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运营管理及科研试验的实践与思考

2023-06-11 18:24徐锁军王春华贾国栋吕相融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5期
关键词:运营管理水土保持

徐锁军 王春华 贾国栋 吕相融

[关键词] 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运营管理;科研试验

[摘 要] 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园至今,已经成为展示和宣传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以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例,总结园区建成以来建设、发展和运营状况,提出园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对鹫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进行思考,以期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发展和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0-0941(2023)05-0016-04

水土保持是研究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科学技术[1]。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威胁国家生态安全、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我国生态恶化的集中表现[2]。水土保持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新阶段水土保持发展的现实需求[3],是进行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和生态环境教育的重要尝试[4]。截至2021年,全国共建成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149个,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5]。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加快了防治水土流失的步伐,更好地发挥了水土保持科技支撑、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的作用,为当地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于2016年6月正式被批准为“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园区的建成,填补了北京市山地与平原结合部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空白,丰富了北京市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体系。园区建设依托单位为北京林业大学鹫峰实验林场、国家林业局首都圈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研究站及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园区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面向全国,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现“美丽中国”提供科学技术支撑。本研究以北京市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例,总结园区建成以来运营管理及科研试验的经验,分析园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期为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1 园区概况

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地理坐标为39°54′N、116°28′E,横跨海淀和门头沟两区,占地面积832.04 hm2,距市区约30 km。园内山峦绵延,地形复杂,由中古生代燕山运动构成山形骨架;海拔50~1 153 m,高差较大;土壤类型以淋溶土和雏形土为主;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森林覆盖率达96.4%;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1.6 ℃,最高气温41.6 ℃,最低气温-19.6 ℃,多年平均降水量630 mm,年水面蒸发量高达1 800~2 000 mm,无霜期为193 d。

2 发展和运营情况

2.1 园区建设

园区建设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经济可行、切合实际”的理念,致力于展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提升水土保持科技水平、发挥园区的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北京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集中体现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成果,打造集科学研究、科技示范、技术交流与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示范平台。

目前,园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制度完备,包括水土保持科学试验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示范区、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展示区和生态旅游观光区4个功能区。水土保持科学试验区立足水、土、气、生、碳等数据观测,深入开展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生态建设,为水土保持措施的试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示范区主要位于园区的西部山区,海拔200~500 m,该区域土层瘠薄、水分条件差,通过封禁、补植、补造和管护等措施进行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展示区主要包括北京林业大学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室和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两部分。生态旅游观光区主要位于园区的东北部,海拔100~400 m,自然景观优美,与人文景观相辅相成,旅游休闲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园区内布设有合理的场内试验观测道路、景点观光道路、休憩游赏道路及防火道路等,彼此通连,形成内部通行网,连通所有的功能区。园区建有游客服务中心、教学楼、宿舍楼及对外餐厅,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相关配套设施齐全。 徐锁军等: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运营管理及科研试验的实践与思考在海拔740 m和900 m处建设有两座瞭望塔,除能够瞭望园区全域外,还可在山林防火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海淀区政府的批准下,林场成立了护林防火指挥部,下设护林防火办公室,并组织了一支相对稳定的灭火队伍。同时,园区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建立了森林防火高清监控系统,并坚持“物防”“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防火工作模式,在不断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切实把党员领导干部24 h值班等相关制度落到实处;强化与森林消防支队联动,保证森林防火力量充足,确保试验林场森林防火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安全。此外,鹫峰距市中心约30 km,游客可以选择乘坐公交车、地铁或者自驾等多种方式前往园区,交通便利。

2.2 科学研究

园区建有丰富的科研、教学设施,包括牡丹研究基地、气象监测设施、用于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侵蚀过程的坡面径流小区监测设施、用于研究森林植被对降雨的再分配及植被对水土流失调控的水量平衡监测设施、用于监测林木用水规律的大型蒸渗试验系统,以及演示模拟水蚀发生、发展过程的土壤侵蚀实验室和演示模拟风力侵蚀发生、发展过程的风洞实验室。近5 a,对水文、土壤、地质、气象、生物5个大类56个小项数据进行长期定位观测,累计记录观测数据235.3万条、数据量58.5 GB、样品2.6万个,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初步建成了水土保持科学试验平台,为本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课程教学试验和实习场所,为研究生开展科学试验研究提供了便利的试验条件,为我国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行业咨询、政府决策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近5 a承担课题20项,共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林学会梁希科技进步奖等7项,发表论文245篇,出版专著14部,获得发明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编写发布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共13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件;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22名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和31名本科生提供了科研平台。每年都为来自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农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高校的1万余名学生提供课程试验及综合实习服务,涉及水保等20个专业34门课程,年接待中小学生50余批2 000余人次,年接待游客15萬余人次。

2.3 科普教育

园区采用实景示范、模型模拟、图片展示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生态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绿色科学思想,弘扬生态科学精神,面向公众开展生态环境建设科普教育活动,在科普教育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98年被命名为北京市首批“北京市教育科普基地”,2003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6]。其中,鹫峰国际梅园不仅成为北京早春著名的赏花景点,而且是我国梅花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展示中国梅花文化的重要窗口。鹫峰梅园梅花科普始于2013年,为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和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高校科普创作与传播试点活动,至今已直接服务1万余人,成为示范园科普宣传活动的一大亮点。

