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书法势理论分析古人对《书谱》褒贬评论的缘由

2023-06-10 11:19亓汉友
艺术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书谱

摘要:随着当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对中华书法艺术越来越喜爱,掀起了学习书法的“旋风”,同时人们开始溯本求源,学习先贤书法经典,也对“古人论书”更加关注。但许多书法爱好者对“古人论书”中对同一书法名帖褒贬不一的评价感到疑惑。为解答这一问题,文章利用书法势理论分析古人评价孙过庭《书谱》的不同声音,发现古人的评价或褒或贬,均有其依据。但如果评论者对其风格成因分析不够全面,形成的结论就会有疏漏甚至错误。所以,今人对古人的评价要有自己的分析,不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看清名家名帖的本来面目,为自己的书法学习、创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书法势理论;《书谱》;古人评论;缘由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1-0-03

0 引言

在学习古人有关古代名帖的论述时,往往会发现对某一名帖的评价褒贬不一,如对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梁武帝赞其“虎卧凤阙,龙跃天门”,张怀瓘评其“有女郎才,无丈夫气”,这些褒贬不一的评论让学习书法者无所适从。古人对孙过庭《书谱》的评价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何正确理解古人对同一名帖发出的不同声音?本文利用书法势理论对《书谱》的不同评价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缘由。

书法势理论是笔者在《书法势》[1]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关于书法中“势”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书法中的势,即书法势(包括笔法势、字法势、章法势等),是指书法作品的笔墨效果以及这一效果带给人们的感受和联想,是由书法作品中字体的大小、松紧、纵横、疏密、浓淡、粗细等相互矛盾的势因素构成的阴阳关系而形成的,这些势因素又包括主观势因素和客观势因素。在书法作品中,主观势因素是指书写者能够把控的因素,如书写的浓淡、粗细、疏密等;客观势因素是在一定条件约束下,书写者不能把控的因素,如在没有选择的条件下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的特性[2]。

1 古人对《书谱》的评论

关于《书谱》[3]的评论林林总总,从唐代至今没有停止过,有褒有贬,评价不一。唐张怀瓘《书断》:“孙虔礼,字过庭,陈留人。官至录事参军。博雅有文章,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峻拔刚断,尚异好奇,然所谓少功用,有天材。真行之书,亚于草矣。尝作《运笔论》,亦得书之旨趣也。与王秘监相善,王则过于迟缓,此公伤于急速,使二子宽猛相济,是为合矣。”唐窦臮《述书赋》:“虔礼凡草,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宋米芾称:“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宋高宗赵构评孙过庭《书谱》:“此谱妙备草法。”清朱履贞《书学捷要》:“惟孙虔礼草书《书谱》,全法右军,而三千七百馀言,一气贯注,笔致具存,实为草书至宝。”清王世贞《书概》:“《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清刘熙载《艺概·书概》:“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著,婀娜愈刚健。”清孙承泽说:“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为什么对同一幅书法作品,古人有褒贬不一的评论呢?张怀瓘说其“伤于急速”说的是行笔速度问题,窦臮批评其“千纸一类,一字万同”,批评的是章法问题;而宋明清代的几位学者则主要从章法方面加以称颂,特别是章法所形成的气势。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古人的这些评价呢?

2 古人对《书谱》评论的书法势理论分析

2.1 批评性评论

对《书谱》提出的负面批评:一是张怀瓘所言“伤于急速”之病,二是窦臮所言“千纸一类,一字万同”之弊。二者往往是有联系的,速度快往往造成“千纸一类,一字万同”,而“千纸一类,一字万同”往往又是加快书写速度的一种手段。“伤于急速”表现的是时间的概念,“千纸一类,一字万同”表现的是空间概念,“千纸一类”主要是指章法势,“一字万同”主要是指字法势和笔法势。书写的速度快,笔法、字法、章法的丰富性就差,其形成的书法势就是“千纸一类,一字万同”。

那么,《书谱》到底是怎样一幅作品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对《书谱》的制式進行了分析,即对《书谱》书写格式、装裱形式等客观势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发表在2016年《中国书画》杂志《从〈书谱〉的制式论证其书法风格的形成》一文中。文章认为,《书谱》是由22幅长43.33 cm(1.3尺)、宽26.67 cm(0.8尺)的纸和一幅10.7 cm(0.324尺)的纸拼接而成的,“滚动折纸的尺牍连接成的长卷制式”是《书谱》气息风格形成的重要原因[4]。

每一纸上的墨迹效果的章法布置基本一致,那就是“千纸一类”:《书谱》由23页尺牍拼接而成,由于滚动式折纸叠格使每页格子的间距均是从窄到宽的布局,而从《书谱》的墨迹来看,孙过庭有书写字体从小到大的习惯,孙过庭在使用每一尺幅时均是从宽格到窄格书写的,所以每一尺牍几乎都是前松后紧,每一尺牍起笔的字和收笔的字都是采用“细”的字法势因素,所以每一尺牍的气息风格几乎一致,如《书谱》信息统计表中编号第6幅和《书谱》信息统计表中编号第2幅,两个不相连的尺牍的气息基本一致,这就造成了“千纸一类”现象。

另外,也的确存在“一字万同”,如其中有144个“之”字,其起收笔、行笔笔顺相同,所以形成的字法势基本一样,形成了“一字万同”的现象。如果分析王羲之的字,就会发现其相同字的字法势几乎全不相同[5],出现了“一字万殊”的现象,王羲之墨迹本草书《寒切帖》中“之”字的字法势均不相同。书法的书写速度和笔法的丰富性成反比,笔法越丰富,书写速度越慢;反之,笔法越单一,越是给书写速度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所以作为主观书法势的“快慢”势因素,孙过庭使用的“快”势因素多,是形成“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的客观势因素。

