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创新研究

2023-06-12 14:24黄洁,张邦卫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创新

黄洁,张邦卫

摘    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迫切需要定位清晰、目标明确、特色鲜明、科学适用的人才评价机制发挥“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聚焦中国特色,要以服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目标,坚持自主性导向,重塑人才评价的价值引领,尊重学科规律,构建分层分类人才体系,坚持科学化导向,重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系统重构,建立人才评价监督保障体系。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中国特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1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作出“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指示[1],既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行动指南,标志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承担着思想和理论创新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使命。而作为“风向标”“指挥棒”的人才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其构建显得必要且迫切。

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内涵

构建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人才评价机制,是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实现新时代哲学社会学科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涉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三个核心概念。“人才评价机制是为推进国家人才战略、发挥人才价值、实现人才评价功能的各评价要素及其持续联动的运行系统,是人才评价工作系统化、动态化与科学化的发展形式,是基于人才评价过程的一种人才开发与管理体系”[2];“哲学社会科学”明确人才评价机制的范畴和领域;“中国特色”则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标志。要理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内涵,需要厘清以下问题。

(一)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我国目前所说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总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分别以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精神世界为研究对象,揭示各自具体领域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哲学是对事物特性和规律概括后总结出的普遍规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但研究方法没有本质区别,强调实证和量化研究及验证,归于“科学”门下;科学解决事实判断,而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解决价值判断,因此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因具有相同的研究对象被称为人文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之间的学科。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都具有在地性,根植于当地历史文化脉络中,同时也必然与在地社会环境、文化意识联系在一起。因此,哲学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自身活动和社会变化为研究对象,既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工具,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体系和精神家园”[3],对人类的进步具有理论支撑和思想引领的作用。在新形势、新任务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肩负着人类进步、民族发展的重大使命,理应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人才评价标准是对人才成果价值进行判断的内在尺度,不同的学科特性应具有不同的人才评价标准。

(二)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的关系

中国特色和国际标准体现的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两者既有所相同又各有区别,且可以相互转换。相同的是同属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具有普遍性,有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生成过程,有固定的逻辑、方法和规律;区别则在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一种价值选择,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价值体系、政治环境,不一样的地域特征、民族特性,哲学社会科学有不同特征,同一学科在不同国家的文化格局中,具有不一样的内涵,哲学社会科学很难像自然科学一样具有放之四海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因此也不存在绝对的国际标准,中国特色是对个性评价标准的深入探討,即应按照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思路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使其既符合普遍规律,又彰显中国特色,同时也能促进共性评价标准的探索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特征

第一,价值属性和科学属性相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属性决定其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作为“风向标”“指挥棒”的人才评价机制应坚持政治导向和价值导向,旗帜鲜明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体系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涉及多个学科,需要立足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用科学求真的态度探索事物的真相和规律,并强调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融入具体的评价实践,同时也具有科学属性,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应兼顾价值性和科学性统一,运用科学的理论和评价方法,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产出优秀成果的人才遴选出来。

第二,本土性与多元性相统一。本土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属性,扎根本土实践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体系的出发点。当代中国正经历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中国特色”还体现在坚持“四为”评价方针,明确“为谁服务”的基本要求,即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对中国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的重要评价标准和评价依据。同时,要实现特殊属性的普遍化,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舞台凸显竞争力,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应坚持本土性和多元性的统一,“以我为主,多元包容,洋为中用,走向世界”,成果应能体现本土文化继承性创新或外来文化中国化改造,为世界提供中国思路、中国理念、中国范式,同时应在充分吸收国内外评价理论和评价实践的基础上,加快对自主评价理论、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的构建,在多元碰撞中健全和完善评价机制。

