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做好民革党史教育基地服务工作

2023-06-10 04:59刘斌
团结 2023年2期
关键词:廖仲恺何香凝民革

自2012年被授予“民革党史教育基地”称号以来,许多省市的民革党员陆续来到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参观学习。为了更好地发挥民革党史教育基地功能,纪念馆围绕讲好民革前辈故事,不断思考提升业务能力,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力争使民革党员来馆参观能真正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一、弄清需求导向

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是以陈列展示廖仲恺、何香凝和廖承志三位革命前辈生平事迹为主的专题纪念馆,展览涵盖历史时段长、涉及人物和事件较多,面向的群体不同,要开展的工作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统一战线教育等。为了更好地做好服务,纪念馆首先站在来馆参观的民革党员的角度来谋划工作,以需求为导向制定、完善专门针对民革党员的讲解接待方案。

民革党员希望了解什么、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兴趣点集中在哪里,是我们首先想要弄清楚的问题。因为只有准确把握观众需求,才能引发观众的共情与共鸣,在展览和观众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让讲解不再被视为“说教”,而是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变成“答疑解惑”,民革党史教育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接待参观实践中,通过不断对观众反应的观察和与民革党员的交流,我馆对观众的需求逐渐清晰明了。概括来说,观众的参观需求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一是知识层面,希望了解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子女廖承志、廖梦醒的革命经历,尤其是了解何香凝与民革相关的史事。

二是感性层面,希望了解廖仲恺、何香凝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格。

三是理性层面,希望理解廖仲恺、何香凝投身民主革命,从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根源,以及何香凝在大革命失败后与国民党当局决裂,团结国民党民主派力量,参与发起创办民革等一系列爱国革命行为的内在逻辑。

为满足上述三个层面的参观需求,纪念馆制订了专门服务民革党员党史学习教育的基本陈列参观讲解方案,力图做到“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理性逻辑、讲清楚心路历程、讲清楚人格力量、讲清楚精神内涵。

二、规划讲解重点

“四个讲清楚”是贯穿讲解参观全过程的基本原则,落实到参观讲解上,就要求结合展陈内容规划讲解重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馆规划了五大讲解重点:

一是以各个历史时期的理论著译为切入点,讲述廖仲恺、何香凝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讲清他们与时俱进的爱国革命行动的思想根源。廖仲恺、何香凝曾长期跟随孙中山从事革命运动,毅然支持孙中山从旧三民主义走向新三民主义,何香凝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始终与时俱进,在民革前辈中属于比较少见的特例。他们政治行为的进步根源于政治思想的发展。因此,在策划参观路线时,通过将《民报》时代廖仲恺的译作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论著设置成参观重点,直观地呈现廖仲恺政治思想发展的关键节点。何香凝是革命家也是妇女运动先驱,通过重点讲解她于1903年发表的《敬告我同胞姊妹》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发表的《国民革命是妇女的唯一生路》两件展品,让观众对何香凝的革命思想和妇女解放思想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是以赠别诗、诀别诗和书信等为切入口,讲述廖家两代人为了信仰坚贞不屈、不畏牺牲、前赴后继的感人事迹,讲清廖家两代人的精神传承。赠别诗、诀别诗是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的一组非常特别的藏品,已展出藏品主要包括:清末何香凝题赠廖仲恺的赠别诗;廖仲恺在被陈炯明部囚禁时作的诀别诗;廖承志在国民党中统监狱中分别写给何香凝、经普椿和周恩来的告别诗和信等。这些诗、信都是在面临生死离别或身处绝境时所写,时间跨越长达近半个世纪,内容都包含勉励亲人坚持奋斗等内容,集中体现了他们的伟大精神及家人之间理想信念的传承。把这类展品设置成参观重点,不仅能吸引观众的关注,形成展览“亮点”,事实证明,还更加可以触动观众内心、引发共情,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三是以廖仲恺、何香凝贯彻执行三大政策,以及何香凝在廖仲恺牺牲后坚守左派立场、捍卫国民党一大革命路线的若干史事为切入点,讲述民革的起源及其精神谱系。民革虽然成立于1948年,但其精神源头至少应该追溯到国民党一大时期的革命路线,其重要成员渊源于国民党左派。廖仲恺是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首要功臣,也是贯彻执行国民党一大政策的关键人物;何香凝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大革命失败后一直以民国十三年的国民党党员自居,坚定捍卫国民党一大路线,参与发起组织民革。何香凝还是八一南昌起义时的领导机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委员。讲清楚廖仲恺、何香凝相应的活动和主张,就能够比较完整地勾勒出民革起源的线索,描绘其精神谱系的概貌。这是我们展陈的特色,更是相对于其它基地的独特优势。

四是讲述廖仲恺、何香凝一家家风传承的故事。家庭是每个人人格养成的第一站,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長至关重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廖家满门忠烈,基本陈列中不少展品体现了他们的自励。如:廖仲恺在1924年题写的古训“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他们夫妇毕生的写照。何香凝抗日战争时期在广西以卖画为生,在写给女儿廖梦醒的信中多次表示如国民党不停止分裂活动,宁可饿死也不去重庆。也有一些展品体现了他们对家风养成的重视,如:1922年廖仲恺写《诀醒女承儿》诗,勉励儿女“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20世纪60年代,廖承志写信讲述长征的故事,并画长征中女战士的漫画,用来教育即将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女儿。以这些展品为切入点,讲述廖仲恺、何香凝一家良好家风的养成与传承,对于观众具有启发和教育作用。

