中国陆地百年气温升高趋势在1. 3~1. 7 ℃。1960—2019 年增暖加速达每10 年0. 27 ℃,增温幅度高于全球水平。20世纪的中国气候是2000年历史以来最暖的百年之一,公元950—1300 年的暖期与北半球其他区域的中世纪暖期大致对应,但历史暖期各地存在位相差,而20 世纪几乎是全球同步增暖。2002—2021年的20年是中国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3]。近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可能是一些城市局地增暖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对中国整体增暖而言,城市化效应比观测到的变暖趋势小一个量级。

1900—2019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无明显趋势性变化,但存在显著的20~30年尺度的年代际振荡。1961—2019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且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1961—1979年无明显趋势性变化,1980—2000年和2012—2019年以偏多为主,2001—2011年总体偏少,2012年以来呈增加趋势。中国东北、西北、西藏大部年降水量呈现较强的增加趋势,而自东北南部和华北部分地区到西南一带的年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近30年西北地区中西部气候出现向暖湿转型的趋势,但由于西北地区降水量基数小以及部分地区蒸发量增加,干旱气候的格局未发生根本改变。

中国西部地区冰川整体处于萎缩状态,但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性,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冰川退缩更明显。最大冻土深度呈逐年减小的趋势。21世纪以来,由区域蒸散发转化形成的降水增加,中国区域水文内循环较之前活跃,但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各个流域差异增大。中国地表径流总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东南诸河和西北内陆河的径流总量表现为增加趋势,其余流域均表现为减少趋势。相对于1961—2000年,2001—2018年区域蒸散发转化形成的降水增加了约9%。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1世纪初中国西部地区冰川整体处于物质亏损状态,其北部和东部冰川变化较南部和西部大,海拔较高、山体较大的山区比低矮的山区冰川变化小,其中阿尔泰山、澜沧江和冷龙岭冰川年退缩率最高,年减少量约为0. 75%。位于多年冻土层之上的活动层呈加快增厚特点,多年冻土退化明显,1981—2019年青藏公路沿线活动层平均每10年增厚19. 6 cm。1961—2015年中国新增湖泊144个,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新疆湖区,受气候变暖,冰川、冻土消融及降水增加的影响;消失湖泊333个,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显著的东部平原湖区,但1990年以来中国湖泊数量和面积都呈增加趋势。

1958—2018年,中国近海年平均海表温度升高(0. 98±0. 19) ℃,东中国海(渤海、黄海、东海的简称)的升温幅度高于南海。1958—2018年全球海洋和南海上层2 000 m热量持续增加,但南海整体热量增加较弱。1980—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每年3. 4 mm,高于全球海洋平均海平面上升速率,2012—2019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均处于近40年来高位。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为1980年以来最高[3]。20世纪70年代之后,热带太平洋厄尔尼诺信号显著增强,持续时间更久。1990年之后,中部型厄尔尼诺频发,造成中国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华南降水偏多的现象更多发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出现的超强台风和海洋热浪频率趋多、增强。

1951—2019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 18 ℃。1961—2019年,中國区域极端高温日数显著增多,热浪频率增大,平均暖昼日数每10年增加5. 7天。1961年以来中国日-夜复合型极端高温事件频次显著增多、持续时间显著延长、覆盖面积显著增大,影响面积每10年平均扩大约76. 40万km2。1961—2019年,中国平均冷夜日数平均每10年减少8. 2天,1998年以来冷夜日数较常年持续偏少。华北中南部及四川中部等地区暴雨呈减少趋势,而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暴雨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极端少雨天气增多,特别是伴随高温热浪而快速发展的“骤旱”事件剧增。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台风个数呈减少趋势,但在中国登陆的台风个数则有微弱的增多趋势,登陆中国的台风比例呈增加趋势,台风强度有所增强。气候变化增加了华北平原静稳天气的发生,从而增加了冬季强霾天气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社会经济都造成了影响,由于中国政府积极的防灾减灾政策以及各级政府和公众的有效应对。根据应急管理部等单位的《2021年全球自然灾害评估报告》,近20年中国无论是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率,还是经济损失总体均呈下降趋势。2021年中国受灾人口、每十万人受灾人口、因灾死亡失踪人口、每十万人死亡失踪率、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占GDP比重,较2002—2020年相应均值分别下降65. 9%、67. 8%、58. 7%、61. 0%、49. 1%和64. 9%。

