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视觉形态在数字插画中的应用研究

2023-06-10 11:53:56宋德奥赵璐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

宋德奥 赵璐

摘要:三维图像技术的发展为视觉艺术领域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越来越多的平面插画设计从业者借助此技术进行画面表达。如今的数字插画创作已不局限于二维矢量的视觉表现,开始应用三维视觉形态。基于此,文章从三维图像技术发展对插画创作手段的影响出发,分析三维视觉形态的表现力特点,探讨三维视觉形态应用在插画艺术中的价值,以及三维数字插画创作手段区别于传统二维数字插画创作手段的不同思路,并结合实际作品来分析三维视觉形态在插画创作中的应用方法,总结三维视觉形态应用于插画创作给人们带来的新启示。

关键词:插画艺术;三维视觉形态;三维图像技术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3

1 三维图像技术发展对插画创作手段的影响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三维图像技术就被运用到了文化艺术创作中,并且影视和动画领域率先运用,但是由于当时的技术并不成熟,呈现的画面效果的表现力十分有限,如电影《电子世界争霸战》中的双人画面。而在当时的插画创作领域,1987年,Adobe公司推出Adobe Illustrator 1.0,开创了使用计算机进行原创的时代[1]。苹果公司推出的麦金塔电脑这类数字化创作工具,能够绘制矢量图,从而制作出精美的数字插画作品。芭芭拉·内斯是最早使用电脑进行艺术创作的插画师,数字插画作品有《自由女神颂歌2》等。

自1990年起,以模型渲染和动画制作为主要功能的三维图像技术软件相继问世。在其发展初期,利用计算机生成三维视觉形态的创作方式门槛较高,对计算机硬件及创作者的技术水平都有较高要求,三维视觉形态的产出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1995年,皮克斯与迪士尼联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完全由计算机制作而成的3D动画《玩具总动员》,动用了300个计算机处理器进行渲染,每帧的渲染时间为45分钟到30个小时不等。

麦克·温克尔曼(Mike Winkelmann),也被人称为Beeple,这位来自美国的数字艺术家十分擅长运用三维视觉图像技术进行插画艺术创作,并且其作品不局限于静态的画面呈现。他于2007年开始了自己每天创作一件艺术作品的项目,并在2021年整合这些每日练习作品,制作成了一幅拼贴画艺术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刷新了数码艺术拍卖的纪录。他的成功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三维图像技术在插画艺术领域的巨大潜力,还从侧面反映了三维视觉图像的制作成本与画面效果之间的天平逐渐被打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三维视觉图像技术的门槛逐渐降低,更多非影视与动画行业的艺术家开始接触这种创作手法。

2 三维视觉形态的表现力特点

2.1 空间美感与镜头语言

对三维图像技术的载体和各类三维软件而言,最基本的操作方式就是模拟三维空间,创作者在这个模拟的三维空间中搭建各种形态,调整各种形态之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然后通过与这些形态处于同一空间中的模拟摄像机来进行取景,进而获得图像。因为创作对象是在三维空间中的不同形态,所以利用三维视觉形态进行创作最重要的就是对空间美感的把握。除此之外,上述逻辑和现实世界中在影棚内摄影或者拍摄影视作品的过程非常相似,且本身这种技术也托生于动画与影视行业,因此,在使用三维软件进行创作时,考量镜头语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从中国插画师LU-ZHAN(刘鲁展)叙事性极强的作品来看,能够感受到画面中向深处延伸和极具真实感的空间,其画面带给人强烈冲击感的同时,富有一定的神秘感和阴郁气质。

