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玮
2022年12月20日,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大型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百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白鹤滩水电站16台机组已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
全部投产发电后,其一天发电量就可满足50 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
在白鹤滩水电站的工程建设中,包括平安产险、太保产险等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均参与提供了风险保障,这是保险行业服务国家重大项目的一个缩影。
无论是在康养服务、养老等需求场景中提供个性化保险保障产品,还是打通循环堵点、畅通要素流通、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抑或是保险资金精准“浇灌”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先进制造业等实体经济,保险行业凭借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独特优势,始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期,《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正式印发,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然需要高质量的保险服务。当消费和扩内需将成为稳增长的关键,保险行业的增长空间和发展潜力愈发凸显。
北京市民周慧很震惊。最近,她询问了多家高端养老社区,才发现高端养老社区的门槛“那么高”,需要购买数百万的保险产品才可以达到入住门槛。而且北京周边的高端养老社区长期处于满员状况,甚至有社区称,就算是达到了入住门槛,要真正能住进去,还得排队等上几年。
尽管周慧还年轻,只想“先了解一下行情”,但她还是对养老市场的火爆感到非常意外。
“有钱人真多啊。”周慧向记者感叹道,保险代理人告诉她,“非常抢手,而且年后肯定要涨价”。
老龄化加速趋势使居民释放了大量养老服务需求。消费者对于养老服务和健康管理的需求已不再停留在“有”的层面,而是要求更为个性及多元化的服务。
面对方兴未艾的养老市场,以保险机构为代表的社会力量看好养老产业前景,积极承担起整合资源、拓展供给的角色,逐渐成为养老保障和医养服务的主力军。
目前,包括泰康人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等在内的多数龙头险企均已布局养老社区,且近两年呈加速态势,布局区域不局限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
不过,养老社区建设投入大、周期长、转化慢,高端养老社区仍是小众需求。针对更广大长尾客户所需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配套解决方案供给不足,多层次、多元化的保障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每一个痛点的解决都将带来一个广阔的市场机会。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介绍,平安以“保险+高端康养、保险+居家养老、保险+健康管理”为三大抓手,筛选、整合市场上优质的养老服务和医疗健康资源,拓展服務城市覆盖,满足客户对品质健康养老的需求。
“保险公司在养老服务消费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具备明显优势。”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商业养老险、寿险及护理险等产品能给消费者带来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和医疗护理等保障。随着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对能够为居民“老有所养”提供资金保障的保险产品需求将大幅提升。
保险经纪人王旭的感受则是,当前客户咨询更多的不仅仅是“养老保障”,更有“风险防范”。后疫情时代,面对未来不确定性增强,大家往往增加现金持有来提高自身安全感。
“我们都说去年是‘挪储元年,很多客户主动上门来咨询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王旭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过去一年,理财市场的“破净潮”让不少投资者缺乏安全感,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等产品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成为越来越多人资产配置的选择。
业内预计,随着“刚性兑付”被打破,具有“长期锁息+安全稳定+强制储蓄”属性的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依然旺盛,有望进一步迎来增量。
2022年12月,湖北钟祥市养猪大户刘志祥收到了28万元猪价保险理赔款,这源于他购买的价格保险产品。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却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抵御风险的作用。这笔保险赔偿不仅覆盖了损失,更让他有信心保持3000余头的养殖规模。
据南华期货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年10月,太平财险通过与南华期货公司合作,让首单“生猪保险+期货”在钟祥市签单落地,共为10位养殖户承保了13822头育肥猪,保险期限一个月,保障金额近3300万元。
10月18日,看到猪价市场预期明显过热后,南华期货根据养殖利润的预判果断出手,买入为期一个月的看跌期权产品,投入总保费125万元,成功获利221万元。
承保到期后,太平财险根据合同约定,向10家生猪养殖户赔付了221万元的理赔款。因投保数量不同,最多的养殖户获赔47万余元,最低的也有13万余元。
“保险+期货”是由保险机构与期货机构合作开发的一款涉及价格风险的农业保险产品,主要面向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链企业等涉农主体,该模式以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保险承保和理赔依据,由保险机构向涉农主体提供价格或收入保险产品,并通过期货机构将保险产品中涉及的价格风险在期货市场进行分散。
南华期货总经理贾晓龙认为,“保险+期货”模式对推进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增强农业产业对自然风险的承受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让生猪养殖产业更加稳定,让推进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视觉中国
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近万亿元。“生猪保险+期货”为生猪养殖户撑起一把“保护伞”,有效化解生猪市场价格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确保生猪养殖稳产保供。
畅通要素循环是扩大内需的基本保障和必要支撑。从玉米到红枣,从鸡蛋到生猪,近年来,“保险+期货”试点品种不断增加,覆盖地区持续拓宽,为中小农户进入大市场提供保障。
“保险+期货”仅是丰富保险产品供给、推动保险模式创新的实践之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976亿元,跃居全球第一,为1.8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超过4.7万亿元。
投资不仅是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保险资金期限长、规模大、来源稳定、投资工具和渠道多元,在服务国家重点战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1月9日,银保监会资金运用部披露,新时代十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由6.27万亿元增长至25.08万亿元,年均增速14.87%。截至2022年11月末,保险资金为实体经济提供中长期资金22万亿元,10年间增长4.5倍。
依托多元化投资方式和工具,保险资金直接对接基础设施、重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助力畅通实体经济融资渠道。
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打通“任督二脉”,也是拉动内需的重要手段。
记者了解到,中国人寿2022年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重点区域投资力度,截至2022年9月末,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规模超过3.3万亿元。平安集团则全方位运用保险资金、银行信贷及资产管理等金融资源,截至2022年底,累计投入逾7.89万亿元人民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覆蓋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建项目,护航“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规划。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国之重器”,重大技术装备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
2021年,平安资管向渝资光电项目累计投资65.3亿元,为重庆最重要的半导体产业项目提供了保险资金支持。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寿积极保障重点产业链运转顺畅,投资山能高端制造债权投资项目,2022年已出资9亿元,资金用于山东能源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高端装备制造项目和补充融资主体营运资金。通过支持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助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于2016年、2019年及2021年分别认缴大健康基金一期、二期及三期,分别出资90亿元、30亿元和75亿元,共计出资195亿元。2021年,公司还认缴科创基金40亿元。
“多元化的产品模式大力促进了保险资金与优质重点项目的良性互动,在商用大飞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绿色节能环保、区域协同发展、乡村振兴、保障住房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有口碑、有影响力的产品线和明星工程。”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称,“同时,保险资金还通过资管产品投向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周慧、王旭为化名)
责编:杨琳 gyanglin@ceweekly.cn
美编:孟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