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重塑与路径探索:文化传承与中国小说的双向互动

2023-06-11 23:30宋丽烨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宋丽烨

摘 要 教材作为官方意识形态表达的文本,在文化传承方面有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小说,在文本肌理中透透着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从这一层面上来讲,文化传承与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小说的文化内涵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后者既是对前者的价值重塑,以严肃的态度重塑语文教材中中国小说的文化价值态度,分析背后的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后者又是前者传承的有效路径,立足于小说文体的特征,从语言、人物、环境描写三方面出发,从文化传承角度充分发掘教材中小说的文化内涵,以期推动教材文化传承功能的充分实现,并更好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转化。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中国小说 文化传承

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诚挚的精神追求,为民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而语文教材的最大意义就是努力建设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基本理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将“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明确指出“‘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语文教材担负着传承祖国文化的重任,更是学生了解、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媒介和窗口。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相较于其他文学体裁而言,小说渗透的文化信息更为丰富。注重对小说中文化意义的发掘,是语文教材保持生动活泼富有人文性的重要表现,不仅可以增加教学情趣,而且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国小说文化内容的价值重塑

语文教育不光有知识的传递,还要有文化的传承。教材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手段,要坚守自己的职责,把优秀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对于小说呈现的文化内容,更要以严肃的态度重塑其中的文化价值,分析背后的时代意义和教育价值,以期推动教材文化传承功能的充分实现,更好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转化。

1.民俗文化的时代性传承

经过教材编者的组织与权衡,一些优秀文化进入了语文教材,教材就此变成了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语文教材中的中国小说大多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尤其重视对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民俗文化的时代意义,注重民俗文化的时代性传承。

从数量上来讲,教材中反映优秀民俗文化的中国小说就占了绝大多数。以沈从文的《边城》为例,这是一篇有着浓厚民俗文化气息的小说,其中对民俗文化的描写十分丰富,尤其是小说中对当地婚俗、嫁女、娶亲的大量描写。由于湘西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所以当地的求婚方式也别有风味,既有汉民族的“媒妁之言”,又少数民族的“山歌对唱”。具体在小说中就是走“车路”和走“马路”。除此之外,小说中提到的端午、过年等传统节日,特别是对端午节的描写,乡民们额头上都会用雄黄酒蘸上“王”字,字里行间透露着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比如《祝福》中的“祭祀文化”“祭灶民俗”“祝福仪式”“祭祖”等都是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都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说法,可见祭祀文化在中华民俗化中的重要地位,也一直沿袭至今。

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是特殊的文学文本,不光承载着审美意义的文学价值,还承载着教育价值,更是维系民俗文化在现代社会生生不息的重要纽带。教材中的小说对民俗文化的时代性继承,是实现民俗文化时代意义增值的重要路径,学生通过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传承,实现现代社会与民俗文化的时代对话,以此驱动时代进步与发展,推动时代变革。

2.经典文化的实践性审视

经典是文化之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只能从阅读经典开始。经典文化,主要指的是文学、文化的经典,或名家名篇,经典文化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构成。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小说不仅重视文化的数量,更重视其质量,尤其是几篇古代小说的入选,更强调了对经典文化传承。经典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除本身的精神特质外,更重要的是与现阶段的精神追求存在部分相似,依旧是我国现阶段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的。关怀现实、面向当下的实践性,是传承经典文化时应该重视的一个特点。

比如《荷花淀》中渗透出来的和谐文化,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中和之美。孙犁笔下传统美德塑造的经典人物——水生嫂,更是“真善美”的化身,《荷花淀》以战争为背景却大力歌颂了人性的“真善美”,“真善美”一直是我国儒家文化中提倡的东西,也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提倡的,至今是人们需要学习的优秀美德。再比如小说《党费》以黄新的视角体现的革命文化和红色文化,符合《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理念,是學生了解革命历史、凝聚文化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凭借。这类小说折射出来的经典文化在今天仍然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语文教材中,那些体现经典文化的优秀小说,构成了学生对经典文化的记忆。对于经典文化,我们不是以时代的方式重构文化内涵,而是以实践性、应用性等方式凸显经典文化的实用价值,注重对经典文化的实践性审理,加强与现代社会发展、社会应用的联系。简言之,我们要注重加强经典文化与现实生活更切实际的沟通。

3.传统糟粕的批判性揭露

语文教材不仅是一种教学文本,也是一种文化产品。教材发展的本质就是选择文化,尤其是语文教材对文化传承也是有一定选择性的。传承传统文化,不是要求全盘“复古”,而是要“扬弃”的视角对其进行批判性审理。如果说《边城》重在表现中国文化的“显美”,那《阿Q正传》则重在“揭丑”。

《阿Q正传》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揭露表现得淋漓尽致,阿Q这个被传统文化戕害的自我奴化的人,鲁迅对其的塑造明显渗透了个人对糟粕文化的批判意识。首先,在阿Q身上折射出浓厚的男尊女卑观念,“凡尼姑,一定与和尚私通;一个女人在外面走,一定想引诱男人……”除此之外,《阿Q正传》中反映未庄社会“贵贱分明”的等级观念在阿Q的遭遇上也有体现。在阿Q调戏吴妈这一情节里,折射出来的却是“传宗接代”的落后观念,阿Q一方面是为了自身的生理需求求爱吴妈,但更多的是受小尼姑“断子绝孙的阿Q”的挑拨,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的驱使。这些内容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鲁迅先生通过心灵的呐喊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糟粕,以阿Q的视角呈现了对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更以凌厉的笔锋对糟粕文化作了历史性的系统清算。