第三,创新性和发展性相统一。创新是价值贡献的逻辑起点,因此创新性是成果评价的首要标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既要体现继承性创新、转换性创新,也要体现发展性创新,尤其是体现中国原创性,即立足中国大地开展的自主性知识成果的创新,从“模仿性创新向自发创新转变,从局部创新向全面创新转变,从补充式创新向开创式创新转变”[5]。同时,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现代科学发展带来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的变化与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应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演进中,不断创新人才评价的理论、模式、内容、标准和方法。

笔者认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目标,聚焦人才评价全过程的科学运行管理系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根本标志,“坚持‘四为评价方针”是基本原则,坚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根本导向,坚持一脉相承融合创新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特色和生命力所在。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实证分析

1.样本选取及数据收集。笔者所在项目组自2019年以来就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面向省内外开展专项调研。先后访谈专家52人,包括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万人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以及“151”第一、第二层次人才,之江学者,钱江学者等省级人才;专家所属学科门类上,覆盖了哲学社会科学所有学科,涉及院校共 14所,省内10所,省外4所,包括 985、211院校,地方普通院校,职业院校等。

2.研究方法及工具确定。立足扎根理论,使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ATLAS.ti.8质性分析软件,对访谈形成的音频资料转录成文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取关键字及概念类属进行概念化处理,通过对比分析和整合,对相同概念类属的编码进行剔除,形成若干个开放式编码,并对开放式编码进行提炼总结得到学科地位、学科规律、人才分类、人才布局、人才结构、价值导向、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人才管理、人才激励、社会环境、评价监督等15个主轴编码,形成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对15个概念类属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和梳理,寻找范畴之间相对关系和内在联系,最后确定人才分类体系、人才评价体系以及人才评价监督保障体系3个核心编码。形成三级编码后,进入饱和度验证阶段,对每个阶段编码结果再次比对、归类,确保没有遗漏和错误。

3.研究结果分析。编码结果详见表1。

在人才分类体系方面,学科地位、人才布局和学科分类频次出现较高,受访者认为对比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地位较低,人才受重视程度较低,哲学社会科学在项目立项数量、奖项层次、高端人才设置上均不如自然科学,如没有全国性人文社科奖,没有设置与自然科学并驾齐驱的文科院士。哲学社会科学涉及学科门类广泛,学科特点差异性明显,研究周期长,比自然科学更难出成果,且成果的显性影响不突出,人才评价简单、粗放,未能针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属性对人才进行分类分层;各类学科人才分布不均衡,不同区域人才分布不均衡,人才流动功利化倾向严重,向热门学科、热门区域流动,冷门绝学应后继乏人;青年人才培育速度和力度都不够,人才梯队未形成,结构不合理,跟不上国家和行业的发展。受访者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有待提高,人才布局不合理,分类评价体系须尽快建立。

在人才评价体系方面,评价标准的出现频次最高,呼声最为强烈。受访者普遍认为人才评价体系是人才发展的指挥棒,当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四唯”盛行,人才评价照搬照抄自然科学评价体系,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人才用同一把尺子衡量,这样的粗放型评价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受访者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成果评定不能只看论文、项目、奖项,应立足于是否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注重原创性和实用性,解决新时代的社会问题、现实问题和时代问题;人才的评价应尊崇本土适用性和学科适用性,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原则、评审周期、评价机制应考虑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规律和成果形成周期,受访者强调本土适用、灵活、多元、科学的评价体系应尽快建立。

在人才评价监督保障体系方面,人才管理出现频次较高,强调人才的服务与监督。受访者认为社会没有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安心长期从事感兴趣领域研究提供宽松、自由、开放的环境,对人才的尊重、认可、包容度不夠,尤其给青年人才成长的时间、空间和支持力度欠缺;管理行政化严重,对人才管得太多太死,考核太多,不利于沉下心开展真正需要的研究;研而优则仕,同时兼任行政岗位和学术岗位,容易造成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高度集中,使人才评价师承制、圈层文化盛行,存在排外和阻碍创新现象,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大打折扣,同时也不利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激励政策不灵活,力度、持续性、区分度不够,尤其是对青年人才成才前爬坡过坎时的过程激励不够,只有解决青年人才的基本生活保障,如安家落户、子女上学、收入待遇,才能使他们后顾无忧甘心坐“冷板凳”。受访者强调应尽快建立监督保障机制,健全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二)中国哲学社会学科人才评价机制问题归因

