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 梁明月
内容摘要:教育是人的世界,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理当充满人文关怀。然而,实然状态下的教育受到功利主义的侵扰,导致教育容易忽略学生的价值和尊严,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二十一世纪,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耐心等待学生;发展学生的个性,欣赏肯定学生;师生平等相处,理解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精神世界,关心爱护学生;将尊重与关怀贯穿到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人文性缺失 人文关怀 人文教育 学生观
教育是人对人的事业,理当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成人善业。[1]然而,在功利主义的阴霾下,现实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目中无人”的现象,教育目标和方法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真,给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学校教育重知识传授、轻品德培养,重理性说教、轻情感启发,目标直指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健康人格和精神层面的培养和关注,使学生成为控制的对象和灌输的容器。尊重、关怀、宽容、爱护等人文性的缺失,使教育褪去本应有的温度。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学校教育,人是目的。这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2]在教育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将尊重与关怀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一.教育中人文性的缺失
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下,当下教育的功利色彩愈发浓厚。功利主义导向下的教育往往会对学生自身的意义视而不见,时常扮演着压抑和摧残人性的角色。这样的教育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思想,是人文性在教育中缺失的体现。
首先,从培养目标来看,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长期以来表述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此可以看出对教育社会价值的重视,然而缺乏对个人价值的关注,忽视了人的自身发展。[3]其次,从教育内容看,学校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掌握和成绩分数,而轻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个性等方面的培养。且在知识的掌握上依赖机械的记忆和反复的练习,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和装知识的容器。再次,从教学过程看,学校教学大多还是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者和课堂的掌控者,这就无视了学生平等的人格。从教育评价看,学校教育常常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将学生标签化,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闪光点,导致对学生个性培养的边缘化。
最后,从师生关系看,教师人文情怀的缺失也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相关研究显示,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可以真正地感受到教师的爱。[4]一方面,在工具主义的导向下,有些教师在意的是可以带来直接利益的方面,如升學指标的达成,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整体发展。[5]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会用歧视、侮辱性语言、冷漠的态度等方式惩罚学生,即普遍存在于教育现实中的一种消极惩罚方式,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甚至引发病态心理问题。[6]
由此可见,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学生难以喘息,人们还不断地向他们施加推力,企图让他们跑得又快又好,全然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整个教育过程缺少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尊重、宽容、爱护、关怀等充满人文性的感受在学生身上体会不到。缺乏人文之光照耀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充满功利、缺乏温情的精神荒原。因此,教育需要回归教育的本源,即人的发展本身,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
二.学生是“人”,教育应当充分体现人文性
叶澜教授指出,“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的质量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7]人具有思想和意识,在其实践活动中仅有信息和知识是不够的,情感的体验和价值的生成更为重要。[8]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是具有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在人格上是与教育者拥有平等地位的。[9]学生观对教育者坚持的教育理念和执行的教育策略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人的存在价值,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给予学生人文关怀,从而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
1.学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精神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价值判断和精神生活,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他们不是工具和机器,也不是任何的附属品,不依赖于外在的精神权威。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有其自身的生命意义,也拥有实现自我发展的自由与权利。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充分地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学生享有人的尊严与权利,具有独立的不同于成人的生活世界,学校教育不应打着“为学生好”的旗帜剥夺学生的权利,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教育不应该是控制,因为控制以被控制者的个性泯灭为代价。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和发展的人,并不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发展过程中,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可以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育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应该发挥教育的促进功能使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3.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现代生理学等研究表明,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思维方式、学习兴趣、性格和气质等方面都会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个体差异是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不能是生产流水线的工厂,把学生当成产品,实行严格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生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
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复制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水平不断地发展,可以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智慧与外界事物进行互动,思考和创造出新的东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者,是知识的探究者,将新的东西进行内化,实现进一步的超越自我。教育者作为教育工作的实际推动者,如果缺乏对学生的深刻认识,那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极有可能会丧失教育情怀。人是教育的目的,教育以人为起点,以人为旨归,以人为运转的轴心。只有满足人的发展需求,才能让教育散发出理性的光辉并实现教育自身的价值。[10]