2.2 材质表现

目前,各种主流的三维图像技术软件对各种材质都具有良好的表现力。以主流Autodesk MAYA(三维动画特效制作)为例,在标准的PBR流程中,在对特定模型进行拓扑减免,UV拆分以及贴图绘制、烘焙之后,使用者可以自由编辑和定制其材质球的多个纹理通道,通过将特定图像传送至不同节点通道的方式,实现对不同材质的表达,配合其内置的物理逻辑渲染器Arnold,可以生成以假乱真的材质效果。年轻的波兰数字艺术家Peter Tarka(彼得·塔卡)就擅长使用不同材质制作十分具有设计感的画面效果,在他的作品中,各种材质的细腻程度与质感的对比冲突,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实际上,通过控制材质球与合理调节渲染器数值,艺术家甚至能够制作出模仿傳统二维创作视觉体验的材质。例如,匈牙利艺术家Miki Bencz(米基·本茨)就通过使用Diffuse(漫反射)通道,也就是漫反射材质层,配合Alpha masks(阿尔法蒙版)功能,创作出了视觉上非常接近二维插画风格,但又带有三维视觉体验的作品。

2.3 生成性与随机性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艺术家利用计算机算法生成图像、创作艺术作品的方式开始被大众所了解,诞生了基于Java语言的新兴计算机语言Processing(数据处理),以及基于节点式的可视化编程软件Touch Designer(触摸设计师)。菲利普·加兰特尔(Philip Galanter)在《什么是生成艺术?复杂性理论作为艺术理论的背景》(What is Generative Art? Complexity theory as a context for art theory)一文中指出,生成式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一种系统,诸如自然语言规则、计算机程序、机器或者其他发明,让这些系统在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中完成艺术创作的过程[2]。对大多数并无计算机相关知识储备的设计师与艺术家而言,程序编写及人工智能或许听起来操作十分困难,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创作中,但实际上远没有那么复杂。

以主流三维图像技术软件Cinema 4D为例,具有生成性及随机性的功能已经被置入软件本身,创作者不需要编写任何代码就可以得到最基本的随机生成效果。同时,这也不是在三维视觉形态创作中应用随机性与生成性效果的唯一方式。通过灵活配合各种软件,将原本在Touch Designer中生成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应用到三维图像技术软件的材质通道当中,也能达到随机性与生成性的画面效果。另外,通过自由选择与搭配,实现这种效果的方式还有很多。

3 三维视觉形态在插画创作中的应用价值

二维视觉形态是目前插画创作与平面设计的主流表现形式,其有着色彩明快单一、轮廓线清晰明朗,风格几何化大方简洁、单个形体简单明确、质感透明光滑、符号性强等一系列优点,但是也有层次感与纵深感欠缺的不足,且在质感表达上也较为单一[3]。经过上述对三维视觉形态表现力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三维视觉形态的空间纵深感与层次感准确细腻,镜头感强,材质质感选择丰富多样,能够极好地弥补二维矢量图在表现力上的不足,在插画艺术创作与设计实践当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三维视觉图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降低了艺术家应用三维视觉形态的门槛,应用成本与技术难度的大幅度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三维视觉形态的应用价值。随着近几年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二维视觉形态同样拥有了随机性与生成性的表现力这一特点,基于此,三维视觉形态结合二维视觉形态在插画创作中的应用将变得更加灵活,达到的效果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4 三维图像技术应用于插画创作的启示与反思

4.1 从表现效果与创作主题的结合度进行思考

三维视觉形态的表现力特点与二维视觉形态相比,后者在简洁度、清晰度、几何感与符号感上比前者有着更明显的优势。这就要根据两种视觉形态表现效果的不同特点,面对不同的创作主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创作主题的不同要求进行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最好的表现效果。

4.2 从展示媒介进行思考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宽了插画艺术作品传播的媒介与载体,从以往的单一纸媒承载方式,转变为如今可以通过网页、客户端、大荧幕、可穿戴设备实现动态、现实增强式、沉浸式等多种不同的承载方式。二维视觉形态的表现力特点决定了其在传统平面纸媒、电脑、手机屏幕上能够得到较好的展示效果,而三维视觉形态在电脑及手机屏幕上不仅可以获得较好的展示效果,还十分适用于动态的、沉浸式的展示形式。面对在展示效果上拥有不同特点的多种媒介时,三维视觉形态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与拓展性,但是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视觉形态。

