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德华
摘要 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民的精神风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重心。自新农村建设以来,乡风文明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但也出现了资源缺乏、主体势弱、价值伦理解体等不少问题。从厘清制约影响文明乡风建设主要因素入手,从倡导科学健康生活方式、让农民脑袋富起来、农民主体政府驱动等路径着手阐述一系列对策。
关键词 乡风文明;路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0-0248-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0.05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 is the spiritual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the sou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focus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work on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Since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ivilization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re also many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resources, the weakness of the main body, the disintegration of value ethics and so on. The paper tries to clarify the main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civilized rural, and expounds a series of measures from the following parts:Advocating a scientific and healthy lifestyle,reinforcing rural education.
Key words Rural civilization;Ways;Countermeasure
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命题以来,一直到今天的乡村振兴,对文明乡风建设的研究方兴未艾,成果主要集中在乡风文明建设的地位、系统属性、核心主体及目标、现实阻碍、文化根脉,以及关于乡风文明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方面[1],但是研究视角与方法尚欠多样性,尤其是缺乏“生活方式”视角,笔者从“生产、生活方式”的文明视角,站位于城乡深度融合、国家在场与政府驱动、传统乡土中国的伦理与价值的大環境下梳理厘定文明乡风建设的困境、相关影响及制约因素所在,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办法,探讨文明乡风建设有效路径与对策,给困于“文化”软实力建设难于找到抓手和切入点提供了思路,既立足当下又问题导向,又有重要研究参考价值。
1 新时代文明乡风内涵
“文明”一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浚哲文明”,意指“文德辉耀”。近代传入日本,词义可以与英文“civilization”对译,清末又传回中国,词义概念扩大,陈独秀认为,文明是异于蒙昧与未开化的意思,世界各国凡有教化,必有文明。《现代汉语词典》将其释为“文化(名词)或社会发展到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形容词)”。总之,文明与“野蛮”相对应,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不断累积的积极成果,代表着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达到的具有进步意义的社会发展程度与阶段[2]。
乡风与市风相对应,是某一区域长久形成的,全体居民约定俗成、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即风俗人情,可分为党风、政风、民风、家风等4种表现形态,具有地域性、稳定性、时代性、群体性、规范性以及持久性特点[2]。
将“乡风”与“文明”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单独使用,最早出现在党的话语体系中是 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为乡村振兴建设目标,历经“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一直到2021年《乡村振兴促进法》《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乡风文明”这个目标始终没有改变。
此时的“乡风文明”更多表意为“科学、健康文明新风尚”,内核是价值观,最高价值体现的是“人的文明”。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方面。如《乡村振兴促进法》第三十条提到:倡导科学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倡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促进男女平等。《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第七篇提到: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文明乡村。总之,乡风文明具体表现在乡村区域内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相对满足、思想道德观念和科学文化水平提升、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乡村社会风气和谐美好等方面,是一个具有结构层次性的完整有机体系[2]。
2 新时代文明乡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优秀传统价值式微
我国几千年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优秀的耕读文化,在世界农耕史上也达到了巅峰,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价值理念,比如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孝老爱亲等。受城市文明、市场经济趋势影响,现在已经被逐渐侵蚀,拜金、尚权、崇势之风盛行,原有传统优秀价值大有被肢解之势[3],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未建立,远未深植农民心中,也可以说是处于价值真空、价值缺失状态。