语文教材中中国小说的文化传承任务关联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发展,随着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与繁荣,教材选择文化的标准要与时俱进,对糟粕文化要进行批判性揭露,同时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化为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传统。

二、高中语文教材中中国小说文化传承的路径探索

文化越是发展,越应该注重教材的建设。文化的发展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进步,从教材建设的角度来看,教材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也是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传承给下一代,是目前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任务。就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文体来说,我们要着眼于小说的文体特征,从小说文本、小说语言、小说人物三方面探索传承优秀文化的有效路径。

1.关注小说语言,传承个性文化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承载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小说教学是重要内容,而小说的成功正是语言运用成功的典范,作家运用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塑造不同的阅读意境,小说阅读和小说诠释,不仅要注重语言所传达的表层意义,还要关注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体会语言折射出来的文化价值。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语言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为语文教材增添了丰厚的文化资源。不少作家在创作小说时,往往会采用带有“土气息泥滋味”的方言形式。以沈从文小说《边城》为例。在文本中有不少以方言为主的对话形式。比如“你个悖时砍脑壳的”,“翠翠,莫闹,我摔倒河里去,鸭子会走脱!”在沈从文的勾勒下,我们体会到的是独属于“边城”的情调,体会到的是边城“牧歌”式的文化。《荷花淀》“可慌哩!比什么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这里的“慌”是典型的方言,反映了河北地方的个性文化。方言不仅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呈现个性文化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语言是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而方言更是个性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些方言是个性文化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载体,以语方言力为个性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因此,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语言,尤其是有关方言的描写,吸收汉语言特有的文化营养,窥测个性文化的魅力,体会小说语言的文化价值。

2.聚焦小说人物,传承精神文化

小说以创造性的艺术、多样的语言表现塑造了众多经典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肩负着传承文化精神、传达作者意志的重要责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其周边的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文化的思想观念牢固地渗透在人物的方方面面。所以在对小说中的文化进行传承时,必须要关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形象背后折射出来的精神文化。

小说最大的特质就是,没有宏观地再现史册的历史文化人物,而是以“了解之同情”,立体形象地表现出人物自身的精神特质。在对小说的人物进行分析时,可以从人物的精神品质这个视点出发探索文化传承的路径。以小说《荷花淀》为例,小说以“白洋淀”为背景成功塑造了“水生嫂”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在水生嫂身上,不仅有着中国传统女性那种善良、贤惠、孝顺的美德,还有在国难家仇面前表现出来的中国式的“大爱”。具体在水生因参加游击队,回家与妻子告别时的情节中,当妻子听到丈夫要去参加游击队的消息之后,手颤抖了一下,与其说是手指颤抖了还不如说是心理颤抖了,作为深爱水生的妻子,听到这一消息后,纵有百般不舍,面对国难家仇,也要赞成丈夫的决定,并独自承担起家中的责任。水生嫂身上所具有的特质,正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再以小说《党费》中的黄新为例,小说塑造的是一个为革命而奋力拼搏,最终英勇献身的英雄形象,黄新虽是一个普通的妇女,但她的精神品质确实无数人无法企及的。引导学生聚焦小说中的人物,从人物的精神文化中获得人格的砥砺。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或多或少带有社会精神文化的印记。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为时代视域下的历史叙事者,主动对国家的命运进行理性的追求,这是一种精神的感召,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在今天仍然需要继承和弘扬。

3.体会环境描写,传承地域文化

环境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小说中的环境也是人物生存的文本空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无论是在典型人物的塑造上,还是推动情节发展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中环境描写注重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和社会环境的叙述,增加了小说深厚的文化吸引力。基于此,关注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体会细腻笔触下对地域文化的个性书写。

以《荷花淀》为例,小说写于战争年代,但是对战争的书写并不占多数,这也形成了这篇小说的“去战争化”的特点,相比之下,孙犁通过细腻的笔触,细致描写了白洋淀的民风民俗。比如前三段對“月下之景”的描绘,皎洁的皓月,洁白的芦苇,透明的薄雾,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渲染了宁静的氛围,更展示了白洋淀的地域风貌,展示出战争时期河北的民风民俗,突出了河北民众的人性之美。以环境描写反映文化的突出小说便是《边城》了,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一个有崇山峻岭、有悠扬号子的宁静之城,尤其是《边城》中对社会环境的描写,更以深邃的目光剖析了湘西的地域文化。在他的笔下,湘西人民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充满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氛围。

小说家们将山水的壮美、民俗民风的奇美与地域文化融汇在一起,凸显了环境描写背后的文化意蕴,展示了东方文化的宁静与和谐。教科书中的小说体裁,除了要关注主要的人物形象塑造外,还要关注小说中独具匠心的环境描写,以此捕捉民风民俗,挖掘市民心态,窥探出作家对地域文化的审理。

总之,文化传承与教材中的小说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教材是优秀文化得以不断传承的重要路径,教材中小说内容的编选比较切合当下的文化语境和语文教育背景,符合文化传承的价值观念,符合教育所要达到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尺度、文化尺度。另一方面,那些选入教材的传统文化,相较于其他文化而言,又多了具有教育价值的任务,教材中的小说不仅展现了作家优秀的叙事能力,而且揭示了小说中的文化内蕴,重塑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最后,学生通过对小说中优秀文化的学习,提高文化素养,加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实现教材与文化传承的双向互动,以此推动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以时代精神唤醒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最终建立文化强国。

[作者通联: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