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与适应”研究进展

2023-06-12 14:52吴绍洪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3年1期
关键词:适应脆弱性气候变化

吴绍洪

摘要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第二部分为“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与适应”,这一部分重点关注了气候变化对中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脆弱性与风险,以及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报告评估显示,气候增暖在改变区域水热资源分配的同时,对水资源、海洋与海岸带、陆地生态系统等自然系统,农业、能源系统、环境、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建设等人为管理系统,以及脆弱区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显示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总体效应表现为不利影响要远大于有利影响。未来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增加各个领域和区域的风险,特别是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和黄土高原区域风险较为突出,同时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也存在较高风险。中国在实践上实施了一系列适应气候变化的行动,在战略研究中提出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并设计了适应气候变化实施的路线图,但是,目前整体上对综合风险适应的研究比较薄弱,研究成果仍未能有效支撑气候变化应对工作,未来“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 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风险;适应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3)01-0080-07 DOI:10. 12062/cpre. 20221105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二部分“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与适应”共有十章,参与报告编写的专家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中国农科院、水利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近48家研究、教学、业务机构的124位专家。《报告》着重评估自“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布以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领域,区域和全域的影响和未来面临的风险,同时总结评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取得的一系列关于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风险和适应的新成果。《报告》经过大纲确定,启动编写、专家和部门评审等,并进行了多轮修订,同时克服了新冠病毒带来的影响,历经四年在编写专家的努力下完成报告的编写,印刷出版。文章努力突出《报告》第二部分的主体内容,反映对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的新认识。

《报告》第二部分评估了气候变化[1]对中国区域水热资源的改变,这种改变导致对水资源、海洋与海岸带、陆地生态系统,农业、能源系统、环境、人体健康、重大工程建设等相关敏感领域,脆弱区域以及中国全域的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显示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总体效应表现为不利影响要远大于有利的效果,即“弊大于利”。文章从自然系统、人为管理系统、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等四个方面认识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风险和适应。

1 气候变化对自然系统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报告》第二部分重点评估了自然系统的水资源、海洋和海岸带、陆地生态系统三个领域,重要结论如下。

1. 1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观测显示气候变化使中国西部降水增加,部分河流径流增多,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但这种增加作用是暂时的,从长远的视角看风险很大,而西部以外的其他区域负面影响明显。水资源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是节水型社会和工程的建设。观測显示西部降水增加,一部分河流的径流增加,对生态系统的改善起一定的作用,同时也缓解西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的矛盾。但观测同时显示黄河流域上游的蒸散发量增加,致使中下游径流量减少。另外,1980年代以来,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和三江源等地区冰川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加速融化。未来西部径流仍将可能继续增多,在径流出现拐点之前,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水资源压力。黄河上游1956—2018年虽然降水量有所增加,且多年冻土在退化。但由于潜在蒸散发能力增强,使得对中下游及其以北河流的补给没有增加,中下游年径流量实测反而呈现显著性减少趋势。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河、海河、辽河水资源将锐减,加大水资源供需的压力;长江、珠江等南方河流洪水风险增大,未来水旱灾害变得更加严重。RCP4. 5情景下,21世纪末中国北方、东北和南方出现严重干旱的概率将增加超过25%;干旱将成为最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年均受灾面积可达2 200万hm2。RCP8. 5情景下,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危害将更为严重。未来中国水资源量可能处于正常偏小,但极端暴雨、洪涝、干旱事件可能增多、增强。淮河、长江和珠江洪水风险增大;区域洪旱灾害风险将增大。东部季风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内容是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西部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是强化生态保护。

