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背景的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研究

2023-06-11 12:43:49王长武谢秋琳
文教资料 2023年3期

王长武 谢秋琳

摘 要:自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开展以来,方言的文化传承价值日益凸显。本文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为背景探讨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建议通过建设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提高重庆方言资源数字化水平,建设重庆方言可视化档案增强重庆方言资源视觉呈现效果,建设重庆方言资源博物馆展示重庆方言资源整体面貌,从而最终创新实现重庆方言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 方言资源 重庆方言

2015年起,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本文简称“语保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录方言数据,经转写、标记等加工程序将相关的文本文件、音频文件及视频文件整理入库,以数据库、互联网、博物馆、语言实验室等形式向学界和社会提供服务。[1]截至目前,语保工程已完成一期建设任务,调查对象涵盖全国各民族123种语言和各省区市的汉语方言共计1712个调查点,并将调查结果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予以公布,为普通民众或者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服务。语保工程作为国家工程,为各省区市积极开展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加快本地方言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契机。

重庆市从2015年开始,依托重庆文理学院,聚集西南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团队,对区域内40个方言点进行方言资源调查,完成了语保工程重庆库1—3期建设任务。但是截至目前,方言调查完成之后的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工作尚未得到充分开展。本文将从这一背景出发,讨论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实施路径。

一、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研究背景

本文所指方言主要为汉语方言。方言资源是语言资源的一种,包括方言本身以及以方言为媒介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地方戏曲、相声小品、研究文献、地方志等各种文化样态。目前,国外学者重视语言资源研究,其重心在语言的经济学价值,且较少涉及汉语这一类型。国内的语言资源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涉及面广,方言资源研究方兴未艾。

(一)国外的语言资源研究

语言作为一种资源观念,源于语言经济学(Economics of Language)理论在美国的兴起。较早揭示语言经济学性质的是美国经济学教授雅各布·马尔沙克(Jacob Marschak),他认为语言具有与其他资源一样的经济学性质,即价值、效用、费用和受益。[2]直接提出“语言资源”说的是颜诺(B. Jernudd)和古谱塔(J. das Gupta),他们指出语言是一种资源,跟其他一般资源或者商品一样,可以用成本和收益加以衡量。[3]自此,语言资源的经济价值在西方开始受到语言学家、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的极大关注。[4]国外的研究虽然没有直接关涉汉语,但其中对于语言经济价值的研究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了富有参考意义的理论指导。

(二)国内的语言资源研究

中国最早的“语言资源”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5]邱质朴提出了“语言资源”的概念,并把它上升到语言工程学的高度加以认识,认为汉语资源的开发与汉语推广事业和四个现代化关系密切。[6]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语言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的认知越来越深刻:一是在理论层面对语言资源属性的认识不断提升。人们普遍认为,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迫切需要科学的保护、积极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尤其是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推进语保工程以来,专家学者围绕语保工程扎扎实实地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研究,人们的认识达到新的高度。[7-8]二是在实践层面对语言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如2004年6月,国家语委组建“国家语言资源監测与研究中心”,这标志着语言资源理念在政府层面得到确立。2008年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采集各市、县(市)的汉语方言、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以及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等有声资料,为此后实施语保工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15 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开启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宏大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目前已经完成一期建设任务。2018年9月,由中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的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这标志着中国的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总的来说,我国的语言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涉及面广,具有光明的前景。

二、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截至2022年10月,与重庆方言相关的研究文献多涉及方言本体研究、方言影视剧研究、方言文创研究、方言文化研究、方言社会学研究、方言区语言教学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90%以上为方言本体研究文献,缺乏对方言资源的研究。这说明,学界对重庆方言的研究缺乏资源观,对于重庆方言在语保工程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与利用工作十分不利。因此,以语言资源观为依托,开展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工作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必要性

田立新指出,方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文化多样性的前提条件,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9]重庆方言作为西南官话中较有特色的语言资源,在学术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保护传承效果的展示等方面,目前都没有以比较系统的整体面貌呈现在受众面前。这造成重庆方言在西南官话中地位相对弱势的局面,因此有必要进行系统整理和建设。对此,可以通过建设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提高重庆方言资源数字化水平、建设重庆方言可视化档案增强重庆方言资源视觉呈现效果、建设重庆方言资源博物馆展示重庆方言资源整体面貌,从而最终实现重庆方言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同时,通过对重庆半数以上区县方言开展相关调查、座谈等,深度调研重庆方言资源整体面貌,探讨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相关路径,可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探讨汉语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方法和系统路径。目前而言,全国各地方言区均在开展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但是完成方言调查工作结束之后,如何将调查成果系统地予以呈现和展示,相关的学界探索尚不多见。因此,对重庆方言开展资源整理和建设研究,对方言保护相关研究的理论推进是十分必要的。

