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及路径研究

2023-06-09 07:40寇强军
南北桥 2023年3期
关键词:基本路径长效机制必要性

寇强军

[摘 要]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可以有效落实中央提出的整改部署,全面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为此,我国审计部门就要提高重视程度,转变原有的理念,根据实际状况有效建立整改长效机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主要描述了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必要性,探讨了现阶段工作中存在的多方面困难,最后提出几点建设路径,以供业内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必要性;基本路径

[中图分类号]F39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中央相继提出了多项强化审计整改的相关政策。对此,各地政府部门理应积极落实,持续巩固整改效果,完成拓展,做到全面改革,切实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1 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审计监督是我国法律赋予审计单位的基础职责。加强审计整改,可以有效推进行政活动,以此实现维护经济发展、提升政府财政管理水平及反腐倡廉等目标。对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必要性予以全面分析落实,能够提升审计单位自身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完成标本兼治的目标,逐步将所有整改措施的作用发挥出来,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1 落实党中央的政策要求

在审计监督工作中,审计整改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因此,所有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都要及时整改并予以有效推进,以此对制度体系进行全面完善,促使审计的综合执行力得到有效提高。

1.2 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现阶段应在审计单位内部打造一个整改工作的长效机制,并对其不断完善,确保所有发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整改,有效处理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及制度性漏洞,以此将审计监督本身的“治己病”和“防未病”的效果全部发挥出来,为之后的管理优化、科学决策提出相应的意见,进而提升国家治理的综合水平。

1.3 推进审计法治化建设

在我国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明确了对提升审计整改监督效能的要求,所有审计单位、机关、政府都具有整改工作的基本责任,同时也要受到法律条款的约束。

1.4 有效突破审计整改困境

现阶段,我国审计整改工作普遍存在“重视审计忽视整改”“多次审计后继续犯错”“责任落实未达预期”及“虚假整改”等问题,导致审计监督的职能没有发挥出来,威慑力也有所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当前需要打造一个整改工作的长效机制,对整改工作的基本责任予以有效落实,促使所有审计结果都能得到应用,进而提升审计的实际效果[1]。

2 现阶段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存在的困难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审计整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仍然有着不少问题,下面将展开详细分析。

2.1 审计整改设计内容过多

审计整改工作涉及的因素有很多。从目标构建方面来看,除了要具备宏观性思维并加强战略安排,充分对党中央、国务院及人大常委的审计决策部署予以有效落实,还要从微观角度出发,对方案内容予以细化,对整改责任的确定、成果的具体应用、追责、问责等部分提出相应的要求。而从机制层面来看,除了要满足“当下改”的实际要求,还要做到“长久立”,在充分发挥审计方案作用的同时,打造一个更为完善且常态化的机制,对其持续细化。从机制运行的情况可知,除了要将各类责任主体的联动考虑进来,还要对机制的落实情况予以有效考虑,同时明确具体执行标准及各级政府的开展情况。

2.2 理念转变具有不确定性

在对审计人员进行整改的过程中,一些人员自身的理解能力较差,抑或是不知道如何执行,同时缺乏良好的责任意识,即便审计领导十分努力,但理念贯彻仍未达到预期,影响了后续工作的正常开展[2]。

2.3 整改责任难以落实

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审计整改的具体责任划分、成果使用、追责及问责都作出了明确要求。但是,整改落实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涉及多类主体,同时也被诸多因素所影响。一些审计单位在开展工作的时候,对相关因素有所忽视,导致问题频繁出现。

2.4 整改标准难以界定

在不少审计机关发布的整改报告里面,针对审计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往往会停留在资金整改方面,其他部分仍然不够充分,导致很难对审计整改的标准予以有效确定,进而出现了诸多问题。