1. 2 气候变化对海洋和海岸带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海平面上升加剧海水入侵和海洋灾害,威胁海岸带生态系统;海洋增暖严重危害海洋生物与养殖业,可能暴发生物灾害事件;自然恢复与生态保护是主要的适应措施。研究显示气候变化使中国海平面上升,加剧了海岸侵蚀、海水(咸潮)入侵的影响和土壤盐渍化;高海平面叠加台风-风暴增水造成严重洪涝灾害。1990年代以来,中国约有22%海岸线发生侵蚀,如黄河三角洲岸线明显向陆地后退,渤海滨海平原的海水入侵较为严重。2008—2017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增加,珠江口咸潮入侵的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台风-风暴增水叠加高海平面造成严重洪涝灾害,导致海岸带地区严重洪涝灾害,如强台风“菲特”(2013年)造成浙江省余姚市70%地区被淹,内涝持续数日。未来中国海平面将继续上升,沿海多地极值水位的重现期将显著缩短,灾害风险将加重,如长江口吕泗验潮站、上海吴淞验潮站和福建省厦门海域验潮站当前百年一遇极值水位到21世纪末将变为几年一遇或为常态;RCP8. 5情景下,山东半岛沿海目前百年一遇风暴潮,到2050年将逐渐变为11年一遇,到2100年则为2年一遇,沿海地区将面临更频繁和更严重的洪涝灾害风险。登陆的强台风数量可能更多,强度更强,并且位置可能向北迁移,沿海低海拔地区将面临更严重的灾害风险。沿海的海岸侵蚀、海水(咸潮)入侵和土壤盐渍化加重。主要适应策略是,加强沿海气候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预估;在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中,重视重大气候灾害风险评估,提高海岸工程和重大工程的设计标准,加高加固海岸防潮和防洪排涝工程等海岸地区“软、硬”设施的建设。

海洋变暖使得生物种类的物候特征、地理分布、组成和生命关键节点变异;近岸浮游植物赤潮、绿潮和大型水母暴发等生态灾害频发;东中国海底栖动物分布出现明显的小型化、低龄化和丰富度降低等现象;海洋变暖,海洋热浪频繁发生还严重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水养殖业,导致中国近海海洋等温线北移,东中国海和南海的生物物候春季提前秋季延迟。1959年以来个体较小、生长周期较短的多毛类动物取代个体较大、生长周期较长的棘皮动物,成为长江口冲淡水区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近岸赤潮的发生呈现年代际增加的现象。黄海浒苔绿潮自2007年以来连续爆发十多年。2018年夏季海洋热浪造成辽宁沿海的海参养殖业大面积受灾和严重的经济损失。相对于1980—2005年,2090—2099年东中国海和南海升温将分别超过3. 24 ℃、2. 92 ℃,极端高海温、海洋热浪将趋于频繁,成为全球海洋升温幅度最高的海区之一(RCP8. 5),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将受到更大的负面影响,服务功能面临进一步下降的风险。近岸海域发生的赤潮、绿潮和大型水母暴发性增殖等生态灾害可能加剧,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和河口湿地生境将持续退化,渔业资源将进一步衰退,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继续弱化。加强海洋和海岸带生态保护机制建设,提高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韧性恢复力是主要适应策略。在自然的解决方案和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原则指导下,加强“陆海统筹”,严控围填海规模、污染物排海和过度捕捞,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加强海洋保护区和相关机制的建设,依据海洋和海岸带物候的变化,采取动态的保护区和休渔时间;修复受损的暖水珊瑚礁和红树林等典型海岸带生态系统。

1. 3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整体而言负面明显且未来风险突出。研究显示中国森林地理分布有北移趋势,生产力增加,植物物候开始期提前、结束期推后,湿地面积增大。但负面效应明显,北方林(boreal forest)等面积减小,内蒙古草原生产力下降,脆弱性上升。中东部地区80%的物种平均北移约3. 37°,西北地区主要木本植物树种呈西移趋势。南方阔叶林、针叶林的总地上生物量以及东北地区生物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青藏高原湿地面积显著增加。春季物候期在东北地区针叶林提前速率2 d/10 a;温带落叶阔叶林秋季物候平均推迟2. 5 d/10 a。草本植物返青期以提前为主,黄枯期变化趋势不明显,物种间和站点间的变化趋势差异很大。大兴安岭湿地面积呈减小趋势;华北和东北辽河流域具有草原化趋势,西部荒漠和草原略有退缩;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分布面积缩小并向高海拔地区移动。内蒙古草原植被生产力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呈下降趋势;高寒冻土逐步退化,多年冻土的活动层深度呈增加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森林格局有所变化,暖干化对森林、草原、荒漠和湿地的风险突出。热带雨林树种适宜分布区将增加2倍以上;亚热带常绿树种适宜分布区减小;北方落叶针叶树种适宜分布南界北移,分布面积减小;东北地区针阔叶树种的分布区北移。北方农牧交错带核心风险面积从近期的98. 57万km2扩大到远期的165. 72万km2,以低风险为主。未来气候变暖不利于成熟林固碳,东北和东南林区,特别是长白山林区,森林植被和土壤固碳速率将大幅降低。内蒙古草原东部的森林有被草甸草原替代的风险,而西部温性草原有向荒漠带扩张的趋势;青藏高寒区冻原高山草地面积比从60. 40%减少至36. 75%。东北地区沼泽湿地面积呈明显减少趋势,且分布区呈由东向西迁移、南北向中心收缩的趋势;青藏高原湿地总面积呈减少趋势。