五是讲述廖家两代人为了民族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让民革党员从中领悟到中国革命演进的历史逻辑。廖仲恺、何香凝一家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特殊的革命家庭,父母都是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儿女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代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共同目标接续奋斗。他们的经历是中国的革命事业一代一代传承发展的缩影。廖家两代人殊途同归的奋斗历程,喻示着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民革党员理解党史、坚定政治信念具有重要的启示。

三、讲解做到情理交融

参观讲解是让观众与展览建立联系的最重要环节,参观学习的成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讲解,讲解词编写则又是其中的关键。要满足观众知识层面、感性层面和理想层面三方面的需求,把重点内容讲清楚,把历史逻辑说明白。

在叙事角度上,选择平视而非仰视的视角叙事。革命先辈首先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人,也是由平凡的人成长起来的。在确保表述规范、史实准确的前提下,结合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去讲述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拉近与革命先辈的时空距离。从平视的视角叙事,更容易激发观众的同理心,进而在革命先辈崇高品格的映衬下形成反差感,真真实实地体会到革命先辈的不平凡。

在内容安排方面,注意统筹兼顾、前后呼应。五大讲解重点实际上是五条讲解主线,相关内容分布在展览的各板块。为了使观众加深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同时也防止同类展品先后出现导致记忆混乱,在编写讲解词时对同一线索内容作前后呼应,反复强化对相关主题的解说。在适当的位置,以概述性语言对同一主题内容作扼要概括。

总之,讲解词的编写着力做到情理交融,既有情感温度,又有思想厚度和理论深度。目标是让来馆参观的民革党员,不仅能够了解民革党史知识,还能触动灵魂、启迪思考。为了做好民革党员的参观讲解,讲解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讲解词和讲解重点,而且还要掌握与民革相关展品的背景知识,了解民革创办的相关历史,做到情理交融作讲解。

四、多渠道提升基地教育效能

基本陈列参观讲解是纪念馆开展民革党史教育的主要方式。1982年建馆后,许多民革中央领导曾莅临参观指导。2011年,民革全党“观故居,走多党合作之路”活动开始后,前来纪念馆的民革党员参观团络绎不绝。从地域分布看,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市,不少参观团还都是由省市级民革组织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

民革党史教育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对民革前辈相关的研究工作。授牌以来,我馆在廖仲恺、何香凝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业务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2017年4月,在廖仲恺诞辰140周年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建校90周年之际,成功举办了“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国学术研讨会,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文集。本次研讨会,在人物生平事迹、思想理论、人格品德等方面的研究上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如一些文史资料的新发现、一些新研究视角的开拓等。纪念馆还先后出版了《何香凝思想研究》《家乡名人何香凝》《宋庆龄与廖仲恺、何香凝一家》等著作,目前正准备出版通识课教材《“人月双清”廖仲恺与何香凝》,在《团结报》《百年潮》等报刊发表相关文章数十篇。

在基本陈列以外,我馆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宣教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廖仲恺、何香凝革命活动和革命精神的宣传。结合重大纪念活动策划多项专题展览,其中一些展览多次在全国多地展出。以廖仲恺、何香凝一家与孙中山、宋庆龄为主题策划展览3个,在上海、北京、重庆和广东省内中山、惠州、广州等地展出。以廖仲恺、何香凝一家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专题展览,在江西泰和、广州市内多处展出。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策划制作图片展“亲密战友: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国共产党”,梳理了廖仲恺、何香凝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历史。此外,在廖仲恺、何香凝先生诞辰纪念和抗日战争胜利纪念、辛亥革命纪念等重要时间节点,或主创或联合举办了多次专题展览。

除了展览外,纪念馆还积极借助公共媒体开展宣教工作。央视、凤凰卫视、澳亚卫视、广东卫视等电视媒体,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平面媒体,多次来馆采访或摄制节目。

获授民革党史教育基地称号以来,纪念馆进一步加强了与其它民革前辈纪念场馆的联系。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民革中央举办的历次相关会议,与其他场馆交流基地建設经验。我馆还发挥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为其他场馆、单位宣传何香凝事迹及精神提供支持。近年来,曾为广西梧州市何香凝抗战时期居住地布展、汕尾市何香凝从香港撤离后登陆地布展等提供支持,为广州市海珠区、荔湾区有关街道布展提供支持,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纪念馆真诚服务的理念,获得了来馆参观的民革党员的好评。如2019年10月28日,民革西安市委会主委韩宝生率团来馆开展活动,并将其创作的巨幅油画作品《一代女杰》无偿捐赠本馆。该画作是2018年“纪念何香凝先生诞辰140周年暨首届‘香凝如故全国美术作品展”的参展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韩主委在捐赠致辞中深情地表示:作品的许多素材来源于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创作灵感来源于在馆的参观,纪念馆展览呈现了廖仲恺、何香凝等革命前辈波澜壮阔的一生,在馆采风期间受到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所以作品最好的归宿就是捐赠给纪念馆收藏展览。这是对我们纪念馆工作的赞同和感谢,也是宝贵的激励。

(刘斌,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责编 刘玉霞)

猜你喜欢
廖仲恺何香凝民革
纪念何香凝逝世50周年暨何香凝美术馆开馆25周年展
流水高山写新图
——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
何香凝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廖仲恺民初1911—1922的理财活动
中华革命党时期廖仲恺在日活动的若干史实考辨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
万鄂湘参加民革基层支部活动
廖仲恺夫妇诗画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