2.2 主体缺失
文明乡风建设本质是农民的精神风貌建设,农民是主体[4],中坚农民是主力已是主要事实,但当下农民主体地位已处于缺失状态。从全国范围来看,7亿农民,2.2亿农户,以传统种植业为主的占比70%,这些农户可分为4类:一是举家进城的富裕农户,二是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农户,三是留守农村的中农家庭,四是老弱病残家庭[5]。这4类农户中,举家进城的“心”已不在农村;半工半农户壮年劳力常年奔波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心思在城,但处于城市边缘,并且会把城市的拜金、享乐思想带回农村;中坚农户希望留守农村能获得不错的收益,让自己生活更体面一些,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但占比只有10%;老弱病残户是帮扶对象,乡风文明建设主体力量已非常薄弱。
西部欠发达的四川省万源市2021年统计数据很说明了这一点,户籍人口60万,常住人口40.6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9.82万。外出打工人口19.20万,60岁以上老人和14岁以下小孩共计16.94万,很多农村只剩60岁以上老年人和14岁以下未成年人[6]。
2.3 资源缺乏
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文明乡风建设4项指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明村和文明乡镇占比、农村义务教育专任教师本科学历占比及农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情况来看,按预期基本达标计算,可以说自新农村建设开始,经历脱贫攻坚至今,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了很大改观,但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距离。很多乡村都建立了卫生室、图书室、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但利用率很低,闲置率很高,村民文化生活仍然局限于酒桌、牌桌、电视、手机等私人生活边界。究其原因,虽然有村民文化生活习惯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公共文化资源,产品和服务较少,质量不高,公共资源缺乏,尤其是文化资源缺乏。
经过脱贫攻坚,进入全面小康,虽然政府投入巨大资源,但对于全国近70万个行政村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仅能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想解决文化娱乐、文明乡风建设问题,仍需要很大的投入,尤其是社会资本的投入、社会组织的参与。 3 新时代条件下影响文明乡风相关因素
厘清新时代条件下深度影响文明乡风建设相关因素也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寻出走出困境的思路与办法。
3.1 城乡深度融合一体化背景[7]站在人类历史叙事视角来看,集市、城镇未出现之前,早期人类从氏族到部落需要绝对依存土地、“乡村”群居生活获取生活资源。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交换的发展,集市开始出现,从集市、城镇到城市,再到大城市,工业文明未发展壮大之前,乡村对城市的基础供给、依托作用是决定性的。至工业文明兴起之时,城市已是一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乡村发展严重依赖城市的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并且为乡村的发展提供市场,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已是主导。
由于历史节点和战略重心的选择,我国走过很长一段时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城市取得了长足发展,大的城市群、城市带挤进世界前列,俨然已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的重要增长极,而农村的发展相对严重滞后,这样的城乡格局已制约了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区域协调發展,国家相继提出城乡深度融合、一体化战略,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辐射带动乡村发展战略重心。在这种背景下,城市文明对乡村文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方向引领作用,但二者虽然方向趋同,但底色各异,城市是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的中心,而乡村则是农耕文明、乡土中国的载体,是诗意栖居、乡愁、民族灵魂寄寓的沃土。
3.2 国家在场与政府驱动
文明乡风是乡村文化治理的目标及根本,传统乡村文明治理经过了士绅治理、精英治理一直到今天的基层政权治理,国家在场已是事实[8]。况且现在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主体缺失、资源缺乏、价值式微的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更是离不开国家在场这个必然因素。
但是国家在场对乡风文明的治理有张力与边界,很容易导致主客体关系失衡、目标偏离等问题[8],因此必须把握好这个“边界”,政府驱动与主导已成为必然。
3.3 传统乡土中国的伦理与价值
虽然一些传统“乡土中国”价值受城市化、市场经济影响已出现瓦解之势,但一些价值根深蒂固,对乡风文明建设有很深的影响。
其一是以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基础和纽带的差序格局[9]。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根据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个网络的基础就是血缘与地缘关系。这是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常态生活是终老是乡,也是一个熟人社会,没有陌生人,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信用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其二是礼治秩序。礼是传统乡土社会约定俗成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9],“合于礼”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礼”其实就是守传统,在中国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靠“礼”来规范的。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也说,礼治和法治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之处是维持秩序所依靠的力量不同。法治依靠国家权力,这是一种外部的限制;礼治依靠传统,不依靠外在权力来维持,人在经过教化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主动服从[9]。