陆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自然适应因地而异。西北地区的植被覆盖可能有所提高;发生潜在变化的植被中约79%可以适应未来的气候,但青藏高原南部、内蒙古地区和西北部分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对未来气候的适应性较差,有退化倾向。

1. 4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響与风险

观测显示气候变化下野生动物与濒危物种适生区域增加,但总体负面效应较大,对生物物种、多样性和濒危物种影响严重,未来存在许多物种灭绝的风险。气候变化导致许多动植物的物候提前或改变,两栖动物种群的繁殖物候呈提前趋势。亚洲象和亚洲多种犀牛适宜生存区向北方拓展,适宜生存面积增加;但大熊猫适宜分布范围缩小;丹顶鹤的繁殖适生区不断缩减;而棉铃虫越冬代成虫持续时间和数量增加,蛹的羽化时间提前。增温导致252 种县级重点保护脊椎动物物种的损失呈增加趋势;降水增加将显著减少物种丰富和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鸟类物种损失。未来气候变化不断减少野生动物与濒危物种适生面积并增加濒危程度。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细嘴松鸡在20世纪70年代的适宜分布区面积为17. 02万km2,RCP4. 5 情景下2050 年的适宜分布区面积为12. 02万km2,2070年仅为9. 43万km2。RCP8. 5情景下,2050年大熊猫适宜生境减少25. 7%,2070年减少37. 2%。将有233种濒危脊椎动物面临灭绝。

2 气候变化对人类管理系统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报告》第二部分对人类管理系统重点评估了农业、城市化、能源系统、环境、人群健康、重大工程、灾害风险等领域的影响与风险,重要结论如下。

2. 1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风险与适应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但总体而言负面影响更大,而且未来风险严重;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是科学利用气候资源,推广适应和减缓协同技术,提升气候风险抵御能力。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增加了农业热量资源,延长了农作物适宜生长季,扩大了多熟制种植面积。增温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 ℃和10 ℃的持续日数增加,提高了作物有效积温,增长了无霜期日数,延长了作物适宜生长季。相对于1950—1980年,1981—2010年中国一年一熟气候地区的面积缩小0. 5%,适合一年三熟温度的种植区面积扩大2. 8%。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将增多土壤微生物种类;增加农业熟制,作物种植热量界线北移西扩,扩大农业多熟制温度适宜区,提高作物种植种类多样化。但气候变化同时使气象灾害风险增加,未来农田生产环境将退化,粮食增产幅度可能减低;农业病虫害加重,农田生产环境退化;气象灾害趋强,灌溉水供需矛盾尖锐。全球升温1. 5 ℃和2. 0 ℃情景下,中国玉米平均减产幅度约为3. 7%和11. 5%。气候变化降低作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作物营养品质下降。主要适应措施是,科学利用农业气候资源,包括优化作物结构与品种布局,提高气候和耕地资源利用效率;推广适应与减缓协同重点是,加强作物种质资源开发与抗逆品种选育,推广低碳水肥管理模式,发展作物适应与减排协同的农业技术体系;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与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推进农田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提升气候风险抵御能力,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预报能力,优化灌溉管理系统建设,增强农业抗御气候风险能力。