(二)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可行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国诸多地区方言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有些方言甚至面临濒危或消失的风险。因此,学界对方言资源保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李洪政以三个资源库为例讨论国内汉语方言资源库建设现状[10];刘洁、冯芃卉、贾晶从采录与展示平台设计策略与方法角度讨论方言资源整理[11]。此外,有学者从跨学科视角讨论方言资源建设研究,如冯敏萱、葛四嘉讨论面向方言信息处理的方言资源建设[12],李胜文基于档案馆视角讨论方言资源建设[13]。以上研究为开展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

从实践层面看,2008年国家语委正式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2015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语保工程,重庆市被教育部列为语保工程首批试点的四个省市之一。经专家团队论证并报教育部、国家语委审定,万州区、永川区、巫山县等10个区县成为重庆首批试点区县。截至2020年,重庆市40个方言点全部完成方言资源调查,完成了语保工程重庆库1—3期建设任务。目前来看,40个方言点的方言资源调查数据尚处在“散装”状态,完全可以进行资源整合,从而掌握重庆市汉语方言资源整体的情况。语保工程的重庆库建设工作,为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提供了实践上的可能。

三、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的实施路径

广义的重庆方言,是指重庆市所属的38个区县所使用的方言的总和,属于西南官话—川黔片—成渝小片,使用者包括本地汉族、部分少数民族、一些方言岛其他方言使用者等。狭义上来说,重庆方言的代表话指的是重庆主城方言。据考察,重庆主城是典型的山城,道路坎坷、气候湿热,方言的使用在生活方式和民俗民风等方面具有与平原地区迥异的特色。因而,作为巴渝文化的重要载体,重庆方言资源的整理和建设对于巴渝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建设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

方言资源数据库指的是在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记录各类方言资源的基础上,完成所有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并利用互联网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展示的数据平台。该平台通过建成超容量、可持续发展的多媒体方言资源库,形成系统的基础性成果,便于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各取所需,有利于提升方言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水平。

1. 建设原则

2015年至2020年,国家语委完成了语保工程1期建设任务。经审查合格后进入语保工程数据库的方言材料主要包括方言老男音系、1000个方言老男单字、方言青男音系、1000个方言青男单字、1200個词汇、50个语法构造、1—3个话语讲述、1个方言对话、若干地方文化片段、3段地方普通话。从实践操作来看,该工程主要对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但对地方文化的调查要求不高,同时缺乏涉及方言资源的其他要素,如以方言为媒介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地方戏曲、相声小品、研究文献、辞典方志等。因而,我们可以在语保工程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细化和详尽地做好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这样可以更加全面地保存重庆市方言资源,从而为有效制定重庆市语言规划和决策提供服务。这是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首要原则——全面性。

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科学性。在数据库建设工作方面,目前学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为数据库建设提供经验。同时很多方言资源数据库,如国家层面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采录展示平台”,地方层面的“粤语语音合成系统语料库”“新疆汉语方言语音语料库”“客赣方言数据库”等都已经建成,可以作为参照。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遵循科学性原则,无论是前期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记录各类方言资源,中期的科学整理和加工、分析,还是后期的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社会大众进行展示,都要在方言学界和相关技术领域专家指导下开展相关工作,这样便于更加科学地掌握重庆市方言资源情况,为开展重庆方言研究提供开放的平台。

2. 建设构想

建设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首先要进行的是方言资源收集和整理工作。据了解,目前语保工程重庆库建设任务已经完成,重庆市40个方言点的调查资料也已经收集完毕。为了更加全面地反映重庆市方言资源面貌,可以在该工程建设基础上加大对重庆方言中民俗、民谣、谚语、歇后语等口头文化资源的调查力度,增加以重庆方言为媒介的影视作品、地方戏曲、相声小品、研究文献、文学作品、辞典方志等方言资料的搜集广度,从而按照数据库建设要求对记录和搜集到的视频、书籍等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使之符合入库要求。

其次要开展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整体设计与实现工作。从设计层面而言,需要建设信息门户管理和数字资源检索两大系统。前者要对数据库系统中的视频信息、文献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后者要为用户提供统一的、便捷的数据检索服务。从实现角度来讲,根据前期方言资源搜集和整理的情况,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需要建设方言本体库、方言文化库以及方言文献库三大资源展示平台:本体库收录重庆方言老男和青男的音系、单字、词汇、语法构造、话语讲述、方言对话;文化库收录重庆方言相关的民俗、民谣、谚语、歇后语等口头文化资源以及影视作品、地方戏曲、相声小品等经典方言作品;文献库收录重庆方言相关的研究文献、文学作品、辞典方志等。