1. 2 中国典型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东亚夏季风在20世纪70年代末显著减弱,但其强度从21世纪初开始有所恢复,中国东部夏季风雨带随之北移,造成近期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增多。不同于东亚夏季风,南亚夏季风过去半个世纪的减弱趋势一直维持,而且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急剧减弱。东亚冬季风强度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著减弱,但在21世纪初再次增强,由此导致近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冬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有所增加。亚洲季风的上述变化,受到热带和中高纬气候系统内部因子、自然外强迫和人为外强迫的共同影响。

1951—2018年全球干旱区面积趋于缩小,但极端干旱区和半干旱区面积均呈增长态势。同期中国干旱和半干旱区范围呈扩张趋势,而极端干旱区面积减少。相比于全球情况,中国半干旱区面积扩大明显,尤其在近10年(2009—2018年),面积扩大了大约10%,主要是由中国东北部的半湿润区/湿`L瑊润区转变而来的。极端干旱区面积在中国呈缩小态势,与全球呈扩大趋势不同,最近消融最为显著的地区之一,其次为喜马拉雅山南缘。西藏地区海拔4 500 m以上地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趋势最为明显。青藏高原对气候系统的阻挡和对季风的牵引作用,形成中国西北干旱,江南、华南湿润的气候。其感热变化通过“感热气泵效应”驱动作用,对亚洲夏季风和中国东部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气候的部分区划界线也出现了变化。与195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中国东部温度带的多条界线出现不同程度北移,其中整体北移最显著的界线为北亚热带北界东段,平均北移1个纬度,并越过淮河一线。中亚热带北界中段和南亚热带北界西段也局部出现显著北移。同期中国大多数地区降水变化以年际和年代际波动为主要特征,干湿状况变化幅度不大。

中国几个重要经济区(圈、带)气候变化明显,极端事件呈上升趋势。1961—2018年,环渤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华南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区的年均气温上升趋势分别达每10年0. 35 ℃、0. 20 ℃、0. 20 ℃和0. 33 ℃,其中环渤海经济区、长江经济带和华南经济圈均在2014年后突破了各自最暖年的年均气温记录。这几个经济区(圈、带)的降水趋势变化年际和年代际波动显著,时空差异较大。2014—2018年,这几个经济区(圈、带)最高气温超历史极值或极端阈值(发生概率≤10%的分位值)的极端高温事件频发;同时环渤海和东北经济区的区域性跨季连旱和极端特大暴雨等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大,长江经济带暴雨日数偏多,华南经济区的台风影响呈加重态势,长江经济带和东北经济区在增暖的同时出现了多次大范围的极端低温事件。