2. 2 气候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与风险

城市化效应是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同时也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报告》评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地区快速和大规模的城市化,影响到能量收支,导致了城市地表气温不断升高。研究认为在城市尺度上,热岛效应对局地气候变暖的贡献较明显。估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大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为0. 05~0. 11 ℃/10 a,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和0. 20~0. 30 ℃/10 a;中小城市,估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城市热岛效应影响为0. 01~0. 05 ℃/10 a;20 世纪80 年代以来0. 05~0. 2 ℃/10 a。研究认为国家及全球尺度上城市热岛效应对气候变暖的贡献仍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在全球尺度上,根据当前3个全球代表性平均气温序列(GISS,HadCRUT3,NCDC),均显示城市热岛效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2. 3 气候变化对能源系统的影响、风险与适应气候变化主要对工业一次能源需求和电力用能需求两个方面产生影响;未来一些地区可再生能源生产潜力将不断提升,但区域性差别明显;建筑采暖需求将呈现降低趋势,同时制冷需求呈现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显著影响电力设备的选择和电力部门的决策;2020—2030年,中国风能资源禀赋在RCP4. 5和RCP8. 5情景下呈现减小趋势;RCP8. 5情景下,中国西北地区各季节的太阳能资源增加幅度最明显。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对于能源系统产生的风险将不断增大,电力系统面临较高的脆弱性。

RCP8. 5情景下上海、合肥、武汉、宁波、南昌、长沙和深圳等城市耗电量将达现状的4. 0倍。能源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智慧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高效节能技术、能源的输送和调配。

2. 4 气候变化对环境及其生活舒适度的影响与风险天气气候影响局地和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自然来源和污染物浓度。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冬半年平均霾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1. 7 d/10 a),但近年有下降趋势;近地面O3污染在华东、华南、华北地区较为严重。城市热浪改变舒适度影响宜居性。温度升高增加了寒冷地区气候舒适时间,延长了居民出游适宜时期。青藏高原的热天数在累计增加,而冷天数在不断减少,尤其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地区,其中西宁、拉萨和玉树是热舒适提升的城市,青海省6~8月是最适宜前往的旅游期。但对冰雪风景旅游资源有负面影响,1993—2004年的记录显示气候变暖致使海螺沟长草坪大冰瀑布上出现了4个“天窗”,许多著名景观消退乃至消失,冰川景观观赏价值明显降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旅游业影响显著。2008年受雪灾的影响,各省(区)入境旅游客流量损失率增大,最大达到了4. 98%。

2. 5 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与风险

气候因子温度、湿度、气压的变化,致使自然环境中传染病的病原体、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变动,影响了人体呼吸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从而造成健康损害。气候变化通过扩大媒介传播范围,延长了媒介寿命,增大了病原体在媒介体内的生长发育速度,增大了中国血吸虫病、疟疾和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细菌性痢疾和霍乱等肠道传染病以及呼吸道传染病的潜在发病风险。气候变暖及诸多的極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体造成伤害,并引发心理精神疾病。未来气候变化将加重人群健康风险,在2030 年和2050 年中国平均气温将分别上升1. 7 ℃和2. 2 ℃的情景下,血吸虫病流行区将明显北移,潜在流行区面积将达全国总面积的8%,威胁到的人口将增加2 100万。预估中国2031—2050年疟疾分布范围显示向北和向西扩展的趋势,疟原虫繁殖代数明显增加趋势,传播时间也有延长趋势。预估RCP8. 5情景下,2020年、2030年、2050年和2100年细菌性痢疾的健康生命损失年(YLDs)分别增加20%、24%、28%和36%。

