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系列活动:吧啦吧啦,变变变

2023-06-11 07:20余悦森贝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橡果野餐点数

余悦森贝

设计意图

在一场森林动物的聚会上,“大魔术师”狐狸叔叔吸引了所有动物的注意,他一会儿变出了橡果,一会儿变出了苹果;又一会儿变出了柿子,一会儿变出了葡萄;最后,还变出了一顿美味野餐!就像“捉迷藏”游戏一样,绘本《吧啦吧啦,变变变》里面的“变魔术”也让孩子们欲罢不能。这类游戏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调动他们已有的相关经验,并带给他们诸如“找到啦”“猜到啦”的惊喜感和成就感。在由此展开的阅读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身临其境,化身为绘本里的不同动物,猜一猜狐狸叔叔每次会变出什么,并尝试表达“狐狸叔叔变出了××”的完整句式,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数学活动中,我们依托动物们野餐的情境,引导幼儿感知和区分物体量的特点,练习5以内的点数。

阅读活动:吧啦吧啦,變变变

活动目标

1. 能大致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猜一猜狐狸叔叔每次会变出什么,能用“狐狸叔叔变出了××”的完整句式表达情节。

3. 积极扮演故事中的动物,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吧啦吧啦,变变变》PPT,狐狸头饰(教师)和若干动物头饰(幼儿),一张桌子配一块黑色大桌布、一顶魔术帽、一块魔术布、一块野餐布、若干橡果、三个苹果、三个柿子、若干葡萄,人手一本绘本。

经验准备:幼儿有现场或线上观看魔术师表演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产生阅读兴趣

教师出示绘本封面,请幼儿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当幼儿提到帽子和布的时候,引导他们猜一猜狐狸叔叔的身份以及帽子和布是用来干什么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依据。最后,教师总结并介绍绘本名字《吧啦吧啦,变变变》。

【说明】该绘本封面突出了狐狸作为“魔术师”的形象,教师只需稍加引导,幼儿便能结合已有经验猜到故事内容是与“变魔术”有关。当教师为幼儿指读绘本名字时,幼儿可能会情不自禁地模仿,这时不妨让幼儿跟着再读一遍。提示幼儿这是一句关键的魔法口令,故事里面只要出现这一句话,就能变出一样东西,从而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

二、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

1.将幼儿带入森林聚会的情境,关注狐狸叔叔正在做什么。

教师戴上狐狸头饰,假扮成狐狸叔叔,双手拿一块魔术布在帽子上方挥舞。

师:今天的森林聚会来了这么多动物呀,我可要好好露一手!快来看,快来瞧,猜猜我在干什么?

教师播放绘本PPT第2~5页。

师:你们现在都是森林里的动物,那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师:魔术师当然会变魔术啦,你们一起来看我变魔术吧!我的魔法口令是——“吧啦吧啦,变变变”!

【说明】为了让幼儿身临其境,教师扮演狐狸叔叔时可以压低声音说话,让幼儿真切地感觉自己就是森林聚会中的一员,正准备观看狐狸叔叔变魔术。

2.分段讲述绘本第2~23页,让幼儿熟悉狐狸叔叔每次变出了什么。

教师播放绘本PPT第6~7页,观察狐狸叔叔第1次变魔术的过程。

师:大家一起说“吧啦吧啦,变”,会变出什么呢?请一只小松鼠来猜一猜。

等幼儿充分猜测后,教师再带着他们一边说“吧啦吧啦,变”,一边掀开魔术布,将帽子里面准备好的橡果拿出展示,引导他们说出“狐狸叔叔变出了好多好多橡果”。

教师按情节分次播放绘本PPT第8~19页,请幼儿猜测狐狸叔叔第2~4次变魔术的过程。

教师播放绘本PPT第20~23页,观察狐狸叔叔第5次变魔术的过程。

师:大家一起说“吧啦吧啦,变”,这次又会变出什么呢?

等幼儿猜测后,教师再带着幼儿说一遍“吧啦吧啦,变”,然后揭秘原来这次狐狸叔叔变出的不再是好吃的美食,而是一只小狐狸,并让幼儿回顾前面的画面,想一想小狐狸是什么时候藏在里面的。

【说明】共读绘本时,教师假扮成狐狸叔叔和幼儿互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也让他们的魔术体验感更强,更快熟悉魔法口令和关键句式。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变最后一个魔术前,魔术帽需要倒扣在桌子上。

3.请幼儿自主阅读2~23页,并邀请他们扮演不同动物展开互动。

师:老师读完一遍故事啦,现在请你们拿出自己的绘本,从头到尾读一遍,找一找,数一数,狐狸叔叔变了几次魔术,每次变出了什么。

师:找到的小朋友想一想,你想当小松鼠、小兔子、小猴子、小熊、小狐狸中的谁,然后翻到你想当的动物这一页,记住这一次狐狸叔叔变出了什么。

幼儿自主阅读时,教师戴上狐狸头饰巡回指导,与他们交流想法,并给选好动物的幼儿戴上头饰,与其一对一互动。如对于选择小兔子的幼儿,教师先说魔法口令并提出问题“狐狸叔叔变出了什么”,然后引导其看着绘本第11页回答说:“狐狸叔叔变出了三个苹果!”

