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嫣
摘 要: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三支队伍协同育人,构筑协同育人格局,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在要求,善用高校“大思政课”的重要工程,坚持“以生为本”理念的生动诠释,培育育人“大先生”的有效途径。实现“三师”协同育人,要以制度协同为前提,过程协同为中心,队伍协同为关键。同时,在推行“三师”融合教学工作改革过程中,需秉持实事求是原则和渐进式原则。
关键词:“三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梦之队”。“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1]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应该将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教书育人是一项全面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多管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是高校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的三支队伍(简称“三师”),他们在教育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共同“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探索“三师”融合的前提条件。然而,当前三支队伍各司其职、各自为政,尚未形成协同育人的效果。
鉴于此,在教学实践改革的基础上,以“三师”融合的制度协同、过程协同、队伍协同为抓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过程互助、教育环节衔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合力,真正贯彻大思政理念,实现“1+1+1>3”的效果。
一、“三师”融合的概念及价值意蕴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力量,事关党和国家后继有人。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队伍是高校直接参与教育教学的主干力量,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其中,思政课教师主要以思政课为载体铸魂育人,重在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专业课教师通过“课堂+实验”的教学模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贯穿于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的讲授中,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承的有机结合;辅导员是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三师”融合就是通过研究融合的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形成教师共同体,在实践中实现“三师”在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内容等方面的融合,实现同向同行、共生共融、协同育人。
(一)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在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这是对“‘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凝练总结和核心概括”[3]。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素质、能力、工作机制直接关乎育人效果。当前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自为政”“各司其职”的现象,在资源上缺乏共享、在育人方向上缺乏沟通、在行动上缺乏协调,没有形成协同育人合力,尚未形成“教师共同体”。“协同育人理念下的教师共同体应该是基于正确的政策引导形成的认知共同体、基于共同的使命意识形成精神共同体、基于密切合作形成的实践共同体。”[4]“三师”融合其实就是“教师共同体”的一种呈现方式。“三师”通过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共同挖掘教学素材、共同商定教学主题、共同参与教学实践、共同参与党团活动等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有效融通、并肩作战。
因此,“三师”融合的教学模式既能构建起融会贯通的育人模式,实现全员育人,又能充分发挥每支教师队伍的专长,提升教育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善用高校“大思政课”的重要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5]这既为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推动其他课程改革和改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进一步丰富了新时代高校“大思政”的教学内容、载体和方法。
“大思政课”是在传统思政课的基础上拓展师资力量、教育资源、课程载体,创新教学形式,扩大教学场域,优化教学环境,是对传统思政课的升级改革,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大思政课”的理念进一步凸显了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然而“大思政课”的建设不仅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更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三师”融合教学改革突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有模式,实现了从思政课教师育人到全员育人的转变,且能够通过各方面努力发挥协同效应。“三师”融合将教学场所由之前的思政课堂扩展到专业课堂、实验教学、日常管理中,扩大了思政教育的覆盖面。此外,“三师”可通过共享他方教育资源、借鉴他方教育方式、兼顧他方教育任务创新教育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总之,探索“三师”融合教育教学既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也是构建“大思政课”重要工程的重要举措。
(三)坚持“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诠释
大学之“大”在于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大学生。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成为教学改革主流趋势,昭示着“学生中心时代”的来临。[6]“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贯穿“三师”融合教学改革的一条主线就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共同进行集体备课、共同参与实践活动、共享信息资源等,真切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需要,不断满足学生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和期待。“三师”融合主要通过坚持“老师跟着学生走”的原则,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比如,在共享学生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思想动态和关注热点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感;辅导员借助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课程表现等方面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
(四)培育育人“大先生”的有效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师应该有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以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楷模,成为世人效法的榜样。”[7]
这对高校教师的政治素养、学术涵养、专业技能有更高的要求和期许,不仅要成为传授专业知识和各种学问的经师,也要成为通过言传身教和道德品行提升学生素养的人师。
“三师”融合的基础和前提是遴选优秀思政课教师、其他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组建相对稳定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通过教育培训、共享教育资源、教学过程互助等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育人能力,增强职业的尊严感、荣誉感、获得感,成为培育育人“大先生”的有效途径。比如,思政课教师帮助其他专业课教师挖掘并整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支持,积极参与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活动,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和日常教育管理的理论性和思想性等。“三师”在协同互助中引导教师成为讲好思政课的“大先生”、做好日常教育管理的“大先生”、履行好课程思政的“大先生”。
二、“三师”融合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
教育要发展,关键靠改革。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根本动力。只有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才能不断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满足时代新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三师”融合教育主要从机制协同、过程协同、队伍协同三个方面着手,满足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机制联动:“三师”融合的顶层设计
首先,党委统一领导,强化育人共识。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高质量发展的定海神针。一方面,高校各级党委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议事日程,成立领导专班,进行统筹管理。将高校内部现有的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领导小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等校级领导机构,统一整合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组”。由该领导组统一领导学校思政课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和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对相关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领导组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宣传、学工和教学的校领导任副组长,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为成员,共同推进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各级党委要强化育人的政治目标,指明课程改革方向。高校党委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抓方向、管大局、做决策、带队伍的能力和定力,提高育人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能力,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确保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在高校得到落实。
其次,加强部门协调,构筑工作联动机制。“三师”融合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的部门较多,只有各部门树立“一盘棋”思想,相互配合、协同联动,才能确保“三师”融合工作顺利进行。比如,教务部负责教材征订、成绩考核等,学工部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职能部门,需配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所在专业学院组建教师团队,提供学生基本信息。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牵头“三师”融合教学改革工作。
最后,建立健全多元考评机制,优化考评方案,让考核成为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强大引擎。
