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秀 张呈磊
市场是全球最稀缺的资源,而超大规模的市场又是大国的重要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因此,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促进超大规模市场的提质增效,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路径。而更好地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首先需要明晰当前超大规模市场对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的优势所在,进而需要明确未来超大规模市场在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助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潜力所在。
超大规模市场在助力高质量发展上的优势。首先,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需求优势。我国目前拥有超过14亿人口、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和全球最大的市场经济体系。依托庞大的人口和相对成熟的市场机制,我国已形成超大规模需求优势。超大规模消费需求优势,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聚集效应促进我国生产率持续提高。其次,超大规模市场的产业需求优势。超大规模的投资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空间聚集效应、创新學习效应,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制造业规模必然产生巨大的产业投资需求,为我国提供了发展全面和完整产业体系和产业链的可能性,也使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了更强的可塑性和创新潜力。最后,超大规模市场带来国际要素吸引力优势。超大市场规模对国际资本、技术、劳动等要素具有无可替代的吸引力。这种对国际要素的吸引会带来发展外溢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将更有利于发挥我国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优势。
超大规模市场在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上的优势。首先,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使我国拥有了庞大的市场潜力和试错机会,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和升级、消化过剩产能等。超大规模市场存在的技术创新“需求拉动效应”又能使我国在新的产业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实现弯道超车。其次,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我国参与国际循环提供了更多助力。我国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发展起来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位置更牢固,具备持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潜力。依托超大规模市场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企业和资本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视野,有能力直接进行跨国投资和跨国经营,有利于我国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最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利于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中国经济已具备完整丰富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有利于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并合理利用全球资源进行再生产,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企业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在逆全球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外部条件冲击下,超大规模市场保证了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发展基点,但目前我国的超大市场规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体量和规模上,质量上的优势和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还必须明确四个基本方向。首先,超大规模市场的消费优势需要进一步凸显,尤其是消费潜力的挖掘以及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提升还有较大空间。其次,超大规模市场的产业需求优势需要进一步提高,大部分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低效竞争和资源无效利用,部分高端产业缺口较大,产业需求结构失衡。再次,超大规模市场区域要素配置能力需要进一步优化,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还较不平衡,要素和资源市场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隔阂和不协调,弱化了超大规模市场的资源配置能力。最后,超大规模市场需要持续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支撑从而进一步提质增效,但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才刚开始。具体地,须通过四方面路径来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一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快推动消费升级,进一步提升超大规模市场消费需求优势。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同时,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将消费层次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促进在消费品质方面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促进在消费形态方面由物质形态向服务型转变。以消费升级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提高超大规模市场质量。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扩大超大规模市场产业需求优势。以新技术和新产业为主导,扩大超大规模市场的高端产业需求。把握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的产业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三是,平衡区域发展差距,优化超大规模市场要素配置功能。进一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搭建区域间要素联通配置的平台,促进要素区域流动,更好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一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城市群、都市圈发展战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从制度层面协调区域要素配置和利益分配,实现区域共同富裕。
四是,持续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超大规模市场提质增效。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包括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制度、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维护统一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包括建设现代流通网络、完善市场信息交互渠道、推动交易平台优化升级。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包括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加快培育统一的技术和数据市场、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培育发展全国统一的生态环境市场。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包括健全统一市场监管规则、强化统一市场监管执法、全面提升市场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