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青
内容摘要:美国著名作家梭罗在其作品《瓦尔登湖》中描述了他在林中湖畔的简单生活,诗意栖居。作品详细记录了他本人吃穿住行方面的生活细节,也真实地展现了他在林中与万物共生共荣的和谐生活,而他在耕读之余的文学创作也成为他诗意栖居的一部分。梭罗以他本人的实践和文学作品向读者表明:简单的物质生活是通向精神诗意栖居的捷径。
关键词:梭罗 《瓦尔登湖》 耕读 栖居
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作为美国作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歷史学家、哲学家,出版书籍、散文、游记、诗歌等20余部。其中,《瓦尔登湖》最为出名,详述了作者梭罗在林中湖畔的简单生活和深刻思考。这部作品所描述的简单的物质生活,高雅的精神追求,轻松自然的生活格调,成为现代人的向往,作品所开创的田园耕读的生活方式也成为21世纪的诗意栖居。
一.《瓦尔登湖》的创作背景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以美国的工业飞速发展、生态环境开始恶化为背景的。梭罗在1845年,向朋友借了一把斧子,孤身一人来到瓦尔登湖畔,为自己建了一座小木屋,开始了他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湖畔树林生活。1854年梭罗根据自己的湖畔生活写成的长篇散文《瓦尔登湖》出版,成为生态文学的经典之作。
19世纪上半叶,美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时期。美国工业革命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大约在19世纪60年代结束,确立了以机器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不断地开垦荒地,挖掘矿产,砍伐森林,修建铁路。工厂里机器轰鸣,人类占领的区域越来越大,野生动植物自由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工厂里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不断地破坏着环境,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机器大工业也催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和追求毫无节制,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就越想拥有更多。那些自以为“成功”的企业家受到“成功”的鼓舞,不断将自然之物、自然的过程纳入到人的干预范畴。可以说,工业文明一步步地打破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生活开始走向异化。
人们的生活,虽然物质上丰富充盈,精神生活却在不断堕落。物质生活过多地占据了人们的心灵空间,其间充斥着对物质的欲望、炫耀、虚伪和追逐,以及勾心斗角、争名夺利。在喧嚣、华丽的面具下,太多的人忘记了:人的生存只需要简单的、基本的物质条件,人的生命里需要更多的心灵满足。心灵的满足和自由才是上等的幸福,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梭罗正是在此背景下,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人对物质的需求是多么少,人的精神生活是何等重要,融入自然是多么幸福。这是梭罗为世人摆脱精神生活危机所做的实践探索,并用《瓦尔登湖》作为总结,以此来启迪世人。
二.《瓦尔登湖》中主人公的简单生活
作者笔下的瓦尔登湖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附近,面积约为25万平方米,湖面宽阔,四周青山环抱。这里因为梭罗自建的小木屋和他的文字而成为文学圣地、精神家园以及风景名胜。
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期间,吃、穿、住、行极其简单,但是却极富诗意。吃的方面,他以自己种植的土豆、豆子、玉米为主,其余少量食物是购买的。梭罗做的账目非常详细,记录了从7月4日到次年3月1日,8个月的时间里只花掉了8元7角4分,用于购买食物原料。他的食物非常简单,经常吃自己在炉火上烘焙的面包;食物的数量也很少,有时他每天只吃一餐,有时以山上的野果做晚餐。他认为成年人不需要过多的食物,否则就不能破茧成蝶。梭罗将对食物的要求放到最低的水准,严格控制自己对食物的欲望,只有这样才会腾出更多的心灵空间,追求更丰富的精神自由。或许这也是中国古代的智者所说的“俭以养德”的内涵。