4.3 从审美趋势进行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的需求日趋多元化、个性化,傳统的图像信息传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其文化需求,这要求现代设计在经历了极简主义之后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即在简洁大趋势下具备精致化和装饰化特征。这种重新重视烦琐复杂的装饰性元素和色彩运用的新的审美趋势暂被称为设计的“插图化倾向”[3]。实际上,原本标榜批判与自由创作的现代主义,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走向反面[4]。在艺术设计领域,则表现为其标榜的理性化、规则化、形式化的美学风格,在知识不断信息化、网络化、媒体化的今天,在自我否定中走向了彻底的批判,也就是后现代主义的到来。换言之,曾经的现代主义设计师认为自己应给出适用于大众的对某一设计问题的最优解,但是这种想法在日益网络化、去中心化、自媒体化,以及人们更加追求个性与自我表达的时代略显傲慢。

在审美趋势逐渐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今天,灵活运用多种画面表达方式,从而形成不同视觉风格的审美感受显得尤为重要,三维视觉形态的应用极大地拓宽了插画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法,对表达不同的视觉风格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5 三维插画设计方法

利用三维图像技术软件进行三维视觉形态产出的创作逻辑,表明了在利用三维视觉形态进行插画创作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二维空间的画面组织规律,还要建立三维空间的思维方式。立体构成是将设计本体在三维空间中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赋予其个性化的美的空间化立体形态,是空间美感中的重要思维方式[5]。蔡文彬将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总结为三个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简洁概括性原则与主从性原则。在创作过程中对宏观形式与结构的把握,其重要性大于局部细节,谓之整体性;简明扼要,注重塑造主体形象,谓之简洁概括性;注重空间元素及视角的主次关系,强调重点元素主要视角的刻画,营造整体秩序美感,谓之主从性[6]。

本文对三维视觉形态插画作品《赛博大象孵化仓》与《“文武财神”逢财必中中国体育彩票视觉设计》进行描述性对比。从整体性原则来分析,前者过于注重局部细节的堆积,从而营造出一种充满未来感的视觉氛围与感受,但忽略了对创作主体形态——赛博幼象的整体把握,导致人们无法分辨出插画的主体部分刻画的是一只蜷缩着的幼象;而后者则对两个财神形象有更为清晰明确的把握。从简洁概括性原则与主从性原则来分析,前者相较于后者而言,细节过于堆砌粘连,空间关系和视觉元素不明确;而后者则在整体形象的塑造上添加了适量且具有节奏感的装饰元素,从而形成了明确的空间关系。

如果根据某唯一标准来评判插画作品的优劣,《赛博大象孵化仓》使用了更加抽象的视觉表现,也更加注重营造装饰感与氛围感。但在不同的评判标准及应用场景下,对于两件作品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结论。

6 结语

运用三维视觉形态进行插画艺术创作,需要创作者打破思维定式,针对具体创作进行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视觉规律,从而有效地进行视觉表达。同时,还需要创作者既考虑到基础平面设计理论,又要充分把握空间中的形体美感,从而将三维视觉形态及三维图像技术较好地应用到插画艺术创作中。

参考文献:

[1] 韩鑫隆.技术融合背景下数字三维插画设计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21.

[2] 吕沛.机器学习语境下的图像生成艺术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3] 杨茹.从矢量语言的运用看设计的插图化倾向[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6.

[4]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43-48.

[5] 佟敏.立体构成在现代景观中的表现:以玛莎·施瓦茨作品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2(12):92-94.

[6] 蔡文彬.浅议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J].今日科苑,2009(6):172.

作者简介:宋德奥(1999—),男,山东德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动态视觉语言艺术研究与应用。

赵璐(1974—),女,辽宁沈阳人,博士,教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