三.提升教育人文性的策略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根本上来说的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内涵发展的真正需要。”[11]
1.遵循自然规律,耐心等待学生
法国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的开卷中写道:“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12]实践也证明,一套科学性再强的教科书,如果它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符合学生的心理,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13]因此,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过早过快地驱动学生的成长。教育者要根据学生各个成长阶段的心理、生理、学习等方面的特征,循循善诱。不能因为升学、竞争等外在的压力而操之过急,施以强制而粗暴的干预,最后摧毁一个个珍贵的生命。“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等花开”。[1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者对学生要再多一份耐心、宽容和等待。[15]
2.发展学生个性,欣赏肯定学生
压抑人的个性等于扼杀人的生命。[16]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欣赏肯定每位学生,立足学生自身的成长步伐,合理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教育者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学生是一种多样性的生命存在。其次,教育者要在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独特性的基础上,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合适的环境和条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育者要善于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每位学生的长处和发展潜力,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最后,在教育评价中要杜绝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古人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要善于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以自尊与自信,以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超越自我,超越教师,实现“青出于蓝胜于蓝”。面对成绩优秀、品格端正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面对暂时落后的学生,教师要给予真诚的关怀和鼓励。教育并不是仅仅为走在前面的学生喝彩加油,也要为暂时落后的学生提供帮助和关爱,从而共同成长和进步。犹如面对着一群中流击水之人,教育并非仅仅立于岸上,而是置身河中,帮助大家共渡滔滔江河。[17]
3.师生平等相处,理解尊重学生
人生而平等,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尊重。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篇,人格尊严成为民法典的核心概念,将未成年人主体利益最大化。[18]在师生关系中,学生不是教师的附庸,要打破二者之间以往的不平等关系。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学是师生间双向互动的一种活动,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提供表達想法的机会,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获得成长。另一方面,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摒弃“高人一等”的观念,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在与学生进行对话时,教师不能一味地以自身的立场对学生进行评判和说教。教师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心声,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的处境,并对学生的需求做出积极的回应。从而加深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上和心灵上的碰撞和交流。
4.注重精神世界,关心爱护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要对学生有无条件的爱心与关怀。爱以善意为基础,走向他人,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品质。教育爱是一种代际之爱,上一代人给予下一代人帮助和扶持,是上一代为下一代好的善意。[19]“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是赋予学生丰富的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健全人格。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强人文环境的创设,通过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让教育触及学生的心灵,实现教育对学生精神生活的润泽和人格的塑造。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为其精神世界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学生富有饱满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育作为一项直面人的生命的伟大事业,要关注和满足人的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助人成就具有意义的生存状态,从而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个人价值。[20]教育者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尊重和关怀贯穿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这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21]这种唤醒必定是一种充满爱意和关怀的真诚的唤醒。
参考文献
[1][6]蒋红斌.教师人文情怀与学生心灵伤害的消解[J].教师教育研究,2012,24(01):25-28+12.
[2][13][15][17]陈立群.人—孩子—学生——我的学生观之逻辑起点[J].人民教育,2010(19):12-14.
[3][9]陈婷婷,汪明,鲍红玉.做眼中有“人”的教育[J].教学与管理,2015(29):1-3.
[4][5]黎琼锋,周凤霞.关心理论视域下的师生关系及其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4):32-35.
[7]叶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教学版),2004(06):1.
[8]林洁.以文化人的人文之维[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6):131-135.
[10]李枭鹰,阮红梅,唐德海.教育为何要以人为本:并非一个毋庸赘述的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1):11-15.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2]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4]张克运.全球主流教育方向已变,我们还在纠缠起跑线[J].华人时刊(校长),2019(02):15-17.
[16]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2(03):17-20.
[18]黄步军,汤涛.师生共同体:良好师生关系新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17):49-51.
[19]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中国教育学刊,2018(12):49-55.
[20]徐洁.回归生命的意义世界——关于学生观的追问与省思[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6):1-5.
[2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助推理论视角下青少年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BEA190111)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通讯作者:梁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