这种礼治秩序已经被公认为封建糟粕,备受批判,但是作为中国乡土社会规范社会秩序的一种力量,其遗毒根深蒂固,就是今天建设文明乡风所必须面对的“保守”和“小农意识”等。
4 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与对策选择
针对现实现状与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当下乡村实际,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助力文明乡风建设。一是首先让农民(职业农民)思想富起来;二是从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因为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如祖先崇拜与婚丧嫁娶等;三是农民主体与政府驱动等。
4.1 生活方式的变革
文明乡风属于文化范畴,文化本质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文明乡风建设应着重从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引领[10]。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悄悄变革,即从以往的生产为主生活为辅转向生活为主生产为辅。生产方式由以往的靠人力畜力的精耕细作转向半机械化、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农民大量人力、劳作时间得以解放出来,农村将变成地地道道的生活空间。新时代农民工将经常往来穿梭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城市成为工作的地方,乡村成为休息生活的“家”。此外,还有大量城市人口节假日来到乡村休闲、度假、省亲、寻根等。
4.1.1 祖先崇拜与婚丧嫁娶。
农耕文明传统人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后延至地缘关系,信仰上天、祖先,祭祖为重要的祭祀形式,祖先崇拜与婚丧嫁娶是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应对祭祖、丧葬与嫁娶仪式进行指导,仪式设计依现代文明与地方风俗结合,去除迷信,保留科学与优秀传统。对祭祖、丧葬,如去除或者简化跪拜仪式、祭供品等一些封建迷信的载体仪式,代之以象征现代文明的鲜花、祭铭碑文等,嫁娶仪式应创新中西合璧的现代形式,揉之以“百年好合”“相敬如宾”等现代婚恋核心价值,摒弃拜金、“排场”等攀比形式。文明建设政府职责是宏观指导、规划、协调,掌握“度”,不能太宽太泛。此外还有天价彩礼与聘礼治理与指导、积极典型引导与干部标杆政府考核相结合等。
4.1.2 家风建设。
中华文化素有家国情怀,家是小家,国是大家,家国一体,修身齐平。历代治国者深知家风对政风、民风根基性影响。我国国家治理与西方相比,缺乏宗教的熏陶作用与教化功能,而家风可以很好地填补这个空缺,历史上著名的家风家训为人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诚信”是家风建设之基、立国之基,更是做人之本[11],这一点从身边的经营百年的老字号店铺就能看出。借鉴古代“下马牌坊”“下马石”做法,可以创立“良好家风”荣誉牌匾。每3~5年组织一次民评,民评与政府奖励相结合制度促进家风建设,对那些家风有口皆碑的或突出事迹或作出重大贡献的家庭予以嘉奖,以引领社会风尚。
4.1.3 启动“文明年”建设活动。传统“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庆活动,是中华文明最重要载体,历时最长,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不过,现在的年味确实越来越淡了,感觉越来越有被酒桌、牌桌所挤占的趋势。所以当下为了实施乡村振兴,建设文明乡风,启动实施乡村文明年建设活动是一个重要的契机。要围绕乡俗年“团圆”“祭典”“休闲”三大主题展开,政府驱动,微信、抖音等融媒体做好宣传,激励全体居民参与,强化仪式,出台指导意见,做好加法与减法。标准与规范。此外,有条件的村、乡镇,尤其有英烈的家乡或者传统文化信仰载体厚重的,可以尝试举办公祭活动等。
可以尝试举办“节日一日政”活动,邀请春节回乡寻亲、寻根在外务工人员,以座谈会、茶话会等形式商讨家乡发展,邀请大家献计献策、出资出项目等,共谋家乡发展。可以利用村务平台场所、设施,举办农技、电商及外出务工培训,让大家的节庆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也可避免春节过度娱乐化。
4.2 让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随着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精神文化生活更应该丰富起来,这是文明乡风建设的根本所在。
4.2.1 职业农民的塑造。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的扩大、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尤其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服务“三农”的职业农民应运而生了。与传统农民相比,他们不再是依附土地自给自足的小生产者,而是把服务于“三农”作为职业的人。他们可能没有自己的土地(已流转出去),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技术、专长、领域等,他们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农业的真正继承人。农民的职业化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是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问题。
这样的农民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兴盛会越来越多,他们渴望技术、渴望职业引导,也渴望有职业发展前景和职业认可,对他们的服务与管理政府要有前瞻性安排和部署。
一是全方位、差异化培养,大规模培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地位,即对新生代年轻农民进行“学历+农业技能”培训,对中青年职业农民按需求进行“订单式”培训,对老年农民进行家国情怀、文明风尚素养培训。二是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监督考核为保障的农民培训平台与机制,健全完善“专门机构+多方资源+市场主体”培训体系[12]。
4.2.2 数字乡村建设。