从王羲之墨迹本草书《远宦帖》《寒切帖》和孙过庭《书谱》墨迹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王羲之的草书要比孙过庭《书谱》中的笔法丰富得多。所以,在其他条件如书写的熟练程度、字体大小、书写工具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王羲之应用的“慢”势因素多。由此可见,古人对孙过庭《书谱》“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的评价是有原因的,是合理的。

但即使这样,仍然瑕不掩瑜。明王世贞认为:“细玩之,则所谓一字万同者,美碧之微瑕,故不能掩也。”

总之,这23幅纸张和滚动折纸形成的从宽格到窄格的布局是孙过庭《书谱》风格形成的客观势因素。而孙过庭从宽格到窄格的书写顺序和字体由小到大的书写习惯是《书谱》风格形成的主观势因素。

2.2 褒奖性评论

对孙过庭书褒奖者,如米芾、赵构等人,其观点集中赞扬其笔法势和章法势所形成的气息。

赞扬其笔法者,主要说孙过庭书“妙备草法”“甚有右军法”“此有唐第一妙腕”等。从和“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法帖比较来看,孙过庭《书谱》中应用的笔法势因素不如“二王”法帖应用得丰富,但均在“二王”草书笔法的法度之内。另外,《书谱》“折纸书”笔法势因素比“二王”法帖中“折纸书”笔法势因素应用得多,笔法势墨迹效果更为丰富,所以出现了“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著,婀娜愈刚健”“天真潇洒,掉臂独行”书法气息的书法势。

赞扬其气息者,主要说孙过庭书“一气贯注”“有渴猊游龙之势”。这也是由以上分析的《书谱》中应用的主观势因素(每一页尺牍的章法势基本一致)和客观势因素(包括装裱方式等)形成的。

2.3 因果关系无法成立的评论

有原因和结果不能形成因果关系的评论,如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将《書谱》分段来分析:“篇端七八百言,遵规矩而弊于拘束,凋疏为甚。‘而东晋士人以下数千言,渐会佳境。‘然消息多方以下七八百言,乃有思逸神飞之乐,至为合作。‘闻夫家有南威以至篇末,则穷变态,合情调,心手双畅。”[6]包世臣的这一分段分析,笔者认为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包世臣所见《书谱》不是《书谱》的原貌,并且存在误差。《书谱》在历史上被多次装裱,在最后一次装裱时即把“五乖”下13行误装于“心遽体”下,而且比原始装裱的《书谱》少166个字(在“汉末伯英”下部分)。其次,如果随意变动出现折纸书较多的第3、6、9、13、14、15、16、17、18、19、21、22幅的位置,《书谱》的书法势形成的整体气息基本不变。再次,从每幅尺牍书写的节奏和气息来分析,现存台湾的、包世臣所见的《书谱》[7]不是孙过庭即兴之作,是依据底稿的誊写稿,并且不是一次书写完成的,因为中间有明显停顿。不是一气呵成的“一气贯注”,而是“贯注一气”的多次书写。

所以,包世臣的分段分析,每一段出现的明显不同的风格,以及不同风格之间从“弊于拘束”到“心手双畅”的分析和结论是站不住脚的。

3 古人对《书谱》褒贬评论的缘由

上文主要是从笔法势因素、字法势因素、章法势因素等主观势因素入手分析的,除此之外,还应该和包括笔墨纸砚等客观书法势因素以及“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清人尚态”等欣赏习惯的客观势因素有关。

将以上利用书法势理论分析的古人对《书谱》褒贬不一评论的缘由列为表1。

4 结语

本文应用书法势因素分析法对古人给予《书谱》褒贬不一的评价进行分析后得知,古人的评价或褒或贬,均有其依据。但如果评论者对其风格成因分析不够全面,形成的结论就会存在疏漏甚至错误。所以,今人对古人的评价要有自己的分析,既不能盲目信从,又不能嗤之以鼻。特别是对自己崇拜对象的批评或褒奖,要有自己的分析,不可人云亦云,只有这样才能看清名家名帖的本来面目,为自己的书法学习、创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 亓汉友.书法势[M].北京:书法出版社,2014:32.

[2] 亓汉友.书法之“势”浅议[J].江苏教育,2020(13):14.

[3] 孙过庭.孙过庭书谱[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6-77.

[4] 亓汉友.从《书谱》的制式论证其书法风格的形成[J].中国书画,2016(9):12-14.

[5] 亓汉友.摹本王羲之草书法帖气息比较分析[J].江苏教育,2022(29):31-34.

[6]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870.

[7] 中华书局编辑部.孙过庭书谱[M].北京:中华书局,2018:86.

作者简介:亓汉友(1967—),男,山东济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书法势。

猜你喜欢
书谱
The New Result of 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Medieval Calligraphy: A Review of The Manual of Calligraphy by Sun Guoting of the Tang: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Manuscript and Its Author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七)
孙过庭《书谱》书学理论与写法分析(二十五)
临帖孙过庭《书谱》
临帖孙过庭《书谱》
“练成优美点画,方能把字写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之《书谱》今译(一)
“练成优美点画,方能把字写好”——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之《书谱》今译(二)
《书谱》(十五)
《书谱》(十七)
唐代孙过庭《书谱》所蕴含的哲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