2. 6 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与风险

对重大工程的评估显示,气候变化对生态建设类工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正面影响;对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和海洋工程负面影响大。气候变化促进了三北防护林地区和京津风沙源区植被恢复与生长。青藏高原在增暖的背景下,多年冻土的空间变异和热扰动,给路基工程的稳定性带来极大危害;气候暖湿化引发的地表水、地下水变化使青藏铁路大多都存在路基透水的情况,对铁路系统产生直接影响。气候变暖有利于三江源生态建设工程的草地生态恢复,但同时也将导致局部荒漠面积持续扩大。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将引发超标洪水产生,威胁三峡工程,华北平原河流径流量减少将加剧南水北调供水压力。CO2等温室气体含量增高加剧的海水酸化致使海水腐蚀性增强,加速了核电站冷却系统的腐蚀,缩短了核电站的服役寿命及维护周期。一系列适应的技术措施逐步应用。如,青藏铁路的设计思想应由“被动保温”转向“主动降温”,采用“冷却地基”的方法确保路基稳定。关于极端事件与致灾危险性等方面的预警模型,突破关键适应技术,将有效保障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实施与安全运行。

2. 7 未来气候变化灾害风险

气候变化使中国区域未来气温不断升高,极端事件的发生强度和频率随之改变,影响范围广,中国的人口、社会、经济的脆弱性高,其风险随升温逐渐增大。RCP8. 5情景下,人口承险体主要受到高温热浪和洪涝事件的影响,温升2 ℃时,高风险区面积占全国的27%以上。经济承险体主要受到干旱和洪涝事件的影响,温升2 ℃时,高风险区面积约占全国的16%。全球增温2 ℃情景下,重度干旱直接经济损失约为957亿美元,接近全球增温1. 5 ℃情景下,重度干旱直接经济损失502亿美元的两倍。

3 气候变化对中国区域的影响与风险

3. 1 气候变化对脆弱区域的影响与风险

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和喀斯特地区生态恢复有一定的好处,但也增加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受损。青藏高原1990年代以来物候总体返青提前,高寒植被生长季显著延长,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量增加了8. 1%~20%。青藏高原灾害风险增强、冻土退化、冰川和积雪减少、沙漠化面积扩大。喀斯特区域,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喀斯特旱涝与水土流失风险突出,春旱自西向东递减,桂西石漠化区大部分春旱频率在70%以上。北方农牧交错带,粮食生产潜力降低,1990—2010年粮食生产潜力减产1 105万t;未来减产趋势进一步加强。气候变化导致黄土高原大部分河流的径流减少和输沙量的下降,占黄土高原输沙量减少总量的29% ~ 36%;30%的河流径流量减少是由气候变化引起;植被有所恢复,水土流失减少,喜温作物种植面积增大和气候生产潜力增大。气候变化加剧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面临的各种风险和生计问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进一步恶化贫困人口和边缘人群的境况。贫困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扶贫、搬迁与拓宽生计。针对气候变化引起或加剧的生态脆弱与贫困问题,在全面分析当地气候变化特征与社会经济问题的基础上,制定趋利避害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特色气候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制定与实施规避气候风险的精准扶贫对策。

3. 2 中国区域的高风险领域

气候变化下中国区域将进一步变暖,主要产生负面影响,加剧区域面临的风险,影响总体状况是弊大于利。华北地区水资源和农业是高风险领域;东北地区水资源、农业和人群健康是高风险领域;华中地区水资源、生态系统、旅游、生计和人群健康是高风险领域;华东地区交通和能源是高风险领域;华南地区交通、能源、生计和人群健康是高风险领域;西北地区水资源、生态系统、旅游和能源是高风险领域;西南地区农业、旅游和交通是高风险领域(图1)。

3. 3 中国气候变化综合风险的总体格局

气候变化增加极端事件,加剧对社会经济的灾害风险,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将承受更高的灾害风险。气候变化的区域格局表现为东北、华中、青藏高原地区显著增暖;青藏高原南部、西南华南显著增雨,华中显著减雨。极端事件发生的高危险区域格局是,东部的东北到华南是极端降雨的高危险区;中部从华北到华南,以及西北部是高温热浪的高危险区;华北、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以及西北和西南地区是干旱的高危险地区。受气候变化影响中国承险体高风险格局是,东部为人口、经济高风险区域;西南、华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松嫩平原为自然生态系统的高风险区域;华南西南,长江中下游,西北绿洲是粮食生产的高风险区域。