1. 3 气候变化的驱动因子

全球和中国的温室气体浓度皆持续增大,中国气溶胶及其前体物人为排放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呈不同特点,碳循环和其他生物化学循环变化对中国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自1750年以来,二氧化碳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为66%,其浓度在2021年平均增加了2. 5 mg/L,达415. 5 mg/L。一氧化二氮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约为7%,增加了1. 3 μg/L,达334. 5 μg/L。这些增幅都略高于前10年的年均增幅[4]。中国瓦里关站在2009—2018年CO2 和CH4 浓度年平均增长量为2. 32 mg/L 和7. 7 μg/L。1984—2019年中国气溶胶的空间分布主要特点为PM2. 5浓度北方大于南方,内陆大于沿海,冬季最高,夏季最低。2006—2014年中国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PM2. 5 浓度居于全国不同区域之首。2014—2019年,大城市的PM2. 5的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达标城市比例有所提高。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浓度变化改变了全球辐射能量平衡,对环流、降雨、东亚季风等均有显著影响,但气溶胶的气候效应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土地覆盖和生态系统变化对大气温室气体起重要调节作用,并通过生物物理化学循环的大尺度变化对东亚气候产生显著影响。1980年以来,中国是世界上土地覆盖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增加。中国近海整体可能是大气CO2汇。中国土地覆盖变化总体上是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森林面积有所增加,而草地面积持续减少,但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有较明显的差异。2010—2015 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79. 24±2. 42)PgC,其中森林碳储量最大,占总碳储量的38. 9%。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量的增加得益于气候变化以及国家森林和农业管理措施的共同作用。过去3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是显著的碳汇,且其碳汇效应呈增大趋势。在未来50年内,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依然具有较大的固碳潜力,在全球碳循环中将起着更加重要作用。因地制宜实施的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带来了积极影响。中国近海不同区域由于受到不同陆源和外海的碳和营养盐输入和交换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碳源、碳汇特征。就年平均而言,东海是大气CO2汇,南海是大气CO2源。中国近海整体是大气CO2汇,每年从大气中吸收的CO2折合为约1 080万t碳。中国近海局部海域出现酸化和溶解氧含量降低现象,未来中国近海的酸化将加剧且溶解氧含量进一步下降。

1961年以来,中国的平均气温、极端温度的强度、频率及持续时间的变化很可能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对1961年以来观测到的中国平均气温的升高,CO2等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约达85%。在中国西部,包括温室气体、气溶胶排放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在内的人类活动很可能是地表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很可能使得中国极端高温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极端低温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使得夏日日数和热夜日数增加,霜冻日数和冰冻日数减少。人类活动很可能增大了中国高温热浪的发生频率,同时可能减小了低温寒潮的发生频率。具有中等信度的是,人类活动对1950年以来中国东部弱降水减少和强降水增加产生了影响,但是对东亚夏季风减弱造成“南涝北旱”降水格局的影响仍然是低信度。人類活动对中国干旱的影响也为低信度。中国区域年到年代际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受到了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等自然变率的影响。

影响中国海平面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海水密度和质量改变,陆面垂直运动和冰川均衡调整也有贡献。其中,海水密度改变(比容海平面变化)对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的__影响最显著,贡献可达50%~80%。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要贡献来自海水热膨胀和陆地冰川冰盖融化,20世纪以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中至少有45%~50%可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的影响。此外,中国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主要受局地因素和大尺度环流的影响,包括比容效应和风、黑潮、淡水通量等海洋与大气动力过程调整,并与EN?SO、PDO密切相关。

1. 4 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

未来中国气候变化整体上呈变暖变湿趋势,但不同区域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区域平均气候变化幅度大于全球平均。与1986—2005 年相比,在RCP2. 6/RCP4. 5/RCP8. 5(以下简称RCPs)三种情景下,到21 世纪前期(2021—2040 年)、中期(2041—2060 年)和末期(2081—2100 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约1. 0 ℃/1. 0 ℃/1. 2 ℃、1. 5 ℃/2. 1 ℃/2. 8 ℃和1. 4 ℃/2. 6 ℃/5. 1 ℃,升温显著区域主要在青藏高原和中国东北地区;中国年平均降水将分别增加约3%/2%/2%、5%/6%/7% 和5%/9%/13%,平均降水变化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北方相对变湿,而南方相对变干,青藏高原区域变湿更为明显。大多数气候模式对中国降水变化的模拟能力普遍偏弱。

与1986—2005 年相比,在RCPs 情景下,21 世纪前期、中期、末期中国区域平均极端最高温度将分别升高1~1. 2 ℃、1. 7~2. 8 ℃、1. 7~5. 3 ℃,其中华东和新疆西部盆地增幅最大。未来平均极端最低温度在东北、西北北部和西南南部的升高幅度最大;未来中国区域平均高温热浪发生天数将分别增加4~6 天、7~15 天和7~31天。中国平均极端降水在2016~2035年将从目前的50年一遇变为20年一遇,到21世纪末在RCPs三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将分别变为17年一遇、13年一遇和7年一遇。极端干旱事件在中国北方将减少,南方将增加。未来百年,东亚夏季风环流增强、降水增加,极端降水强度和频率的增大更为显著。南亚夏季风环流有所减弱,但其导致的降水有所增加。东亚冬季风整体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5°N以北冬季风减弱,25°N以南冬季风增强。

