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为抓手的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

2023-06-09 04:48:01柴升杨永社苏建芝王婧艳银鸿雁
南北桥 2023年3期
关键词:文化自信教育教学课程思政

柴升 杨永社 苏建芝 王婧艳 银鸿雁

[摘 要]将“课程思政”的内容合理地纳入专业课中,是当前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应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医学专业的学习任务已足够繁重,不能保证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时间,所以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思政”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立足课程思政改革的实践,并结合以往的研究,从文化自信角度出发,对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途径进行思考和探讨,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以构建高效课堂,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文化自信;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教育肩负着立德树人和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等医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学院校的学科思政工作中必须提高站位,守正创新,要以文化自信为抓手,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引导、能力提高的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要立足实际建设好学校,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培养出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医学卫生专业人才,为建设健康中国和现代化强国而努力。本文以河北东方学院20名医学院专业教师和2021级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1 00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医药文化自信应用于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路径。

1 “课程思政”概述

“课程思政”就是要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课堂这一主要途径,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各种课程的资源,注重培养、理解、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共同实现学科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实现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教学机制的有机结合[1]。它是一种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使命的新型教育和教学思想,提倡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作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三全育人”,实现“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渗透课程”的目的。

针对目前医药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只学习专业知识,医药文化自信比较欠缺的现象,把文化自信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诸多环节,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还可以将医药文化自信运用到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这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极大的帮助,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时并举,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健全高校育人机制。

2 以文化自信为抓手的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原则

在当代,如何在中国大地上办好大学,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大学生与文化霸权主义的思想做斗争,是“中国特色”思想政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彰显思政课程时代性

从当前的形势及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来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整个教学体系之中,融入整个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培养医大学生“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使医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坚定文化自信,做有理想的好青年。

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出发,我们要将马克思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纳入新的历史进程中去指导我们的实践。思政教育与医学教育的整体建设应当实现有机的连接与融合,要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等理论正确指导实践,使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使他们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如此才能够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2]。

要将历史的学习教育纳入医学专业课的教学体系之中,就要正确理解党的历史使命,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憧憬党和人民的前途,坚定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想。

2.2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课程思政建设民族性

苍生大医,医德为先。深入推进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需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养分,将中华文脉彰显于课程思政建设之中,以引导医学生形成文化自信为重点,持续培育高尚医德,实践职业精神,凸显课程思政的民族性。

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与文化力量及文化自信有密切的关系,是国家实力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中国的土地上建好一所高校,必须要有中国气派,有中国精神。蔡元培主张以孔墨的思想为基础,对欧美的学校制度进行补充。“课程思政”有利于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孔墨精神的贯彻创造一个现实的环境,以文化传承进一步彰显文化涵养,引导大学生传承中华文化,体现中华文明与文化的独特魅力[3]。要对中华文化进行仔细的整理,吸取其精华,摒弃不能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的落后思想,积极寻求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要努力使中国成为一个拥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高等教育大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学科思政体系之中,使高度科学性的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内涵,既能提高专业课的趣味性,又能让专业课充分展现鲜明的民族个性,焕发出新的生机。

2.3 牢牢抓住新时代需要,彰显课程思政建设创新性

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没有固定的程序,没有统一的教学材料,要使学生爱听、爱学、易于理解,就必须从一开始就进行大量的创造性工作。在新时期,医学学科的课程思政必须紧紧抓住“以德为本”的宗旨,持续创新全过程育人制度,探索和深化课程思政,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医学及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为维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3 以文化自信为抓手的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策略

3.1 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提高综合素质

医学专业的教师在塑造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发展方向等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高校要动员、团结、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的队伍中来。由于医学学科的特殊性,课程思政团队应由专业的医学专业教师组成,既要有纯粹的医学专业的师资,也要有思想政治、人文社科等学科的师资[4]。

例如,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声对人体解剖学科进行了创新性思考,在此基础上,建构了三大模块,即用心、用功、用情,使“三大模块”的思想政治教学更加深入、细致、有效,提高了医学院校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意识。以河南省“课程思政课”为核心,新乡医学院以“校本”为基地,通过党委宣传部、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共同努力,以专题研究等方式,推进跨专业背景的课程思政员的培养与训练。