4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策略与技术

中国在适应气候变化体制、机制、法制与能力建设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开始气候变化适应与碳中和的研究;适应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进展,公众适应意识和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在发展中国家率先制定和实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设计有序适应路线图(图2)。设计有序适应气候变化三个阶段的路线。第一阶段,技术先导:明晰适应已经受到的负面影响和预估可能的风险;挖掘现有技术,研发高新技术;分析常规技术可用性与区域适用性;研发补充技术,特别是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开展适应技术示范。第二阶段,综合集成:以跨领域或跨区域的问题为导向;考虑资源环境-社会经济两个系统的多个领域的相关性,分析流域尺度上中下游之间、经济一体化区域等方面的联系。第三阶段,整体有序:通过有效的制度、市场、技术的协调,同时突出机制的有序性,使各个方面发挥最佳效益。

提出適应与减缓的协同措施以有效支撑碳中和的实现,提倡加快构建气候适应型社会,加快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气候适应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强调突出协同增效,协同推动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初步建立气候变化影响与极端事件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监测预警和响应系统,在农业、林业、水资源、人体健康领域及脆弱生态系统、海岸带与城市等重点区域逐步构建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法规与管理技术体系。越来越重视适应与减缓的统筹协调,实施适应行动兼顾减排增汇,如华南加高加固海堤与栽培红树林护坡护滩结合。加强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建设、社会经济转型相结合,建设可持续的气候适应性韧性社会。但总体上适应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薄弱环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公众意识亟须大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尚不能满足适应工作的需求,气候风险评估与适应行动设计之间尚未实现无缝衔接;不同领域和产业部门之间、不同区域之间开展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很不平衡,适应气候变化的配套政策与保障措施尚需大力完善,需要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有效支撑适应行动的开展。

5 展望

国内外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领域的认知正在越来越清晰。气候变化长时段的趋势与极端事件的突发性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损害,并且未来的风险也越来越为科学界所认识。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包括更加频繁和剧烈的极端事件,已经对自然和人类造成广泛的不利影响和相关损失及损害,超出了自然气候变率;天气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加导致了一些不可逆转的影响;一些发展和适应努力降低了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在各个部门和区域,最脆弱的人群和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未来气候变化风险将比以往的评估更加严重,而且更加复杂且难以管理。极端温度升高、降雨变化和干旱导致的粮食和水不安全;洪水对城市基础设施的破坏以及对人类福祉和健康的影响,尤其是在沿海城市和住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栖息地转移,以及淡水、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中依赖人类系统的相关破坏;海洋变暖和酸化、海平面上升、海洋热浪和资源开采导致更频繁、更广泛的珊瑚白化和随后的死亡;由于海平面上升、部分地区降水减少和气温升高,沿海渔业资源减少等,将是人类社会将面临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和风险[1]。未来在气候变化影响、风险与适应领域的研究,将仍然遵循“影响?脆弱性?风险?适应”的主线进行深入研究。气候变化极端事件和新型复合极端形成机制,以及风险产生的机理;气候变化影响的精细化认知与定量化技术表达,影响的新领域的发现;不同气候变化敏感领域、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和重大工程运营脆弱性风险的精准评估等,将是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议题。适应气候变化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在国际科学界也已经形成了广泛统一的认识[1-2]。由于适应气候变化涉及多个领域的多种表征体系,尚未有统一标准表达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研究相对滞后于减缓气候变化。下一步研究重点将是不同领域和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与成效测度,逐步从单一的适应向综合适应发展;鉴于适应气候变化的许多方面有可能同时促进减缓气候变化,未来适应与减缓协同效应也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写委员会. 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3-435.

[2] IPCC, 2022. Climate Change 2022: Impacts, Adaptation, and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Ⅱ to the Six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N/OL].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 ipcc. ch/report/ar6/wg2/.

猜你喜欢
适应脆弱性气候变化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煤矿电网脆弱性评估
科技期刊转型期编辑的适应与发展
城市规划如何适应城市发展的思考
适应现代社会的美术基础教学
杀毒软件中指令虚拟机的脆弱性分析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
基于攻击图的工控系统脆弱性量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