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郜志坚
《那年那月那些事》出版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得到大家一致好评,究其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将那些真实的事件以文学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讲述了一个个真情实感的故事,“世间众生的民间,是非虚构文学热闹且活跃的现场所在”。这是“非虚构文学”的魅力,这是真实的力量。
首先写的是真人真事。非虚构写作的精髓在于以真实性为号召,事实是非虚构写作的底线。《那年那月那些事》是一本自传体纪实散文,书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这些人都是我熟悉的领导、老师、同事、朋友、同学、发小。他们的名字都是真实的,真实的姓,真实的名。他们大多数还健在,还快乐地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只不过有的已经老了。他们当年与我一起学习工作生活过,小时候一起玩耍成长,一起经历了“那些事”。他们说过的一些话,也是真实的,基本符合那个年代他们的个性。这在我的日记和文学笔记里都有记载,都可以找到。即便是今天说起“那些事”,不用我说,不用看我的书,他们也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起“那年那月”,告诉你“那些事”。说不定,他们说得比我还要生动,还要鲜活,还要周全,还要深刻。
其次倾注了真情实感。我在书的后记中说:“与过去重逢,回忆有时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回忆与展望都是生命的动力。”写作中的回忆,确实是痛苦的。幼年时的懦弱,童年时的苦难无助,少年时的幼稚懵懂,青年时的漫幻迷茫,中年时的纠结惆怅,壮年时的窘迫执拗,都随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幅幅清晰的画面,浮现在脑海里,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飘然在眼前。
诚然,回忆中也有甜蜜的喜悦,幸福的欢笑,成功的庆幸,奋进的快乐。开心时,忍不住哈哈大笑,好像做了一个未醒的美梦。痛苦时,眼泪夺眶而出,恣意的泪水模糊了双眼,滴落下来,洇湿了稿纸,好长时间茶饭乏味,不能自拔。写着写着,自己会笑、会哭、会敬畏,会充满激情,会被激怒,会想去让什么东西改变。我在写作中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情感。
多年之前回老家站在屋门口,又目睹了村前田野里耕田的小毛爷爷,“那模糊的身影仿佛是一尊移动的雕塑”。我怀疑自己眼前出现了幻觉,立刻问大妹,80 大几的小毛爷爷还在耕田吗?大妹告诉我,他还要“将丫头的孝布钱耕出来”。说的是他要趁现在将自己以后不在时,女儿披麻戴孝的“孝布钱”攒出来。那时候他们全家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可以说不差这点钱。这可都是现实中真实的人和事。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这样的话,让我情感上感到震惊和颤抖!
再就是真诚的记叙。我曾经在县委宣传部从事过多年新闻报道工作。新闻与非虚构文学都是在记录真实的人物与事件,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新闻写作是功能性的,而非虚构写作是艺术性的。《那年那月那些事》写的都是往事,为了精确地重现当年当时的场景、气氛、对话、情绪,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对于平凡的人,普通的事,有些具体的叙述描写却都是史诗性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史料价值或文献价值。比如丹阳县改市,镇江市组织的通济河会战,丹徒新区初建时的考察规划,城市创卫等等。真诚记叙并不是会计记账式的罗列,而是“要带着意义去写故事,整理故事,讲出属于你自己的故事。只有这样,每个传说才能超越它本身的边界,承载某种更强大、更重要的消息,每个故事才能成为我们集体旅行中的路标”。用细腻的笔触记述时代,用犀利的笔法书写现实,用温柔的语调展现普通人平凡的故事,是我的初衷,是我对自己写作的要求,这更是真实的力量!这样做的目的则是:“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至少希望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现在,我怀着对那些热情关心帮助过我,支持鼓励过我的领导、老师和朋友们的敬意,将大家精心写作的书评感言收集起来予以发表,以此表达对大家的感谢之意、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本书是一本对《那年那月那些事》的评论集。群星灿烂群贤毕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同频共振各抒己见,百花齐放精彩纷呈,更有许多才华横溢的真知灼见,感人至深。看完这些评论,感觉大家对《那年那月那些事》和对我个人的评价过誉了,觉得自己并没有那么优秀那么好,我也不会在别人的表扬声中自我表扬,不会辜负大家的厚望。
鲁迅先生说:“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原来优秀的人对谁都会尊重。”
尊重他人是一种良好的教养。再次感谢大家的理解与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