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2023-06-11 18:01邓清梅
文教资料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方式情境

邓清梅

摘 要:“双减”政策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大改革,也是教育的一次转型。“双减”政策的出台不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更是为了让教育教学的视角从分数、升学转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上,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能够促使其全面发展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双减”政策及“减负”“增效”教学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环境的改善,更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双减”政策的主旨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目的意义

在当前教育教学阶段,“双减”政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迎合当前现实环境、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发展这三个方面的需求。

(一)现实环境的需求

在当前由于不少教师对课程改革后的教育理念不太清晰,盲目地实行创新,导致教学环境、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都有所偏差,容易出现在课堂中过分突出学生主体作用而轻视教师自身的引导,造成教学质量逐渐下降。因此,关注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了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主题。

(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小学数学也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策略、评价方式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思想理解不够透彻,不少教师至今仍未进入角色,教育思想和所采用的方式仍旧停留在传统教学上,在课堂中仍然采用“一言堂”的方式,机械式地将教材中的内容一比一地还原给学生。虽然也有教师会在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的方式,但是由于问题内容比较单一且不具备启发性,教学质量始终无法提升。

(三)学生及教师的发展需求

在教育教学阶段,为了更好地消化课程改革理念,教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吸取新颖的教学理念和策略,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策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双减”政策的提出,不仅是推动教学改革发展的契机,更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为了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推动和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相对应地更改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再以提高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为主要任务,而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的。基于此,教师会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和方法,并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能力及时调整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另一方面,有机遇的层面,同时也有挑战的层面,“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挑战是教学改革。由于教师和学生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已形成了固有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思想。[1]同时大多数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因此缺乏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而言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戰。教师不仅要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不断加强以“双减”为核心理念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动机性差,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我国教育教学经历了几轮课程改革,教师思想观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而发生着变化。但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重视成果、忽略学生能力的现状成了当前教学阶段最大的问题。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过于看重学习分数的高低和掌握解题技巧的多少,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新思维、探究兴趣、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启发,仅按照教师所教授的方式和内容进行一板一眼的学习。这样生硬的教学过程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有限。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行,教学重点逐渐转变为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因此,在“双减”背景下,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大学生知识的实践,无疑是提高教学效果最有效的方式。

(二)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足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旧有部分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而从教学效果可以看出,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2]例如,教师出示一个创新测试,每个学生给出的答案却大同小异。可以看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较差。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之下,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

四、“双减”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

高效课堂的构建主要依靠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无有效互动、教师教学引导是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适合学生能力的发展这几个方面来看的。小学阶段正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能力的大好时机,因此教师要紧跟当前教学思想,设计符合学生学习所需的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一)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小学教学阶段最受教育学者欢迎的教学方式。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学生所熟悉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思考。小学数学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陌生感。教师通过具体情境,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而在实际教学中,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和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常用的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组织作用,组织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积极思考,提升能力。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较弱,大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如果教师直接依靠说教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就会很难理解。[3]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抓住数学学科的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常见的事物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具体形象,使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

以“长方体的体积”一节教学为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学习是前面平面图形学习的延续。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为了帮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就需要在课程的开始利用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建立对长方体的初步认识。在课程的开始,教师可以展示一个鼓鼓的书包和一个文具盒,让学生比较它们体积的大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和喜欢的实物,如用可乐瓶或者墨水瓶等,来给学生讲解体积的概念,然后再进行推导,从而得到长方形体积计算公式。[4]这种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建立直观的印象;另一方面还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为了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进行导入:“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教师又提问:“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同学们,一般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听了之后,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5]这时,教师可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心情,及时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利用学生所感兴趣的生日作为主题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探究兴趣不断萌生,更加乐于参与数学教学。

(二)积极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是由两人以上的学生共同完成。新课标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由被动学习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逐渐改善单一、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此条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转变课堂氛围的基础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圆柱体侧面积”一节的教学为例。本节内容是在认识圆柱体及它们各部分名称及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此部分教学内容初步融合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对学生的以后学习圆柱表面积和体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天性活泼,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当前小学生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維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6]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设计符合其能力发展所需的教学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导入并组织学生复习圆柱相关知识,紧接着拿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要合作探究的问题:“要给这个圆柱体侧面包上包装纸,请问包装纸要多大?”提问后,教师在让学生自由组成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而在第二次讨论中,教师可以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以下四个问题:① 长方形纸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② 长方形纸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③ 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出示了问题后就可以直接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和操作实验(见图1)。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出示小任务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操作,使学生能够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主体性,充分参与到合作学习中。通过合作交流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不懂的和较难的部分,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不仅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利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更是在教学中加入了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小学数学阶段包含了许多的公式和知识点,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式和知识点,教师通常会在教学中加入微课视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微课可以将数学教学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并在视频中加入讲解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素材,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能够有效弥补在传统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抽象知识具体形象化的难度。

“梯形的认识”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整个小学阶段属于最后一类直线型平面图形,与之前已学的各种图形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为了有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操作的空间,教师可以结合微课视频开展教学活动。[7]在设计微课视频时,教师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思路:① 教师在微课中设计观看木马、梯子等生活原型,并配合录音进行讲解;② 设计用七巧板摆出不同的梯形,教师录音讲解,并让学生按照梯形的特征进行分类;③ 设计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加入剪一剪、拼一拼、量一量、比一比的演示过程,在教师讲解后再让学生讨论梯形的特征和分类,以及学会画梯形的高。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极大地丰富数学课堂的教学色彩,使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更加新颖,更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掌握所学知识。

五、结语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改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入创新思维,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学生的发展更加

全面。

参考文献:

[1] 卢小中.“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22(19):76-78.

[2]钟志伟.“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2(C4):48-50.

[3]朱小花.“双减”背景下基于教育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作业布置[J].数据,2022(5):159-161.

[4]仓定志.答好学生课后作业的“加减题” [J].人民教育,2022(11):64-65.

[5]钟叶.“课后作业”的价值回归[J].西部素质教育,2020(5):238-239.

[6]王红.“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研究[J].教育界,2021(47):29-31.

[7]段猛.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71-72.

基金项目:三明市沙县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22年区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SXJYKT—22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方式情境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