2.5 整改成果很难利用

基于审计整改的长期背景,理应对审计整改的具体状况展开全面分析,并有效利用成果,促使所有成果都能发挥应有的价值,为之后的规范管理及全面改革奠定基础。从整改工作的目标可知,当前理应从政治角度出发,时刻以问题为导向,秉持系统化理念,充分运用大局观,以此将整改工作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由于这一工作具有综合性特点,因此对审计人员及各类责任主体来说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挑战。从整改成果的要求可知,多数问题涉及多个主体,整改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時间,且难度极高,甚至有时还会对既有利益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当前需要将审计整改和被审计单位联系在一起,专门立章立制,促使各方面工作都能逐步完成。

3 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具体方法

为了打造审计整改的长效机制,必须由领导人员牵头,加强审计整改的组织领导,强化交流与合作,并制定多项制度,充分发挥实际价值,以此提升整改的具体效果[3]。

3.1 完善审计整改运行机制

3.1.1 展现协调领导作用

我国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应时刻坚持党的领导,提高自身的整改积极性和自觉性,定期总结工作经验,制定相应的制度,促使审计整改的基本责任能够有效落实,同时完成全面管理和评估考核。如此一来,审计整改工作将会变得更具权威性和规范性,从而使整改质量得到提高。

3.1.2 完善审计整改制度

针对审计整改的监督程序予以全面优化,领导人员需要积极开展整改推进工作,加强专题研究,并采用专项督导的模式,逐步推行审计整改活动。此外,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配合,落实各方责任,规范成果运用,并将审计整改成果列入日常考核、任用、监督方案,促使整改工作能够切实落地。

3.1.3 细化整改工作的协调联动

坚持各级党委、政府的长期领导,积极落实整改工作机制,将各相关部门职能充分发挥出来,并对整改工作方案和协调流程做出改进。这样一来,交流沟通的渠道就会被完全打通,有效展现工作协同的效果,充分发挥责任主体自身的价值,提升审计整改的水平。

3.2 强化整体制度执行效果

3.2.1 细化法规制度内容

现如今,我国法律针对审计整改作出了明确要求。在操作方面,必须依靠修正实施条例和法规内容,持续完善并细化工作责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提高审计整改的规范性和权威性。此外,各级政府也要参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操作方案,明确细则,提高整改的可操作性。

3.2.2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在得出审计结果之后,应将其列入日常巡查、全面监督工作之中,并做到有效完善,同时和干部的选聘、晋升及考核联系在一起。如果整改并未达到预期,则必须对相应的处罚方案进行明确。此外,还需要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约谈程序,细化追责方案,若发现任何重大问题,抑或是整改不力之处,都要采取重点督办的方式,以此提升违规成本,降低违规情况出现的概率,进而提高审计整改的权威性。

3.2.3 完善跟踪监督公开制度

在得出审计结果之后,需要对公告制度展开优化,以此拓展整改活动的内容和实际范围,促使所有被审计的部门都能参照具体要求向社会大众公开审计整改的状况。审计机关必须主动呈现整改结果,提高整改工作的实际成效,并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特约审计员制度的作用,做到积极探索,以此将民主监督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4]。

3.3 加强审计整改管理

3.3.1 压实审计整改责任

针对整改工作的政治责任,必须予以压实。所有政工结果都要纳入部署要求、日常会议、定期会商中,打造一个更为完善的监督方案,建立全新的协作机制。各级审计人员、机关单位还要做好持续跟踪,了解整改的后续情况,并及时报告结果,与责任主体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此外,所有被审计的单位都要对整改责任进行压实,落实整改牵头督促的基本职责。

3.3.2 优化审计整改方案

当前需要专门建立一个审计整改的特定部门,逐步形成主体人员负总责、特定机构负专责、相关机构全程跟踪的模式,专门对具体类型、整改时间、存在的问题、责任清单及问题线索进行有效划分,逐步完成“清单”和“闭环”的管理体系。此外,还需要专门设置通报制度、整改会议及推进方案,以此探索并建立全新的整改承诺制度,促使“重点督查”和“系统化处理”能够联系在一起,进而落实监督检查及对账销号制度。