数字文化具有传统传播媒介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极大拓展乡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突破乡村文化资源的局限,实现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效应,加快拉近城乡差距,促进城市、乡村文化与经济的全面融合。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13],当前要重点做好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开发、制作、传播、交流、展示等工作,通过制定规划、出台政策、培育市场主体、鼓励数字化消费等措施,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跨越发展。
一是借乡村振兴的契机,乡村互联网设施更新换代之际优先铺设5G设施及终端设备,实现乡村数字化跨越式发展。二是优先发展物联网,为现代农业、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提供数字支撑,让农村孩子享受到身历其境、互动式优质教育资源,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现代远程诊断、检查与治疗。三是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支持数字化经济实体落户农村或设立分公司,依托乡村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制作、推送更多质量高、有创意的文化作品,弘扬文明乡风。
4.2.3 农村书院建设。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根本是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是实现从传统农民到现代农民的转化,全面提升人的素養,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能力、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具备阅读知识是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内涵,不断提高农民阅读知识的水平,农民现代化的实现是不完全的,而且农民的阅读知识贫困无疑也是其文化现代性生成的重要桎梏。农村书院建设已成为迫切之需。
虽然国家八部委在 2007 年启动了“农家书屋”工程,于 2012 年就实现了在全国农村行政村的全覆盖,但是截至目前利用率极低,往往检查时大门打开,检查之后就大门落锁。还有农民的阅读意愿较低,大多数农民既不会阅读,也不想阅读,更不想了解和掌握阅读知识,“等、靠、要”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各个活动领域和活动层面中成为常态。
一是升级农村书屋为农村书院。增加规模、面积、藏书量及服务水准。设一人专职公益性岗位,节假日可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值班、授课,提升服务水平等。接入农业院校及国家公益电子图书资源系统,为农民知识获取提供搜索服务。二是改善阅读环境,增加阅读情感体验,增强阅读意愿。三是倡导农民“家庭书橱”建设。政府增加投入,对经过民评,家风较好的家庭可以奖励书橱、书籍等阅读设备,增加农民家庭阅读的积极性。
4.3 农民主体与政府驱动
文明乡风建设属于文化建设范畴,包含器物、制度与精神3个层次,根本是精神层次,所以文明乡风建设根本就是农民的精神风貌建设。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根本上也是农民的现代化。所以文明乡风建设农民主体地位不可缺失。从现实来看,乡村文化经常“处于传统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摇摆之中”,仅靠自身力量很难解决自身“现代化”问题。所以政府的推动角色也不可或缺,国家在场、政府驱动已成为必然因素,依据我国现有机制,政府应该应担负起主导与驱动角色。
首先,采取激励与竞争等手段充分调动农民自身投身文明乡风建设积极性。韩国的“新村运动”可以提供借鉴,农民从开始自发到政府驱动后又基本是农民自发与自觉,农民的积极性始终很高。
其次,政府的主导与驱动应体现在对看得见的硬件设施、公共服务的投资以及政策、法律及规范的制定与引导上。政府规划是前提,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是根本,政策、法规的制定是引导。但是政府的主导与驱动一定要掌握好一个“度”,否则要么就是越俎代庖,要么就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刘欢,韩广富.关于乡风文明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0,21(6):127-132.
[2] 刘欢,韩广富.乡风文明概念辨析[J].社科纵横,2021,36(5):52-57.
[3] 丁力,樊帆.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247-249.
[4] 刘保庆,陈雨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20(10):50-52.
[5] 贺雪峰.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9.
[6] 邵海鹏.今天谁来做农民?代表委员献计破解传统农民“断代”问题[EB/OL].(2022-03-08)[2022-03-22].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2/03-08/9696480.shtml.
[7] 张学昌.城乡融合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振兴[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4):56-64.
[8] 刘伟,彭琪.国家在场与乡村传统文化振兴及治理:以黄陂区 M 街道僵狮子活动为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7(4):22-29.
[9] 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 姚蕾,任燕華.论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农民生活方式的变革[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4):29-33.
[11]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12] 胡越.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17(1):35-40.
[13] 杨吉华.数字乡村:如何开启乡村文化振兴新篇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6):14-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