在人类持续排放温室气体情景下,中国近海海表温度将继续上升,且渤海、黄海和东海的升温幅度尤为明显。相对于1986—2005 年平均海平面,在RCP4. 5 情景下,到2100年东海海平面将上升33~84 cm,南海海平面将上升34~79 cm;在RCP8. 5 情景下,到2100 年东海海平面将上升47~122 cm,南海海平面将上升49~109 cm。未来中国近海盐度、环流、强台风和海洋热浪的变化,尤其是海洋的碳源汇、酸化和溶解氧的观测和相关研究仍需加强。

即使全球在本世纪前可能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中国气候变暖的趋势仍将持续。按照目前全球提出碳中和目标国家的承诺得以全部兑现,未来气候系统仍基本处于RCP2. 6和RCP4. 5情景下的变化幅度间,中国气候在平均温度、降水上仍将变暖变湿,高温热浪和强降水等极端事件还将频发,冰川融化、冻土退化、近海海温升高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态势还将持续。但不同区域的变化程度有所差异。

2 历次评估报告的特点

中国自2002 年开始编制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2011、2015年陆续发布了三次国家评估报告。迄今为止发布的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既有与全球气候治理同频共振的特点,也有更为体现中国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的特色。

2. 1 评估报告的体系性不断丰富

四次国家评估报告的总体结构基本稳定,且内容不断扩展、深化和多元。第一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包括三部分,分别为“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评价”。第二次评估报告增加了“全球气候变化有关评估方法的分析”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第三次评估报告关注了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影响评估等内容,特别加强了在数据和方法领域的基础性工作,并以特别报告的形式系统地梳理了气候变化领域的有关数据和方法、气候变化对中国重大工程的影响、碳捕获利用和封存等知识体系。第四次评估报告主报告在保持“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与适应”“减缓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四大主版块基础上,还包括方法、数据、地方典型案例等8个特别报告。

中国的四次评估报告出台之际与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的重要事件相伴相随。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的2006年中国发布了首次国家评估报告。第二次国家评估报告的编写则经历了2009年《根本哈根协议》谈判的焦灼,以及2010年《坎昆协议》的达成。第三次国家评估报告发布正逢《巴黎协定》生效之际。刚刚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是全球履行《巴黎协定》要求,各国提出碳中和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不断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迈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的关键时期。报告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相关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新知识、新认知,将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国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规划提供决策支撑,为中国参与全球气候合作与气候治理体系构建提供政策支持。

2. 2 科学基础的认识不断深化

对中国气候变化的科学认识是适应、减缓以及治理的基础。第四次评估报告无论在框架结构还是认识结论上都更为丰富和全面。第四次评估报告科学认识部分突破了以往的“事实、归因、预估”三部曲结构,在章节上强调了“事实、原因与未来趋势”“驱动力”“中国区域的响应”“支撑适应和减缓”的四部曲结构。在内容设计上更多围绕服务适应和减缓目标的新需求,来呈現科学进展。一是科学上的新认知,如历史气候与现代气候的比较、气候系统各圈层的变化特征、未来气候模态和极端事件的变化趋势,以全面认识中国气候的演变和机理;二是气候态以及极端事件的变化原因,如自然和人为因素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极端事件和单个重大极端事件的归因;三是中国气候对全球气候的响应及其机理,如海洋、生态系统和土地利用变化,青藏高原、北极、南极气候以及季风系统的变化,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与气候的关系,区域气候变化等;四是气候系统中的“临界点” 以及多个极端事件叠加造成的复合风险,当前和何时减排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活动可以影响未来温升的时间等。