关于住的方面,他自己在林中空地建造了一座小木屋作为住处。在《瓦尔登湖》中,他详细地描述了建造的过程:这不是一个匆忙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诗意和永久回忆的过程。“一天,我斧头的斧柄掉了,我便砍下一段青青的山核桃木做成一个楔子,用石头把它敲进去,再把整个斧头浸在湖水中,好让那木楔子胀大一些。这时候我发现一条赤练蛇窜入水中,潜伏在湖底,待在那的时间竟然同我一样长久,足足有一刻多钟,也许它还不曾从蛰伏的状态中完全苏醒过来。”(28页)梭罗建造自己居住的小木屋,完全没有现代化商品房的繁忙、紧张、敷衍、沉重,而是自由、缓慢、轻松、诗意的劳作,没有繁重劳作之苦,却多了一份恬淡和惬意。
连梭罗自己也大加感叹,“一个人建造自己的房屋,就好似一只飞鸟筑巢一样合情合理。但谁知道呢,倘若人们都用自己的双手建造他们自己的住处,又简单老实地用食物养活自己和家人,那么,诗性一定会在全球发扬光大,如同鸟儿该唱歌时百鸟齐鸣一样。”(31页)这样的诗意始终贯穿着梭罗生活的各个方面。
他为自己建造的木屋,非常简单,有些材料是他从旧棚屋拆下来的。木屋用木板搭建,抹以泥灰,宽10英尺,长15英尺。购买材料的花销总共为28.215元。家具也很简单,包括一张床、一张桌子、三只凳子、一面镜子、一把火钳、一个壁炉柴架和一些餐具,没有任何现代化家具。
他主张徒步旅行,这样的旅行“说走就走”,不用做攒钱准备,还可以欣赏沿途风景。这样的旅行才是真正的且充满诗意的旅行。而对火车——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充满敌意,认为火车打乱了生活的节奏,催促人们去追赶本应充满诗意的生活。
他的日常生活极其简单,而且在2年的时间里不断精简。但在平凡的、普通的日常中,他却过得极富诗意。他要用简单的饮食起居,用最少的花销来告诉世人,简单的生活是可行的,没有必要每日劳作,终年奔波,寝食难安,处心积虑地积聚财富,最终却发现事与愿违,日子过得无比糟糕。
三.梭罗的精神栖居
荷尔德林(Hlderlin Friedrich)在他的题为《人,诗意地栖居》的诗篇中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孙周兴)而后,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在他的题为“……人诗意地栖居……”的演讲中,对荷尔德林的这句诗以及与整首诗的关联性做了哲学的阐释。海德格尔认为“栖居”的本质是保护,将“地球上的一切保护在其本质之中”。(Martin Heidegger)人培育大地上的生长物,保护周围生长的东西,这种培育和保护是一种筑造;作诗也是一种筑造。这两种筑造都使人类达到栖居。可见,人类的耕作、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以及在劳作之余的精神创作,最终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天人合一的状态,而梭罗的简单生活正体现了这样的哲学意义。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物质生活虽然简单,但是他的精神生活却精彩无比。在劳动之余,他主要的活动就是阅读。关于阅读,他在《瓦尔登湖》里有很多精彩的评论。“书啊,这世界的珍宝凝聚了每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最优良的遗产。书啊,尤其是那些最古老、最优秀的书,……一旦受到它们的启发和鼓励,读者就自然而然地再也无法抗拒它们的魅力……”。(73页)梭罗特别推崇古典作品,认为它们是“唯一没有腐朽的神谕,对大多数现代的疑问都做出了精确的回答。”(72页)此外,在《瓦尔登湖》里,梭罗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引经据典,信手沾来,可见那些古圣先贤的作品已经非常熟悉,与他的精神高度契合。耕种劳作之余,读书成为梭罗最高级的精神享受。通过书籍,他与古圣先贤神交已久,获得丰富的精神给养。
尽管住在偏僻的树林里,梭罗还是受到了许多访客的拜访。梭罗说,如果客人少,还能招待;如果客人太多,吃饭问题就无从谈起。即使没有主人丰盛的招待也要来到小木屋,究竟有什么魔力呢?也许一位访客写在黄色胡桃叶上的斯宾塞的几行诗句,能够说明一切:
到了这里,他们填充着的小房屋,
不寻求那些本来就没有的娱乐:
休息就像宴席,一切顺其自然,
最高贵的心灵,最能知足自满。(31页)
住在瓦尔登湖畔,除了种地、阅读、与访客高谈阔论,梭罗还喜欢做一件事,就是沉思,在大自然中静坐,任由时间流逝。这样的静坐沉思仿佛中国禅宗入定,仅凭在自然中静静观察、沉思、体悟,即可与自然默契交流,融入自然,最终变成自然的一部分。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这样说道:
夏天的清晨,我有时会在照常洗过澡之后坐在阳光下的门前,坐在松树、山核桃树和黄栌树中间,从日出坐到正午,在没有打扰的寂寞与宁静之中,凝神沉思,……就像玉米在夜间生长一样,我也在这样的季节中生长着,这远远胜过做任何眼下的事情。这样做不仅丝毫没有损害我生命中的时间,反而为我的平庸的时间增添了神奇的色彩,我的生命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绚烂。(79页)
无人打扰,无事相催,就像天上午后的闲云,悠然自得,心情极其放松,在自然安全的环境中,心灵得到疗养,大自然的治愈作用就是这样显现的。
与湖为伴,与物为友,与禽兽为邻,充溢着梭罗融入自然的满足和幸福。梭罗有两章是专门写湖的:“湖”以及“冬天的湖”。瓦尔登湖在他的笔下是那样美,“在九月或十月这样的一天里,瓦尔登湖是森林的一面完美的明镜,……在这地球表面承载的湖泊中,或许没有一个能像瓦尔登湖这样美,这样纯洁,又这样广大。水天一色!”(134页)以至于他经常陶醉在其中。“全身充满同一种感觉,每一个毛孔里都浸润着欢愉和喜悦,……我以一种奇异的姿态在大自然中来去自如,自己也变成了她的一部分。……夜幕在牛蛙的鸣叫声中渐渐降临,乘着旖旎的风从湖面上徐徐飘来夜莺悠扬的歌声。”(92页)
梭羅对周围的植物都能叫得出名字,都有过详细的观察和描写。“此时的长生草、黄色紫苑、针刺草和各种高雅的野草,往往比夏季时更为鲜明,更有情味,似乎没有经历寒冬,就无法斩获那么成熟、那么别致的未来;棉花草、猫尾草、毛蕊花、狗尾草、绣线草、草原细草……”(217页)每一种植物,在他眼里,都有灵性,都是心灵的伙伴。“其实无论什么天气,都不会妨碍我的步行或者我的出门,因为我常常在最深的积雪中跋涉八英里或十英里,仅仅为了赴约,与一棵山毛榉,与一棵黄桦,或者与一棵松树中的老相识约会……”。(188页)梭罗在林中,在瓦尔登湖畔,与他相亲相爱的植物约会,这是何等的诗意!
梭罗还专门用两章写了禽兽。他描写的动物不计其数,有野兔、松鼠、鹧鸪、狐狸、松鸦、猎狗、野鹅……。冬天里,他撒下玉米穗,看着各种动物觅食的姿态。他让老鼠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坐在他手上吃东西。美国鸫在小屋里做窠,屋旁的松树上也入住了一只知更鸟。
梭罗的精神栖居是以其劳动作为基础的,劳动使人类获得生存的基本物质保障。但劳动也使人类与自然的连接更加紧密,使人类在自然界中得以生存下去,同时使人类与周围的一切,包括生物与非生物,关系更加密切,也使人类更加懂得如何去培育和保护周围的一切。鲁枢元认为“是其所是,即自在;为其所为,即自由。承认对象的‘所是所为,即尊重其自在、自由。”而诗意“就是人与自然自由自在地相处。”梭罗的劳动是以个人的简单生活为目标的,而非现代化的商品大生产,这是其生活产生诗意的根基所在,其劳动是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而诗意的产生达成了他栖居的状态。这正是现代工业促使人与自然分离、精神生活空洞化的原因。
梭罗把大自然的赐予之物当做兄弟姐妹,与它们一起投入到自然母亲的怀抱,山水相依,亲密无间,诗情画意。梭罗用他简单的物质生活,富足的精神追求,融入自然的惬意,为我们绘制了一幅自然画卷,其间人与物和谐共生;他也为众生指明了一条摆脱精神困境的出路,希冀奢侈的物质生活能让位给高雅的精神追求。
梭罗通过《瓦尔登湖》建议人们从简单的日常入手,转变对吃穿住行的态度,放弃过度的物质生活,转向崇高的精神追求。梭罗认为,转变人类自身,转变对待危机的态度,用生态整体观思考,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才是人类的根本出路。人类只有不断地调整自身,特别是调整自身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的生存状态。因此,简单的生活却是通向诗意栖居的捷径。
近些年来,许多人开始推崇极简主义生活(Less is more),其理念与梭罗主张的简单生活不谋而合。也许,世事轮回,现代人在经历了现代生活的便捷、繁华、复杂、单调之后,开始要回归原始的、简单的但精神丰富的“现代原始生活”。
参考文献
[1]Martin Heidegger,Basic Writing: From Being and Time to the Task of Thinking. Ed. David Farreu, London: Rutledge,1993.
[2]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3]亨利·戴维·梭罗著.姜筱菡译.《瓦尔登湖》[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6.
[4]鲁枢元.《生态文艺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项目名称:外语教育中生态意识的渗透和培养,项目号:NGHWZ201913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