经过长期的创建工作,鹫峰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难点。一是园区集科学研究、模式示范、技术推广与科普教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覆盖面广,功能多样,如何规范示范园的管理措施及制度;二是新时期、新技术、新方式对科技示范园的水土保持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通过智慧水利建设赋能传统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系统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园区如何进行“智慧水利”建设;三是“十四五”时期,园区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研究工作;四是目前科普宣传教育内容太过专业化,宣传手段较为传统,表现形式略显生硬,宣传效率低,受众面较窄,如何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了解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方面相关知识。

3 发展与思考

3.1 园区规范管理的思考

(1)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内控管理。首先,要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结合工作实际,对存在缺陷的制度要予以修订、完善或废止,对缺位的制度根据需要进行新建,切实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其次,要把制度梳理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及时对现行制度进行评估和梳理,并根据园区发展变化适时修订、完善管理制度,以完善的制度推动监管的常态化,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2)要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执行力。只有把共同的战略目标任务转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才能展现执行力、增强执行力。

(3)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先进典型,学习水土保持相关政策法规,参加国内外的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拓展园区管理思路,同时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园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2 园区“智慧水利”建设的思考

“智慧水利”是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7],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水土流失治理还是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均具有对象点多面广、时空动态变化的显著特点,急需通过“智慧水利”建设赋能传统管理模式转型升级,系统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水平。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是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创新试点,应升级改造传统监测系统,增加监测要素和频次,配备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并加强计量管理,完善水土保持数据采集与更新、存储与管理、审核与汇交、应用与发布等制度,构建满足“智慧水利”发展要求的水土保持数据管理制度体系,保障“智慧水土保持”顺利实施;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航测等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并更新流域区域下垫面地形、植被覆盖等数据,为“智慧水土保持”建设提供更加丰富的基础算据支撑;加强大数据分析评价工作,发挥智能支持作用,提供更多关于水土流失状况预报预警、人为水土流失风险预警等的优质数字产品,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水土保持工作新方式。

3.3 园区科学研究的思考

“十四五”新时期,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之前的研究表明,水土流失会引起植被生产力的下降和土壤碳迁移,强烈影响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业耕作措施及生态清洁小流域的建设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碳減排效果,但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经济条件等限制了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应率先承担起这部分科研任务,完善碳观测系统,增设碳通量观测样地,加强对区域碳循环、碳排放、碳沉积等碳过程的研究,为提高碳汇和碳储量提供思路,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技术支撑。此外,要注重原有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合理利用园区长期观测累积的大量数据,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区域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科学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需要补充部分观测设施及仪器设备,来完善园区的科学试验功能,提升园区内气象、水文、土壤、生物等的定位观测能力,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3.4 园区科普宣传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六条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开展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是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基本功能之一[8]。目前,园区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为更好地宣传水土保持知识,园区必须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宣传。首先,利用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提高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效率。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自媒体力量,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北京市水土保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微信群、朋友圈、QQ群覆盖广、扩散快、影响大的优势,通过制作科普小视频,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水土流失,珍惜水土资源,树立保护生态的意识。随着我国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迈进,我们不仅要利用互联网有效宣传,更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利用互联网学习水土保持相关知识,提高个人能力与知识储备,做好个人提升与水保事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其次,园区应在“世界地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活动日开展线下趣味活动,例如让游客实地参观操作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模型,举办水保相关知识有奖问答、水保植物认知与领养活动等,让群众更多地参与到活动中,形成全民参与、科学参与的环境保护氛围。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 论

(1)目前,园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制度完备,建有丰富的教科研设施,具备良好的科研条件,初步建成了水土保持科学试验平台。

(2)经过长足的努力,园区在科普教育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难点:一是如何规范管理示范园;二是如何进行“智慧水利”的建设;三是如何更好地推进科学研究工作;四是目前如何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

4.2 建 议

(1)要系统梳理现有管理制度,以完善的制度来推动监管的常态化;强化制度执行,增强制度意识;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專业知识,拓展园区管理思路,为实现园区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构建满足“智慧水利”发展要求的水土保持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充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监测等手段,丰富基础数据;加强大数据分析评价工作,推动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水土保持工作新方式,进行“智慧水利”建设。

(3)示范园应率先承担起“双碳”科研任务,完善碳观测系统,增设碳通量观测样地,加强对区域碳循环、碳排放、碳沉积等碳过程的研究。此外,要注重原有基础设施的维护维修工作,并补充部分观测设施及仪器设备,以完善园区的科学试验功能,提升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4)园区必须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全方位、全领域覆盖宣传。

[参考文献]

[1] 潘晨.浅谈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5):179-180.

[2] 史红艳.浅析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J].青海环境,2016,26(1):35-37.

[3] 郭锐,杜雪,郑娇,等.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提质增效措施体系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9(2):25-26.

[4] 吴昊,高顺光,赵方莹,等.新时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建设发展提升探析: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凤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21(11):33-35.

[5] 林洁,成晨,杨进,等.新时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高质量建设刍议:以南京市江宁区汤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22(3):35-37.

[6] 欧阳琨,樊登星.鹫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J].中国水土保持,2017(11):2.

[7] 乔殿新.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发展探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6(1):34-37.

[8] 《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社.加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工作 推进水土保持法贯彻实施[J].中国水土保持,2021(3):10-13.

[作者简介] 徐锁军(1977—),男,陕西韩城人,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水库移民、农田水利等方面工作;通信作者贾国栋(1986—),男,河北邢台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森林生态、水文与植被生态等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7-18

(责任编辑 杨傲秋)

猜你喜欢
运营管理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水土保持
基于电信运营商及物联网运营平台的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