无论何种师资配置,医学专业的思政学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五项基本素养:第一,要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讲学的情怀,讲课应当有高度、有水平;第二,热爱教育、教学,坚持教书,讲课有温度;第三,专业知识扎实,授课技巧扎实,讲授内容丰富、有深度;第四,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對某个领域比较熟悉,讲课有厚度;第五,要有团队精神,讲课有广度。

3.2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建设

加强医学院校的专业课课程思政工作必须从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大纲修订、教材编审等多个层面进行,而加强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开展以上多项工作的基础与核心。

一是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平台,全方位拓展课程的内容、途径;灵活选择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网络教学与线下教学、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二是在教育手段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问题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和参与式的教育,发挥融合教育、镶嵌教育、渗透教育三者的合力作用。三是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5]。要充分考虑到“择优融合”的思政要素特征与医学专业课程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与喜好进行教学模式的创造性建构。以“中国化、叙事化、文化化”为核心的新乡医学院医学断层解剖课程小组,通过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三化”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

3.3 优化评价体系,提升教学质量效果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与最终效果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知识传递的成效评价具有较高的表现力,评价体系完备,制度机制相对完善,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这两个主要的指标是宏观的、抽象的,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优化与提升。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科学性评价,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准则。首先,应该发挥教育成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起点,以学生愿意学习、易于接受为检验指标,将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塑造价值、能力水平的提升为具体的教学目标[6]。其次,在实际操作中要做到与理论相统一,把课堂内外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让课堂内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从而使课程的教学目的得以全面地实现。

第一,可以建立两种不同的评价系统,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教学成效,两个评价系统是互相联系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评价,以测试最终的教学成效。以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为代表,将两种评价系统合并应用。第一项指标是衡量思政的成效,记录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改变,将评价结果作为科目评价的总分;第二项指标是对职业教育的评价,它是一个应用广泛、科学系统的评价系统,易于应用。第二,可以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集成的评价系统,在最后的评价中也可以将思想政治教学的评价纳入对学生能力测试的评价中,通过对临床实习的探索,逐步建立适用于医学专业课和思政课的教学评价体系。

3.4 营造安全和谐氛围,充分发挥医学生主体作用

医学院校领导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通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开设育人课程,评选优秀文明典型,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7]。指导医学专业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念,构建以医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要举办系列针对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学习,实现从学习到实践,再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评价,从知识的习得、情感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塑造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断地做出优化调整,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信性与有效性。

4 结语

“课程思政”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它既没有增设若干个新的思想政治课程,也没有单纯地增设某些人文社会科学的选修课,还没有在原有的学科和专业课程中死板地套用某些思政要素,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整个教学系统之中,并在各课程中激活内生的思政要素,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结合。从医学的性质、教学的基本目的出发,构建“课程思政”是必然的,也是紧迫的。当然,在目前的“课程思政”中,医学教育的人文特色是怎样充分体现其自身的特色,凸显出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特色,以及怎样在课程中将人文因素和思政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仍然是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麻微微,田琳,张淑华,等. 课程思政在预防医学专业教学中的需求及探索[J]. 医学教育管理,2022,8(S1):35-40.

[2]王宇,曾宪涛,黄桥,等. 医学生对循证医学课程思政认知与态度的横断面研究[J]. 医学新知,2022,32(5):393-400.

[3]王娜,赵阿勐,王玉花,等. 课程思政在精神医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2,14(7):164-167.

[4]陈丽晶. 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施路径研究[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2):73-76.

[5]刘玉秋,吴爱萍.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建共享实践路径探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医学融合为例[J]. 保定学院学报,2022,35(2):99-103.

[6]杜小成. 医学专业临床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的方法路径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5):147-149.

[7]陈海鸣,王护国,马志华,等. 医学专业课课程思政的研究初探[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30):49-53.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教育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声屏世界(2016年9期)2016-11-10 22:23:12
师之大爱—————三尺讲台铸辉煌
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管理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01:16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11:15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人民论坛(2016年27期)2016-10-14 1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