1.价值观引领不充分,自主知识体系待建立。当前,人才评价“四唯”盛行,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急功近利、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等问题频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生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人才评价偏离了其原有的定位和目的,阻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未能有效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引领作用,甚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视度不够是原因之一,如访谈者提到的没有文科院士,没有真正意义的国家级奖项,国家级项目的来源、数量、经费与自然科学相比投入比例失衡。在2017年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哲学社会科学进入“双一流”的学校学科总数仅为71个,总数为465个,占比15%,2022年公布的哲学社会科学进入“双一流”的学校学科总数(除北大清华自行公布)87个,总数408个,占比21%,略有提升,但比自然科学明显偏少。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建立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学科体系的建构是一种价值选择,学科边界模糊,逻辑混乱,指导作用就不明显,目前学科分类目录的学科设置存在多个标准,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定义和分类也十分混乱,学界及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于“文科”“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叫法不统一,这种称呼的不规范直接导致学科概念界定模糊,对学术研究、学科发展及人才评价都很不利。归根结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尚未建立,致使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哲学学术理论在逻辑自洽、对实践指导和引领作用上发挥还不充分,应对现实需求、服务国家利益和发展战略、解决国际社会重要问题的能力还不够。

2.评价体系不科学,分类分层评价待完善。哲学社会科学是最具有在地属性的学科,不易超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应是自主性最强的学科,但受历史、政治、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当下人才评价标准参照自然科学评价标准设立,还没有建立自主而有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体系和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分层分类评价体系,一刀切的人才评价方式完全不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特性和人才成长规律,致使人才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发挥不充分,影响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人才选拔。主要原因是本土适用的科学的分类评价体系还未建立,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分类研究不够,对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把握不准确,对哲学社会科学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本质特点理解不够深入,对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人才定位不清晰,分类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变革对哲学社会科学影响及新要求把握不够全面,未能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性和人才规律的分层分类体系。

3.评价标准不合理,多元评价体系待建立。当前评价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评价主体单一,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由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市场和社会未能有效发挥作用;评价对象没有分层分类,用统一的模式和尺度评价所有的人才,导致评价与使用脱节,评价结果在企业等领域适用性不强,真正的人才无法脱颖而出;评价标准不合理,重“四唯”,对于品德、能力、业绩、潜力、创新力、影响力、引领力、贡献力、服务力等指标不重视;评价方法不科学,以量化评价为主,重数量、轻质量,重学历、轻能力,重个体、轻团队;评价程序繁琐复杂,重形式、轻内容,重申报、轻考核,重立项、轻结项,重结果评价、轻全程评价和后期追踪;评价结果功利化,使学者热衷于平台、帽子、项目、奖项的竞争,人脉圈、师承制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导致人才评价功利化愈演愈烈,使人才评价与国家人才战略发展渐行渐远,亟须建立一套适配、多元、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4.配套保障机制不健全,良性循环运行模式待形成。人才评价机制既包含了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式、评价程序、评价结果等要素,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化、动态化的运行体系,各要素之间互为作用联动循环,一个要素的改变就会引起整个运行机理的变化[6]。良好的运行机制,既需要各要素之间的迭代升级,也需要系统性重塑运行管理模式,确保机制整体性协同建设。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是人才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评价系统科学通畅运行的重要保障。受访者提出人才培养、使用、管理、服务、激励、监督等方面不到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重选拔、轻追踪服务,重考核、轻激励,重评价、轻培育,重结果、轻监督等问题,主要是人才管理制度不科学,激励措施不到位,监督机制未跟进,服务体系不完备,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人才评价配套保障机制及良性循环运行模式。