(二)建设重庆方言可视化档案

建设方言可视化档案指对方言中语音、词汇、语法各要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找出最能代表方言特色的要素,将之转换成可以在屏幕或平面上进行展示的图形或图像,最后建设永久保存的可视化图形集或图像集。方言本质上是听觉的,但是通过建设方言可视化档案留存地方文化符号,将可以听的方言变为可以看的方言,展示了方言中蕴含的丰富故事性情节与内涵,增强了方言表现形式的新颖性和趣味性。人们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方言特色文化的意义表征,这种更具有趣味性的视觉体验也可以通过创新驱动方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1. 建设原则

阅读性原则是方言可视化档案建设工作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一般来说,地域方言在某个区域通行,对于当地民众来说理解和接受地域方言障碍较少,但是外地人学习当地方言则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选择地域方言中的特色元素或者成分,从视觉角度进行呈现,则有利于破除外地人学习当地方言过程中的阻碍,使之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当地方言的精华部分,从而较快地融入地方群体中。因为设计出来的方言视觉作品必须易于外地人理解和学习,所以阅读性原则就是我们开展方言可视化设计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如果设计的作品过于复杂或繁难,外地人学习起来费时费力,就无法达到做这项工作的初衷。从听觉走向视觉,方言可视化档案建设提高了地域方言的可辨别性,易于非方言母语者学习交流,具有跨文化认知功能。

方言可视化档案建设工作需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是审美性。人类是视觉动物,通过视觉,人类感知世界,获得个体生存所需各种信息。其中具有审美价值的信息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可以促进个体更好地生存。因而在设计时,方言可视化作品要在具备阅读性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美感。申艺伟指出,在对方言进行视觉化设计时,不能盲目地追求形式感而忽视了美观性:可以从挖掘地域特色和统一设计风格两个方面着手将设计作品的内在美感呈现出来。[14]以重庆来说,爬坡上坎、云蒸雾集是山城的主要特色,火辣外向、豪爽耿直是重庆人的性格特点。在进行视觉作品设计时,就要紧紧抓住“山城”和“火辣”两个关键词,紧扣重庆城和重庆人的特点进行创作,在文字和图形、色彩与构图等方面形成既有变化又有统一的形态美。

2. 建设构想

建设重庆方言可视化档案,首先要进行的是方言可视化设计工作,要对重庆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各要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找出最能代表方言特色的要素,将之转换成可以在屏幕或平面上展示的图形或图像。一般来说,各大方言之间语音差异最大,词汇差异次之,语法差异最小。因此,方言可视化有基于语音视角的视觉设计和基于词汇视角的视觉设计两种途径。前者把方言的发音直接以汉语拼音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者转化为特有的符号,做到发音视觉化。后者使用具有全民性的汉字去表达词汇语义,将方言从听觉语言转换成平面语言,读者就能够“看出”方言词汇特定的语义。此外使用图画结合文字的方式表达词汇语义,可以是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图文分离,以便于大众理解。

当然,方言可视化设计并非一团乱麻、毫无章法。从语音层面来说,要对地域方言语音系统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进行合理化设计,用视觉符号赋予语音系统各要素以新的意义,最后形成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的方言语音可视化档案。从词汇层面来说,并非某個地域方言中的所有词汇都需要进行视觉设计,其中与普通话不同的词汇,即方言的特色词汇,认知难度大,对之进行视觉设计能够体现方言的个性和特点,因而需要进行可视化设计。如针对重庆方言特色词汇,可以按照从人到物的规律进行调查记录,继而进行分类设计,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可视化图集。

(三)建设重庆方言资源博物馆

方言资源博物馆是充满地域特色的博物馆。它以实物呈现、文字介绍、图片展示、视听传播、书籍共享以及互动交流等为主要展览手段,主要展示方言名物、方言文艺、方言民俗、方言研究以及语保工程建设成果等,以此实现方言的创新保护与传承的目标。方言资源博物馆是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语言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它的建成将是对语保工程建设成果的进一步深化。这座集保存、保护、展示、交流以及研究为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的活力,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1. 建设原则

科普性和专业性是方言资源博物馆建设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收藏是博物馆的基本功能,研究和教育则是博物馆的两大衍生功能。从衍生功能角度来说,方言博物馆应该是一所同时具有科普性和专业性的博物馆,它需要对社会大众介绍方言及方言文化常识、对受众进行方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因而应该采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展示形式。同时,更需要对方言的知识体系进行科学的说明和专业的阐释,这样才能使得方言资源博物馆成为当地语言资源保存与保护、传承与研究的权威平台。因而在方言资源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把握各个展陈内容的专业性,确保展陈内容背后的相关文化知识都有充分的学理逻辑和足够的学术支撑,避免出现专业性知识错误。保证科普性能在社会普通受众层面进一步扩大方言资源博物馆的影响力,专业性则能够吸引从事方言研究的专家学者充分挖掘方言资源的学术价值。