【说明】自主阅读时,教师可根据幼儿的阅读习惯和能力预设阅读效果,及时为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支持。例如,当幼儿不知道如何数有多少颗葡萄时,教师可以提示:“数不清的时候可以说‘好多好多。”

三、完整欣赏故事,体验动物们期待和惊喜的心情

1.教师播放绘本PPT,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师:狐狸叔叔的身份是什么呀?

师:狐狸叔叔的魔法口令是什么?

师:狐狸叔叔变出了什么?

2.教师假扮狐狸叔叔,请幼儿观察并回答狐狸叔叔变出了什么。

师:看好咯,这次我要变出不同的东西了哦!

师:狐狸叔叔变出了一个苹果、两个香蕉、三个梨子……我们一起来野餐吧!

【说明】教师可根据幼儿已有经验准备几种一定数量的物品,再次变魔术让幼儿猜测,并在看到物品后鼓励幼儿尝试用“狐狸叔叔变出了××”的句式回答问题,体验现场变魔术的惊喜与快乐。

数学活动:大家一起野餐吧

活动目标

1.能发现并区分野餐中每种物品的数量。

2.能通过点数,使用“我有×个/颗××”的句式来描述物品。

3.乐意参与野餐活动,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

活动准备

幼儿4人一组,每人一个动物头饰(松鼠、兔子、猴子、熊),每组一块野餐布、一份果子模型(2个苹果、3个柿子、4颗橡果、5颗葡萄)并盛放在一个篮子里,野餐布花色的硬纸底板,5种不同类型的食物卡片(每种食物5个以内,分类收纳,使用后可投放区域)。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设野餐情境,将果子按品种分类

师:春天到了,森林里正举办一场野餐大会,每个动物都带来了果子和大家分享,有的带的果子很多,有的带的果子很少。这次野餐大会到底有多少种果子?每种果子有多少个呢?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小组的篮子,一起来分一分、数一数吧!

【说明】承接绘本故事,变完魔术再接着野餐,同样是幼儿熟悉且喜爱的情境。幼儿已经认识这四类果子,并能说出对应的名称,教师可引导幼儿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拿出果子,并放在野餐布的四个角上。

二、通过点数,描述每一种果子的数量

1.教师示范,点数每种果子,并总结描述。

教师将桌子上分类摆好的四排果子展示给幼儿看。

师:我们来伸出手指,数一数有几个苹果,1,2,一共有2个苹果。

【说明】在该情境中,苹果和柿子的个头比较大且数量比较少,有些幼儿可能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教师也需要点数一遍,帮助他们获得点数经验,然后再迁移到点数个头比较小、数量比较多的果子上。或者先请幼儿用眼睛看个数再一起点数,从而积累点数比只用眼睛看更准确的经验。引导幼儿尝试使用“我有×个/颗××”的句式来描述物体,大一点的果子用量词“个”来描述,小一点的果子用量词“颗”来描述。

2.教师请幼儿一起点数每类果子,并总结描述。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篮子中有几个柿子。

师:请伸出手指数一数,并说一说“我有几个柿子”。

【说明】这个环节既是迁移教师示范的点数经验,也在为下一步自主点数做准备。教师提示幼儿从目测到手眼协调地点数,再到最后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物体的数与量,一步一步加深幼儿的数学认知经验。

3.幼儿在组内互相点数果子并描述,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每组中的一个小朋友说一种果子,让其余的三位小朋友数一数这种果子有多少个。

比如第一组的一个小朋友A说“橡果”,那么该组其他三个小朋友就要数一数橡果有多少颗,然后告诉A“我们有4颗橡果”。

【说明】这一环节需要教师预设幼儿的已有数学经验,根据幼儿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指导和帮助。教师划分小组时可将幼儿的数学认知差异考虑进来,小组合作探究也是同伴学习的好机会,5以下的点数技能,“个”与“颗”的区分能力,都可以在组内学习时获得。

三、了解操作要求,自主点数并描述野餐布上不同食物的数量

1.幼儿观察桌子上的食物,思考自己的备餐计划。

教师请幼儿移步至桌前,请幼儿观察桌子上有什么,交流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师:每个小朋友面前都有一種食物,你打算带几份食物和小朋友们一起野餐呢?

【说明】食物准备可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比如“3片面包”“5块蛋糕”“2个西瓜”等。教师在巡回指导时,可提示幼儿不必带上全部的食物,比如面前有5根香蕉,幼儿可以只带3根香蕉去野餐,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多与少的概念。

2.请幼儿点数出计划用于野餐的食物,并用“我有×个/颗××”的句式告知同伴。

师:请小朋友们将想带的食物摆放在野餐布上,告诉同伴“我有多少个什么”。

【说明】这一环节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让他们在同伴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检验。教师可通过观察来判断每个幼儿点数能力的上限,以及对量词的掌握程度,为下次的数学活动设计做好准备。

师小结:这次和大家一起野餐真快乐,我们吃到了各种各样、数量不同的食物,有的是3个梨子,有的是5片面包,真是太美味啦!现在我们一起去森林里面探险吧!

猜你喜欢
橡果野餐点数
一起去野餐
发现与涂色
野餐
野餐
生存的勇气
看不到的总点数
画点数
多核并行的大点数FFT、IFFT设计
橡果和南瓜
移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