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路径

(一)聚焦中国特色,重塑人才评价的价值引领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攻坚期、面向全球开放的挑战与机遇并存期和重建文化繁荣与自信的关键期,三线交汇,三期叠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面临重要历史转型期,“全球化使西方资本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学术三线交互作用,形成科学与价值、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三对矛盾,构成了中国现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主题”[7]。如何在坚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性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三者之间的优秀精华,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知识体系,是当下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彰显生命力、价值引领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會科学学科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挖掘、总结、继承传统文化遗产,实现对传统学术的再造,借鉴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范式,完成“去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改造,结合时代精神,用中国传统思想智慧、西方学术方法和范式思考解答当下新课题,实现继承和创新的统一。而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起基础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当务之急,应加快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门类领域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建设。通过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造,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从外生性移植到内生性传承的转型,从内部学术逻辑建构到外部社会需求逻辑重构的转变,从学科结构固化到学科多元开放准入的系统化重构,在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本土学术传统中构建自主性学科体系,构建起自身的特色,在解决当下实际问题中“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应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价值观引领,注重人才的价值取向,注重成果的价值导向,充分发挥人才评价的方向标和推进器作用,把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产出优秀成果的人才遴选出来,把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产出创新成果的人才遴选出来,把立足本土文化传承创新和外来文化改造创新产出优秀成果的人才遴选出来,把引领世界社会思潮,为人类社会共性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才遴选出来。通过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从中外大量的评价理论和评价实践中,概括总结形成新的评价理论、方法和体系,以此来指导人才评价实践,推动中国特色人才评价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为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中国方案。

(二)尊重学科规律,构建分层分类人才体系

人才分类是推动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是人才评价的基础,科学的人才分类是提高人才选拔精准度的关键因素。要建立科学的分层分类人才体系,首先,需要遵循学科特性,突出时代性,结合动态性,加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规律研究、学科发展研究、人才内涵规律研究、人才分类理论研究及评论理论研究,系统梳理人才分类依据、逻辑、框架及实际应用,构建符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战略发展需求的分层分类人才体系。根据学科属性,科学区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不同,根据任务类别,区分基础研究人才、应用研究人才、应用转化人才、技术人才的不同,根据职称类别,科学区别职称类人才、职业资格类人才和职业技能类人才,根据职业类别,区分科研人才、管理人才、专业技能人才、乡村振兴人才,构建系统的人才分类体系,为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提供依据。其次,对标国家战略需求,自上而下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划的顶层设计,将人才分类纳入国民经济重要指标体系,建立人才分类目录及全国人才数据库,定期采集,动态更新,形成种类齐全,梯队衔接,结构优化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建立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蓄水池,集聚、培育、发展、储备哲学社会科学各类人才[8]。再次,对标地方及行业领域发展,自下而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分类的基层探索。充分发挥地方主管部门、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扩大基层组织人才规划发展自主权,结合区域、行业、职业、岗位类别对人才进行分类,发布紧缺人才目录,为分层分类人才评价标准构建提供基层智慧。最后,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各类人才核心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分层分类框架。在人才分类基础上,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特性、创造实践的复杂度和难度及内在素质[9],对人才进行分层,如根据人才项目分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人才、一般人才,根据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初级,根据职业资格分为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技工,人才层次呈现金字塔结构,需要有一定的流动性,激发人才竞争活力。根据国家战略调整、社会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需求变化,建立人才分类动态调整机制,推进新兴行业职业领域人才发展,为新业态、新职业的人才评价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坚持科学导向,重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应在人才科学分层分类基础上,使用多元主体、多维指标、多种方法、动态调整开展评价,在评价主体上“发挥政府、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10],鼓励不同行业组织、不同单位根据人才的行业领域、职业特性、岗位类别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扩大基层单位人才评价自主权,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人才评价。同一领域的人才根据不同的层次设置不同的指标和评价方法,如青年人才注重其潜力,有一定成就的人才关注其创新成果的质量,高层次人才注重其全新领域的开创、引领力和团队构建成效。在指标构建上,倡导“以德为先、鼓励创新、突出贡献、注重实效”,坚持以德为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选拔应抬高德行红线,提高德行要求,更注重远大的理想、家国情怀和精神追求。突出政治品德、社会公德、学术道德的评价,考察职业精神、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等精神表现。以创造力和原始创新力为导向,将成果创新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准,鼓励人才潜心从事原创性工作,形成开创性、系统性的成果。这要求人才能深入研究我国当前社会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关注国际社会发展热点,使推出的成果能把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发现真情况,提出真对策,解决真问题,引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能力。注重贡献和实际影响力,理论研究人才突出理论创新,考察是否能将中国的伟大实践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研究并提出新的概念、命题、理论和范式;对应用型人才突出考察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解决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技能型人才突出考察解决行业领域能关键问题和广大人民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在具体岗位中所作出的实际贡献,如是否带动产业发展,是否带领技艺传承,是否带动群众共富。构建体现个人与团队有机结合的评价指标,促进和鼓励团队创新。构建科学评价方式,注重定量与定性结合、主观与客观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推进专业评价、同行评价、行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实行标准认定制、评估制、专家推举制、资格认证制等多元评价机制”[8];规范内部评价流程,设置合理评价周期,延长人才评价考核的时间及周期,引入前评价,注重全程评价,实行评价后期追踪;设计外部机制,结合现代技术引入大数据等第三方评价方式,探索引入国际同行评议方式,提高评审的科学性;“建立人才项目的绩效评估机制,完善人才评审前后的绩效评估标准、程序和方法”[8]。根据国家需求、社会发展、知识更新对人才评价实施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真正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让真正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学者能得到应有的价值肯定和社会尊重。