趣味性和互动性是方言资源博物馆建设必须遵循的另外一条原则。目前,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建设方言资源博物馆正是方言知识普及和方言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从全国来看,方言资源博物馆十分稀缺,已经建成的方言博物馆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方言作为博物馆展陈内容容易给受众晦涩难懂、生硬刻板的感受,在展示方式和手段上也不像其他博物馆那样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因而建设方言资源博物馆时必须创新展陈方式,做到寓“展”于乐,化晦涩、生硬为通俗、活泼,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展示,增强方言资源博物馆展出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前者激发受众接受方言科普的兴趣,后者强化受众对方言传播的参与感。

2. 建设构想

建设重庆方言资源博物馆,首先要明确方言博物馆的展陈内容。参考曹志耘先生的做法,我们把重庆方言资源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明确如下:一是方言概况部分,介绍重庆方言在汉语方言中的地理位置及其基本特点、使用情况等;二是方言名物部分,利用实物或图片等方式展示方言中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三是方言民俗部分,利用视频等形式展示与方言有关的民俗民风活动;四是方言文艺部分,展示运用方言创作的小说、诗歌、影视、曲艺作品等;五是方言研究部分,展示跟重庆方言有关的研究论文、专著、词典等;六是语保工程重庆库建设项目部分,利用文字、图片等对项目的概况、取得的成果和嘉奖等进行介绍;七是互动区域,利用触屏互动、仿真体验等形式,开展重庆方言音像采录和方言竞猜等互动活动。[15]

方言资源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明确之后,可以采取采集制作、民间收集、社会捐赠、市场购买、展品复制[16]等方式对展陈内容涉及的方言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实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展陈所需形式,然后进行分板块陈列。各个板块交叉采用实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陈列收集整理好的方言材料,其中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应该成为博物馆展陈的主要手段。触屏技术要全方位融入方言资源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参观者随时可以通过触摸屏自主选择想听或想看的方言材料或作品,以获得真实自然的视听享受。当然,方言资源博物馆的建设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巨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主导、高校学者参与、全社会积极襄助。重庆方言资源博物馆的建设不仅能达成对重庆方言资源的创新保护与传承,还能深入地展示重庆方言所承载的巴渝文化底色。

四、结语

总体上,重庆市已经完成语保工程重庆库1~3期建设任务,但是下一步的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工作任务繁重,既需要在语保工程基础上更加细化和详尽地做好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也需要创新重庆方言资源保护与传承的方式与方法,开展方言可视化档案建设与方言资源博物馆建设工作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尽管重庆市的相关工作刚刚起步,但是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庆方言资源数据库建设、方言可视化档案建设与方言资源博物馆建设是提高重庆市语言资源保护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必然选择与可行之策。

参考文献:

[1] 李宇明.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建设[J].中国语文,2010(4):356-363,384.

[2] Jacob Marschak.Economics of Language[J].Behavioral Science,1965(2):135-140.

[3] Jernudd B. , J. das Gupta.Towards a Theory of Language Planning[C]// Rubin, Jernudd. Can Language Be Planned?Sociolinguistic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Developing Nations.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1:195-215.

[4] 刘荣.语言监测视角下语言资源开发研究[J].华中学术,2017(4):145.

[5] 李宇明.中国语言资源的理念与实践[J].语言战略研究,2019(3):16-28.

[6] 邱质朴.试论语言资源的开发——兼论汉语面向世界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1(3):111-123.

[7] [9] 田立新.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缘起及意义[J].语言文字应用,2015(4):2-9.

[8] 张世方,沈丹萍.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以汉语方言为视角[J].语言学研究,2017(1):6-16.

[10] 李洪政.国内汉语方言资源库建设现状研究——以三个资源库为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6(2):92-96.

[11] 刘洁,冯芃卉,贾晶.陕西方言资源保护与采录平台创建策略研究[J].今古文创,2020(33):54-55.

[12] 冯敏萱,葛四嘉.面向方言信息处理的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以江苏方言资源为例[J].智库时代,2018(19):86-88.

[13] 李胜文.跨界合作视角下的档案馆汉语方言资源建设[J].浙江档案,2018(1):28-29.

[14] 申艺伟.基于符号学视角下地域方言视觉图形化设计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20.

[15] 曹志耘.關于建设汉语方言博物馆的设想[J].语文研究,2010(2):6-9.

[16] 张晓明.方言博物馆布展策略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61-65.

基金项目:2022年度重庆市语言文字科研项目“基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背景的重庆方言资源整理与建设研究” (yyk22226),2022年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开放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域下重庆方言资源的文化开发与创新传播研究” (JD2022-D002),2021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学改革研究项目“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汉语方言调查与保护课程‘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教学改革与实践” (212101),2021—2022年度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语保工程建设背景下方言资源保护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CQGJ21B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