(二)过程协同:“三师”融合的中心任务
如何在实践中实现教育过程的融合是“三师”融合的重点工程。通过构建常态化的过程融合机制,在共同共融共建共享中回答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首先,“三师”商定教学主题,在思政课教学中共同育人。一方面,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职责。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强化主体意识,通过开放思政课堂等方式在思政教育研究中实现“三师”融合。比如,思政课教师邀请其他课程教师和辅导员通过集体备课、共同设计教学主题、举办“‘三师同上一堂课”教学活动,在思政课堂上实现“三师”融合。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土壤学专业课教师从专业课程的角度讲述培育有机肥既能提高粮食产量,实现土壤的持续性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安全;思政课教师从国家政策的角度讲清楚生态环境安全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讲清楚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等;辅导员从就业择业的角度告诉学生广大农村大有作为,应该树立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理想。
其次,“三师”共享教育资源,在专业课程中深度融合。专业课课程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课程。思政课教师通过定期召开课程研讨会、集体备课会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专业课实践活动,帮助专业课教师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素材,优化教学方案,精准教学设计,把握党和国家政策,为课程思政做好政治引领工作,确保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再次,“三师”参与党团工作,在管理育人中协同发力。党团工作是高校实现全员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三师”教育过程融合的主渠道。比如思政课教师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深度参与“青年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各级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班级活动等,在团学工作中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实现整体育人的效果;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通过参与学生评优评奖、推荐保送研究生、入党等学生综合评价过程中实现“三师”融合。
(三)队伍协同:把握“三师”融合的关键环节
教师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伴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高校所有教师都具有育人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担当。在我国“立德树人”教育发展大背景下,在明确“三师”基本工作职责的基础上,提炼、构建“三师”工作重叠、互助、衔接的部分,形成可复制、可操作、可参考的模式,真正实现“三师”协同育人,共同守好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田”,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首先,提高“三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强化育人意识、协同意识。列宁说:“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8]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直接决定着高校立德树人的高度。“三师”既要有 “授业”的精神,更要有“传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培训、交流、自学等提升自身的育人能力,时刻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理念,提升思想道德情操,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其次,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协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综合运用理论第一课堂和实践第二课堂,实现思政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现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衔接,通过参与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衔接,促进学生将所学、所知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再次,加强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协同。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开展经常性的交流工作,如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交流机制、共同参与学生活动等,在协同内容上将学业指导、心理辅导和思想引领结合起来。比如,专业课教师通过担任班主任、兼职辅导员等参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治学经历为学生导航,也可以引导学生组建科研团队、承担项目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在自我学习、自主探讨、自我发展中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辅导员协助专业课教师做好课堂管理工作,提供学生的基本信息、反馈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教学效果,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和学生的获得感。
最后,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思政课教师通过讲座、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计、互进课堂等实现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互动,提升育人效果。
三、“三师”融合教学改革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毋庸置疑,高校推进“三师”融合教学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和期待。然而,“三师”融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工程,其中所蕴含的理念、机制、管理等方面的变革对现有思政课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冲击,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认清两个问题。
一是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正确认识“三师”在高校育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一方面,“三师”在育人目标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但是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应各放异彩。习近平总书记“3·18”重要讲话中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因此,思政课是讲政治、讲理论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思政课教师是协同育人的领军者和主力军。“其他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
专业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教育教学中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不言而喻的。辅导员队伍属于“大思政人,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三师”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能千篇一律。每一门课程都有其课程属性、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这就决定了育人的内容和方法不尽相同。思政课教师是以“显性”教育方式旗帜鲜明地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理论宣传教育;专业课教师是以“隐性”融入的方式将育人理念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塑造和价值引领;辅导员队伍则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二是遵循渐进式原则。“三师”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对原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具有较大的改变和冲击,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实现“三师”融合需要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形成固定的合作小组,定期进行集体备课、信息交流、主题研讨等,实现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育过程等方面的融合,在互助协作中提升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然而,在全校范围内,构建“三师”共生、共融的协同育人体系并非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校范围内自上而下地不懈努力和探索,也需要对现有的体制机制进行技术性改革。比如,思政课教师融入学生所在学院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体系,必须获得学院和相关师生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如何制定考评机制和奖励机制吸引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等等问题都值得研究。因此,高校的“三师”融合教学改革工作,在建立相对成熟的配套措施之前,先试点,再稳步推进更为稳妥。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3.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
[3] 钟贞山,程文.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涵意蕴与实践要求[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23-29.
[4] 王天民,闫智敏.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运行:理据、契机与对策[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6):39-47.
[5] 习近平.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 人民日报,2021-03-07.
[6] 徐进功,刘洋. 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2):119-123.
[7] 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 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抓好法治人才培养 励志勤学刻苦磨炼促进青年成长进步[N]. 人民日报,2017-05-04.
[8] 列宁全集:第45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49.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长效化机制构建研究”(2022zsszsx021),山西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规划课题“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SZ-21079),山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SYH2022-025),山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混合式教学常态化下高校思政课‘三维度教学评价优化探究”(2022JGS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