(四)强化系统重构,建立人才评价监督保障体系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机制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是对当前人才评价机制的变革型转换和重塑,需要对传统人才评价机制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新的体系替代原有机制。第一,强化新机制的系統设计和整体推进,重构组织管理模式、人才评价模式和监督模式,重建组织架构和职能划分,确保评价机制高效运作,使评价功能最大化实现。第二,实现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变,以数字化转型改革为契机,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模式向智治模式转变,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社会机构、职业共同体在人才评价中的作用。第三,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建立集人才培训、项目对接、交流合作、创新创业、评价认定、咨询服务等功能的数智化、一体化、一站式精准服务平台,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实现全链条人才服务模式。第四,构建以评价结果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建立以人才为尊的多元化差异化动态化激励体系,以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实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结合,前置激励和结果激励相结合的人才激励评价体系,实现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协同互动,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第五,构建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实施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评价监督机制,实现政府、机构、行业、公众、个人多主体参与,过程监督和随机监督相结合,动态监督和全流程监督相结合的评价监督体系,保障人才评价机制阳光科学运行。第六,营造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打造潜心治学的学术氛围,鼓励学者潜心从事原创性工作,通过科学正向的评价导向重构健康规范的人才评价生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5-19)[2022-05-19].http://news.cctv.com/2016/05/19/ARTIGzrvOdMXoNMTCqdwbiQQ160519.shtml.

[2]箫鸣政.人才评价机制问题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杨春龙.学科特点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16(6).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20-09-08)[2022-05-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7253837611519650&wfr=spider&for=pc.

[5]杨红艳,戴鹏杰,钱蓉,等.立足中国 引领学术 服务社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标准体系初探[J].情报资料工作,2021(3).

[6]箫鸣政,张湘姝.新时代人才评价机制建设与实施[J].前沿,2018(10).

[7]韩源,县祥.构建中国式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几个重要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0).

[8]黄洁.哲学社会科学高端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Z2).

[9]中国人才研究会.新编人才学通论[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131-139.

[10]中办国办.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27.

[责任编辑  包玉红]

猜你喜欢
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创新
如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