与《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相比,本次报告明确了20世纪是中国过去2000年历史最暖的百年之一,1900—2018年中国陆地百年气温升高趋势高于《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百年(1909—2011 年)水平。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近海变暖显著,海表面温度上升幅度和速率均高于全球海洋平均。2009—2018年的近10年,中国半干旱区面积扩大,但极端干旱区面积缩小。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对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影响比全球其他地区更显著。关于气候变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研究有较为系统的新发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增大了中国PM2. 5的季节平均浓度,且全球变暖导致中国北方冬季重霾污染事件的频次和持续时间增加。报告明确了从年平均看,中国近海总体是大气CO2汇,但不同海区的贡献不同,其中东海是大气CO2汇,而南海是大气CO2源,这一结论改变了以往的认知。

人类活动对部分单个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归因认识更加明确,尤其是与温度有关的事件。人类活动改变了强降水发生的概率的认识处于中等信度,但对于其他极端事件的影响,目前尚未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尽管目前已有130多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承诺,但即使各国延续当前气候政策并且能够兑现所有近零排放承诺,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比工业革命前还将大约上升2. 4 ~2. 8 ℃[5],这意味着未来中国气候将变暖变湿,高温热浪和强降水等极端事件将频发强发,冰川融化、冻土退化、近海海温变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态势还将持续,但不同区域的响应程度有所不同。

3 未来展望

2022年夏季北半球创记录的高温热浪,随之引发严重干旱等一系列极端事件的频发强发,复合型气候风险日趋严重,再次提醒人们“气候危机”近在眼前。2021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值、沿海海平面高度和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均打破观测纪录。面对新的风险与冲击,如何化解危机,统筹好社会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现疫情后“绿色经济复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内面临的新挑战。

科学认知是有效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础。对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在对全球气候系统的监测分析能力方面,中国尚存在对气候系统不同圈层的观测能力、数据的完整性、不同数据集的一致性等方面的不足,在气候变化主要的敏感地区,如南北极地区、青藏高原等地区观测站点稀少,数据序列不完整。在全球海洋以及深层海洋的观测能力偏弱。由此造成对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变化的机理以及对影响中国的重要季风系统、大气环流模态、海洋、冰雪监测和综合分析能力不足。对于工业化以来百年尺度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的检测归因,特别是温室气体、气溶胶、城市化等人为强迫的贡献比例,区域尺度极端降水和水汽变化的原因和主要机理,以及台风、极端强对流事件、洋流异常事件等中的人类贡献等科学认识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在气溶胶-云-降雨相互作用的理解、中国近海的碳源汇、酸化和溶解氧等方面的观测和相关研究仍亟待加强。在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方面,尽管CMIP6 多模式集合在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华北的降水模拟偏差比CMIP5 多模式集合有所减少,但对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少的现象并没有改善,对中国西南地区风速略偏强。在区域尺度气候变化的模拟能力尚不足,高分辨率的动力降尺度方法还欠缺,对于基于除观测外的其他新的约束方法,如“萌现约束”技术和模式加权方法约束技术开展未来预估的研究尚不够。围绕服务适应和减缓的科学研究还很少,如不同温升过冲路径对中国区域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影响,由此可能造成的额外风险评估等。此外,气候变化分析工具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如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开发了交互式气候变化分析工具,这些都值得中国科学界进一步分析总结和开展相应的工作,并体现在下一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

参考文献

[1]《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3-435.

[2]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State of the global climate 2021[M]. Geneva:WMO?No. 1290.

[3]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6-17.

[4]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2022). WMO greenhouse gasbulletin (GHG Bulletin)?No. 18: the state of greenhouse gases inthe atmosphere based on global observations through 2021[R/OL].[2022-11-01] Geneva. https://library. wmo. int/index. php? lvl=notice_display&id=22149#. Y43DWfJ62NA.

[5]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22). Emissions gap re?port 2022: the closing window:climate crisis calls for rapid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ies[R/OL].[2022-11-01] Nairobi. https://www.unep. org/emissions?gap?report?2022.

猜你喜欢
未来展望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保护生物多样性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关于井工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
浅谈我国电动车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论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中国音乐史学的起源与早期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