3.3.3 开展审计信息化管理

打造审计整改的网络平台,对管理系统进行合理分类,包含质量管控、整改分析、问题清单、信息库及流程图等,并持续完善。同时定期进行更新,以此建立一个能够每日监督的“流水线”,促使所有信息资源都能全面共享。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要建立整改电子库,以此做到全面跟踪和动态管理,突出重点问题,确保整改工作能够达到预期,以防出现漏改或者错改的情况。

3.4 规范审计整改程序

3.4.1 把握审计整改依据

在早期的整改过程中,基本上都是由被审计单位提供内部材料,之后对其展开判断,完成整改。针对这一模式理应做出变化,特别是一些重大问题的整改,必须对认定依据予以明确,把握被审计的单位是否保持积极的态度,责任落实是否到位,方案采用是否合理,等等。除了要关注问题整改和建议采纳的情况,还要关注其内部体制的完善和综合性问题的处理程度[5]。

3.4.2 完善审计整改标准

对于所有整改问题都要进行类型划分,秉承立行立改、分段整改及持续整改的理念,确保同类问题都能得到一致处理,提高整改活动的可操作性。同时,要充分贯彻“三个区分”的基本原则,对整改活动的认定标准予以规范,所有满足“立行立改”要求的问题必须做到全面整改;一些能够整改,但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问题,可以采取动态管理的方式;若实际发现的问题具有普遍性特色,或是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审计单位自身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可以全部纳入“未整改”的范畴,在后期逐步跟踪。

3.4.3 规范整改结果验收

审计单位内部需要专门打造一个初审、复核、报批销号的审计机制。参照“谁实施、谁初审”的基本理念,对现有的标准提出相应的意见;监督部门需要对审定意见展开有效复核,并将实际结果反馈到被审计单位手中;参照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意见和新获得的材料,在必要的时候,通过调研的方式深入探究实际状况。在对整改认定及具体采纳展开全面讨论之后,得出具体整改结果,并对台账予以优化。若存在特殊情况,还需要引入审计整改会议,以此完成对账销号的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

3.5 推进整改成果的运用

3.5.1 提高审计整改效果

审计单位需要积极推行研究型审计,对于国家的重大政策、被审计单位的具体背景、市场状况、历史发展及未来方向予以全面研究,做好调查工作。在开展审计工作的时候,所有发现的问题都要予以深入研究,以此将这些问题与国家方针、社会局势及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做到全面审视。对于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予以有效定性,并提出整改的方案。

3.5.2 做好审计整改分析

时刻将问题揭示及问题处理联系在一起,积极总结整改后的处理方案,将跨年度、跨区域及跨行业的整改资料全部整合在一起,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手段,逐步完成智能分析,以此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全部提炼出来。通过深入研究,提出最为合理的处理建议。

3.5.3 加强审计整改的应用

对整改工作的结果予以有效深化,将其和监察活动、巡视、考核及奖惩联系在一起,依靠编制审计报告的方式,及时进行总结,并有效推广,有效应用审计整改,为党委、政府的改革和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做到举一反三,进而将审计监督的效能全部发挥出来,促使被审计单位能够更好地开展未来的工作[6]。

4 结语

综上所述,审计整改工作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长效机制的建立存在一定的阻碍。为此,审计部门领导要提高重视程度,深入分析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政策,以此对眼前存在的各类问题展开有效分析,明确从上至下的整改责任,畅通各个环节。如此一来,就能发挥出审计工作的实际作用,进而使社会发展变得更为规范,同时还能推动多个行业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晓樵. 探索构建审计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222-223.

[2]殷全新,吴晓斌. 论建立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路径选择[J]. 中国证券期货,2018(7):106.

[3]王小蕾. 构建国有企业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 商场现代化,2020(2):108-109.

[4]王明胤. 高校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及长效机制建立的研究[J]. 速读(上旬),2015(3):281,282.

[5]李淑颖,黄婧,付岩. 關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22(5):53-56.

[6]王平,周德勇,胡俊,等. 系统化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探讨[J]. 审计月刊,2022(1):11-13.

猜你喜欢
基本路径长效机制必要性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学校文化建构的基本路径与内在机理
马克思主义如何紧紧抓住意识形态话语权
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